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2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2-05-24
    研究论文
    Al13形态的分离纯化与表征
    赵华章, 栾兆坤, 苏永渤
    2002, 23(5):  751-755. 
    摘要 ( )   PDF (164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乙醇-丙酮沉淀法提取了聚合氰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并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27AlNMR,SEM,TEM和XRD等方法对所获得的水溶性Al13形态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向聚合氯化铝溶液中不断加入乙醇和丙酮,聚合氯化铝中各形态组分便会按照在混合溶剂中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从溶液中析出.截取中间组分得到Al13形态.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lNMR的鉴定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分离提纯得到的样品中Al13的含量达95%以上.SEM和TEM的鉴定结果表明,固体Al13聚集体主要为棱柱、单斜长方体和四面体等多面晶粒,小的聚集体粒径约200mm,大的可达2μm.溶液中的Al13形态聚集成束并以枝状排列.XRD结果表明,Al13的特征衍射峰出现在2θ为5°~25°的范围内.
    新型金属卟啉的合成及其仿酶活性研究
    李早英, 张悦宁, 朱训进, 冯清
    2002, 23(5):  756-762. 
    摘要 ( )   PDF (80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水溶性和非水溶性金属卟啉3a~3e,5a~5f和8a~8f;测试了这些金属卟啉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模拟物催化歧化O2-和催化分解H2O2等有毒氧自由基的活性及抗脂质过氧化性质.结果表明,含有吡啶溴化盐的水溶性金属卟啉8a~8f的仿酶活性明显大于含有羟基的非水溶性金属卟啉3a~3e和含有酯基的金属卟啉5a~5f.
    Cd(Ⅱ)和ATP的结合位点的NMR研究
    姜凌, 毛希安
    2002, 23(5):  763-767. 
    摘要 ( )   PDF (56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NMR方法研究了金属镉离子在ATP(嘌呤三磷酸腺苷)上的配位点.测量了不同pH值时由于Cd2+的存在而引起的1H,15N及31P的化学位移和31P-31P中的偶合常数的变化以及由ATP的存在所引起的113Cd的化学位移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H>4.5的条件下,ATP主要以磷酸根和N7同时对Cd2+配位;在pH值2.5~4.5的条件下,ATP主要以磷酸根和N1同时对Cd2+配位,还存在少量的磷酸根和N7同时配位的模式;而在酸性非常强的条件下(pH<2.5),ATP不再与Cd2+相互作用。
    嵌入硅基多孔氧化铝中的荧光染料的发光性质研究
    杨阳, 李菡滢, 陈慧兰, 鲍希茂
    2002, 23(5):  768-771. 
    摘要 ( )   PDF (37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种不同的荧光染料被分别嵌入硅基多孔氧化铝模板中,并且在室温下得到了蓝光、绿光和红光波长的荧光发射.实验中同时观测到上述荧光光谱的蓝移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荧光染料沉积在不同的模板(如硅基多孔氧化铝、多孔硅)中,其相互作用的机理是不同的.模板发光机制的差异将直接影响荧光染料的发光性质.
    最低硅铝比八面沸石MAX合成条件的研究
    蒋化, 唐伟, 赵璧英, 谢有畅
    2002, 23(5):  772-776. 
    摘要 ( )   PDF (56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SiO2/Al2O3为2.0的LSX(又称MAX)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对于MAX体系,适合的老化温度为70℃,老化时间为6h.老化温度不仅影响反应速度,而且还影响诱导期产生晶核的类型,从而影响产物的纯度.对原料配比的研究表明,合成MAX的体系对水摩尔比的变化相当敏感.由于MAX体系的硅铝反应完全,便于原料中碱的回收和利用,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新型稀土杂多蓝的合成及其抗艾滋病病毒(HIV-1)活性和毒性研究
    刘术侠, 李阳先, 韩正波, 王恩波, 曾毅, 李泽淋
    2002, 23(5):  777-782. 
    摘要 ( )   PDF (52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Keggin结构钨硅、钨锗、钨磷、钨砷两电子及四电子稀土钐盐杂多蓝,铈量滴定及元素分析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的还原电子数及化学组成,采用IR,UV-Vis,183W NMR和ES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人T淋巴细胞MT-4内,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抗艾滋病毒(HIV-1)活性及毒性测定.发现Keggin结构钨硅、钨锗四电子稀土钐盐杂多蓝具有较强的抗HIV-1活性,其中钨锗酸钐四电子杂多蓝(代号HPBR-2)具有较高的治疗指数.
