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24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3-08-24
    论文
    银纳米棱镜的形成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贺蓉, 钱雪峰, 印杰, 朱子康, 王海林
    2003, 24(8):  1341-1345. 
    摘要 ( )   PDF (27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聚合物为稳定剂,通过微波辅助溶液法成功地制备了具有特殊光学性能的银纳米棱镜.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跟踪反应过程.结果显示,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纳米粒子由10nm左右的球形颗粒逐渐转变为具有规则三角形(或缺角的三角形)形貌的纳米棱镜;同时,紫外-可见吸收峰不但显示出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而且吸收峰也由单一的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变为多重的多极吸收峰共同存在,胶体溶液也随之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改变反应物的配比、体系的浓度及无机前驱物都会得到位置和峰形各不相同的吸收曲线,从而得到多彩的纳米银胶体溶液.
    稀土离子对钙调蛋白与单克隆抗体分子识别的影响
    李伟国, 祁超, 杜丽, 刘立岩, 赵大庆
    2003, 24(8):  1346-1350. 
    摘要 ( )   PDF (24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荧光标记技术比较了Ca2+,La3+,Eu3+和Yb3+离子对钙调蛋白与单克隆抗体2C3之间分子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与钙调蛋白作用后会诱导其发生不同的构象变化,并进一步影响到钙调蛋白与单克隆抗体2C3分子之间的结合强度.当钙调蛋白分别与La3+,Eu3+,Yb3+作用后,它与单抗2C3分子之间的解离常数为(26.8±2.5),(21.8±3.4)和(64.8±5.1)nmol/L,而结合Ca2+前后的钙调蛋白与单抗分子的解离常数分别为(177.2±2.8)和(157±4.2)nmol/L.这一结果表明,稀土离子诱导钙调蛋白发生的构象变化明显不同于钙离子的作用,这种差异可能是稀土与钙离子对钙调蛋白调控作用表现出差别的原因.
    介孔硅层柱蒙脱石材料合成的新方法与表征
    周春晖, 李庆伟, 葛忠华, 李小年, 倪哲明
    2003, 24(8):  1351-1355. 
    摘要 ( )   PDF (6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将天然钠基蒙脱石改性成有机蒙脱石,以十二烷胺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层柱前驱体,在室温下合成了新型介孔硅层柱蒙脱石材料.用XRD,TG,FTIR以及N2等温吸附-脱附等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材料具有大通道(净层间距为2.75nm)、介孔孔径且孔分布窄(平均孔径为2.17nm)、比表面积高(SBET=821.6m2/g)、热稳定性高(大于800℃)等特征.同时,通过改变中性胺的链长,研究了孔结构的调变规律,分析了材料的成孔机理和热稳定性提高的原因.
    Sol-Gel法制备NASICON材料及表征
    张爽, 全宝富, 赵志勇, 邹永存, 何月华, 陈丽华
    2003, 24(8):  1356-1359. 
    摘要 ( )   PDF (2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得了固体电解质NASICON材料.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材料的电导率进行测量,证明材料具有快离子导电特性.通过对不同烧结温度下材料性质进行比较,发现900℃烧结温度下得到的材料具有更好的晶相结构和电导率.
    四溴-2,3-萘酞菁铅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贺春英, 吴谊群, 宋瑛林, 王玉晓, 左霞
    2003, 24(8):  1360-1365. 
    摘要 ( )   PDF (5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1,8-二氮杂双环[5.4.0]+-碳烯-7(DBU)为催化剂合成了中心原子为重原子铅、环取代基为重原子溴的萘酞菁配合物四溴-2,3-萘酞菁铅[PbNcBr4],并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热稳定性、光限幅特性及重原子对其光限幅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该配合物在近红外区(795~825nm)有强吸收(Q带),溴取代可使配合物Q带略微蓝移,溶剂的极性对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有较大影响.该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气氛对其热稳定性有明显影响,其在N2气氛中的热稳定性明显比在O2气氛中的高;在O2气氛中为一步分解,在N2气氛中为多步分解.标题配合物具有优异的非线性光限幅特性,在高线性透射率88%时的限幅阈值为148mJ/cm2,限幅幅值为332mJ/cm2,损伤阈值约为3J/cm2,其光限幅特性明显优于光限幅新材料C60(透射率70%时,限幅阈值大于240mJ/cm2).重原子铅和溴可显著优化材料的非线性光限幅特性.
