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24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3-10-24
    论文
    细胞色素c氧化酶可溶性结构域中Val162突变对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宋爱新, 李连之, 黄仲贤
    2003, 24(10):  1733-1737. 
    摘要 ( )   PDF (4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蛋白质工程的定点突变技术和UV-Vis,CD,荧光,EPR及快速动力学技术考察了与癌症相关的Val162的突变对细胞色素c氧化酶可溶性结构域的影响.研究发现,该突变导致了蛋白二级结构的转化和电子传递活性的降低,这为理解其致病机制提供了化学基础信息.
    La0.8Ca0.2MnO3纳米线的制备及表征β
    张辉, 马向阳, 徐进, 杨德仁
    2003, 24(10):  1738-1741. 
    摘要 ( )   PDF (6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Sol-gel法结合氧化铝模板技术制备了La0.8Ca0.2MnO3纳米线,并研究了两种热处理方法对La0.8Ca0.2MnO3纳米线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快速升温到800℃得到的La0.8Ca0.2MnO3纳米线较粗,其直径大于氧化铝模板的孔径,而经过缓慢升温到400℃预处理再升温到800℃得到的La0.8Ca0.2MnO3纳米线,其直径和氧化铝模板的孔径相当,都约为35nm.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La0.8Ca0.2MnO3纳米线都是具有钙钛矿结构的属于单斜晶系的多晶材料.
    99mTcN-MIBI在体外肿瘤细胞内的摄取及其与99mTc-MIBI的比较研究
    张现忠, 田彦聪, 王学斌, 罗茜
    2003, 24(10):  1742-1746. 
    摘要 ( )   PDF (2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结肠癌细胞CL-187、肺腺癌细胞L-973以及乳腺癌细胞MCF-7分别对99mTcN-MIBI和99mTc-MIBI配合物的摄取情况.结果表明,99mTcN-MIBI在3种肿瘤细胞内培养20~40min时的摄取达到极大值,并且摄取量明显高于99mTc-MIBI,特别是在结肠癌细胞CL-187中.99mTcN-MIBI在乳腺癌细胞MCF-7内的摄取量最高,培养40min时的单位细胞摄取百分率约为30%/105个细胞;在结肠癌细胞CL-187内的摄取量次之;在肺腺癌细胞L-973内的摄取量最低.细胞摄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细胞浓度和培养温度的变化均会对细胞摄取产生影响.
    研究简报
    水溶性金属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
    孙宝云, 顾镇南
    2003, 24(10):  1747-1749. 
    摘要 ( )   PDF (4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声表面波器件用〈110〉取向ZnO薄膜的MOCVD生长
    赵佰军, 杜国同, 王金忠, 杨洪军, 张源涛, 杨小天, 马艳, 刘博阳, 杨天鹏, 刘大力
    2003, 24(10):  1750-1752. 
    摘要 ( )   PDF (1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多吡啶配体的设计及其对配合物与DNA作用机制的影响
    张黔玲, 刘剑洪, 刘建忠, 任祥忠, 张培新, 魏波, 徐宏, 计亮年
    2003, 24(10):  1753-1755. 
    摘要 ( )   PDF (1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微乳液法制备CaF2纳米颗粒
    华瑞年, 雷炳富, 谢德民, 石春山
    2003, 24(10):  1756-1764. 
    摘要 ( )   PDF (32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铕配合物[C5H5NC16H33][Eu(TTA)4]在改性介孔材料Si-MCM-41孔道中的组装研究
    徐庆红, 李洪武, 李连生, 邹永存, 徐如人
    2003, 24(10):  1758-1769. 
    摘要 ( )   PDF (44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基于分子信标实时监测大肠杆菌DNA连接酶催化的DNA连接过程
    刘凌凤, 唐志文, 王柯敏, 谭蔚泓, 李军, 郭秋平, 孟祥贤, 黄杉生, 李杜
    2003, 24(10):  1761-1774. 
    摘要 ( )   PDF (81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了一种对DNA连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利用分子信标核酸探针作为DNA连接反应的模板和检测探针,实时监测了 E.coli DNA连接酶催化的DNA连接反应,克服了传统的凝胶电泳技术操作复杂、周期长及无法实时监测DNA连接过程的缺点,为核酸连接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连接酶催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 E.coli DNA连接酶的方法,线性响应范围为4.0×10-6~2.0×10-4U/μL,检测下限为4.0×10-6U/μL.
