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树枝状大分子的自组装超薄膜
    王金凤, 贾欣茹, 李盈, 钟竑, 陈金玉, 罗国宾, 李明谦, 危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1, 22 (10): 1773-1775.  
    摘要1578)      PDF(pc) (1079KB)(996)    收藏
    An ultrathin film with forth generation poly(aminoamine)(PAMAM) dendrimers (methyl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as polycation and poly(sodium p styrenesulfonate) (PSS) as polyainon was fabricated via sequential deposition. It shows that the step by step depositions carried out smoothly by monitoring with UV Vis spectrometer. The multilayer film is rather flat with a mean roughness of 0.39 nm determined by AFM.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a bilayer is 5.0 nm obtained from XRD,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endrimers molecules were compressed and possess high flattening.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6)
    2. 分子堆叠和器件性能: 基于苯并二噻吩及其衍生物的高效小分子给体研究进展
    杨可, 肖泽云, 陆仕荣, 孙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3, 44 (9): 20230123-.   DOI: 10.7503/cjcu20230123
    摘要486)   HTML14)    PDF(pc) (7096KB)(3147)    收藏

    有机全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由于具备结构精确和批次差异小的特点,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该领域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回顾了基于苯并二噻吩(BDT)及其衍生物的小分子给体的发展. 基于分子结构、 堆叠特性和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小分子BDT系列的成功案例, 旨在阐明分子结构、 分子聚集和器件性能之间的联系, 为未来高效分子的设计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CuBi2O4/Bi2WO6 Z型异质结用于光电类芬顿体系下高效降解环丙沙星
    王秋霞, 韩玉贵, 赵鹏, 王爽, 刘亚茹, 李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4, 45 (1): 20230370-.   DOI: 10.7503/cjcu20230370
    摘要681)   HTML14)    PDF(pc) (7287KB)(4092)    收藏

    针对目前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严重的问题, 使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了CuBi2O4/Bi2WO6(CBWO)Z型异质结催化剂.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 其结构为棒状和纳米片状. 能量色散元素图谱显示, Cu, W, Bi和O元素均匀分散在CBWO-60中; 使用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探究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化学键、 官能团组成; BET表征结果证明, CBWO-60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明Cu+和Cu2+共存, 促进了芬顿(Fenton)反应的循环进行, XPS结合能的位移证明了异质结中CuBi2O4和Bi2WO6之间具有强的电子相互作用, 而不是物理混合; 使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价带-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异质结的能带结构; 利用光致发射光谱、 电化学阻抗谱和瞬态光电流响应谱探究了催化剂的电荷转移情况. 在该系列催化剂中, CBWO-60在光电类芬顿(PEF-like)体系中对环丙沙星(CIP)的降解效率最高, 90 min时, 降解效率为98.0%. 同时, 溶液初始pH在2~6范围时, 体系始终能够维持有效的CIP去除效率, 与传统芬顿体系相比, 该体系的pH应用范围得到了有效拓宽. 在PEF-like体系中, CBWO-60对喹诺酮类、 磺胺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均表现出较强的降解能力, 充分证明了CBWO-60的普适性. CBWO-60在连续5次循环实验后, 对CIP仍保持87.8%的降解率, 并且反应后催化剂的晶体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根据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的结果, 提出了CIP降解的5种可能 途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3-脱氢莽草酸甲酯与肼类化合物反应的选择性
    吴伟, 张恩生, 魏文, 黄桐堃, 刘新伟, 杨少凡, 邹永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2, 33 (10): 2223-2228.   DOI: 10.7503/cjcu20120263
    摘要3774)      PDF(pc) (1159KB)(1236)    收藏

    以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莽草酸为原料, 在经酯化和2-碘酰基苯甲酸(IBX)氧化制得3-脱氢莽草酸甲酯的基础上, 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溶剂中和不同反应温度下, 3-脱氢莽草酸甲酯分别与水合肼、 乙酰肼、 苯肼和乙酰胺选择性地得到非芳构化、 部分芳构化和芳构化产物的反应. 该方法具有选择性高、 操作简单和条件温和等优点, 为可再生非粮生物质资源莽草酸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
    5. 气态碘在COF-103上吸附的理论研究
    童大银, 赵耀林, 王禹齐, 韩子彤, 王杰, 张俊, 喻晨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4, 45 (1): 20230401-.   DOI: 10.7503/cjcu20230401
    摘要785)   HTML19)    PDF(pc) (5343KB)(1237)    收藏

