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6年 第1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6-04-24
    论文
    杂元素冠醚研究(Ⅻ)──氧、硫、硒和碲杂冠醚的液膜迁移性能比较
    李卫平, 龚淑玲, 刘秀芳, 卢雪然, 徐汉生
    1996, 17(4):  501-504. 
    摘要 ( )   PDF (247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了碲杂冠醚(TeB15C5)对Na+、K+、Ag+和Pb2+的液膜迁移能力,并与相应的全氧冠醚(B15C5)、硫杂冠醚(SB15C5)和硒杂冠醚(SeB15C5)作了比较;同时以SeB15C5对K+的迁移为例考察了冠醚浓度和盐浓度对迁移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eB15C5对Na+、K+和Pb2+的迁移能力比SB15C5和SeB15C5强,但对Ag+的迁移速率比后两者慢;SeB15C5对Ag+的迁移速度比SB15C5快,两者对Ag+的选择性都相当高,可以用来分离和回收银等贵重金属。
    稀土复氧化物电阻率分类预报的专家系统
    陆文聪, 阎立诚, 刘洪霖, 陈念贻
    1996, 17(4):  505-508. 
    摘要 ( )   PDF (31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模式识别──化学键参数法总结稀土复氧化物电阻率与有关特征参数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能检索和预报该类化合物电阻率的专家系统──RECORES.该专家系统具备一般专家系统的基本特点,且包含模式识别程序包,为知识的存储、表达和获取提供了直观而有效的手段。
    [Mn2(bzacen)2(MeOH)2(μ-4,4′-bipy)](ClO4)2的合成、结构和谱学性质
    刘世雄, 冯云龙
    1996, 17(4):  509-514. 
    摘要 ( )   PDF (44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Mn2(bzacen)2(MeOH)2(μ-4,4′-bipy)](ClO4)2化合物,并测定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1.3082(3)nm,b=1.2713(3)nm,c=1.8006(5)nm,β=110.91(2)°,Z=2,μ=5.97cm-1,R=0.0580,GOF=1.66.在配合物阳离子中,4,4′-联吡啶桥联2个[Mn(bzacen)(MeOH)]+,而锰原子具有3个N原子和3个O原子形成的扭曲八面体配位构型。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均表明,形成配合物后,vC=N、vC=O、和vC=C移向低频。红外光谱的1110cm-1谱带表明ClO4-未与Mn(Ⅲ)配位,812cm-1振动说明4,4′-bipy充当桥联二齿配体。拉曼光谱中的463cm-1和401cm-1别为Mn-O和Mn-N的振动带。电子光谱证明存在d-d*、d-π*和π-π*跃迁。电极电位测定显示该配合物Mn(Ⅲ)的价态是稳定的。
    不同稀释剂中TBP萃取醋酸的研究
    杨延钊, 杨永会, 孙国新, 孟祥建, 王振桥, 孙思修
    1996, 17(4):  515-518. 
    摘要 ( )   PDF (37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不同稀释剂中TBP对醋酸的萃取,其萃取能力在不同稀释剂中按甲苯>苯>环己烷>煤油>四氯化碳>氯仿>甲基异丁基酮的顺序变化。求出了萃取反应的焓变,建立了萃取平衡常数与稀释剂物理参数间的经验方程,并用红外光谱对萃取机理进行了研究。
    高氯酸二甘氨酸十二水合二铒的晶体结构
    赵建军, 金天柱
    1996, 17(4):  519-522. 
    摘要 ( )   PDF (24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甘氨酸铒配合物[Er2(Gly)2(H2O)12](ClO4)6·4H2O单晶,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0571(2)nm,b=1.0837(2)nm,c=1.7728(4)nm,β=90.09(3)°,V=2.0309(7)nm2,Z=2,Dc=2.239g/cm3.最终偏差因子R=0.055,Rw=0.061.每2个Er3+离子由2个甘氨酸羧基桥联成双核结构。Er3+离子还与6个水分子的氢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四方棱柱型配位多面体。
    研究简报
    MZrO3(M=Ba,Sr,Ca)水热合成中结构与反应活性的关系
    郑文君, 庞文琴
    1996, 17(4):  523-525. 
    摘要 ( )   PDF (33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eso-四(4-羟基苯基)卟啉铜配合物的固相合成研究
    张银汉, 刘允平, 倪其道, 宋子台
    1996, 17(4):  526-527. 