    研究简报
    新型一维[Co(phen)(μ3-md)]n的水热合成与结构
    李传碧, 张丽娟, 孙英华, 李泳, 王铁钢, 徐吉庆
    2003, 24(8):  1366-1367. 
    摘要 ( )   PDF (1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GC/MS和ESI/MS/MS同位素内标法检测甲基丙二酸血症
    赵基源, 王义明, 罗国安, 张霆, 吴建新, 王立文
    2003, 24(8):  1368-1372. 
    摘要 ( )   PDF (6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甲基丙二酸血症为对象,分别用GC/MS和ESI/MS/MS方法对该疾病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测.通过对样品前处理和分离条件的改善,对疾病的标识化合物之一甲基丙二酸进行了定量测定,其稳定性、精密度和回收率结果很好.同时比较了GC/MS和ESI/MS/MS两种方法的特点,发现两种方法的结合不仅可满足新生儿代谢疾病筛查的要求,同时还可对高危人群进行诊断.
    基于溶胶-凝胶技术的聚烯丙胺基二茂铁化学修饰电极的组装及其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
    李亚卓, 张素霞, 李晓芳, 孙长青
    2003, 24(8):  1373-1376. 
    摘要 ( )   PDF (2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聚烯丙胺基二茂铁与聚苯乙烯磺酸盐生成的离子配合物用乙醇溶解后掺杂到溶胶-凝胶中,将此溶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成化学修饰电极.详细地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及其稳定性.实验发现,在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2.5)中,该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氧化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基于壳聚糖-溴化氰改性褐藻酸钠凝集作用的日本血吸虫安培免疫传感器
    曹轩, 胡舜钦, 沈国励, 俞汝勤
    2003, 24(8):  1377-1380. 
    摘要 ( )   PDF (2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制了一种基于壳聚糖和溴化氰改性褐藻酸钠凝集作用的日本血吸虫安培免疫传感器.褐藻酸钠-抗体复合物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被凝集到含石墨-石蜡-壳聚糖组分的电极表面,然后与抗原和酶标抗原进行竞争反应,以邻氨基酚(o-AP)为电子媒介,通过测定酶催化下双氧水对其氧化的电流大小来间接测定抗原的浓度.研究表明这种免疫传感器具有很低的非特异吸附性能,而且在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可以重复使用,其重现性和灵敏度良好.传感器对日本血吸虫抗原的响应在0.64~40μg/mL之间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64μg/mL.将电极应用于兔血清中日本血吸虫抗原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结果.
    用于测定空气中甲醛的电子鼻
    张良谊, 温丽菁, 周峰, 张松, 杨芃原
    2003, 24(8):  1381-1384. 
    摘要 ( )   PDF (6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作了可定量检测空气中甲醛的便携式电子鼻.该电子鼻由传感器阵列、信号调理电路、模式识别系统以及显示系统等4个部分组成,其中传感器阵列为4个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传感器.模式识别系统采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便携式甲醛电子鼻对甲醛气体响应专一,抗干扰能力强,且定量结果精确,可用于甲醛气体的现场检测.对于0.001~0.25mg/L浓度范围内的甲醛气体,电子鼻定量测报的正确率达到81.3%;对于干扰气体存在下的甲醛气体,未出现错误测报.
    皂土修饰碳糊电极的电化学发光特性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郑行望, 章竹君, 王琦
    2003, 24(8):  1385-1389. 
    摘要 ( )   PDF (2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皂土修饰碳糊电极对鲁米诺背景电化学发光信号的降低作用和对异烟肼的富集分离作用,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测定异烟肼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相对电化学发光强度与异烟肼的浓度在5.0×10-9~8.0×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1.8×10-9mol/L,相关系数为0.9984.
    基于纳米金胶标记DNA探针的电化学DNA传感器研究
    蔡宏, 王延琴, 何品刚, 方禹之
    2003, 24(8):  1390-1394. 