    采用第一性原理和巨正则蒙特卡罗方法, 模拟研究了气态碘分子(I2)在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103)中的吸附行为, 并讨论了气态氧化物、 氯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等杂质气体的竞争吸附影响. 结果表明, I2偏向以垂直方式吸附于COF-103苯环的碳原子位, 其中, 长程色散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贡献, 色散能在吸附能中的占比最多可达46%. I2与COF-103之间存在少量电荷转移, 且可能形成具有弱共价相互作用的次级键. 杂质气体中苯分子(C6H6)的吸附能和等量吸附热最大, 与COF-103的亲和性最强, 并且可以占据I2的吸附位点, 从而引起I2吸附量的显著降低.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Keggin型杂多酸的无机-有机杂化物的合成和光催化活性
    赵雪, 张安歌, 田洪瑞, 王赫男, 霍海燕, 刘术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 (6): 1723-1729.   DOI: 10.7503/cjcu20200845
    摘要901)   HTML45)    PDF(pc) (1886KB)(1452)    收藏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2个基于Keggin型杂多酸的无机-有机杂化物, 化学式分别为{[Cu2(4,4′- bipy)4(H2O)4](SiMo12O40)·18H2O}n(1)和{[Cu2(4,4′-bipy)4(H2O)4](PMo6W6O40)·18H2O}n(2)(bipy=bipyridine). 结构分析 表明2个化合物同构, Cu2+是六配位, 分别与4个4,4′-bipy上的N原子和2个水分子上的O原子结合, 形成 [Cu(4,4′-bipy)2(H2O)2]n2n+二维层状结构. 杂多阴离子通过静电与配位阳离子[Cu(4,4′-bipy)2(H2O)2]n2n+作用交叉排列在层间. 通过红外光谱、 粉末X射线衍射和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对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所合成化合物对水溶性染料亚甲基蓝的降解活性, 发现2种化合物对于亚甲基蓝均表现出显著的光降解活性, 并对它们的催化机理进行了讨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锌掺杂NiCoP多孔双层阵列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产氢性能
    武亚强, 刘思明, 金顺敬, 严永情, 王朝, 陈丽华, 苏宝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 (8): 2483-2492.   DOI: 10.7503/cjcu20210218
    摘要869)   HTML17)    PDF(pc) (9805KB)(644)    收藏

    通过水热、 原位磷化及HCl选择性刻蚀的方式构建了一种在泡沫镍上生长的新型Zn掺杂NiCoP多孔双层阵列结构, 与传统的单层阵列相比, 顶层纳米叶片阵列在泡沫镍载体上的底层纳米线阵列上均匀生长, 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催化的活性位点, 提供了较大的电解液接触面积. 多孔等级结构也加速了氢气泡的释放. 结果表明, 优化后的多孔H-Zn-NiCo-P催化剂在碱性电解液(1 mol/L KOH)中展现出优异的电解水产氢性能. 该材料驱动电流密度10和100 mA/cm2所需要的过电位仅为59和156 mV, Tafel斜率为66 mV/dec, 且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离子液体和醇胺溶液复配脱硫剂吸收H2S及再生性能
    马云倩, 王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4, 35 (7): 1515-1522.   DOI: 10.7503/cjcu20140108
    摘要3053)   HTML3)    PDF(pc) (1225KB)(1095)    收藏

    将5种离子液体[Bmim]HCO3, [TMG]L, [MEA]L, [Bmim]Cl和[Bmim]BF4分别与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混合, 得到新型复配脱硫剂, 考察了离子液体的消泡性能和复配脱硫剂在不同离子液体、 吸收温度以及复配比例下的脱硫性能, 并且对较优脱硫剂进行了再生性能的研究. 采用离子色谱仪对经臭氧深度处理的再生液进行了SO42-离子浓度测试, 并对脱硫剂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从而进一步分析了吸收机理. 结果表明, 室温下复配脱硫剂脱硫能力大小顺序为[Bmim]Cl-MDEA-H2O>[Bmim]HCO3-MDEA-H2O>[Bmim]BF4-MDEA-H2O>MDEA-H2O>[TMG]L-MDEA-H2O>[MEA]L-MDEA-H2O. 离子液体与MDEA结合的稳定性为主要影响因素, [Bmim]HCO3的消泡能力最强, [Bmim]Cl-MDEA-H2O, [Bmim]BF4-MDEA-H2O和[Bmim]HCO3-MDEA-H2O脱硫剂可以通入空气获得基本再生, H2S与离子液体的结合越稳定, 脱硫效率越高, 但脱硫剂的再生程度会降低.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UiO-66-NH2/wood的设计构筑及高效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离子性能
    李华, 杨科, 黄俊峰, 陈凤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 (3): 20210701-.   DOI: 10.7503/cjcu20210701
    摘要1053)   HTML27)    PDF(pc) (5440KB)(1875)    收藏