    研究快报
    新型化合物[Co(en)3]2·2H3O·[As8 V14O42(HPO4)]·2H2O晶体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李亚丰, 崔巍, 吴刚, 方千荣, 朱广山, 李滨松, 高非非, 王春雷, 裘式纶
    2002, 23(5):  783-785. 
    摘要 ( )   PDF (31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曙红Y在介孔分子筛MCM-41膜及粉体中的封装及发光性质研究
    白妮, 张萍, 郭阳虹, 李守贵, 庞文琴, 罗薇, 邹广田
    2002, 23(5):  786-788. 
    摘要 ( )   PDF (33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四金属簇钨砷夹心型化合物[M4(H2O)2·(AsW9O34)2]10-(M=Cu,Co,Mn,Ni,Zn)的合成、结构和磁特性研究
    毕立华, 黄如丹, 彭军, 王恩波
    2002, 23(5):  789-791. 
    摘要 ( )   PDF (32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温度敏感水凝胶的雌二醇荧光免疫分析
    王永成, 张新祥, 李元宗, 常文保
    2002, 23(5):  792-795. 
    摘要 ( )   PDF (49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雌二醇完全抗原(Ag)与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共聚,可得水凝胶-抗原结合物(pNIPA-Ag),pNI-PA-Ag与游离的雌二醇(E2)竞争有限的荧光标记的单抗McAb-F,利用水凝胶温度相变的性质,分离高分子免疫复合物,并测定其荧光信号.结果表明,游离E2在10~625n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样品的回收率为88.9%~102.0%.
    研究论文
    利用二进样条小波模极大方法消除毛细管电泳信号噪声的研究
    仲红波, 陈立仁, 李关宾, 刘辉, 郑建斌
    2002, 23(5):  796-800. 
    摘要 ( )   PDF (48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毛细管电泳信号中噪声与真实信号的模极大值特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二进样条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算法去噪的方法.研究了信号的半峰宽、不同信噪比以及阈值的选取对去噪结果的影响,并对模拟含噪信号和含噪毛细管电泳信号去噪前后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地消除谱带较宽的毛细管电泳等信号中存在的噪声.
    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检测器的研制
    陈缵光, 莫金垣
    2002, 23(5):  801-804. 
    摘要 ( )   PDF (34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了一种新的毛细管电泳检测器.根据高频电导滴定原理,将电导电极做成两个金属圆筒套于分离毛细管外,并向两个电极施加高频电压.经毛细管分离后的组分流过两个电极之间时,高频电流发生变化,得到毛细管电泳图.该检测器具有应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及重现性好等优点,已初步应用于混合无机离子的测定.
    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陈貌连, 宋凤瑞, 郭明全, 刘志强, 刘淑莹
    2002, 23(5):  805-808. 
    摘要 ( )   PDF (36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电喷雾质谱发现刺五加叶中存在4种黄酮类化合物,进一步分离得到其中的两种,经核磁质谱鉴定,一种为槲皮甙(槲皮素-3-O-α-L-鼠李糖),另一种为金丝桃甙(槲皮素-3-O-β-D-半乳糖).其余两种难以分离的黄酮甙经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分析,初步推断为槲皮素和芦丁(槲皮素-3-O-芦丁糖).以上4种均为黄酮醇类化合物,除金丝桃甙外,其它3种为刺五加叶中尚未见报道的黄酮类成分.
    加速器质谱法研究尼古丁与小鼠血液蛋白的加合作用
    王艳, 王海芳, 孙红芳, 王祥云, 刘元方, 李坤, 刘克新, 鲁向阳, 马宏骥
    2002, 23(5):  809-812. 
    摘要 ( )   PDF (36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加速器质谱法(AMS)研究了小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白蛋白(SA)和尼古丁的加合作用.在尼古丁剂量从相应于人吸烟的环境剂量水平0.1μg/kg体重到100μg/kg体重范围内,测量了尼古丁-血红蛋白加合物和尼古丁-白蛋白加合物的剂量效应曲线.两种蛋白的尼古丁加合物水平都随着尼古丁剂量的升高而线性增加.在实验剂量范围内,两种蛋白质加合物的水平与小鼠肝DNA加合物水平也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这说明两种蛋白质加合物均可以替代DNA加合物作为尼古丁的生物标记物.在本工作中,蛋白质加合物的测量灵敏度为0.03pmol/g蛋白(即3.2个加合物/1012氨基酸残基),达到了文献报道的测量蛋白质生物标记物最高的灵敏度.
