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2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2-06-24
    研究论文
    稀土离子跨人血红细胞膜的荧光法研究
    杨频, 魏春英, 陈娟
    2002, 23(6):  985-990. 
    摘要 ( )   PDF (39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Fura-2荧光浓度指示剂对红细胞的稀土跨膜作用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离子不能通过完整的红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通过与离子载体实验相对照,发现细胞ATP耗竭后,低浓度的稀土离子(5×10-6mol/L)不能跨膜进入ATP-耗竭红细胞.KCl去极化及加入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刺激剂Bay-K8644对稀土离子的跨膜也没有促进作用.在Ca2+内流正常的情况下,低浓度稀土离子(5×10-6mol/L)对钙离子内流无影响.增大稀土离子浓度到5×10-4mol/L,用显微镜观察此时红细胞已开始溶血.在模拟胞内离子组分的缓冲液中(pH=7.05),比较了La3+,Eu3+和Ca2+对Fura-2的敏感程度.此条件下Fura-2对La3+和Eu3+的检测限分别为10-12和10-14mol/L,对Ca2+的检测限为10-8mol/L,并测得Fura-2-La3+(Eu3+)的络合比为1∶1,表观离解常数为1.7×10-12和4.95×10-14mol/L,表明用此法检测稀土离子跨膜行为相当灵敏有效.
    铜(Ⅱ)与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抑菌活性
    何水样, 曹文凯, 陈军利, 赵建设, 史启祯, 王汝贤, 孙杰
    2002, 23(6):  991-995. 
    摘要 ( )   PDF (121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作为配体与五水硫酸铜进行反应,制得配合物Cu(C10H8N2O4)(H2O)2(1)和Cu(C10H8N2O4)(CH3OH)(H2O)(2)(C10H8N2O42-为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离子),测试了配合物2的单晶结构.该单晶为墨绿色,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538(2)nm,b=1.1431(2)nm,c=0.7500(2)nm,α=93.26(2)o,β=94.46(2)o,γ=94.39(2)o,V=0.6411(2)nm3,μ=1.731mm-1,Z=2,Dc=1.792g/cm3,F(000)=342.00,R=0.035,wR=0.048,GOF=1.78.在配合物2内,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离子中的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甲醇中的氧原子以及配位水中的氧原子与铜原子配位,形成四方锥结构,其中来自甲醇的配位氧原子位于锥顶;此晶体为外消旋化合物,晶体中存在对映异构体,两者通过氢键连接,形成二聚体,成对出现在晶胞中.根据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推测配合物1与2的结构相似;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辣椒疫霉菌和烟草赤星菌分别有100%和66.02%的抑制作用.
    金属氮化物包合物Tb3N@C80的分离和表征
    冯莱, 徐建勋, 施祖进, 贺晓然, 顾镇南
    2002, 23(6):  996-998. 
    摘要 ( )   PDF (16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利用电弧放电法合成铽的富勒烯笼内金属包合物时,首次观察到Tb3N@C80的存在,并用两步HPLC法将其分离和提纯.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氮气的加入是导致Tb3N@C80生成的原因.并用MALDI-TOF-MS和UV-Vis-N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丝状液晶5CB与铁(Ⅲ)卟啉之间的轴向配位作用
    李涛, 黄锦汪, 胡曙光, 彭小彬, 梁东, 计亮年
    2002, 23(6):  999-1001. 
    摘要 ( )   PDF (38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考察掺杂配位性质不同的两种铁(Ⅲ)卟啉的丝状液晶5CB在磁场下的行为以及UV-Vis光谱,研究了液晶5CB与铁(Ⅲ)卟啉的轴向配位作用.结果表明,弗雷德里克兹转变阈值的降低和Soret带随着液晶5CB含量增大而红移是液晶5CB与五配位Fe(TPCl发生轴向配位的结果.
    研究快报
    新型三维H0.5CoP0.5O2.5的水热合成与结构表征
    李传碧, 徐吉庆, 曾庆新, 苏畅, 张丽娟, 叶铃
    2002, 23(6):  1002-1003. 