    阿魏酸聚合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对NADH的催化氧化
    张玉忠, 赵红, 袁倬斌
    2003, 24(10):  1765-1768. 
    摘要 ( )   PDF (166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阿魏酸修饰电极的制备、性质及对NADH的电催化作用.该电极在0.1mol/L磷酸缓冲溶液(pH=6.60)中,于-0.1~+0.50V(vs.Ag/AgCl)电位范围内呈现一对氧化还原峰,其式量电位E0为+0.188V(vs.Ag/AgCl),且E0随pH增加而负向移动.电子转移系数为0.496,表观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为6.6s-1.电极反应的电子数为1且有1个质子参与.该修饰电极对NADH氧化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在NADH存在下,电极过程由扩散控制,扩散系数为1.76×10-6cm2/s.NADH浓度在0.01~5.0m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计时安培法测得催化速率常数为6.82×103mol-1·L·s-1.
    SPR免疫竞争法研究小分子吗啡与其抗体间作用的动力学特征
    陈受惠, 崔小强, 杨帆, 倪永年, 杨秀荣
    2003, 24(10):  1770-1774. 
    摘要 ( )   PDF (77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PR)主要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本文采用溶液竞争法,测定了小分子吗啡与其抗体作用的结合常数K1,并计算了吗啡抗体与吗啡化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2.证明了多抗对抗原的亲和力较单抗大,并表明大分子蛋白质的存在对抗体与待测物的结合有阻碍作用.
    提高芯片毛细管电泳系统检测信噪比的哈达玛变换法
    张涛, 方群, 方肇伦
    2003, 24(10):  1775-1778. 
    摘要 ( )   PDF (54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门控进样,在简单的十字通道微流控玻璃芯片上实现了假随机多次进样,研究了利用哈达玛变换提高微流控毛细管电泳分析系统信噪比的方法.在实验中,以7阶127步假随机二进制序列作为进样模板,将缓冲液和Cy5衍生后的氨基酸试样交替注入到分离通道中,检测到的电泳信号经过哈达玛反变换还原使信噪比提高5倍(理论上5.6倍)的电泳谱,各组分的出峰时间、峰高和峰形均完全还原,毛细管电泳分离的采样频率不受影响.
    微电极研究单分子层保护团簇的量子化电容充电
    陈玉静, 胡效亚, 王胤, 郭荣
    2003, 24(10):  1779-1783. 
    摘要 ( )   PDF (80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微电极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研究了单分子层保护金纳米团簇(MPCs)的量子化电容充电效应.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及循环伏安法获得了明显的5对量子化电容充电峰,并测量出单个MPCs的平均电容.单阶跃计时库仑法的研究表明,每对峰对应于一个电子的充入或放出.求得电荷传递系数α=0.44和反应速率常数k0=1.65×10-2cm/s.与常规铂电极相比,微电极可获得更明显的量子化充电峰.
    研究简报
    莫诺甙环口差向异构体的HPLC和ESI-TOF-MS分析
    闫存玉, 赵毅民, 乔善义, 刘勤, 谢剑炜, 张永祥
    2003, 24(10):  1784-1786. 
    摘要 ( )   PDF (49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性红荧光探针法测定生物大分子核酸
    李文友, 吴会灵, 何锡文, 梁宏
    2003, 24(10):  1787-1789. 
    摘要 ( )   PDF (114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电化学双石英晶体阻抗分析新方法
    谢青季, 张友玉, 杨晓辉, 李萌, 何红梅, 姚守拙
    2003, 24(10):  1790-1792. 
    摘要 ( )   PDF (40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微滴溶剂萃取/低温电热蒸发ICP-AES联用新技术用于超痕量元素分析
    吴英亮, 江祖成, 胡斌
    2003, 24(10):  1793-1794. 
    摘要 ( )   PDF (31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投影寻踪方法研究环烷烃保留指数与拓扑指数的定量构性关系
    杜一平, 梁逸曾, 王文明
    2003, 24(10):  1795-1797. 