    非均匀电场的电堆积理论研究
    杨丽, 何友昭, 淦五二, 林祥钦, 赵要强
    2002, 23(5):  813-817. 
    摘要 ( )   PDF (43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样品区非均匀电场电势分布的测试结果并利用异性双点电荷电场的理论模型,研究了非均匀电场电堆积效应,提出了非均匀电场电堆积作用的理论模型.采用一种改进的非均匀电场电堆积系统,以矿泉水中痕量Cr(Ⅵ)和Pb(Ⅱ)为考察对象,同时对其进行分离富集和测定,为理论模型提供了实验依据.
    肌钙蛋白Ⅰ提取纯化新方法的研究
    马学华, 刘忠英, 胡秀丽, 石毅, 姜熙罗, 安汝国
    2002, 23(5):  818-821. 
    摘要 ( )   PDF (35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兔骨骼肌匀浆液经离心后,依次经DEAE-SephadexA25,SephadexG75及ButylSepharoseF.F柱层析,得到了兔骨骼肌肌钙蛋白C(sTnC)纯品.将其与Sepharose4B凝胶偶联,制成sTnC亲和层析凝胶.人心肌或骨骼肌经匀浆、离心后上sTnC亲和层析柱,一步分离可获得人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或人骨骼肌肌钙蛋白Ⅰ(sTnI)纯品.HPLC分析出现单一峰.SDS-PAGE分析得到一条电泳带,其分子量分别为25000及21000.用20gsTnC亲和凝胶处理40g人心肌时,相当于每100g心肌可得到82.6mgcTnI.
    研究快报
    基于二元手性选择剂协同作用的毛细管电泳拆分氨基酸对映体研究
    卢小宁, 陈义
    2002, 23(5):  822-824. 
    摘要 ( )   PDF (34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探针体在蛋白质大分子上Langmuir吸附聚集及应用──蛋白质/荧光桃红B(PB)结合反应研究
    郜洪文, 陈运生
    2002, 23(5):  825-827. 
    摘要 ( )   PDF (27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吡啶气相光氯化反应理论研究──加成反应机理的过渡态和IRC解析
    郝金库, 杨恩翠, 王万得, 赵小军, 曹映玉, 韩晓燕
    2002, 23(5):  828-831. 
    摘要 ( )   PDF (36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PM3方法研究氯自由基与吡啶分子加成反应的结果表明,生成不同产物2-氯吡啶、3-氯吡啶、4-氯吡啶的每一个反应通道都存在两个过渡态,生成2-氯吡啶反应路径主过渡态的能量及活化能最低,分别为-110293.6和139.2kJ/mol,反应优先生成2-氯吡啶,与实验结果一致.生成2-氰吡啶反应过程(IRC)相关的键长、键级和原子净电荷变化表明,吡啶环反应部位C原子与Cl加成形成C—Cl键主要与共轭双键断裂同步,而C—H键的断裂主要与共轭双键的重新形成同步.反应进程中氯原子净电荷从增加到减少的变化是氯原子诱导效应吸引电子和p-π共轭电荷平均分布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种新型红色荧光卟啉的合成、表征及光谱性质
    郭灿城, 尹振明, 朱锦涛, 倪蓉
    2002, 23(5):  832-834. 
    摘要 ( )   PDF (37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N,N-二苯氨基苯甲醛与吡咯在丙酸中回流直接缩合得到了一种新化合物四(N,N-二苯基对氨基)苯基卟啉(TDPAPPH2).通过元素分析,1H NMR,IR和UV-Vis表征了其结构.该化合物能在红光区发射荧光.与无取代的四苯基卟啉(TPPH2)和相应的四氨基卟啉(TAPPH2)比较发现,其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具有较大的吸收红移.结合该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用分子轨道理论对这种光谱红移现象进行了探讨.
    碳十八键合锆胶固定相的制备与色谱性能评价
    扬俊佼, 王晖, 左育民
    2002, 23(5):  835-838. 
    摘要 ( )   PDF (34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诱导聚合胶体凝聚法(PICA)制得的二氧化锆微球与碳十八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制备了碳十八键合锆胶基质固定相(ODZ).评价了该柱填料的色谱性能,并用此固定相分离了中性和碱性化合物.