    摘要 ( )   PDF (13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氮杂大环双核铜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溶液中配位稳定性研究
    陈实, 鲁统部, 冯小龙, 李炎武, 毛宗万, 计亮年
    2002, 23(6):  1004-1006. 
    摘要 ( )   PDF (68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富勒烯配合物η2-C60[Ru(NO)(PPh3)]2的合成与表征
    董振荣, 程大典, 吴振奕, 李建霖, 詹梦熊, 郑兰荪
    2002, 23(6):  1007-1009. 
    摘要 ( )   PDF (15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杂多化合物[(CH3CH2)4N]4H3O·{Na[(HMo2O5)3(HPO4)(H2PO4)3]2}·(H2PO4)2·10H2O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
    张宏, 许林, 王恩波, 胡长文, 陈久桐, 姚元根, 覃业燕
    2002, 23(6):  1010-1012. 
    摘要 ( )   PDF (134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新型磁性亲和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尿激酶纯化中的应用研究
    董聿生, 梁峰, 金红霞, 惠琦, 常建华
    2002, 23(6):  1013-1017. 
    摘要 ( )   PDF (183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磁性聚乙烯醇和磁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并以它们为基质,用环氧氯丙烷、羰基二咪唑或溴化氰活化后,分别键合氨基乙酸、6-氨基己酸、乙二胺或己二胺为间隔臂,用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或羰基二咪唑为偶联试剂,分别偶联对氨基苯甲脒、L-精氨酸甲酯、胍基乙酸或胍基己酸配体,合成了17种磁性亲和吸附剂,并用于尿激酶粗品的纯化.与前文制备的8种磁性亲和吸附剂作对照,研究了基质、活化试剂、间隔臂分子、偶联试剂及配体等因素对尿激酶纯化效果的影响.这些磁性亲和吸附剂在尿激酶的纯化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多数磁性亲和吸附剂的活性回收率在40%~70%之间,纯化倍数为15~40,吸附容量为0.08~0.2mg/mL.
    发光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对组胺的识别性能研究
    董赫, 童爱军, 李隆弟
    2002, 23(6):  1018-1021. 
    摘要 ( )   PDF (52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组胺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共功能单体,锌原卟啉为荧光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一种新的发光性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振荡吸附后检测悬浊液荧光和柱吸附后检测流出液中组胺紫外光谱的变化,对印迹和非印迹聚合物与组胺的结合特性进行了对比.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表明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识别选择性优于非印迹聚合物.
    石英晶体微天平的纳米微球质量放大技术及短序列DNA测定
    张盛龙, 彭图治
    2002, 23(6):  1022-1025. 
    摘要 ( )   PDF (59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新型质量放大系统用于提高石英晶体微天平检测的灵敏度.将DNA嵌入剂放线菌素D作为导向分子修饰在磁性微球上,通过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识别测定短序列DNA,使最低检测限从6.2×10-8mol/L下降到2.0×10-12mol/L.
    用化学振荡(乳酸-丙酮-BrO3--Mn2+-H2SO4体系)“探针”检测谷胱甘肽的抗氧化效应
    杨树涛, 甘南琴, 林智信, 蔡汝秀
    2002, 23(6):  1026-1029. 
    摘要 ( )   PDF (51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分析物脉冲微扰(Analyte Pulse Perturbation,APP)技术研究了生物体内的一种抗氧化剂谷胱甘肽对乳酸-丙酮-BrO3--Mn2+-H2SO4化学振荡体系振荡规律的影响.采用这一振荡体系作为探针来检测GSH的抗氧化效应,考察了振荡体系中各反应物的浓度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它可作为定量分析的基础,线性范围为1.50×10-7~2.25×10-5mol/L,检测限达2.20×10-9mol/L,RSD为1.35%(n=11),测定样品的速率为每小时6~9个样品,分析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芯片毛细管电泳中组分的迁移行为及其特征
    王辉, 毛秀丽, 盖宏伟, 白吉玲, 林炳承
    2002, 23(6):  1030-1034. 