    摘要 ( )   PDF (228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毛细管电泳柱后化学发光检测装置的研制
    黄波, 李建军, 程介克
    1996, 17(4):  528-530. 
    摘要 ( )   PDF (28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自行组装的毛细管电泳柱后化学发光检测装置。鲁米诺和N-4-氨基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H2O2体系用于评价该装置的可行性,得到发光试剂鲁米诺和ABEI较尖锐对称的电泳分离峰,检出限分别为50和290fmol;基于一些金属离子对鲁米带-H2O2的快速动力学催化反应,得到Cr(Ⅲ)和Zn(Ⅱ)离子非常尖锐的分离峰,理论塔板数达1.51×105和1.86×105,检出限为15amol和2fmol.
    自组织学习联想神经树在氟化物非晶态形成的判别条件中的应用
    蔡煜东, 唐贇, 陆文聪, 阎立诚
    1996, 17(4):  531-534. 
    摘要 ( )   PDF (238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自组织学习联想神经树,利用化学键参数法,研究了三元系氟化物非晶态形成的判别条件,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机判别智能专家系统。对3个未知样本进行判别,分类结果正确。该方法可望成为研究化合物非晶态形成条件的有效辅助手段。
    流动注射光纤荧光探针动力学法测定铁的研究
    章竹君, 王军锋
    1996, 17(4):  535-538. 
    摘要 ( )   PDF (29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8-苯胺基-1-萘磺酸作为表面活性剂胶束荧光探针的性质,并将其用作动力学分析的荧光指示剂。建立了以铁(Ⅲ)催化过氧化氢氧化ANS-Brij35体系荧光猝灭反应为基础,用流动注射和光导纤维技术测定痕量铁的动力学分析新方法。该法线性范围为5~300ng/mL,检测下限为2ng/mL,绝对检出量为0.2ng,对20ng/mL铁(Ⅲ)进行11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27%,可直接用于人发、纯铝和铝合金中铁的测定。
    荧光黄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朱铿, 童沈阳
    1996, 17(4):  539-542. 
    摘要 ( )   PDF (41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在人体生理条件下,荧光黄与人血清白蛋白和人体γ球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求出了荧光黄与蛋白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置,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认为”相分配模型“是对荧光黄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模式的最好描述。
    极谱免疫法测定人血清补体活性的研究
    亢晓峰, 宋俊峰, 胡荫华
    1996, 17(4):  543-546. 
    摘要 ( )   PDF (33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极谱免疫法测定人血清补体活性的新方法,利用补体作用下的免疫溶血反应释放出的具有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血红蛋白,催化邻苯二胺和H2O2的反应,通过酶促产物2,2′-二氨基偶氮苯的极谱检测来确定补体的活性。测定范围为0.10~1.00CH50unit/mL,检出限为0.08CH50unit/mL,灵敏度比分光光度法高10倍,一次可分析25份血样,已用于正常人和病人血清中补体活性的测定。
    研究简报
    同步-导数-化学除氧微乳状液增稳室温磷光法测定痕量荧蒽与屈的研究
    杨欣, 董川, 晋卫军, 魏雁声, 刘长松
    1996, 17(4):  547-549. 
    摘要 ( )   PDF (23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血清白蛋白与偶氮胂Ⅲ结合反应的研究
    魏永巨, 李克安, 童沈阳
    1996, 17(4):  550-552. 
    摘要 ( )   PDF (28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辅酶Ⅰ在苯并咪唑修饰银电极上的还原反应
    李根喜, 陈洪渊, 朱德煦
    1996, 17(4):  553-554. 
    摘要 ( )   PDF (228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羟基喹啉纤维分离富集-ICP-AES同时测定多种痕量稀土元素
    郭伊荇, 刘春明, 赵晓亮, 王为玲
    1996, 17(4):  555-557. 
    摘要 ( )   PDF (23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μ-氧代双锰(Ⅲ)卟啉氧化反应及取代基效应研究
    郭灿城, 丁亮中, 梁本熹, 陈新斌
    1996, 17(4):  558-561. 