    膦、胂叶立德的化学与应用(ⅩⅩⅨ)──含全氟烷基胂叶立德水解合成2-吡喃酮衍生物
    曹卫国, 丁维钰, 汪丽燕, 宋力平, 张倩影
    2002, 23(5):  839-842. 
    摘要 ( )   PDF (34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无水碳酸钾存在下,以无水二氯甲烷作溶剂,室温下将溴化(2-萘甲酰基)甲基三苯基鉮(1)与2-全氟炔酸甲酯(2)反应,高产率地得到加合产物4-(2-萘甲酰基)-2-三苯基胂基-3-全氟烷基-3-丁烯酸甲酯(3)和少量4-(2-萘甲酰基)-4-三苯基胂基-3-全氟烷基-2-丁烯酸甲酯(4).加合产物3在9:1的甲醇-水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高产率地得到4-全氟烷基-6-(2-萘基)-2-吡喃酮(5).研究发现硅胶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提出并讨论了反应机理.
    综合评述
    氮氧自由基磁偶合体系的研究进展
    刘志亮, 廖代正, 姜宗慧
    2002, 23(5):  843-848. 
    摘要 ( )   PDF (49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含氮氧自由基磁偶合体系及金属-自由基类分子铁磁体的结构特点及其磁偶合机制.对其发展趋势和前景作一展望.
    研究简报
    四烃基二锡氧烷在酯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吕妍, 兰支利, 李靖, 谢庆兰
    2002, 23(5):  849-851. 
    摘要 ( )   PDF (35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磷酸化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及性质
    罗施中, 赵刚, 李艳梅, 赵玉芬, 许莉
    2002, 23(5):  852-854. 
    摘要 ( )   PDF (34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α,β-炔醛异构化高立体选择性合成(2E,4E)-十四碳共轭双烯醛
    郑可利, 王贵杰, 袁谷
    2002, 23(5):  855-856. 
    摘要 ( )   PDF (19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镧对V2O5/γ-Al2O3催化剂在异丁烷脱氢中活性的影响
    马红超, 刘子玉, 王振旅, 朱万春, 王国甲
    2002, 23(5):  857-860. 
    摘要 ( )   PDF (99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V2O5/γ-Al2O3是用于异丁烷脱氢的新型催化剂,引入适量的镧不仅可改善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提高催化脱氢活性,而且还增强了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通过FTIR,BET,TG,TPR和TEM等手段研究了镧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环己醇脱氢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研究
    张明慧, 李伟, 关乃佳, 陶克毅
    2002, 23(5):  861-865. 
    摘要 ( )   PDF (37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管式连续流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对环己醇在Cu-Co/MgO催化剂上的脱氢反应本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求出幂式速率模型各项参数,得到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4.28kJ/mol.将上述实验数据与由似平衡浓度法导出的速控步骤的数学模型相关联,求出各有关参数和物种的吸附烙.结果表明,以环己醇吸附和表面反应为速控步骤的模型可较好地进行关联.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方差和残差分析,误差在宏观动力学研究允许范围内,实验无系统误差.方差分析表明,表面反应为速控步骤的模型对描述反应具有相对最小误差.
    CS2与大气颗粒物的多相催化反应研究
    王琳, 张峰, 陈建民
    2002, 23(5):  866-870. 
    摘要 ( )   PDF (41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原位FTIR,XRD,XPS,BET,质谱和连续微量反应等手段研究了大气颗粒物及部分氧化物样品上CS2多相催化反应,确认了反应产物,并对催化剂的晶化状况和比表面积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CS2在氧化物和大气颗粒物样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S及单质硫,部分样品上生成CO2,活化状态下的[S]在大气颗粒物表面上能被进一步氧化为六价态硫.收集所得到的大气颗粒物样品成分主要是Ca(Al2Si2O8)·4H2O;CS2在氧化物或大气颗粒物样品上催化生成COS是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的作用之故.
    ZnO超微粒子光催化氧化降解n-C7H16的研究
    井立强, 孙晓君, 蔡伟民, 徐自力, 杜尧国, 王玲, 周秀清, 单洪岩
    2002, 23(5):  871-875. 