    矿山开采、 金属冶炼、 新型金属材料的发展以及城市供水系统老化所造成的重金属(铅、 镉、 汞、 砷、 铬、 铜及锌等)污染问题已日趋严重. 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很难有效地去除低浓度的重金属污染物. 本文以天然木材为载体, 采用溶剂热合成法, 在木材三维孔道中原位合成UiO-66-NH2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纳米颗粒, 制备了UiO-66-NH2/wood复合膜材料. 该复合膜材料对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离子(Hg2+, Cu2+)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当处理速率为1.1×102 L?m-2?h-1时, 该复合膜材料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离子的效率仍可达到90%以上, 且处理后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低于国家饮用水标准. 这可归因于木材本身独特的三维孔道结构, 在提高水通量的同时, 还可以增加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与MOFs颗粒的接触机会, 以及孔道内均匀分布的UiO-66-NH2 MOFs颗粒中的—NH2可以与重金属离子通过配位作用相结合. 该UiO-66-NH2/wood复合膜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 在连续6次循环使用后其去除效率无明显变化, 有望进行实际应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苯并噻嗪衍生物功能化的碳点用于检测银杏叶茶中的槲皮素
    颜范勇, 孙中慧, 庞纪平, 江英霞, 陈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 (8): 1768-1775.   DOI: 10.7503/cjcu20200248
    摘要718)   HTML20)    PDF(pc) (1064KB)(790)    收藏
    以柠檬酸和乙二胺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表面富含羧基的荧光碳点(CDs),经酰胺化偶联反应将苯并噻嗪衍生物(BT)修饰到CDs表面制得探针CDs-BT.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对CDs-BT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快速、选择性检测槲皮素(QCT).通过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法评估并优化了检测过程中的操作参数,结果表明,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对QCT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22 μmol/L,检出限为0.717 μmol/L.研究表明,QCT对CDs-BT的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CDs-BT可用于银杏叶茶中QCT的检测,回收率为97.4%~101.6%.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SrAl2O4@SiO2核壳结构复合物的制备及发光耐水解性能
    付佳霖, 朱玉凤, 杨开元, 郭永梅, 卢燕, 姚同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5, 46 (10): 20250214-.   DOI: 10.7503/cjcu20250214
    摘要211)   HTML71)    PDF(pc) (5046KB)(136)    收藏

    为解决碱土铝酸锶(SrAl2O4)易水解而导致晶体结构破坏的难题, 以乙二醇作为非水反应介质, 采用液相沉积法对碱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进行SiO2层包覆. 该反应在无水环境中进行, 从源头上避免了包覆过程中SrAl2O4水解副反应的发生. 通过系统的工艺优化研究确定了最佳包覆条件: 反应溶液pH=11.0、 反应温度为80.0 ℃、 反应时间为2.0 h及Na2SiO3质量为碱土铝酸锶的6.0%. 在此条件下, 在碱土铝酸锶表面构筑了厚度为60 nm的致密SiO2包覆层. 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研究结果表明, SiO2包覆层结构完整均匀, 且未改变碱土铝酸锶的晶体结构. 荧光光谱仪及耐水解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经包覆处理的碱土铝酸锶材料在发光强度仅降低9.0%的前提下, 耐水性显著提升, 经6 h水洗后仍保持良好的发光强度. 热重分析结果表明, 核壳复合物经800 ℃高温处理后质量保留率达93.7%. 本文研究结果为碱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粉改性, 特别是无水环境中壳层的包覆提供了新方法, 并为其在消防领域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双功能2D/3D杂化结构Co2P-CeO x 异质结一体化电极的构筑及电催化尿素氧化辅助制氢性能
    杨丽君, 于洋, 张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 (6): 20220082-.   DOI: 10.7503/cjcu20220082
    摘要711)   HTML11)    PDF(pc) (4512KB)(980)    收藏