    摘要 ( )   PDF (17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体系中正高压进样条件下正负离子电场放大进样效应
    刘继锋, 杨秀荣, 汪尔康
    2003, 24(10):  1798-1800. 
    摘要 ( )   PDF (40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四甲基二硅桥连二(1-苯基环己基环戊二烯基)四羰基二铁的合成、结构及热重排反应研究
    孙秀丽, 王佰全, 徐善生, 周秀中, 翁林红
    2003, 24(10):  1801-1805. 
    摘要 ( )   PDF (113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二(1-苯基环己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二硅烷与Fe(CO)5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生成二铁化合物(Me2SiSiMe2)[(1-Ph-c-C6H10C5H3)Fe(CO)]2(μ-CO)2(2).通过柱层析分离到化合物2的顺反异构体2c和2t,并分别进行热重排反应,发现顺式底物2c重排生成反式重排产物[Me2Si(c-C6H10PhC5H3)Fe(CO)2]2(3t),而反式底物2t重排则生成顺式重排产物3c.这表明重排反应是立体专一性的.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化合物2c和3t的晶体结构.
    棉子糖乙烯酯的酶催化选择性合成研究
    吴起, 吕德水, 陈志春, 俞国华, 林贤福
    2003, 24(10):  1806-1810. 
    摘要 ( )   PDF (69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无水吡啶中酶催化棉子糖和丁二酸二乙烯酯、己二酸二乙烯酯、癸二酸二乙烯酯的酯交换反应,高选择性地合成了3种具有不同链长的可聚合的棉子糖乙烯酯.化合物经1HNMR,13CNMR和2DNMR表征,确证主要在棉子糖的β-呋喃果糖残基的C-1位OH上酯化.考察了7种不同来源的酶催化棉子糖酯合成的活性及温度、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8-O-4′新木脂素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
    陈小川, 任新锋, 彭坤, 武同兴, 潘鑫复
    2003, 24(10):  1811-1814. 
    摘要 ( )   PDF (67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了一种手性合成8-O-4′新木脂素的新方法,其中的关键步骤是以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化反应来构筑手性中心并以Mitsunobu反应立体选择性地构建8-O-4′新木脂素的骨架,最终以8步反应得到了天然降碳8-O-4′新木脂素的苏赤混合物,苏赤比为2∶1.
    部分还原和分步序列测定法定位虎纹捕鸟蛛毒素-Ⅳ二硫键
    刘中华, 梁宋平
    2003, 24(10):  1815-1819. 
    摘要 ( )   PDF (61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部分还原和分步序列测定法确定了虎纹捕鸟蛛毒素-的二硫键配对方式.在pH=3和40℃的条件下与还原剂三羧甲基磷酸(TCEP)反应10min,利用RP-HPLC分离并分别收集含有一对和两对二硫键被还原的中间体,分别与0.5mol/L碘乙酰胺溶液(pH=8.3)反应1min,使游离巯基烷基化后,测定各中间体的氨基酸序列,从而确定虎纹捕鸟蛛毒素-的3对二硫键分别为Cys2-Cys17,Cys9-Cys24和Cys-Cys31(1-4,2-5和3-6).
    螺环倍半萜(±)-α-花柏烯-3-酮的全合成
    王进军, 殷军港, 邬旭然, 赵岩, 竹下齐, 森章, 初井敏英
    2003, 24(10):  1820-1824. 
    摘要 ( )   PDF (23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萜品油烯(Terpinolene)与2,4-二氧代戊酸甲酯的deMayo反应得到[2+2]光加成产物,经反aldol重排,再环合成具有螺[5,5]十一烷结构的花柏烯基本碳架,进而对其官能团进行化学修饰,完成了螺环倍半萜(±)-α-花柏烯-3-酮的全合成.
    聚硅氧烷固载NADH模型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张宝莲, 朱晓晴, 艾腾, 卢金勇, 王鹏, 程津培
    2003, 24(10):  1825-1829. 
    摘要 ( )   PDF (23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高分子还原试剂聚硅氧烷固载烟酰胺辅酶(NADH)模型化合物4.该还原剂可以在温和条件下有效地还原活化烯烃,而且自身具有很好的循环再生性,是优良的绿色还原剂.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gxZn1-xO纳米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质
    李金华, 张昕彤, 刘益春, 郭薇, 白玉白, 李铁津
    2003, 24(10):  1830-1833. 
