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两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吡嗪酰胺类似物的设计、 合成及杀菌活性
    王刚, 梁爽, 单忠刚, 英君伍, 吕亮, 李斌, 杨辉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4, 45 (10): 20240369-.   DOI: 10.7503/cjcu20240369
    摘要371)   HTML15)    PDF(pc) (4355KB)(5477)    收藏

    以取代吡嗪酸和2-甲基-3-硝基苯酚为原料, 经4步反应合成了16个吡嗪酰胺类似物(化合物1~16), 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HRMS)确证. 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吡嗪酰胺类似物浓度为6.25 mg/L时对玉米锈病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 其中化合物4, 5, 7, 8, 1516对玉米锈病的杀菌活性为100%. 分子对接模拟结果显示, 化合物16通过氢键与琥珀酸脱氢酶(SDH)的TRP-173相互作用, 这可以解释化合物16与目标蛋白之间可能的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 化合物16是一种具有潜在前景的杀菌剂候选物,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偶氮四唑钾盐的绿色电合成反应耦合WS2纳米片催化电解水制氢
    姚田浩, 马语和, 柳博龙, 马玉强, 张聪, 李嘉辰, 马海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3, 44 (12): 20230347-.   DOI: 10.7503/cjcu20230347
    摘要501)   HTML9)    PDF(pc) (5908KB)(2507)    收藏

    析氧反应(OER)作为动力学缓慢的四电子多步骤反应过程, 限制了电催化水分解制氢的反应速率, 降低了电催化水分解制氢的整体效率, 以热力学更有利的有机含能材料氧化反应替代OER与析氢反应(HER)耦合, 在降低槽压制得氢气的同时能得到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本文建立了一种新的耦合体系, 在阳极侧制备含能离子盐[偶氮四唑钾盐(K2AZT)]的同时, 阴极侧以碳布负载的二硫化钨纳米片(CC@WS2 NSs)作为HER催化剂促进H2的形成. 该体系仅需要1.65 V的槽电压即可达到10 mA/cm 2的电流密度, 相比于CC@WS2 NSs/CF全解水体系(1.87 V)降低了220 mV. 耦合体系在至少15 h内保持平稳运行, 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能. 通过绿色安全的电化学法制备含能化合物避免了传统有机合成方法高能耗、 高风险和高成本等问题, 为安全生产含能材料提供了新的合成策略.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分裂内含肽: 一种高效的无痕多肽片段连接工具
    韩东阳, 任宇祥, 杨子毅, 黄赫, 郑基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3, 44 (10): 20230188-.   DOI: 10.7503/cjcu20230188
    摘要1252)   HTML68)    PDF(pc) (5394KB)(2483)    收藏

    分裂内含肽通过剪接反应实现多肽片段的连接, 具有高效且无痕的特点, 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基于分裂内含肽的结构特征与剪接反应过程, 结合近年来关于分裂内含肽性能优化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 揭示其作为一种日渐成熟的蛋白质工程化技术在蛋白质化学合成领域的前景, 并简要分析了目前分裂内含肽工具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并对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CuBi2O4/Bi2WO6 Z型异质结用于光电类芬顿体系下高效降解环丙沙星
    王秋霞, 韩玉贵, 赵鹏, 王爽, 刘亚茹, 李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4, 45 (1): 20230370-.   DOI: 10.7503/cjcu20230370
    摘要470)   HTML14)    PDF(pc) (7287KB)(2431)    收藏

    针对目前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严重的问题, 使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了CuBi2O4/Bi2WO6(CBWO)Z型异质结催化剂.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 其结构为棒状和纳米片状. 能量色散元素图谱显示, Cu, W, Bi和O元素均匀分散在CBWO-60中; 使用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探究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化学键、 官能团组成; BET表征结果证明, CBWO-60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明Cu+和Cu2+共存, 促进了芬顿(Fenton)反应的循环进行, XPS结合能的位移证明了异质结中CuBi2O4和Bi2WO6之间具有强的电子相互作用, 而不是物理混合; 使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价带-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异质结的能带结构; 利用光致发射光谱、 电化学阻抗谱和瞬态光电流响应谱探究了催化剂的电荷转移情况. 在该系列催化剂中, CBWO-60在光电类芬顿(PEF-like)体系中对环丙沙星(CIP)的降解效率最高, 90 min时, 降解效率为98.0%. 同时, 溶液初始pH在2~6范围时, 体系始终能够维持有效的CIP去除效率, 与传统芬顿体系相比, 该体系的pH应用范围得到了有效拓宽. 在PEF-like体系中, CBWO-60对喹诺酮类、 磺胺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均表现出较强的降解能力, 充分证明了CBWO-60的普适性. CBWO-60在连续5次循环实验后, 对CIP仍保持87.8%的降解率, 并且反应后催化剂的晶体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根据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的结果, 提出了CIP降解的5种可能 途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四氰基受体单元的高效近红外热激活延迟荧光
    王霄靖, 刘艺霞, 李阳, 杨陈宗, 冯敏强, 樊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3, 44 (12): 20230274-.   DOI: 10.7503/cjcu20230274
    摘要411)   HTML32)    PDF(pc) (2629KB)(1799)    收藏