    以泡沫镍(NF)为基底, 通过多电位阶跃电沉积和低温磷化的方法, 制备双功能的多层次二维/三维(2D/3D)杂化结构的Co2P-CeO x 一体化电极(Co2P-CeO x /NF), 并用于电催化尿素氧化辅助制氢性能研究. 结果表明, 通过3D CeO x 纳米花与2D Co2P纳米片之间的强界面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电子协同耦合作用, 使该一体化电极具有较高的导电性、 表面活性和稳定性, 强化了电催化析氢反应(HER)和尿素氧化反应(UOR)性能. 在两电极电解池体系下进行电催化制氢的同时降解尿素, 电流密度达到30 mA/cm2时, 所需要电位为1.42 V, 比全解水所需电位降低0.17 V, 经过10 h电催化尿素的降解效率达76.4%; 综合分析表明, 2D Co2P与3D CeO x 多层次纳米片异质界面处电子的定向转移, 引起界面区域的局部电荷重新排布; 形成的氧空位提供配位不饱和位点, 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 优化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 进而促进分子活化, 使其具有较高的催化反应活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基于核酸适体的外泌体分子识别研究进展
    黄玲, 庄梓健, 李翔, 石沐玲, 刘高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 (11): 3493-3508.   DOI: 10.7503/cjcu20210458
    摘要978)   HTML31)    PDF(pc) (1442KB)(451)    收藏

    自研究者证实外泌体承担了细胞外RNA等物质的运输功能以来, 关于外泌体来源与功能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外泌体被发现具有作为疾病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使得拥有特定表面蛋白以及特定装载物的外泌体成为分析化学领域有价值的检测对象. 从化学本质角度来说, 外泌体的获取与分析需要依赖特异性的分子识别过程. 核酸适体作为分子识别单元, 因其特异性强、 亲和力高、 生物活性稳定、 易于合成和保存、 而且其序列和结构上具有可编程性, 易于设计和修饰, 已成功地用在外泌体相关的生物传感体系中. 本文从外泌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具有生理、 病理意义的组分出发, 从外泌体通用生物标志物识别、癌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检测及外泌体蛋白谱的分析这3个方面综述了以核酸适体作为分子识别单元在外泌体分析领域的代表性工作, 总结了现有的靶向外泌体的核酸适体序列信息以及应用场景, 阐述了利用化学合成与修饰以及DNA自组装等化学调控手段增强核酸适体分子识别性能的最新进展, 并从适用于外泌体分子识别的核酸适体的筛选以及化学修饰的角度, 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溶剂效应对Pt/MIL-100(Fe)催化肉桂醛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
    蔡佳霓, 刘颖雅, 孙志超, 王瑶, 王安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4, 45 (2): 20230442-.   DOI: 10.7503/cjcu20230442
    摘要425)   HTML15)    PDF(pc) (3974KB)(2319)    收藏

    采用绿色环保的方法制备了MIL-100(Fe), 通过双溶剂浸渍法将Pt纳米颗粒限域在MIL-100(Fe)的孔笼内部, 经过盐酸质子化和甲醛还原制备出具有加氢中心及Lewis酸中心的双功能催化剂Pt/MIL-100(Fe). 以肉桂醛选择性加氢为探针反应评价其催化性能, 在60 ℃和1 MPa的最优条件下反应2 h, 肉桂醛转化率为88.3%, 肉桂醇选择性为84.9%. 通过比较Cr, Al和Fe 3种金属中心的Pt/MIL-100催化肉桂醛加氢制肉桂醇及糠醛加氢制糠醇的反应性能发现, Fe中心有利于C=O加氢. 重点研究了反应体系中水含量对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反应的影响. 表征和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 除去Pt/MIL-100(Fe)孔笼中的游离水有利于肉桂醛在孔道内直接富集, 肉桂醛转化率提高; 除去金属Fe簇上的络合水有利于肉桂醛C=O基团的吸附, 肉桂醇选择性提高. 在最优条件下, Pt/MIL-100(Fe)经过5次循环后, 催化性能基本不变; X射线粉末衍射(XRD)、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低温氮气吸附结果表明反应后催化剂结构仍保持稳定.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载万古霉素PLGA-PEG-PLGA温度敏感水凝胶的体外抗菌性能
    董晓明, 袁宝明, 陈炳鹏, 贺超良, 王金成,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 (5): 866-871.   DOI: 10.7503/cjcu20170030
    摘要1833)   HTML16)    PDF(pc) (1323KB)(1323)    收藏

    利用聚乙二醇(PEG 1500)引发乙交酯和D,L-丙交酯开环共聚合制备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三嵌段共聚物(PLGA-PEG-PLGA)温敏水凝胶材料,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确定产物的结构及组成.应用倒置小瓶法测量得到不同浓度下PLGA-PEG-PLGA水凝胶的溶胶-凝胶相变温度为27~32℃.此外,体外降解实验及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5%的水凝胶有满意的降解速度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了载万古霉素水凝胶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结果表明,万古霉素可以持续释放12 d.抗菌实验结果表明,载万古霉素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表明PLGA-PEG-PLGA三嵌段温敏水凝胶是一种较理想的万古霉素缓释载体,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
    16. 双酚A葡萄糖醛酸苷的高效制备
    杨刚, 朱亮亮, 吕侠, 吴大畅, 夏杨柳, 马骁驰, 辛毅, 侯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4, 35 (2): 314-318.   DOI: 10.7503/cjcu20130613
    摘要3168)   HTML3)    PDF(pc) (806KB)(1150)    收藏