    摘要 ( )   PDF (60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自组装的芯片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装置上,以单个染料和一组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标记的氨基酸为对象,研究了芯片毛细管电泳与传统毛细管电泳之间的差别,考察了玻璃芯片上微通道内的伏安特性以及抑制电压、进样方式和检测点的位置等对芯片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的影响,特别注意到了其有别于传统毛细管电泳的各种行为特征.
    研究快报
    用于蛋白质分析的毛细管等电聚焦-电喷雾质谱接口的改进
    许崇峰, 宋浩威, 杨原, 王谦, 王洪海, 许云敏
    2002, 23(6):  1035-1037. 
    摘要 ( )   PDF (17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镉-钙黄绿素配合物在玻片表面的毛细流成环组装及其数值化荧光成象分析研究
    黄承志, 李原芳
    2002, 23(6):  1038-1040. 
    摘要 ( )   PDF (21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FI-KR-FAAS在线预浓集系统中螯合剂的选择
    陈树榆, 张志锋, 余华明
    2002, 23(6):  1041-1043. 
    摘要 ( )   PDF (49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压电免疫传感器用于乙肝表面抗原的测定
    陈泽忠, 王柯敏, 陈永康, 肖丹, 羊小海, 邵国强
    2002, 23(6):  1044-1046. 
    摘要 ( )   PDF (47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几种微生物的红外光谱研究
    慈云祥, 臧凯赛, 高体玉
    2002, 23(6):  1047-1049. 
    摘要 ( )   PDF (45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微柱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鼠纹状体单胺类物质的含量
    王磊, 韩慧婉, 余晓, 赵睿, 刘国诠
    2002, 23(6):  1050-1052. 
    摘要 ( )   PDF (48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广义二面角在定量结构/活性相关分析中的应用
    张庆友, 许禄, 章文军
    2002, 23(6):  1053-1055. 
    摘要 ( )   PDF (16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3-芳胺甲烯基-5,6-二氢-二氢吡喃-2,4-二酮类化合物催化氢化反应选择性的理论研究
    方亚寅, 沈荣欣, 孙宏伟, 袁满雪, 刘洁, 李正名, 赖城明
    2002, 23(6):  1056-1059. 
    摘要 ( )   PDF (2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分子力学方法、AM1半经验方法以及从头算密度泛函B3LYP/6-311G**方法研究了3-芳胺甲烯基-5,6-二氢-二氢吡喃-2,4-二酮类化合物在催化氢化反应中影响反应选择性的因素,结果表明,R基团对自由基中间物稳定性的影响决定了反应选择性.
    d-生物素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Ⅴ)
    陈芬儿, 傅晗, 孟歌, 罗有富, 鄢明国
    2002, 23(6):  1060-1064. 
    摘要 ( )   PDF (151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二异丁基氢化铝使(3aS,6aR)-1,3-二苄基-四氢-4H-噻吩并[3,4-d]-咪唑-2,4(1H)-二酮(1)高立体选择性地还原成(3aS,4S,6aR)-1,3-二苄基-4-羟基-四氢-1H-噻吩并[3,4-d]-咪唑-2(3H)-酮(2),再经缩合,Witting烯化成(3aS,6aR)-1,3-二苄基-四氢-1H-噻吩并[3,4-d]咪唑-2(3)-酮-4-烯戊酸(4),后者经催化氢转移还原、脱苄即得d-生物素,以化合物1计算总产率为42%.
    人源化甲状腺素脱碘酶单链抗体的结构模拟
    林凤, 章威, 陈默, 丁兰, 刘兰英, 徐筱杰, 赵大庆, 倪嘉缵
    2002, 23(6):  1065-1068. 
    摘要 ( )   PDF (57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四碘甲状腺素原氨酸为半抗原,从人噬菌体展示半合成单链抗体库中筛选与半抗原有特异结合性的单链抗体E3,并测定了E3的一级结构,同时用计算机模拟了其空间结构.
    低能氮离子注入乙醇重水溶液的GC-MS分析
    石怀彬, 邵春林, 余增亮
    2002, 23(6):  1069-1072. 