    以二吡啶并吩嗪为受体单元, 三苯胺(TPA)为给体单元, 设计合成了近红外(NIR)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11,12-双[4-(二苯基氨基)苯基]联吡啶[3,2-a:2',3'-c]吩嗪-3,6,10,13-四甲腈(FCNPZ-TPA). 在FCNPZ-TPA分子的受体单元上引入4个氰基增加了受体单元的吸电子能力. 考虑到TPA具有优异的给电子能力, 将强给体-强受体单元同时引入分子骨架中, 使得FCNPZ-TPA的发射波长红移到近红外区域. 另外, 给体(D)和受体(A)单元之间空间位阻导致FCNPZ-TPA具有扭曲D-A分子构型, 从而实现了较小的单线态-三线态能级差(ΔEST). 得益于FCNPZ-TPA分子刚性骨架以及较小的ΔEST, 当FCNPZ-TPA掺杂在主体4,4'-二(9-咔唑)联苯中时, 该有机支光二极管器件在发射波长为742 nm处实现了8.01%的最大外量子效率(EQE).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聚赖氨酸抗菌肽改性明胶多功能水凝胶的构建与应用
    江云静, 黄童黛, 曹玉玉, 白荣先, 吴杰, 王祖曦, 孙红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4, 45 (1): 20230312-.   DOI: 10.7503/cjcu20230312
    摘要725)   HTML33)    PDF(pc) (7288KB)(1776)    收藏

    ε-聚赖氨酸(EPL)抗菌肽接枝到明胶上, 合成ε-聚赖氨酸改性明胶(GEL-E)后, 以GEL-E、 羧甲基壳聚糖(CMC)和氧化硫酸软骨素(OCS)为原料, 制备了一种具有可注射性、 自愈合性及抗菌性的多功能快速凝胶化水凝胶——GEL-E/CMC/OCS水凝胶. 该水凝胶具有较高的储能模量、 弹性形变性能、 自愈合性能、 可注射性能以及抗菌性能. 将甘草酸二钾(DG)载入水凝胶, 赋予水凝胶抗炎特性以及促伤口愈合能力. 初步评价了水凝胶的释药行为. 结果表明, 药物释放可达100%. 同时, 评价了载药后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以及促细胞迁移能力, 发现水凝胶对细胞的毒性很低, 且可以促进细胞迁移. 研究结果表明, 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生物相容性以及促细胞迁移能力, 在促进伤口愈合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溶剂效应对Pt/MIL-100(Fe)催化肉桂醛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
    蔡佳霓, 刘颖雅, 孙志超, 王瑶, 王安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4, 45 (2): 20230442-.   DOI: 10.7503/cjcu20230442
    摘要317)   HTML14)    PDF(pc) (3974KB)(1763)    收藏

    采用绿色环保的方法制备了MIL-100(Fe), 通过双溶剂浸渍法将Pt纳米颗粒限域在MIL-100(Fe)的孔笼内部, 经过盐酸质子化和甲醛还原制备出具有加氢中心及Lewis酸中心的双功能催化剂Pt/MIL-100(Fe). 以肉桂醛选择性加氢为探针反应评价其催化性能, 在60 ℃和1 MPa的最优条件下反应2 h, 肉桂醛转化率为88.3%, 肉桂醇选择性为84.9%. 通过比较Cr, Al和Fe 3种金属中心的Pt/MIL-100催化肉桂醛加氢制肉桂醇及糠醛加氢制糠醇的反应性能发现, Fe中心有利于C=O加氢. 重点研究了反应体系中水含量对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反应的影响. 表征和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 除去Pt/MIL-100(Fe)孔笼中的游离水有利于肉桂醛在孔道内直接富集, 肉桂醛转化率提高; 除去金属Fe簇上的络合水有利于肉桂醛C=O基团的吸附, 肉桂醇选择性提高. 在最优条件下, Pt/MIL-100(Fe)经过5次循环后, 催化性能基本不变; X射线粉末衍射(XRD)、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低温氮气吸附结果表明反应后催化剂结构仍保持稳定.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分子堆叠和器件性能: 基于苯并二噻吩及其衍生物的高效小分子给体研究进展
    杨可, 肖泽云, 陆仕荣, 孙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3, 44 (9): 20230123-.   DOI: 10.7503/cjcu20230123
    摘要412)   HTML14)    PDF(pc) (7096KB)(1652)    收藏