    摘要 ( )   PDF (60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ZnO光催化氧化技术对气相n-C7H16进行了降解研究,考察了氧气、水蒸气体积分数等因素对n-C7H16光催化氧化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气相色谱仪对气相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组成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主要中间产物丙醛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ZnO超微粒子光催化氧化n-C7H16的降解率较高,n-C7H16绝大部分被完全氧化成CO2,探讨了n-C7H16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行为及机理.
    过渡金属离子与烷烃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镍离子(2D)与丙烷反应中氢分子的还原消除机理
    张冬菊, 张长桥, 刘成卜
    2002, 23(5):  876-879. 
    摘要 ( )   PDF (31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Ni+与C3H8反应作为过渡金属离子与烷烃反应的范例体系,用B3LYP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Ni,C3,H8]+基态势能面上各驻点的构型、频率和能量,结果表明,该反应的H2分子消除需经历两个基元步骤,即Ni+首先插入一级或二级C-H键,然后经H转移过渡态异构化为较稳定的中间体,继而解离产生H2分子.计算的反应热为142.28kJ/mol,与相应的实验值(127.85kJ/mol)符合较好.
    硅锗酞菁聚合物的电子结构
    黄元河, 孙晓丽, 李玉学, 刘若庄
    2002, 23(5):  880-883. 
    摘要 ( )   PDF (49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自洽场晶体轨道法全略微分重叠(SCFCNDO/2-CO)水平上对氧桥和硫桥一维链硅锗酞菁聚合物的能带结构和电子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堆积酞菁环间交错角以及中心原子和桥原子的变化对电子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除前线带宽外,交错角变化对所研究的聚酞菁电子特性影响不大.晶体轨道分析表明,氧桥聚酞菁电荷载流子主要通过垂直酞菁环π轨道的纵向重叠导电通路流动,而硫桥聚酞菁导带电子还可经中心原子和桥原子的d轨道重叠通路迁移.
    H+CH3NO2→H2+CH2NO2反应途径和变分速率常数计算研究
    冀永强, 冯文林, 徐振峰
    2002, 23(5):  884-887. 
    摘要 ( )   PDF (35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MP2(FULL)/6-311G**从头算方法,优化了H+CH3NO2——H2+CH2NO2反应的过渡态结构,得出该反应的正逆反应的活化位垒分别是82.73和57.14kJ·mol-1.沿IRC分析指出该反应是一个H—H键生成和C—H键断裂的协同反应,而且在反应途径上存在一个引导反应进行的振动模式,这一反应模式引导反应进行的区间在-0.7~0.2(amu)1/2·a0之间;在1000~1400K温度范围内,运用变分过渡态理论(CVT),计算了该反应的速率常数,计算结果与实验相一致.
    B2F2分子异构体结构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于海涛, 黄旭日, 池玉娟, 傅宏刚, 丁益宏, 李泽生, 孙家锺
    2002, 23(5):  888-892. 
    摘要 ( )   PDF (44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abinitio方法对B2F2分子异构体的结构进行了计算研究,并与Al2F2分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2F2具有D∞h对称性,3Σg电子态的直线型结构FBBF是B2F2分子的最稳定异构体,对文献的结果进行了修正.在UCCSD(T,full)/6-311+G(2df)水平下,F—B和B—B键长分别为0.12942和0.14820nm,振动频率出现在1860.00和1320.62cm-1处.在UQCISD(T,full)/6-311+G(2df)//UMP2(full)/6-311+G(d)+ZPVE水平下,3Σg态的线性FBBF分子的垂直电离势为848.58kJ/mol,而由3Σg电子态的BF二聚为3Σg态的线性FBBF分子的焓变为59.86kJ/mol,此二聚化反应是放热反应,说明二聚化过程在能量上是有利的.
    TiP6+,Ti2P6+二元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潘革波, 封继康, 任爱民, 韩春英, 高振
    2002, 23(5):  893-896. 
    摘要 ( )   PDF (41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含有电子相关效应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选择LANL2DZ双基组,并考虑极化函数,对TiP6+,Ti2P6+二元团簇各种可能存在的几何构型及电子结构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得到了TimPn+二元团簇的最稳定构型,其中TiP6+的最稳定构型为具有C3v对称性的半笼状结构,Ti2P6+的最稳定构型为具有D6h对称性的六角双锥,所得构型很好地说明了激光光解的实验结果.
    稀土氧化物上SO2和NO的催化还原(Ⅲ)──用CO作还原剂的同步脱硫和脱氮
    王磊, 马建新, 谢敏明, 张益群, 周 伟
    2002, 23(5):  897-901. 