    摘要 ( )   PDF (6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纳米金胶为标记物,将其标记于人工合成的5-端巯基修饰的寡聚核苷酸片段上,制成了具有电化学活性的金胶标记DNA电化学探针;在一定条件下,使其与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的靶序列进行杂交反应,利用ssDNA与其互补链杂交的高度序列选择性和极强的分子识别能力,以及纳米金胶的电化学活性,实现对特定序列DNA片段的电化学检测以及对DNA碱基突变的识别.
    柔红霉素与DNA作用的序列特异性研究
    程圭芳, 张冬梅, 丁敏, 屈海云, 何品刚, 方禹之
    2003, 24(8):  1395-1399. 
    摘要 ( )   PDF (3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法研究了柔红霉素(DNR)与不同寡聚核苷酸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NR优先作用于寡聚核苷酸的CpG位点,然后是ApG和ApC.因为DNR可与鸟嘌呤之间形成3个氢键.与双链寡聚核苷酸作用时,DNR最先插入的位点是(CpG)2碱基对之间,其次是(TpG)(CpA)和(GpC)(ApC)碱基对之间.当DNR与存在未配对G碱基的DNA链作用时,因游离的DNR量增加使其电化学活性增加,导致DNA构象和构型的变化,使DNA生理功能受到损伤,DNA碱基增色效应显著上升.此法可用于G碱基未配对DNA链的检测.
    研究快报
    基于氮化钛的全固态碱性pH电极的研制
    鲁勖琳, 袁红雁, 肖丹
    2003, 24(8):  1400-1402. 
    摘要 ( )   PDF (9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一种新型微波辅助萃取法用于中药刺五加中总黄酮萃取的研究
    丁兰, 李毅, 李敏晶, 刘忠英, 张寒琦
    2003, 24(8):  1403-1405. 
    摘要 ( )   PDF (1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SARS病毒E蛋白的计算机模拟的初步研究
    陈彦涛, 罗钟琳, 丁建东
    2003, 24(8):  1406-1409. 
    摘要 ( )   PDF (2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粗粒化的多肽链模型进行了SARS病毒包膜中E蛋白的计算机模拟,描述了该蛋白质空间构象的概貌.首先扩展了多肽链的HP模型,使之能够用于研究在水或脂环境下蛋白质折叠的行为,并且考虑了全部氨基酸残基疏水相互作用能的差异.相关格子链的MonteCarlo模拟显示了很高的计算效率.模拟再现了蛋白质的coil-globule转变,验证了蛋白质序列分布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在水环境中,E蛋白质空间结构由紧致的疏水内核和部分向外延伸的亲水片段组成;在脂环境中,中部疏水片段会成为向外延伸的环,而当两侧紧致的亲水片段分开时,则形成桥.
    大环二萜天然产物(±)-Sinulariol-A的全合成
    李曙华, 彭立增, 张涛, 李裕林
    2003, 24(8):  1410-1413. 
    摘要 ( )   PDF (5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香叶醇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完成了西松烷型大环二萜类天然产物(±)-Sinulariol-A的全合成.合成的关键步骤是醛5与丙烯酸甲酯经改进的Morita-Baylis-Hillman加成以及二价铬诱导的烯丙基氯化物与醛的分子内加成环化
    4个天然1,7-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的合成
    李绍白, 刘运根, 朱明钊
    2003, 24(8):  1414-1418. 
    摘要 ( )   PDF (6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4个天然1,7-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1-(4′-羟基-3′-甲氧基苯基)-7-(4″-羟基苯基)-5-羟基-3-庚酮(1),1-(4′-羟基-3′-甲氧基苯基)-7-(4″-羟基苯基)-4-庚烯-3-酮(2),1-(3′,4′-二羟基苯基)-7-(4″-羟基苯基)-5-羟基-3-庚酮(3),1-(3′,4′-二羟基苯基)-7-(4″-羟基苯基)-4-庚烯-3-酮(4).化合物1,2,4为首次合成.
    手性Boc保护氨基酸修饰卟啉的合成及谱学研究
    赵小菁, 阮文娟, 张玉玲, 韩华, 朱志昂
    2003, 24(8):  1419-1423. 