    有机全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由于具备结构精确和批次差异小的特点,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该领域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回顾了基于苯并二噻吩(BDT)及其衍生物的小分子给体的发展. 基于分子结构、 堆叠特性和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小分子BDT系列的成功案例, 旨在阐明分子结构、 分子聚集和器件性能之间的联系, 为未来高效分子的设计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有机太阳能电池专刊
    李永舫, 陈红征, 朱晓张, 何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3, 44 (9): 1-4.  
    摘要493)      PDF(pc) (1427KB)(1511)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直接Z型In2SSe/Sb范德华异质结光催化水分解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曹圣哲, 黄欣, 杨志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3, 44 (8): 20230145-.   DOI: 10.7503/cjcu20230145
    摘要419)   HTML11)    PDF(pc) (5725KB)(1439)    收藏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In2SSe/Sb范德华异质结的光催化性质. 计算结果表明, In2SSe/Sb异质结是直接带隙半导体, 带隙为0.82 eV, 其能带结构呈交错型排列, 在异质结界面处会形成由Sb指向In2SSe的内置电场, 构成Z型异质结结构, 有利于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 异质结的带边位置跨越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并表现出从红光到紫外光的强光吸收. 该研究结果为基于In2SSe/Sb异质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MOFs基微流控电化学芯片对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实时在线检测
    陈晓萍, 王旭潭, 刘宁, 汪庆祥, 倪建聪, 杨伟强, 林振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4, 45 (2): 20230395-.   DOI: 10.7503/cjcu20230395
    摘要1055)   HTML53)    PDF(pc) (5671KB)(1426)    收藏

    将具有丰富微孔的ZIF-8金属有机框架和电化学技术对金属离子的富集作用与微流控器件对溶液流动的可控性相结合, 构建了一种新型传感器, 实现了高通量、 实时和快速检测环境中的多种金属离子污染物. 研制的ZIF-8-Nafion/ITO 基微流控电化学传感器对Cd2+, Pb2+及Hg2+离子在0.1~100 μmol/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分别为 0.055, 0.0025及0.0016 μmol/L(S/N=3). 该微流控芯片对于样品的需求量少, 可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同时由聚二甲基硅氧烷拓印的微流控器件还有望实现柔性电极的功能, 对便携式电化学柔性器件在生物和环境样品的集成化和自动化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核酸介导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郝强军, 叶子, 温蓓, 彭汉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3, 44 (10): 20230125-.   DOI: 10.7503/cjcu20230125
    摘要536)   HTML19)    PDF(pc) (7152KB)(1384)    收藏

    核酸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和结构的生物材料, 用作介导功能纳米材料精准合成的模板不仅可以提高对纳米颗粒尺寸、 形貌的控制, 还能赋予纳米颗粒新的理化性质. 本文介绍了核酸介导功能纳米材料定向生长的基本原理, 综述了核酸介导纳米材料的合成路线和方法, 主要包括还原法、 沉淀法和水解法等, 总结了核酸介导纳米材料在分子检测、 细胞成像、 催化降解、 药物递送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为设计与构建新型功能纳米材料及其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纳米球型Mo-MOF材料的调控合成及催化硫醚选择性氧化
    郭昊天, 鲁新环, 孙凡棋, 陶艺元, 段金贵, 张望, 周丹, 夏清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3, 44 (12): 20230408-.   DOI: 10.7503/cjcu20230408
    摘要623)   HTML29)    PDF(pc) (9319KB)(1236)    收藏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一种由无机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配位组成的复合材料, 拥有较高的金属分散度和催化活性. 本文采用静态混合溶剂热晶化法, 以钼酸为钼源、 对苯二甲酸为配体合成了有机骨架材料 Mo-MOF. 通过X射线衍射(XRD)、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形貌、 结构和组成. 采用静态混合溶剂热法(水和乙醇)合成的Mo-MOF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 在未加其它助剂的条件下实现二苯基硫醚与氧气的选择性氧化, 并可以得到100%的转化率和86.4%的二苯基亚砜的选择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硝酸酯键断裂触发的含能增塑剂DNTN多阶热分解机理
    曹华文, 唐秋凡, 屈蓓, 霍欢, 郑启龙, 曹意林, 李吉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4, 45 (2): 20230398-.   DOI: 10.7503/cjcu20230398
    摘要373)   HTML15)    PDF(pc) (5514KB)(1087)    收藏