    摘要 ( )   PDF (54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察了稀土系列氧化物作为CO同步还原SO2和NO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氧化钐和氧化钕表现了最高的活性,在475℃,SO2和NO的转化率同时超过95%.实验发现稀土氧硫化物是活性相.通常脱硫活性高的样品同样具有高的脱氮活性,但CeO2表现了不同的行为,其脱硫活性虽低,但脱氮活性却较高.文中还对同步反应的机理作了探讨,发现COS不仅是还原SO2的中间物,同时也是还原NO的中间物.结合活性相和反应机理对不同稀土氧化物的活性差异作了讨论.
    负载型铼催化剂体系与甲醇选择氧化性能的关系
    袁友珠, 曹为, 蔡启瑞, 岩泽康裕
    2002, 23(5):  902-905. 
    摘要 ( )   PDF (43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铼酸铵为前驱体,制备了氧化物负载型铼催化剂并研究其甲醇选择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Fe2O3和V2O5等氧化物负载型铼催化剂表现出很高的甲醇选择氧化制备二甲氧基甲烷的催化性能,选择性可达90%~94%(摩尔分数).选择氧化反应活性与铼担载量有关.在α-Fe2O3担载的铼催化剂中,以担载质量分数为1%~3%铼的催化剂活性最高[450mmol/(h·gRe)],而高于3%的铼担载量,单位铼催化活性逐渐下降.XRD,XPS和脉冲反应等结果表明,铼酸铰负载于α-Fe2O3载体上,并于He气氛中焙烧后,所得表面铼物种与担载量有关,当低于单层担载量时以Re6+占主导,而高于单层担载量时则Re6+与Re4+物种共存.
    CCl2(A1B1)被O2及取代甲烷类分子猝灭的动力学研究
    高义德, 胡长进, 陈旸, 戴静华, 陈从香
    2002, 23(5):  906-909. 
    摘要 ( )   PDF (53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CCl4/Ar混合气体放电产生CCl2自由基,再用541.52nm激光将电子基态CCl2激发到激发态A1B1(0,4,0)振动态的k=0能级上,通过检测激发态CCl2时间分辨荧光信号,测得室温下CCl2(A1B1)被O2,CF4,CF2Cl2,CH3NO2,CH2Br2等分子猝灭的实验结果.用改进的三能级模型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获得态分辨速率常数KA和Ka值,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巨正则系综Monte Carlo模拟方法确定活性炭的微孔尺寸
    曹达鹏, 汪文川
    2002, 23(5):  910-914. 
    摘要 ( )   PDF (106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299K下甲烷在活性炭中的吸附实验数据,通过调节狭缝微孔的孔宽参数,利用巨正则系综MonteCarlo(GCEMC)方法得到不同孔宽下流体的微观结构以及吸附等温线.比较并拟合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确定了活性炭微孔的平均孔宽,为下一步求解微孔尺寸分布以及为预测吸附剂在不同温度下吸附不同吸附质分子时的吸附性能提供了基础与指导.模拟中,甲烷分子采用单点Lennard-Jones球型分子模型,活性炭用狭缝孔来近似表征,流体分子与单个狭缝墙的相互作用采用著名的Steele的10-4-3势能模型.模拟表明,此方法为考察介孔材料的微孔分布以及微孔平均孔宽提供了新的思路.
    温控相转移配体及催化(ⅩⅥ)──Rh/PETPP催化的水/有机两相邻氯硝基苯CO还原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梅建庭, 蒋景阳, 王艳华, 吴小伟, 金子林
    2002, 23(5):  915-918. 
    摘要 ( )   PDF (35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次将具有"温控相转移催化"功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水溶性膦/铑配合物用于以CO为还原剂的水/有机两相芳香硝基物选择还原反应.以邻氯硝基苯为底物考察了反应温度、CO压力、底物浓度、催化剂浓度和水/有机两相体积比等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条件为150℃和4MPa,反应32h时,邻氯硝基苯的转化率为98%,邻氯苯胺的选择性接近100%.动力学研究表明,底物浓度和催化剂浓度分别对反应速率呈一级,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131.13kJ/mol.
    激光促进Pb和Bi磷酸盐表面上异丁烷氧化脱氢反应
    钟顺和, 耿云峰, 陶跃武
    2002, 23(5):  919-922. 