    摘要 ( )   PDF (111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氮气常压弧光放电产生的N+在放电间隙电场的加速下“注入”到乙醇的重水溶液中,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样品,证实有氘代产物(DCH2CH2OH)和羟基取代产物(DOCH2CH2OH)生成,这表明低能N+诱发水溶液中的反应与水分子分解产生的自由基有关.同时,产物中还检测到乙酸(CH3COOD )和氨基乙醇(HOCH2CH2ND2),说明反应是在氧化性氛围中进行的,而这种氧化作用可能亦与水分子分解产生的氢氧根自由基有关.氨基乙醇则可能是氮离子俘获重水中的氘形成氨基继而与乙醇反应生成的,这也是氮“沉积”在溶液中的重要形式.这些结果对初步揭示低能离子与水溶液体系反应的机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稻秆木素侧链13C同位素示踪及固体13CNMR分析
    顾瑞军, 谢益民, 曾绍琼, 伍红, 安田征市
    2002, 23(6):  1073-1076. 
    摘要 ( )   PDF (54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水稻(Oryza sativa L.)生长过程中,向其茎秆部节间的空腔分别注入在侧链α,β,γ位带有13C标记的松柏醇葡萄糖甙,得到13C标记的稻秆木素,用高分辨率固体核磁13CNMR对其组织进行分析,发现外源性的松柏醇葡萄糖甙并不影响水稻中木素的正常合成.证明了β-O-4,β-β,β-5和β-1结构是稻秆原本木素中的主要结构,另外还有少量的松柏醇和阿魏酸类结构,并证实木素在α位与糖类等组分有共价键形成.
    不对称型双核半夹心结构铁化合物Cp′2Fe2(CO)3Se2C2B10H10(Cp′=η5-C5H4Me)的合成、表征及结构
    卢士香, 金国新, 胡宁海
    2002, 23(6):  1077-1080. 
    摘要 ( )   PDF (126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碳硼烷的含硒锂盐Li2Se2C2B10H10(1)与单茂羰基铁的氯化物Cp′Fe(CO)2Cl(2)反应得到不对称型双核半夹心结构铁的化合物Cp′2Fe2(CO)3Se2C2B10H10(3).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其中一个铁原子是手性的,而且两个铁原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转基因水稻表达的Bt毒蛋白CryⅠ Ab溶液构象的研究
    吴志平, 舒庆尧, 龚利琴, 余红, 叶恭银, 陈子元
    2002, 23(6):  1081-1085. 
    摘要 ( )   PDF (49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毒蛋白CryAb在溶液中的构象.结果表明,pH值增大时,毒蛋白的荧光强度也增大,至pH=11时荧光强度已达最大值;甲醇、乙醇及异丙醇等有机溶剂引起毒蛋白荧光发射波长蓝移和荧光强度增大,至有机溶剂的浓度超过某一阈值后荧光发射波长不再蓝移;丙酮能完全猝灭毒蛋白CryAb的荧光,丙烯酰胺能猝灭CryAb 86%的荧光,而KI对毒蛋白的荧光无猝灭作用,由此推断CryAb的大部分色氨酸残基位于分子表面富含负电荷的区域中.
    兔肝金属硫蛋白亚型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与ESI-MS,MALDI-TOF-MS鉴定
    赵锐, 纪建国, 袁洪生, 管华诗, 茹炳根
    2002, 23(6):  1086-1090. 
    摘要 ( )   PDF (90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金属硫蛋白(MT)基因的多态性,决定不同亚型的MT异构体的存在,MT亚型异构体的结构是MT功能研究的基础.通过离子交换柱可将MT分成MT-1和MT-2两个异构体,用不同条件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可将MT-1和MT-2分成不同的亚型异构体,并利用MALDI-TOFMS和LC-ESI-MS对比确定了它们的分子量.结果表明,兔肝MT在不同的pH条件下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亚型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MT-1可分为2个主要亚型异构体,分子量分别为6149.0和6244.5,而MT-2主要分为3个亚型异构体,分子量分别为6149.0,6244.0和6127.0.MT-1和MT-2有2个亚型异构体分子量相同的异构体存在.在酸性条件下,MT-1的2个异构体及MT-2分子量为6127的亚型异构体可稳定存在.
    研究简报
    有机硒桥联环糊精对染料分子的尺寸和形状识别
    陈湧, 李莉, 刘育
    2002, 23(6):  1091-1093. 