    摘要 ( )   PDF (147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组分的MgxZn1-xO薄膜.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薄膜为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的纳米薄膜,晶粒尺寸3~5nm,随着Mg进入ZnO晶格,其晶格常数变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随着Mg含量的增加带隙变宽,自由激子吸收峰明显蓝移.室温光致发光光谱由很强的且与氧空位相关的深能级缺陷发光和较弱的紫外激子发光组成,激子发光强度和缺陷发光强度比随x的增大而减小,表明Mg原子进入ZnO晶格会引起深能级缺陷的增加.Mg0.03Zn0.97O薄膜经700℃热氧化后,紫外与可见发光强度比达到30.
    双通道微米管支撑的微-液/液界面上电荷转移反应的研究
    陈勇, 苏彬, 邵元华
    2003, 24(10):  1834-1837. 
    摘要 ( )   PDF (58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有机相和水相分别灌入双通道玻璃微米管θ管中的一个管中,利用θ管表面的亲水特征,在灌有有机相的微米管口附近形成微-液/液界面.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电荷在这种微-液/液界面上的转移反应,包括简单离子(四甲基铵离子TMA+)转移、加速离子转移(DB18C6加速K+离子)和电子转移(二茂铁/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体系)反应过程.结果表明,这种双通道微米管所得到的微-液/液界面具有不对称扩散场的特性.此装置是目前最简单的可用于研究液/液界面上的电荷转移反应的装置之一,即所谓的可进行"无溶液"液/液界面电化学及电分析化学研究的装置.
    热处理对TiO2纳米管结构相变的影响
    王保玉, 郭新勇, 张治军, 赵彦保, 金振声
    2003, 24(10):  1838-1841. 
    摘要 ( )   PDF (46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TiO2纳米管为无定形结构,焙烧后则由无定形转变为锐钛矿型,纳米管的管状结构被破坏,晶型转变是TiO2纳米管的管状结构破坏的根本原因.经热处理,原来的TiO2纳米管部分转变为长棒状的金红石型晶柱结构,而原料TiO2在较大温度范围内焙烧均未出现长棒状晶柱结构;TiO2由A→R的相变温差很大,TiO2纳米管的A→R相变温度比原料约低350℃;合成的TiO2纳米管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很大.
    水溶液中氯化铯与糖(D-葡萄糖、D-果糖和蔗糖)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研究(298.15K)
    蒋育澄, 王键吉, 卓克垒, 高世扬, 夏树屏, 胡满成
    2003, 24(10):  1842-1846. 
    摘要 ( )   PDF (25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钾离子选择性电极为测量电极,氯离子选择性电极为参比电极,设计组成无液接电池,用于氯化铯-糖(葡萄糖、果糖及蔗糖)-水三元体系中组分之间弱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性质研究.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动势获得氯化铯在糖水溶液中的活度系数,根据Scatchard理论推测出糖在氯化铯水溶液中的活度系数.通过Mcmillan-Mayer理论将体系的过量热力学函数与溶液中溶质的相互作用参数相关联,获得氯化铯与糖在水溶液中相互作用的吉布斯自由能参数及盐效应常数.运用结构相互作用模型、糖的羟基水化效应及色散能理论,探讨体系中溶质-溶质、溶质-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及糖的立体结构和金属离子体积对热力学参数的影响.
    Schiff碱N-aete-N在Au(111)上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电化学及STM研究
    孔德生, 陈慎豪, 万立骏, 雷圣宾
    2003, 24(10):  1847-1851. 
    摘要 ( )   PDF (73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电化学技术及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于0.1mol/LHClO4溶液中研究了Schiff碱N-aete-N在单晶Au(111)面上所形成的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的电化学性质及结构.N-aete-N在Au(111)电极表面的吸附抑制了金的阳极氧化,同时使固/液界面双层电容明显降低.观察到N-aete-NSAMs的高分辨STM图像.N-aete-N分子在Au(111)表面上以(6×7)结构单胞呈二维有序排列,其表面浓度为5.5×10-11mol/cm2.
    动力学方程控制表面反应的模拟模型和方法
    张文霞, 蔡梅超, 田凤惠, 王泽新
    2003, 24(10):  1852-1856. 