    摘要 ( )   PDF (47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Pb3(PO4)2和BiPO4固体材料,用XRD,IR,TPD和LSSR等手段对Pb3(PO4)2和BiPO4的晶体结构、表面构造、化学吸附性能和激光促进异丁烷氧化脱氢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体材料表面由Lewis碱位P=O和P-O-M(Pb或Bi)键中的O2-及Lewis酸位Pb2+或Bi3+构成;异丁烷分子中两个甲基中的H分别吸附在两个相邻的Lewis碱位P=O上,形成双位分子吸附态;在常压和200℃条件下,用一定频率的激光激发固体表面P=O键,发生异丁烷氧化脱氢反应,产物异丁烯的选择性大于95%,在激光促进表面反应体系中,激光能量的利用率主要取决于固体材料的振动结构和对反应物分子的吸附能力,反应产物的选择性主要决定于反应物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态.
    分散法制备的CuCl/MCM-41上C3H6选择催化还原NO反应的研究
    贾明君, 王桂英, 张文祥, 吴通好, 李雪梅
    2002, 23(5):  923-926. 
    摘要 ( )   PDF (34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由分散法制备的两种CuCl/MCM-41催化剂上丙烯在过量氧存在下选择催化还原NO反应,发现所制备的CuCl/AlMCM-41催化剂的反应活性明显高于CuCl/SiMCM-41.XRD,IR,TRR及ESR的研究结果表明,CuCl/AlMCM-41催化剂上的主要活性中心是与骨架铝配位的铜离子(Cu2+/Cu+).
    等离子体增强MOCVD法生长ZnO薄膜
    王新强, 杨如森, 杨树人, 王金忠, 李献杰, 殷景志, Ong H. C., 姜秀英, 高春晓, 杜国同
    2002, 23(5):  927-931. 
    摘要 ( )   PDF (110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MOCVD法生长出ZnO薄膜,用X射线衍射谱观察到位于2θ34.56°处(0002)的衍射峰,表明ZnO沿c方向呈柱状生长.通过荧光光谱,观察到来自于激子的高强度的近带边紫外光发射(375um).紫外发射光强度与深能级复合发射光强度比高达193,显示出材料的高质量,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加以验证.为了实现高阻ZnO薄膜,利用高温富氧分段退火和用N2气进行掺氮两种方法生长高阻ZnO薄膜.结果表明,电阻率由0.65Ω·cm分别升高到1100Ω·cm(分段退火)和5×104Ω·cm(掺氮).进一步比较发现,掺氮的样品不仅电阻率高,而且光荧光特性好,显示出更高的薄膜质量.
    真空注浆法制备YSZ电解质膜管及其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贺天民, 吕喆, 刘汉军, 杨景东, 裴力, 刘巍, 黄喜强, 刘志国, 刘江, 苏文辉
    2002, 23(5):  932-936. 
    摘要 ( )   PDF (110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吡啶为分散剂,采用真空注浆法制备出膜厚为0.2mm、长度为140mm的致密YSZ电解质膜管。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样品致密度和离子导电率的影响.用1650℃烧结2h制备的致密YSZ电解质膜管组装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氢气和煤气为燃料,研究了电池在500~900℃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用真空注浆法可制备出高质量和高密度的YSZ电解质膜管,在1600℃烧结后,其相对密度已达到理论密度的98.1%,接近理论密度.单电池的开路电压最大值为1.213V,最大输出功率为0.48W.以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性能明显高于以煤气为燃料的电池性能.
    三嵌段共聚物在气-液界面的有序组装
    王刚, 魏莉, 洪霞, 汪大洋, 杨文胜, 刘凤岐, 李铁津, 白玉白
    2002, 23(5):  937-940. 
    摘要 ( )   PDF (97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氢化的苯乙烯(PS)/丁二烯(PB)/苯乙烯(PS)三嵌段共聚物(SEBS)磺化,得到磺化的SEBS(S-SEBS),在水亚相上铺展了S-SEBS的Langmuir膜,研究其π-A特性.制备S-SEBS的Langmuir-Blodgett(LB)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表面形态进行了研究,并以芘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溶液和膜中S-SEBS聚集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S-SEBS在气-液界面可以形成由两亲性的纳米小球组装而成的有序的二维和三维的纳米结构.对纳米结构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研究快报
    用可解的六次势研究9-羟基苯嵌萘酮的基态能级劈裂
    刘海英, 丁世良
    2002, 23(5):  941-943. 