    摘要 ( )   PDF (7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α,α,α,β-四-[邻(叔丁氧羰丙氨酸)氨基苯基]卟啉H2T(o-BocAla)APP(1)及其锌()配合物ZnT(o-BocAla)APP(Zn-1),α,α,α,β-四-[邻(叔丁氧羰苏氨酸)氨基苯基]卟啉H2T(o-BocThr)APP(2)及其锌(Ⅱ)配合物ZnT(o-BocThr)APP(Zn-2),α,α,α,β-四-[邻(叔丁氧羰酪氨酸)氨基苯基]卟啉H2T(o-BocTyr)APP(3)及其锌()配合物ZnT(o-BocTyr)APP(Zn-3)等6种叔丁氧羰保护氨基酸修饰的卟啉.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以及圆二色谱等手段对其组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谱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研究简报
    2-氨基-4H-咪唑啉-4-酮衍生物的快速平行合成法
    丁明武, 孙勇, 刘小鹏
    2003, 24(8):  1424-1426. 
    摘要 ( )   PDF (6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锅法合成O-(3-薯蓣甙元)-O′-[5′-(3′-叠氮-3′-脱氧胸苷)]-氢亚磷酸酯
    肖强, 巨勇, 赵玉芬
    2003, 24(8):  1427-1429. 
    摘要 ( )   PDF (5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含对溴苯基的新型DNA切割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李丽华, 刘丹, 汤菲力, 袁谷
    2003, 24(8):  1430-1431. 
    摘要 ( )   PDF (1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聚苯乙烯二醋酸碘苯的合成及其在烯烃叠氮-芳硒化反应中的应用
    张友楚, 吴露玲, 黄宪
    2003, 24(8):  1432-1434. 
    摘要 ( )   PDF (4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磁场对Schiff碱配合物模拟甲烷单加氧酶催化性能的影响
    陈新斌, 杨艳, 黄培忠, 朱申杰
    2003, 24(8):  1435-1437. 
    摘要 ( )   PDF (1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9,10-二氰基蒽和杜烯间光诱导电子转移的电荷分离态和电子耦合
    易海波, 段晓惠, 李象远, 杨胜勇
    2003, 24(8):  1438-1441. 
    摘要 ( )   PDF (3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从头算方法,讨论了9,10-二氰基蒽(DCA)和杜烯(DUR)间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的态-态跃迁.考虑基组重叠误差(BSSE)对相互作用能的校正,用MP2方法优化得到重叠式[DCA…DUR]配合物的稳定构型.用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方法讨论了[DCA…DUR]配合物的光诱导电荷分离和电荷复合过程.根据广义Mulliken-Hush(GMH)模型,计算了电荷复合过程的电子耦合矩阵元.结果表明,[DCA…DUR]配合物的S0→S1和S0→S2跃迁产生了两个强的局域激发态,S0→S3跃迁直接导致电荷分离态,小的振子强度预测该电荷转移(CT)跃迁是一弱跃迁,电荷分离态S3衰变到低局域激发态或基态的电荷复合是可能的.
    硝酸氯冰溶胶水解反应过程的计算模拟
    王郁文, 李全松, 陈雪波, 方维海
    2003, 24(8):  1442-1446. 
    摘要 ( )   PDF (2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二级微扰(MP2)和密度泛函理论(B3LYP),辅以不同的基组,对硝酸氯在冰表面上水解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根据关键部位化学键的松弛效应和关键原子的电荷分布,对冰表面催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水分子一方面作为桥,辅助分子间质子发生迁移;另一方面作为连续介质,通过偶极相互作用加快硝酸氯的水解过程.
    复合物C6H5CH3…Ar分子间的外部振动频率
    胡义华, 吴怀选, 陈丽, 刘美希, 王小涓, 杨世和
    2003, 24(8):  1447-1450. 
    摘要 ( )   PDF (2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双光子共振电离光谱和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超声分子束中观察到C6H5CH3…Ar的振动光谱.借助同位素光谱效应、内转动能级和分子间振动能级的理论计算,合理地归属了涉及CH3转动和Ar原子振动的光谱,并由此获得复合物分子间各种模式的振动频率.