    摘要 ( )   PDF (73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动力学方程控制表面反应的模拟模型和方法.该模型从最基本的质量作用定律出发,获得表面反应的动力学方程.而表面反应通过格子模拟反应器进行.通过表面催化样板反应"CO表面催化氧化"检验了该模拟模型和方法,与实验结果吻合.该模型可在其它复杂的表面催化反应体系中推广应用.
    预吸附微波合成纳米NaY沸石晶种制备NaY型分子筛膜
    程志林, 林海强, 晁自胜, 万惠霖
    2003, 24(10):  1857-1861. 
    摘要 ( )   PDF (63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常压回流的微波加热体系中成功地合成出纳米尺寸的NaY分子筛,XRD和SEM等表征结果表明,分子筛具有40nm左右的平均晶粒尺寸.以其为晶种,预吸附在多孔氧化铝载体上,结合原位水热法进行二次晶化,制备出较为致密的NaY分子筛膜,该膜主要以孪生聚晶的形式存在.CO2/N2气体分离测试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筛膜的气体分离能力呈上升趋势,在140℃时真实选择分离系数达到最大值4.0.
    Keggin结构多金属氧酸盐α-[SiW12O40]4-的从头算理论研究
    郭元茹, 潘清江, 韦永德, 李中华, 周百斌
    2003, 24(10):  1862-1864. 
    摘要 ( )   PDF (28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从头算Hartree-Fock方法对具有Keggi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离子α-[SiW12O40]4-进行优化.以基态几何为基础,进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计算.结果表明,WO6单元形成扭曲的八面体,而SiO4部分仍具有准四面体结构;阴离子的4个三金属簇W3O13可容纳3~4个负电荷,从微观结构上揭示了杂多阴离子拥有大量负电荷仍能稳定的原因.
    在RuO2|Pd|YSZ|PddeNOx电解池中O2-传导的速控步骤
    赵沁, 王新平, 蔡天锡
    2003, 24(10):  1865-1868. 
    摘要 ( )   PDF (86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500~750℃富氧条件下RuO2|M|YSZ|Pd(M=Ag,Pd,Pt,Au)固体电解质电解池在0~4V直流电压下对NO的分解性质.600℃下,O2-在Pd|YSZ阴极界面处的传导是O2-在RuO2|Pd|YSZ|Pd固体电解质电解池中传导过程的速控步骤.反应温度越低,RuO2|Pd|YSZ|Pd电解池上NO电催化分解相对于氧分解的选择性因子α越大.600℃下O2-在M|YSZ阴极界面处的传导阻力按Ag<Au<Pd<Pt的顺序依次增大.将阴极金属Pd改为Ag后,有效地提高了通过电解池的电流密度,从而改进了电解池的NO分解性能.在500℃下,NO在RuO2|Ag|YSZ|Pd电解池上分解率为15.3%,NO选择性因子达到13.4.
    2,3-二芳基马来酸酐环合反应机理的计算研究
    王骐, 刘跃, 刘颖
    2003, 24(10):  1869-1872. 
    摘要 ( )   PDF (18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B3LYP/6-311+G(d,p)//HF/3-21G水平上研究了2,3-二芳基马来酸酐环合反应机理.2,3-二芳基马来酸酐环合反应有两条反应途径:(1)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构型始终保持反式,即中心成环碳原子上的取代基团甲基或氢原子位于分子平面的异侧,这些构型具有C2对称性;(2)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构型始终保持顺式,即中心成环碳原子上的取代基团甲基或氢原子位于分子平面的同一侧面,这些构型可具有Cs对称性.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环合反应的位垒计算结果与Woodward-Hoffman原理一致,计算结果支持在环合碳原子上引入甲基能改善反应的热不可逆反应性能的实验结果.电荷分析表明,在环合碳原子上引入甲基,能增加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体系对氧的稳定性,与实验结果一致.2,3-二芳基马来酸酐化合物的闭环结构的LUMO和HOMO能隙小于开环结构的能隙,说明闭环结构的最大吸收波长大于开环结构的最大吸收波长,与实验结果一致.
    在H型分子筛上萘与正己醇的烷基化反应
    魏长平, 张武阳, 张亮, 甄开吉
    2003, 24(10):  1873-1875. 