    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固相原位红外测试和同步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 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四硝酸酯(DNTN)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其热分解气体产物和固相产物, 阐明了其热分解机理. 结果表明, DNTN的分解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诱导分解阶段, 温度区间为127~147 ℃, DNTN发生部分O—N键的断裂, 释放少量的NO2气体; 第二阶段在147~220 ℃之间, DNTN快速分解, 发生硝基基团脱去和季碳骨架的分解, 并且伴随小环结构的生成和裂解, 释放大量的NO2和CO2等气体,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第三阶段为240~350 ℃, DNTN剩余固态产物在高温下热解, 释放少量的CO2, 并且在300 ℃后剩余的固相物质会进一步反应生成氰基.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共价有机框架-杂多酸复合材料用于非均相催化烯烃环氧化
    孔祥宇, 廖力, 卢灿忠, 方千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3, 44 (12): 20230282-.   DOI: 10.7503/cjcu20230282
    摘要581)   HTML35)    PDF(pc) (3379KB)(1051)    收藏

    共价有机骨架是一种结晶性多孔材料, 在非均相催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利用缺电子结构萘二酰亚胺(NDI)的衍生物作为单体, 合成了一种新型功能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FL-2. COF-FL-2具有较大的孔径和良好的吸附性能, 骨架上的NDI结构能通过π-阴离子作用与杂多酸形成稳定的功能性复合材料. 通过将磷钨酸(PTA)负载在COF-FL-2上, 进一步制备了一种新型杂化杂多酸基复合物PTA@COF-FL-2. PTA@COF-FL-2对以过氧化叔丁醇(t-BuOOH)为氧化剂的烯烃环氧化反应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 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将环辛烯和1-辛烯环氧化成相应的环氧化物. PTA@COF-FL-2具有出色的稳定性, 在反应条件下可长期使用, 使用时无PTA浸出现象. 此外, PTA@COF-FL-2回收非常方便, 可以多次循环使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磷酸在GO插层阶段的功能化调控及机理
    王佳瑞, 李春丽, 程佳豪, 郝亚玲, 周楠, 杨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4, 45 (1): 20230410-.   DOI: 10.7503/cjcu20230410
    摘要406)   HTML31)    PDF(pc) (9995KB)(1018)    收藏

    针对氧化石墨烯(GO)制备过程中插层阶段的调控及机理研究对GO功能化应用于电极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在改进Hummers法的基础上, 向H2SO4插层剂中加入不同体积的H3PO4, 制备了不同氧化程度的GO.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 分析了不同氧化程度的GO的微观形貌、 元素组成、 氧化程度, 以探究H3PO4在插层石墨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并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法(EIS)对不同H2SO4/H3PO4体积比下的GO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 分析了H3PO4对GO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以达到调控石墨的插层氧化从而提升GO导电性的目的. 结果表明, 单一的H2SO4使GO基面上的邻位二醇过度氧化造成孔洞, H3PO4的加入会扩大石墨层间距, 使氧化剂更易进入石墨层间, 并与1,2-二醇反应生成环状结构以起到保护基面的作用, 从而提高GO的导电性. H3PO4作为辅助酸会协助H2SO4制备基面更加完整且氧化程度更高的GO, 但其酸性较弱, 不可完全代替H2SO4在氧化过程中的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用于光热转化的CuBDC-NH2/PmPD混合基质膜的制备与应用
    唐海燕, 自丽梦, 张冰, 付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4, 45 (2): 20230379-.   DOI: 10.7503/cjcu20230379
    摘要363)   HTML22)    PDF(pc) (4259KB)(945)    收藏