    降凝剂对蜡油中蜡析出与溶解影响的物理化学研究
    李传宪, 张春光, 孙德军, 孙洁
    2003, 24(8):  1451-1455. 
    摘要 ( )   PDF (69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DSC热分析仪研究了合成蜡油的加热与冷却过程,测定了蜡油在不同蜡浓度下,添加降凝剂前后的平衡蜡溶点和析蜡点以及溶解度和饱和度,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含蜡油的平衡蜡溶点高于平衡析蜡点,降凝剂使平衡蜡溶点进一步升高,析蜡点进一步降低,导致含蜡油凝点较大幅度降低.在实验浓度和温度范围内,该过程符合Van′tHoff方程,降凝剂使蜡的溶解焓和溶解熵增大,析出焓和析出熵减少.降凝剂提高了蜡晶析出的临界半径,增大了成核位垒,使蜡晶析出困难.
    甲醇对微过氧化酶-11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王小锋, 黄晓华, 姜慧君, 冯玉英, 邢巍, 丁晓岚, 陆天虹
    2003, 24(8):  1456-1458. 
    摘要 ( )   PDF (4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电化学和圆二色性(CD)光谱方法比较了不含和含质量分数为20%甲醇的微过氧化物酶-11(MP-11)溶液的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能及结构的差别.发现加入甲醇使MP-11的电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对H2O2还原的电催化活性增加,这是由于加入甲醇使部分双聚的MP-11分子变成单体分子,分子的α-螺旋和β-转角的结构含量增加,无规卷曲的结构含量降低,MP-11分子中血红素的暴露程度增加而引起的.
    空气电极改性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
    黄行九, 叶刚, 王连超, 刘伟, 蔡乃才, 刘锦淮
    2003, 24(8):  1459-1463. 
    摘要 ( )   PDF (6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TiO2/C光催化剂负载在具有合成H2O2性能的空气电极上形成双功能新型复合电极.TiO2/C光催化层的微多孔特性使新型载体保持了高效合成H2O2的优势,J=15mA/cm2时,电流效率达到82%.新型载体又为TiO2/C光催化剂获得了阳极偏压,有利于将光生电子迅速导入载体,减少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在新型光催化体系中,光化学氧化作用与光催化氧化作用有机地统一在同一电极/溶液界面附近,造成了该界面的强氧化环境,从而使有机分子的氧化降解速度得到显著提高.
    酸性溶液中NaH2PO2在铂电极上氧化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蒋太祥, 吴辉煌
    2003, 24(8):  1464-1467. 
    摘要 ( )   PDF (2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SNIFTIRS和循环伏安法研究酸性溶液中次亚磷酸钠在多晶铂电极上的电氧化机理.分析了0.5mol/LH2SO4+0.1mol/LNaH2PO2溶液中原位红外反射谱图与电极电位的关系,发现在发生反应的电位下Pt电极上的吸附物种有氢原子和H2PO2,最终的氧化产物是H3PO4而不是H2PO3-,据此提出了酸性介质中次亚磷酸根离子在Pt上氧化的新机理.
    更生霉素-DNA反应的电化学研究
    王素芬, 彭图治, 李建平
    2003, 24(8):  1468-1471. 
    摘要 ( )   PDF (7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更生霉素(Act-D)在活化浸蜡石墨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发现在-0.19和-0.51V分别出现一个灵敏的氧化峰和还原峰,加入DNA使Act-D的峰电流明显降低,生成了非电活性络合物.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Act-D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平衡,根据不可逆电活性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公式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获得了Act-D的扩散系数、Act-D与DN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等重要信息,发现Act-D与DNA的8个碱基对紧密结合,其侧链加强了结合程度.
    对生蒴蛤谷胱甘肽转移酶的光谱研究
    杨海灵, 高波, 曾庆银, 付学奇, 聂力嘉, 朱圣庚, 周先碗
    2003, 24(8):  1472-1476. 
    摘要 ( )   PDF (2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深入了解海洋软体生物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的性质和特点,以对生蒴蛤肝肠为材料,经GSH亲和层析与反向HPLC分离得到纯化蛋白(adGST),经SDS-PAGE、凝胶过滤与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确定该酶为双亚基组成,全酶分子量50000,亚基为25000.紫外光谱分析表明,该酶在280nm有最大吸收峰;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该酶的最大激发波长为280nm,在350nm有最大发射峰;用圆二色谱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该酶进行二级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该酶含有约35%左右的α-螺旋,30%左右的β-折叠,表明该酶属于典型的球状蛋白.