    摘要 ( )   PDF (49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D-Erythorbic Acid合成新的多官能团C4手性筑块
    李明霞, 王言明, 陈茹玉
    2002, 23(6):  1094-1096. 
    摘要 ( )   PDF (16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异噁唑衍生物的新合成方法
    王俊锋, 彭云贵, 杜宝山
    2002, 23(6):  1097-1099. 
    摘要 ( )   PDF (48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以不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备的锂锰氧化物的性能研究
    詹晖, 周运鸿
    2002, 23(6):  1100-1104. 
    摘要 ( )   PDF (70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几种典型的化学方法合成了8种CMD材料,并以其作锰源,制得锂锰氧化物.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对CMD和锂锰氧化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电化学实验结果显示,除了CMD的结构外,它的组成和其中的碱金属离子含量对锂锰氧化物的性能同样具有重大的影响.即使是属于相同类型的CMD材料,由于合成方法不同,其它离子的引入使材料的局部或微观结构发生变化,最终得到的锂锰氧化物的电化学行为出现差异.δ-MnO2虽然具有大隧道结构,但其结构的热不稳定性并不适于作为高温合成锂锰氧化物的锰源.
    导电聚苯胺与Fe3O4磁性纳米颗粒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杨青林, 宋延林, 万梅香, 江雷, 徐文国, 李前树
    2002, 23(6):  1105-1109. 
    摘要 ( )   PDF (66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掺杂的导电聚苯胺(PAn-DBSA)的氯仿溶液,在pH为中性的条件下,采用“修饰-再掺杂(Modification-re-doped)法”合成了含有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导电聚苯胺复合物的有机溶液.用FTIR,XRD,TEM,UV-Vis和SQUID等对所得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物呈现超顺磁性和半导体的导电性,并具有较好的透明性.
    二维拉曼相关光谱研究稀土离子Eu3+对血红蛋白结构的影响
    徐金泽, 赵雨, 赵冰, 徐蔚青, 吴玉清, 李正强, 赵大庆, 席时权
    2002, 23(6):  1110-1112. 
    摘要 ( )   PDF (47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二维拉曼相关光谱技术研究了稀土离子Eu3+对血红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Eu3+浓度作为微扰,血红蛋白的结构敏感谱带均对微扰敏感,氧化态和自旋态标志谱带1374和1640cm-1发生了同步变化,且明显先于其它谱带强度的变化,稀土离子Eu3+对血红蛋白的作用主要是影响它的氧化态和自旋态.
    氧化铝负载高分散γ-Mo2N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孟明, 伏义路, 刘振林, 姜明, 谢亚宁, 胡天斗
    2002, 23(6):  1113-1116. 
    摘要 ( )   PDF (20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NH3的程序升温还原反应(TPR)制备了不同Mo担载量的氮化态Mo/γ-Al2O3催化剂,用XRD和EXAFS方法研究了样品在氮化前后的体相结构及Mo原子局域配位结构.氮化前样品的MoK-边径向结构函数与非负载MoO3类似,样品中Mo以晶粒度较小,分散度较高的MoO3形式存在;氮化后样品的径向结构函数与非负载的γ-Mo2N基本相同,样品中Mo主要以分散度较高的γ-Mo2N形式存在.EXAFS拟合结果表明,样品的第一配位壳层(Mo—N)的配位数较非负载γ-Mo2N有明显降低,热无序和结构无序均较大,并且随担载量降低,无序度有增大的趋势.
    C40H2各种可能异构体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杨霞, 王贵昌, 尚贞锋, 杨作银, 潘荫明, 赵学庄
    2002, 23(6):  1117-1121. 
    摘要 ( )   PDF (25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AM1和PM3两种半经验方法,对D5d对称性的C40及C40H2所有可能异构体的几何构型进行了非限制对称性全优化,得到51种稳定异构体,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氢的加成反应规律及本体C40和最稳定及最不稳定C40H2异构体的红外光谱,讨论了影响C40(D5d)氢加成异构体稳定性及加成位置选择性的三种主要因素:(1)C40本体几何结构;(2)共轭效应;(3)电荷分布影响.