    摘要 ( )   PDF (16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备了H型分子筛HY,Hβ和HM,通过XRD,NH3-TPD和Py-IR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萘与正己醇的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质.结果表明,HY可作为己基化反应的催化剂,较高的反应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对β-己基萘的生成有利.
    二维电荷转移型水杨醛缩乙二胺类双席夫碱及其Zn(Ⅱ)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DFT理论研究
    颜力楷, 苏忠民, 阚玉和, 仇永清, 朱东霞, 王悦
    2003, 24(10):  1876-1879. 
    摘要 ( )   PDF (20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优化水杨醛缩乙二胺类双席夫碱化合物及其Zn()配合物的几何结构.在稳定构型基础上,引入外电场,运用有限场(FF)方法,计算标题化合物体系的非线性光学(NLO)系数,并与其独立的对称分子片结构进行比较.同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各体系的电子光谱.结果表明,两个单席夫碱分子片结合为双席夫碱时,二阶及三阶NLO系数明显增大,且γ比β显著.双键桥连Zn配合物1a的β,γ值均小于相应配体,而单键桥连Zn配合物2a的β和γ值大于相应配体,说明金属Zn在完全共轭和局域共轭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研究快报
    新型过渡金属Co,Rh和Ir硅硼烷夹心化合物的理论研究
    张坚, 张明瑜, 孙延波, 孙家锺
    2003, 24(10):  1880-1882. 
    摘要 ( )   PDF (18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2与组蛋白G的柔性对接研究
    高雪峰, 黄旭日, 孙延波
    2003, 24(10):  1883-1884. 
    摘要 ( )   PDF (12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嘧啶核苷磷酸化酶的α和α/β结构域刚性移动的动力学模拟
    高雪峰, 黄旭日, 孙延波
    2003, 24(10):  1885-1886. 
    摘要 ( )   PDF (12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端基含12个己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的树状碳硅烷液晶的合成
    张其震, 刘建强, 殷晓颖, 张静智, 李光, 赵晓光, 季怡萍
    2003, 24(10):  1887-1891. 
    摘要 ( )   PDF (37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发散法合成了周边含12个己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M3)端基的树状碳硅烷(D1),并用元素分析、氢谱、激光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偏光显微镜、DSC和WAXD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1为向列相,与M3相同,树状物相态由介晶基元相态决定,D1的液晶态相行为:K92N126I124N78K,D1熔点比M3降低了24~30℃,D1清亮点比M3提高了6~8℃,D1液晶态温区比M3加宽30~38℃,在树状物中观察到S=+2的高强向错.
    膜相渗透原位化学聚合法制备PAn/CA复合透膜
    杜军, 郑婵娟, 陶长元
    2003, 24(10):  1892-1895. 
    摘要 ( )   PDF (50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膜相渗透原位化学聚合法,使苯胺(An)原位化学聚合于醋酸纤维素(CA)基体膜的微孔壁中,得到均匀分布的PAn/CA复合导电透膜.通过研究聚合反应条件对复合透膜的导电性能和CO2/O2表观分离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制备性能较优的PAn/CA复合导电透膜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采用膜相渗透化学原位聚合法制备的PAn/CA复合导电透膜,平均孔径明显变小,孔径分布变窄,具有优于CA基体膜的微孔结构形态.
    酚醛型吸附树脂对咖啡因和茶碱吸附性能的研究
    王重, 史作清, 王瑞芳
    2003, 24(10):  1896-1901. 