    采用交流阻抗法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郭建伟, 毛宗强, 徐景明
    2003, 24(8):  1477-1481. 
    摘要 ( )   PDF (6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PEMFC运行于不同状态下的交流阻抗分析,提出其等效电路可用LR1[QR2]表示.对各参数模拟表明,随放电电位升高感抗L下降,而系统电阻R1和电荷转移阻抗R2均呈上升趋势,改进催化层结构设计及在大电流运行时加大排水量有利于减小电池内部感抗;加湿温度上升有利于降低R1和R2,但低放电电位下R2的偏离程度较大,电池内阻是LR1[QR2]的综合结果,在高放电电位时,随加湿温度上升内阻下降,低放电电位时内阻上升的原因在于水抑制了反应气体到达催化剂表面及电荷内部转移的过程,使电池内部趋向于电容状态.LR1[QR2]微观分析和宏观现象得到较好的统一,高放电电位时表现尤为明显.
    有色粉体材料对太阳辐射吸收性能的UV-Vis-NIR光谱法表征
    郭洪猷, 李秀艳, 吴念祖, 王平
    2003, 24(8):  1482-1484. 
    摘要 ( )   PDF (17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进一步研究了粉体材料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定量表征方法.结果表明,当Vcolored/V(TiO2)(有色粉体与TiO2的体积比)<5%时,lg(1/R)(R是试样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和Vcolored/V(TiO2)呈直线关系.从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得出粉体材料的吸光系数和最大穿透厚度.该方法具有普遍性,适用于各种有色粉体的测定.
    丙氨酸在葡萄糖和蔗糖水溶液中的体积性质
    李淑芹, 桑文强, 林瑞森
    2003, 24(8):  1485-1488. 
    摘要 ( )   PDF (20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精密数字密度计分别测定了丙氨酸在不同组成的葡萄糖和蔗糖水溶液中的密度,计算了丙氨酸的表观摩尔体积、极限偏摩尔体积和理论水化数,根据结构水合作用模型讨论了迁移偏摩尔体积的变化规律,并与乙二醇-水和丙三醇-水等多羟基体系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丙氨酸分子在多羟基化合物-水体系中体积效应的大小与多羟基化合物所含OH基数目有关.
    研究快报
    胶体晶体中的两种排列方式及堆积模式
    丛海林, 曹维孝
    2003, 24(8):  1489-1491. 
    摘要 ( )   PDF (47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室温固态反应制备球霰石型CaCO3粒子
    任引哲, 齐利民, 马季铭
    2003, 24(8):  1492-1494. 
    摘要 ( )   PDF (55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合成分枝型聚乙二醇的简便新方法
    何明磊, 苏志国
    2003, 24(8):  1495-1498. 
    摘要 ( )   PDF (42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赖氨酸和mPEG5000为起始物,利用多肽合成中常用的保护、缩合和脱保护等方法合成了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分枝型聚乙二醇.用该方法形成的分枝型PEG在有机相中以缩合反应的方式一步完成,反应条件温和,且有较高的产率(61%).各步产物的表征都与其结构一致.最终产物分枝型PEG的1HNMR的表征结果与其结构吻合.
    丁二烯气相聚合的负载型稀土催化剂研究
    张一烽, 倪旭峰, 李俊菲, 李维实, 沈之荃
    2003, 24(8):  1499-1502. 
    摘要 ( )   PDF (117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负载型稀土催化剂,并将其用于丁二烯气相聚合.研究表明,硅胶负载Nd(naph)3-Al(i-Bu)3-Al(i-Bu)2Cl催化体系具有相当高的催化活性和立体定向性,其最佳组成:n(Al)/n(Nd)=40~60,n(Cl)/n(Nd)=3~7.添加适量单体丁二烯或异戊二烯,尤其是添加丁二烯,可成倍提高催化活性,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其速率在10min内迅速增加并达到峰值,随后降低,动力学行为属衰减型.所得聚丁二烯的分子量在几十万至百万,凝胶含量小于6%,顺-1,4结构含量达到98%左右.