    快速退火演化算法用于取代β-环糊精与氨基酸手性识别研究
    夏保云, 蔡文生, 潘忠孝, 邵学广
    2002, 23(6):  1122-1125. 
    摘要 ( )   PDF (66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快速退火演化算法用于研究单-(β—NH3+)-β-环糊精、全-(—NH3+)-β-环糊精及全-(—SCH2CO2-)-β-环糊精与R/S型乙酰化氨基酸和甲基化氨基酸之间的手性识别.结果表明,以上3种取代环糊精主体化合物对修饰的氨基酸对映体表现出一定的手性识别能力.进一步分析表明,形成此类包结物的主要驱动力来自静电相互作用和范德华相互作用,而静电相互作用对异构体之间的手性选择起决定性作用.
    光沉积法合成纳米金属Pd负载的MCM-TiO2及其光催化性质研究
    郑珊, 高濂, 郭景坤
    2002, 23(6):  1126-1130. 
    摘要 ( )   PDF (72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光沉积方法由PdCl42-和Ti修饰的MCM-41合成了纳米钯团簇Pd/MCM-TiO2,用XPS,N2吸脱附等温线,UV-Vis和Raman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该团簇用于苯酚的光降解和Cr(Ⅵ)还原为Cr(Ⅲ)的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F+CH2CO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
    侯华, 王少坤, 王宝山, 顾月姝
    2002, 23(6):  1131-1134. 
    摘要 ( )   PDF (25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G3(MP2)方法对F与CH2CO的反应进行研究,揭示了该反应的加成-消除机理.F原子首先与CH2CO作用形成富能的中间体CH2FCO*,此加成反应为无势垒过程.富能的CH2FCO*可进一步发生解离或异构化反应生成各种可能的产物.其中CO和CH2F可能为反应的主要产物.根据从头算的结果,用RRKM-TST理论计算该反应的速率常数.总包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存在弱的依赖关系,与总压力无关.
    以CTMABr和CTMAOH为共模板剂合成MCM-41
    万颖, 王正, 马建新, 张益群
    2002, 23(6):  1135-1139. 
    摘要 ( )   PDF (56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共模板剂水热合成了MCM-41.分别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固体核磁共振(27AlMASNMR)和N2吸附等温线技术考察了用该方法和传统方法所制备的Si-MCM-41和Al-MCM-41样品的晶相结构、孔结构以及Al在分子筛中的化学环境.结果表明,用共模板剂方法合成的MCM-41样品,其纯度和孔径均一性显著提高,特别是当样品中Al含量较高时,仍可保证Al原子以四配位结合在MCM-41的硅骨架上.还就采用共模板剂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讨论.
    NOx在担载CeO2的纳米ZrO2上的吸附研究
    黎维彬, 杨絮飞
    2002, 23(6):  1140-1142. 
    摘要 ( )   PDF (19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纳米级高比表面积ZrO2粉体材料,用TEM,XRD和氮气吸附BET比表面积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e(NO3)3溶液浸渍的ZrO2粉体对氮氧化物的吸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5%Ce/ZrO2样品室温时可吸附NOx的最大值为34.5mg;100℃时为17.5mg;200℃时可达9.5mg.对比表明,同样条件下微乳液法制备的ZrO2对NOx的最大吸附量是一般沉淀法制备的ZrO2样品的2.5倍.纳米级ZrO2的特殊孔结构可能是导致微乳液法制备的ZrO2样品吸附量较高的主要原因.
    烷基氯化铵体系中分子有序组合体的转化
    李勇慧, 黄建滨, 郑容, 毛敏, 付宏兰
    2002, 23(6):  1143-1146. 
    摘要 ( )   PDF (48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动态光散射、吸收光谱、粘度及电镜透射等方法研究了烷基氯化铵在弱碱性条件下溶液浓度变化对分子有序组合体结构的影响.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大于cmc时,分子有序组合体的形态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出现胶团-囊泡-球状胶团的转化过程,这与水解产生的极性有机物烷基胺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乙烯基自由基(C2H3·)与羟基自由基(OH·)反应势能面的理论研究
    刘桂霞, 丁益宏, 李泽生, 黄旭日, 孙家锺
    2002, 23(6):  1147-1150. 