    摘要 ( )   PDF (23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低频交流电沉积金纳米线阵列的AFM研究
    苏轶坤, 王臻, 力虎林
    2002, 23(5):  944-946. 
    摘要 ( )   PDF (91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耐高温高表面氧化铝的制备及性质──添加钡及钡与镧的协同作用对氧化铝热稳定性的影响
    龚茂初, 章洁, 林之恩, 谢春英, 陈耀强, 郑林, 李孝维, 许清淮
    2002, 23(5):  947-949. 
    摘要 ( )   PDF (38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化合物分子表面积计算方法的研究
    郭明, 刘文杰, 王咏梅
    2002, 23(5):  950-952. 
    摘要 ( )   PDF (26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负载型过氧磷钨杂多化合物上正己醇催化氧化成正己酸
    毕颖丽, 王敏, 庄红, 咸漠, 李文兴, 甄开吉
    2002, 23(5):  953-954. 
    摘要 ( )   PDF (17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光谱分析
    彭慰先, 娄小杰, 徐淮良, 戴振文
    2002, 23(5):  955-957. 
    摘要 ( )   PDF (28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短杆菌肽在十八烷基硫醇自组装单层膜上的通道行为
    郭继东, 邢巍, 陆天虹, 杨辉
    2002, 23(5):  958-960. 
    摘要 ( )   PDF (31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共混体系相分离的特征动态流变响应
    杜淼, 王利群, 杨碧波, 宋栩冰, 郑强
    2002, 23(5):  961-964. 
    摘要 ( )   PDF (39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结合小角激光光散射(SALLS)测定,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丙烯腈)(SAN)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与相分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低频区域,时温叠加失效与共混物体系发生相分离有关,时温叠加失效温度Tb与用SALLS测定的浊点温度Tc一致,用低频区域动态储能模量G'与频率的关系[1gG'~lg(αT)]偏离线性粘弹模型或时温叠加失效温度表征PMMA/SAN共混体系的相分离是有效的.
    吸水过程对环氧树脂的动态松弛行为的影响
    丁遗福, 李华, 刘墨君, 吴先国, 李善君
    2002, 23(5):  965-969. 
    摘要 ( )   PDF (61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酚醛树脂和乙酸、正丁酸和苯乙酸酯化的酚醛树脂固化邻甲酚环氧树脂.应用称重法、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动态机械分析法(DMA)等手段研究吸水过程对环氧树脂的动态松弛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水过程对酚醛树脂和酯化酚醛树脂固化体系的动态松驰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这是由于两种体系中侧基对吸水过程及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不同所致.
    对高分子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的研究
    沈荣欣, 方亚寅, 赵伟, 孙宏伟, 袁满雪, 赖城明
    2002, 23(5):  970-973. 
    摘要 ( )   PDF (35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单链聚乙烯为例,研究了多种对高分子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的力场条件可以导致明显不同的结果.在使用OPLS力场的真空条件下.在100K体系出现了玻璃化现象,在200和300K条件下体系出现了局部结晶现象,而在400和500K体系出现了熔化现象.在给定体系中加入周期性边界和在300K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无序和结晶状态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对-氨基苯甲酸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表征及乳化性质
    张肇英, 黄玉惠, 廖兵, 丛广民
    2002, 23(5):  974-978. 
    摘要 ( )   PDF (104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对氨基苯甲酸改性环氧树脂,使其成为具有亲水性的树脂.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树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变差,在碱性溶剂中溶解性增强.对改性树脂进行了红外表征,并根据环氧基特征峰的吸收对环氧基转化率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定了改性产物的DSC曲线,发现随着反应物中对氨基苯甲酸比例的升高,改性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此外还研究了改性环氧树脂水基微乳液制备过程的电导率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羧酸基中和程度及溶剂极性对乳液粒径以及粒子形态的影响.
    研究快报
    类囊体膜光系统Ⅱ中超氧阴离子生成机制的研究
    孙健, 刘科, 徐英凯, 陈中伟, 刘扬
    2002, 23(5):  979-981. 
    摘要 ( )   PDF (31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新型非对称二醚给电子体丙烯聚合催化剂研究
    徐德民, 马志, 宓霞, 柯毓才, 胡友良, 吴春红
    2002, 23(5):  982-984. 
    摘要 ( )   PDF (36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