    摘要 ( )   PDF (42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紫外-可见光谱对氧化剂PhIO、H2O2和空气对μ-氧代双四苯基卟吩合锰([TPP·Mn(Ⅲ)]2O)的氧化过程进行监测,揭示了[TPPMn(Ⅲ)]2O在不同氧化剂作用下具有不同的反应过程。研究了8种取代μ-氧双四苯基卟吩合锰{[TXPPMn(Ⅲ)]2O,X=p-(i-Pr),p-CH3,p-Cl,p-F,p-OCH3,H,m-Cl,o-Cl}与H2O2反应中的取代基效应和溶剂效应。结果表明:上述反应为卟啉环上的吸电子基所促进;且反应速率随着反应溶剂的亲核性能的增加而增加。
    苊酮对二氰蒽的电子转移荧光猝灭研究──激基络合物的形成机理与动力学
    吴树屏, 江致勤, 叶建平
    1996, 17(4):  562-565. 
    摘要 ( )   PDF (40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苊酮(ANO)对9,10-二氰蒽(DCA)的荧光猝灭与激基络合物形成的动力学与机理。基于瞬态荧光双指数衰减,测定了激基络合物的光化学动力学和有关速度常数,论证荧光猝灭作用主要由ANO/DCA激基络合物的生成以及快速正向电子转移所致。
    β-烷氧羰乙基三氯化锡与2-羟基苯乙酮缩苯胺类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包明, 贺庆林, 刘继红, 刘宝殿, 邢彦, 林永华
    1996, 17(4):  566-570. 
    摘要 ( )   PDF (39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并表征了16种新的β-烷氧羰乙基三氯化锡与2-羟基苯乙酮缩苯胺类Schiff碱配合物。测定了β-甲氧羰乙基三氯化锡与2-羟基苯乙酮缩对甲苯胺Schiff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P1 空间群,晶胞参数:a=1.0201(6)nm,b=1.0822(4)nm,c=1.3949(6)nm,a=99.88(3)°,β=98.63(4)°,γ=97.86(4)°,Z=2.配合物是配体通过酚羟基氧原子与锡原子配键生成的,分子内存在羰基氧原子与锡原子的配键,锡原子的配位数是6.
    4-肟醚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植物病毒TMV活性
    黄润秋, 李慧英, 马军安, 邱德文
    1996, 17(4):  571-574. 
    摘要 ( )   PDF (27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氯喹唑啉与取代芳香肟在碱存在下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17种新型肟醚基喹唑啉衍生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抗植物烟草花叶病毒活性超过抗植物病毒商品药剂2,4-二氧六氢-1,3,5-三嗪。
    综合评述
    硫醇(酚)及其盐与羰基铁反应研究进展──蝶状阴离子[(μ-CO)(μ-RS)Fe2(CO)6]-的合成、结构及反应
    宋礼成
    1996, 17(4):  575-585. 
    摘要 ( )   PDF (90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一类新型阴离子络盐M+[(μ-CO)(μ-RS)Fe2(CO)6]-(M+=Et3NH+,Li+,Na+,MgX+)的合成、结构和反应进行了综述。该类络盐可由硫醇或硫酚盐RS-M+与Fe3(CO)12在THF中合成并于原位(insitu)反应。经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其阴离子中的Fe2SC骨架具蝶状结构,它显示高度的亲核反应活性,能同多种亲电底物反应。典型的底物包括卤代不饱和烃、酰氯、炔烃、磷、砷卤代物、二硫化碳、二氯化二硫、单质硫或硒及烃基卤化汞等。该类络盐业已成为一种有效试剂,它在新颖金属有机和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研究简报
    几种手性季铵盐-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刘彦钦, 韩士田, 郄文娟, 谢虹
    1996, 17(4):  586-588. 
    摘要 ( )   PDF (27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溶液中磷酰基促进的成肽反应研究
    沙耀武, 巨勇, 赵玉芬
    1996, 17(4):  589-591. 
    摘要 ( )   PDF (21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稀土化合物Ho2Co14Fe3的磁性分析
    黄旭日, 肖兴才, 李泽生, 孙家钟
    1996, 17(4):  592-595. 
    摘要 ( )   PDF (39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分析稀土磁性常用的哈密顿中,引入了自旋-自旋偶极作用,用参数拟合的方法对Ho2Co14Fe3的磁化曲线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并且揭示了Ho2Co14Fe3磁矩的突变现象。
    偶氮系列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封继康, 王海船, 肖长永, 孙家锺
    1996, 17(4):  596-600. 