    摘要 ( )   PDF (19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QCISD(T)/6-311G(2df,p)//B3LYP/6-311G(d,p)水平上对自由基反应C2H3·+OH·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经过缔合、多步H转移、CH3转移和离解等复杂过程,最终可得到8种产物(P1~P8),其中产物P2(H2CCO+H2)和P6(CH3CO·+H·)是主要产物.本文得到的CH2CHOH(1或1′),CH3CHO(2)和CH3COH(3)之间的过渡态TS1/2,TS1′/3和TS2/3的能量顺序与Wesdemiotis等的实验推测相反,而与Smith等的计算结果一致.
    新型双功能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加速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作用的研究
    王玉玲, 蔡乃才, 王亚平, 李进, 钟家圣
    2002, 23(6):  1151-1155. 
    摘要 ( )   PDF (55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新型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双功能特性以及在提高水中有机污染物(如苯胺)降解速度所起的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由空气电极和TiO2光催化剂组成的复合电极,当其工作电位控制在0.05V(vs.SCE)左右时,既具有良好的光电效应,又具有以较高效率合成H2O2的特性,使溶液中的有机分子获得来自光催化氧化与光化学氧化两方面的联合降解作用,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有机分子的氧化降解速度.
    5,10-CH+-THF向邻苯二胺转移一碳单元反应的理论研究
    戚传松, 冯大诚, 吕文彩, 康从民, 蔡政亭
    2002, 23(6):  1156-1159. 
    摘要 ( )   PDF (58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叶酸辅酶在酶催化的一碳单元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有大量的实验及实验模拟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用PM3半经验方法对5,10-CH+-THF向邻苯二胺转移一碳单元的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5,10-CH+-THF中的咪唑啉环有两种开环方式,从而使得该反应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每一种途径都经历了6个反应步骤,其中包括限制速度的两次质子转移步骤.优化计算了每个步骤所有可能的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和能量,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到了各反应阶段的最优中间体和过渡态结构.
    SPME 涂层中硅烷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栾天罡, 张展霞
    2002, 23(6):  1160-1163. 
    摘要 ( )   PDF (54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SPME 涂层中硅烷化衍生化样品预处理方法,并用于葡萄酒中白黎芦醇的测定.SPME 硅烷化的反应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涂层中硅烷化反应遵循假一级反应动力学,高温条件下硅烷化试剂会破坏极性聚丙烯酯(PA)涂层.
    SO(4)群链的广义耦合系数和耦合张量算子矩阵元的计算
    王美山, 丁世良, 李伯符, 张刚
    2002, 23(6):  1164-1167. 
    摘要 ( )   PDF (23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证明了群链(Ⅰ)和(Ⅲ)的广义耦合系数和耦合张量算子矩阵元的一般计算公式,应用该公式计算了Majorana算子矩阵元,从而验证了一般矩阵元公式推导的正确性.
    研究快报
    利用侧链修饰寡聚DNA组装CdS有序纳米结构
    杨百全, 江林, 杨文胜, 李铁津, 李丕春
    2002, 23(6):  1168-1170. 
    摘要 ( )   PDF (50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具有强酸位的六方和立方介孔硅铝分子筛合成及催化活性比较
    李工, 阚秋斌, 吴通好, 侯长民, 黄家辉, 吴淑杰, 李灿
    2002, 23(6):  1171-1173. 
    摘要 ( )   PDF (43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PmClAn基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及催化性质研究
    戴李宗, 许一婷, 周善康, 吴辉煌
    2002, 23(6):  1174-1176. 
    摘要 ( )   PDF (19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伯胺N1923萃取体系反胶束的形成研究
    宋新宇, 印志磊, 张卫民, 俞海云, 孙思修
    2002, 23(6):  1177-1179. 
    摘要 ( )   PDF (54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硝基酚类化合物在海水中的光化学氧化研究
    杨桂朋, 戚佳琳
    2002, 23(6):  1180-1182. 