    不同端基联苯型聚醚醚酮(PEDEK)齐聚物的合成
    曹剑, 丁红, 那辉, 李先锋, 张春玲, 吴忠文
    2003, 24(8):  1503-1505. 
    摘要 ( )   PDF (19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取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含有羟端基和不含羟端基的两种线性联苯型聚醚醚酮(PEDEK)齐聚物,并采用MS,1HNMR,ICP,IR,DSC和WAXD等方法对齐聚物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含羟端基的齐聚物因分子间存在氢键,其X射线衍射峰峰位和峰形与聚合物十分相似,而不含羟端基齐聚物的X射线衍射峰与聚合物相差较大.
    电子束辐射固化环氧树脂的反应过程分析
    张佐光, 隋刚, 仲伟虹
    2003, 24(8):  1506-1510. 
    摘要 ( )   PDF (27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电子束辐射固化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引发剂、稀释剂对树脂体系辐射反应的影响,以环氧丙烷作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环氧丙烷-碘盐体系的电子束辐射反应机理,证实了在电子束辐射下,碘盐分解产生质子酸,引发环氧树脂阳离子开环聚合的反应过程.观测环氧树脂辐射固化区域发现,电子束穿过样品时发生强烈的散射,在辐射方向以及周围一定区域内引发固化反应,固化反应从活性中心开始向体系内部层层扩展,整个固化区域由很多的层状结构组成.
    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估算
    詹晓力, 罗正鸿, 陈丰秋, 阳永荣
    2003, 24(8):  1511-1514. 
    摘要 ( )   PDF (67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并采用基于MonteCarlo模拟与动力学实验相结合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估算方法,由基元反应确定MonteCarlo模拟具体做法,将MonteCarlo模拟结果与动力学实验结果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自动调整和优化动力学参数,从而无需事先确定动力学方程即可有效估算各种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值.采用该方法估算了丙烯氨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对估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用固体高分辨NMR研究聚(L-丙氨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双嵌段共聚物的微相结构与链段运动
    伍国琳, 孙平川, 马建标
    2003, 24(8):  1515-1518. 
    摘要 ( )   PDF (56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固体高分辨13CCP/MAS及二维WISE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聚(L-丙氨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双嵌段共聚物(MPEG-b-PLA)在固态下的微相结构和链段运动行为.结果表明,聚乙二醇链段在形成嵌段共聚物后结晶度明显下降,同时存在晶区和非晶区,从而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而聚乙二醇链段的引入对聚L-丙氨酸链段影响不大,嵌段共聚物中聚L-丙氨酸链段高度结晶,同时含有大量的α螺旋结构,分子链运动严重受限,估计聚L-丙氨酸链段的相区尺寸很小.
    研究快报
    化学驱油过程中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二级结构研究
    廖广志, 周吉生, 刘凤岐, 马季铭
    2003, 24(8):  1519-1521. 
    摘要 ( )   PDF (41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苯乙炔封端的可交联含氟聚芳醚的合成及性能
    呼微, 刘佰军, 王冬, 马小野, 饶先花, 李婷, 姜振华, 吴忠文
    2003, 24(8):  1522-1524. 
    摘要 ( )   PDF (47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聚双(2-吡咯基乙氧基磷腈)的合成、氧化交联和导电性研究
    刘承美, 崔晓静, 吴传宝
    2003, 24(8):  1525-1527. 
    摘要 ( )   PDF (41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链缠结对聚合物结晶行为的影响
    范仲勇, 于瀛, 王一任, 卜海山
    2003, 24(8):  1528-1530. 
    摘要 ( )   PDF (109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溴代环己酮引发的苯乙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王冠军, 石艳, 付志峰, 杨万泰
    2003, 24(8):  1531-1533. 
    摘要 ( )   PDF (16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树脂吸附层析法分离喜树果中的喜果甙
    王瑞芳, 李家政, 史作清, 施荣富, 王重, 欧来良
    2003, 24(8):  1534-1536. 
    摘要 ( )   PDF (23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