    采用简单高效的软喷雾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优良光热转化性能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基混合基质膜(MMM). 在含有2-氨基对苯二甲酸(H2BDC-NH2)和间苯二胺(mPD)的混合溶液表面均匀喷涂少量铜离子, 铜离子同步引发MOFs的自组装和单体聚合, 在气/液界面形成大面积的CuBDC-NH2/PmPD MMM. 该方法不仅简单高效, 而且由于铜离子的双重作用, 可以一步合成MOF分布均匀的混合基质膜. 所得MMM具有良好的完整性, 表现出优异的太阳能水蒸发能力, 可用于高效海水淡化.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参与UV固化交联反应的有机硅聚氨酯改性Irgacure⁃2959大分子UV引发剂的制备与性能
    袁红萍, 朱虹宇, 孙娜娜, 陈婕, 黄传霞, 李美江, 李文清, 来国桥, 杨雄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3, 44 (11): 20230221-.   DOI: 10.7503/cjcu20230221
    摘要488)   HTML11)    PDF(pc) (2254KB)(896)    收藏

    针对小分子紫外光(UV)引发剂存在的有一定毒性、 有气味、 易黄变及易从UV固化材料中迁移出来等缺点, 以及为解决UV固化在工业生产中难以避免的氧阻聚现象, 遴选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小分子UV引发剂 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Irgacure2959)、 生物基原料蓖麻油、 羟烃基硅油、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为原料, 设计合成了可参与UV固化交联反应的有机硅改性大分子UV引发剂. 随后, 用其引发丙烯酸酯基聚氨酯预聚物UV固化, 制备了高透明UV固化材料. 研究结果表明, 所得UV引发剂用量(质量分数)为3%, 固化时间为70 s时, 制备的UV固化材料铅笔硬度可达2H~4H, 透光率可达80%, 拉伸强度26.4 MPa, 断裂伸长率从18%增加至42%. 小分子UV引发剂Irgacure2959的迁移率为7.2%, 用其制备的UV固化材料经UV老化4 min就显著变黄; 而所得参与UV固化交联反应的有机硅改性大分子UV固化引发剂的迁移率低至2.1%, 所制备的UV固化材料经UV老化14 min才略微变黄. 因此, 研制参与UV固化交联反应的有机硅改性大分子UV引发剂是降低UV引发剂迁移率、 改善UV固化材料的耐UV辐射性能和柔韧性的有效途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石墨烯复合多孔碳毡气体扩散阴极的H2O2催生性能与机理
    胡宏苏, 申传喆, 王宇航, 王青青, 何士龙, 李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3, 44 (11): 20230245-.   DOI: 10.7503/cjcu20230245
    摘要413)   HTML7)    PDF(pc) (2820KB)(861)    收藏

    采用浸渍-烧结法分别制备了石墨烯和科琴黑复合碳毡气体扩散阴极, 对其微观形貌及电化学H2O2催生性能进行对比研究, 发现石墨烯-碳毡复合阴极具有显著鳞片状微观结构及表面丰富的含氧官能团, 其H2O2产率远高于科琴黑-碳毡复合阴极. 通过调控石墨烯-碳毡复合阴极制备过程中无水乙醇的添加量、 石墨烯/聚四氟乙烯(PTFE)质量比及烧结温度等条件, 提升石墨烯-碳毡复合阴极H2O2的催生性能.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 恒电位阻抗法(EIS)、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 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石墨烯-碳毡复合阴极H2O2催生性能的响应机理. 结果表明, 当无水乙醇的添加量为60 mL, 石墨烯与PTFE质量比为3∶1, 烧结温度为360 ℃时, 制备的阴极导电性较好, 表面C=O官能团含量高, 经90 min电化学反应后, H2O2累积浓度可达427.63 mg/L. 该阴极循环稳定性强、 H2O2催生效率高, 较目前广泛采用的碳黑-PTFE阴极具有显著优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利格列汀多晶型研究
    刘奇, 刘沫毅, 董思雨, 王学重, 何运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4, 45 (1): 20230400-.   DOI: 10.7503/cjcu20230400
    摘要915)   HTML25)    PDF(pc) (3824KB)(837)    收藏

    研究了利格列汀复杂的晶型现象及其晶格中的构象变化. 通过培养利格列汀的单晶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 首次得到了包括晶型A在内的3种晶体结构; 结合文献已报道的2种晶体结构, 分析了各晶体结构的特点及其晶格中的分子构象. 研究结果表明, 5种晶体里存在晶型A和晶型F两种晶型, 其中晶型F为准多晶型, 可以包含多种溶剂, 形成通道型溶剂合物, 其晶格参数随包含的溶剂略有变化. 晶型A的构象与晶型F的构象存在较高能垒, 导致2种晶型难以互相转化. 晶型F不同溶剂合物之间的分子构象并不完全相同, 在粉末X射线衍射(PXRD)谱图上也有显著差异. 最后, 通过混悬转晶和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晶型之间的转化关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