    摘要 ( )   PDF (47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茂金属聚乙烯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及其动力学研究
    彭娅, 傅强, 刘结平, 何天白
    2002, 23(6):  1183-1188. 
    摘要 ( )   PDF (90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分子量和支链含量对聚乙烯非等温结晶过程的影响,选用3组样品:(1)不同分子量的无支链线形聚乙烯;(2)低分子量的支链含量不同的试样;(3)高分子量的支链含量不同的试样.用DSC研究了这3组样品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1)与支链含量相比,分子量大小对结晶的影响是次要的,但高分子量样品的结晶度比低分子量样品低;(2)支链对聚乙烯的非等温结晶有重要影响,在支化聚乙烯中起决定作用;(3)无论是高分子量试样还是低分子量试样,支化含量增加,聚乙烯的结晶温度、结晶度、结晶动力学以及晶体的熔点等显著降低.
    硅氮化合物的结构与水解稳定性的关系
    蒋舰, 彭文庆, 郑知敏, 徐彩虹, 谢择民
    2002, 23(6):  1189-1192. 
    摘要 ( )   PDF (55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硅氮化合物本体与水蒸汽直接作用的方法,研究了一系列硅氮化合物的结构与水解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空间位阻越大则硅氮化合物水解稳定性越好,环张力对硅氮烷的水解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但空间位阻的作用更为显著.带有苯基的环二硅氮烷、六苯基环三硅氮烷和含硅氮键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大的空间位阻,因此水解稳定性非常好.
    含C60的聚电解质自组装膜微摩擦性能的研究
    黄兰, 顾倩颐, 何元康, 罗国宾, 赵新生, 曹维孝
    2002, 23(6):  1193-1197. 
    摘要 ( )   PDF (26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自由基引发溶液聚合反应,合成星状C60-苯乙烯-丙烯酸聚合物,其钠盐作为高聚物负离子,与高聚物正离子的重氮树脂在云母上自组装成膜,利用紫外光照射反应,使膜层间连接的离子键转化成共价键.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摩擦力显微镜(FFM)研究了不同链长和不同层数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及微摩擦性能.
    聚苯胺在有机溶剂中掺杂质子酸的In-site UV-Vis光谱及其因子分析法解谱
    杨春明, 陈迪钊, 方正, 刘业翔
    2002, 23(6):  1198-1201. 
    摘要 ( )   PDF (19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聚苯胺在有机溶剂中掺杂质子酸的反应进行了in-situ UV-Vis光谱跟踪,用因子分析法对掺杂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苯胺在有机溶剂中掺杂质子酸的过程可能存在着两个并行反应:一个是掺杂与脱掺杂的动态平衡过程,在实验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约为k=5.16(24℃);另一个反应为副反应,生成的产物结构介于本征态与平衡掺杂态之间,很可能是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包含不同掺杂形态的混合体.
    研究快报
    重氮树脂-聚(4-羧酸苯基)乙炔自组装膜与光电转换
    姚桂君, 董宇平, 曹廷炳, 杨书明, Jacky Wing Yip Lam, 唐本忠
    2002, 23(6):  1202-1204. 
    摘要 ( )   PDF (50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氩离子激光固化环氧树脂制作三维微结构
    曾兆华, 王霞, 杨建文, 汪河洲, 陈用烈
    2002, 23(6):  1205-1206. 
    摘要 ( )   PDF (40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含无规共聚物三元共混体系SMMA-PMMA-SAN相行为
    李光宪, 唐萍
    2002, 23(6):  1207-1209. 
    摘要 ( )   PDF (39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明胶在聚氨酯表面的固定化及其对内皮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
    高长有, 袁峻, 管建均, 沈家骢
    2002, 23(6):  1210-1212. 
    摘要 ( )   PDF (94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含磺化聚苯胺和重氮树脂自组装超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转换性能
    曹廷炳, 杨术明, 张茂峰, 黄春辉, 曹维孝
    2002, 23(6):  1213-1215. 
    摘要 ( )   PDF (46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聚羟基丁酸酯环带球晶的形貌研究
    徐军, 郭宝华, 张增民, 陈国强, 王秀凤
    2002, 23(6):  1216-1218. 
    摘要 ( )   PDF (29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