    采用鼠肝微粒体(RLM)生物转化法, 利用正交实验在体外实现了双酚A(BPA)向双酚A葡萄糖醛酸苷(BPA-G)的高效转化, 同时借助新型色谱分离材料C18WAX及固相萃取技术实现了BPA-G的高效富集与纯化, 并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
    17. 几种有机磷农药的热分析研究
    朱京, 孔德俊, 冯建国, 袁征宇, 申晓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84, 5 (2): 233-237.  
    摘要1912)      PDF(pc) (429KB)(336)    收藏
    本文主要用热重分析法,分别测定了乐果、敌百虫和甲基-1605三种农药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进而探讨了热分解机理并计算了室温时的分解时间,对安全生产和确定贮存时间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18. 基于自组装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污泥中PCB77的检测
    张岩, 庄惠生, 陈寒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3, 34 (5): 1092-1098.   DOI: 10.7503/cjcu20120869
    摘要3546)      PDF(pc) (1743KB)(739)    收藏

    构建了一种基于L-半胱氨酸、 壳聚糖、 戊二醛和纳米金层层自组装技术的新型无标记、 高灵敏电流型免疫传感器, 并用于检测3,3',4,4'-四氯联苯(PCB77). 利用示差脉冲法研究了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以及测试溶液的pH值、 孵育时间和温度对免疫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该免疫传感器在含不同浓度PCB77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 pH=7.4)中于35 ℃下孵育30 min后, 在含有5 mmol/L K3Fe(CN)6/K4Fe(CN)6(摩尔比1:1)和0.1 mol/L KCl的PBS溶液(pH=6.0)中测定, 响应电流与PCB77浓度在0.1~16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64, 检出限为0.01 ng/mL. 该传感器制备简单、 灵敏度高、 稳定性好, 可以重复使用. 将其用于检测实际污泥样品中的PCB77, 回收率为95%~11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
    19. 纳米TiN碳糊电极对青霉素的电化学检测
    孙一焱, 卢善富, 王海宁, 相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 (4): 541-546.   DOI: 10.7503/cjcu20160859
    摘要836)   HTML21)    收藏

    以纳米氮化钛(TiN)为电活性物质, 制备了用于检测青霉素的纳米TiN修饰碳糊电极. 研究了该碳糊电极中石墨与纳米TiN的质量比、 电极面积、 溶液pH值及缓冲容量等因素对青霉素检测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优化的条件(石墨与TiN的质量比为2∶1, 电极面积为1 mm2, 溶液pH值为7.2以及缓冲容量为20 mmol/L KH2PO4)下, 该电极检出限为2×10-5 mol/L, 线性检测范围为4×10-5~3.2×10-3 mol/L. 利用Zeta电位及交流阻抗的方法, 揭示了纳米TiN碳糊电极检测青霉素的机理为纳米TiN对青霉素的特异性吸附. 纳米TiN碳糊电极展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选择性和重复性, 在青霉素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近红外光谱用于低共熔溶剂中水结构的分析
    王岩, 蔡文生, 邵学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3, 44 (6): 20230017-.   DOI: 10.7503/cjcu20230017
    摘要916)   HTML21)    PDF(pc) (2122KB)(1330)    收藏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含水量(摩尔分数)在5%~95%范围内水结构对低共熔溶剂(DESs)的氢键网络结构的影响. 通过分析氯化胆碱与尿素混合后不同时间的近红外光谱, 发现了尿素—NH基团与氯化胆碱Cl-相互作用的光谱信息, 表明DESs熔点降低的原因主要是NH···Cl-氢键的形成. 通过分析不同含水量的DESs-水混合物的近红外光谱, 发现了水分子之间以及水分子与尿素中—NH和C=O基团相互作用的光谱信息, 表明水在DESs中主要以3种结构存在: 类大体积水、 与尿素C=O键合的水以及—NH分子间的桥连水. 类大体积水破坏DESs中NH···Cl-, 使体系的稳定性降低, 而尿素—NH分子间的桥连水和与C=O键合的水使体系的稳定性增加. DESs中3种水结构的相对比例与含水量有关, 含水量在40%~80%既能有效降低体系的黏度, 又能维持DESs的性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