    摘要 ( )   PDF (91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静态和动态方法研究了酚醛型吸附树脂JDW-2和DuoliteS-761对咖啡因和茶碱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自制树脂JDW-2对咖啡因和茶碱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DuoliteS-761.树脂的比表面积、含水量、酚羟基的含量与吸附关系密切,尽管JDW-2的比表面积比DuoliteS-761小,但前者比后者具有更高的含水量(42%)和酚羟基含量(3.72mmol/g).在静态条件下,JDW-2吸附咖啡因的速率比DuoliteS-761快,JDW-2树脂对咖啡因和茶碱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46和127mg/g干树脂,而DuoliteS-761树脂对它们的吸附量分别为121和53mg/g干树脂;JDW-2和DuoliteS-761吸附咖啡因的初始阶段是粒扩散控制过程;酚醛型吸附树脂等温吸附咖啡因和茶碱的平衡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方程.酚醛型吸附树脂吸附咖啡因和茶碱属单分子层吸附.在动态条件下,1mol/LHCl和40%甲醇溶液以1.5BV/h来洗脱吸附咖啡因的JDW-2,在4~5个床体积的洗脱率分别是88%和93%,而1mol/LHCl和80%甲醇溶液以1.5BV/h来洗脱吸附茶碱的JDW-2,在3~4个床体积的洗脱率分别是91%和96%,表明酚醛型吸附树脂具有良好的洗脱性能,用1mol/LHCl和40%(或80%)甲醇溶液作复合洗脱剂从JDW-2中洗脱咖啡因(或茶碱),效
    偏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速率模型
    吕群, 陶春元, 翁志学, 黄志明
    2003, 24(10):  1902-1906. 
    摘要 ( )   PDF (60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实验研究了偏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动力学,比较了偏氯乙烯与氯乙烯聚合动力学行为的异同.在假定偏氯乙烯聚合反应发生在单体相和液固界面两个区域的基础上,提出了偏氯乙烯沉淀聚合反应速率模型.模型预测的转化率值几乎在全转化率范围内都与本文的偏氯乙烯悬浮聚合实验结果一致.
    尼龙1212/蒙脱土体系在剪切流场中蒙脱土片层剥离机理的研究
    王刚, 周持兴, 李剑, 吴增刚
    2003, 24(10):  1907-1910. 
    摘要 ( )   PDF (24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聚合物熔体插层蒙脱土(MMT)过程中,流场的作用使得蒙脱土晶粒表面的片层在超过临界值时发生弯曲,与内核之间形成一楔状,并进一步发生断裂,形成剥离结构.结果表明,合适的流场强度是得到适当大小的片状粒子的关键.
    甲基取代的新型聚醚醚酮及其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能研究
    李慧, 周宏伟, 陈春海, 吴忠文, 张榕本, 于澍燕
    2003, 24(10):  1911-1914. 
    摘要 ( )   PDF (22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合成了一种甲基侧基取代的可溶性聚芳醚酮均聚物PETMDEK,同时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无规共聚物PETMDEK-PEDEK,考察了共聚组成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随着共聚物中可溶性PETMDEK组分的不断增加,其聚集态结构也发生变化,出现从结晶→液晶→结晶→无定形固体的转变,同时溶解性也由可溶向不溶转变.本文还侧重研究了PETMDEK组分摩尔分数为20%的无规共聚物的热致液晶行为.
    功能化聚(2,5-二甲氧基苯胺)膜的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质研究
    许一婷, 何云游, 戴李宗, Rakotoartsoa Tahina, Gal Jean-Yves, 吴辉煌
    2003, 24(10):  1915-1919. 
    摘要 ( )   PDF (30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聚(2,5-二甲氧基苯胺)含有对称的环取代基,其电化学活性可与PAni相比拟.该聚合物具有三种氧化态,即完全还原态(L)、半氧化态(E)和完全氧化态(P),在伏安曲线上分别于0.19和0.51V处出现L/E和E/P转变峰.掺杂态聚合物和本征态聚合物的氧化还原分别经历LEHP和LHEHP路径,其中E/P转变峰电位随pH升高而发生负移.铂化的聚合物电极对异丙醇的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且随着扫描时间延长,氧化电流逐渐提高;聚合物与铂微粒相互作用,改变铂微粒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使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抗中毒能力.在pH=4.7的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异丙醇氧化仍具有催化活性.聚合物在空气中存放太久(3年)会发生降解,从而影响其电化学性质.
    研究快报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甲酯/ZnAl层状双氢氧化物插层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形貌特征
    陈伟, 瞿保钧, 冯莉
    2003, 24(10):  1920-1922. 
    摘要 ( )   PDF (13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聚丙烯催化合金的结晶行为研究
    林忠华, 彭懋, 郑强
    2003, 24(10):  1923-1925. 
    摘要 ( )   PDF (18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RAFT种子乳液聚合反应初期的Monte Carlo模拟
    罗英武
    2003, 24(10):  1926-1928. 
    摘要 ( )   PDF (117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