    摘要 ( )   PDF (34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AM1和ZINDO方法基础上,按完全态求和公式编制了计算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ijk的程序,并对偶氮系列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即在的基础上,在苯环左端引入不同的推电子基团,在其右端引入不同的吸电子基团,研究取代基变化时β变化的规律性,并在微观上给予解释。最后设计出非线性光学系数较大的分子。
    定标粒子理论预测乙醇-水体系汽液平衡盐效应
    孙仁义, 张庆芝
    1996, 17(4):  601-606. 
    摘要 ( )   PDF (38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定了70℃下3个1-1型电解质(NaCl、NaBr、KCl)在各种不同浓度的乙醇-水体系中的汽液平衡盐效应参数,并给出用定标粒子理论计算盐效应参数的方法。硬球作用项采用Masterton-Lee方程,软球作用项采用胡英的径向分布函数。分子间力在Lennard-Jones位能函数基础上计入偶极-偶极、偶极-诱导偶极、电荷-偶极、电荷-诱导偶极的贡献,其中离子-分子间的静电作用项仅限于规则排列的第一配位圈之内。将混合溶剂的局部介电常数视为液相浓度的函数,函数关系由实验拟合。在乙醇浓度变化的很大范围内,3个体系的预测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模拟热谱曲线法(Ⅰ)──简单级数化学反应
    曾宪诚, 张元勤, 孟祥光, 陈民助, 秦自明, 胡启山
    1996, 17(4):  607-612. 
    摘要 ( )   PDF (68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模拟各种简单级数化学反应的普适热谱曲线方程△=αte-kβk,建立了一种新的热动力学研究法──模拟热谱曲线法。导出了简单级数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Kn和速率常数数kn的计算式。实验说明该方法对研究慢反应及较快的反应均适用,还能用于求热动力学体系的冷却常数。
    镧系元素Dawson结构钨钒磷四元杂多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以及对H2O2分解的催化活性
    单永奎, 谢文华, 叶兴凯, 吴越
    1996, 17(4):  613-617. 
    摘要 ( )   PDF (37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通式为K15H3[Ce(P2W16VO61)2]·61H2O、K15H4[Ln(P2W16VO61)2]·xH2O(Ln=La3+,Pr3+,Nd3+,Sm3+,Eu3+,Gd3+,Dy3+,Yb3+)的9种镧系元素Dawson结构的钨钒磷四元杂多配合物,并用IR、UV、NMR、ESR、XRD、TG-DTA等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该类配合物具有与K16[Ce(P2W17VO61)2]·50H2O类似的结构,对H2O2分解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以激基缔合物为中间体的对-N,N-二甲氨苯乙烯和蒽乙烯的光环加成反应
    高颖, 陆天虹
    1996, 17(4):  618-621. 
    摘要 ( )   PDF (244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对-N,N-二甲氨苯乙烯和蒽乙烯生成的激基缔合物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荧光特性,发现其荧光发射波长随溶剂的极性增大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发现激基缔合物荧光量子产率的大小决定对-N,N-二甲氨苯乙烯和蒽乙烯的光环加成产物的产率。其中反式产物的相对产率随溶液极性增大而降低,并进一步探讨了此光环加成反应的机理。
    杂多酸盐催化剂中反荷离子对V4+离子影响的ESR研究
    郑莹光, 董凤霞, 吴通好, 贾继飞
    1996, 17(4):  622-625. 
    摘要 ( )   PDF (33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ESR方法研究了异丁醛一步氧化制甲基丙烯酸杂多酸盐催化剂中过渡金属离子Cu2+、V4+的状态。将卷积差方法应用于ESR谱增强了过渡金属离子的分辨率。从复杂和重叠谱中检测配位到杂多阴离子上的V4+波谱参数,计算了α2+和K值。讨论了反荷离子Cu2+及各种碱金属对V4+上电子云密度、未成对电子离域性及V-O键性质的影响。
    p型硅片上激光诱导局部化学沉镍
    王建, 郁祖湛, 郁宁
    1996, 17(4):  626-629. 
    摘要 ( )   PDF (38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以肼为还原剂的碱性化学镀镍溶液中实现p型单晶硅片上激光诱导微区化学沉镍,讨论了激光能量、照射时间对镍沉积层的影响。使用SEM、AES和RBS等方法对镀层的形貌、性质进行了分析。激光诱导化学沉积得到了均匀致密、结合力好的纯镍镀层。镀层与基体间具有Schottky接触特性。
    研究简报
    高级从头计算法精确研究基态He和Li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
    王一波
    1996, 17(4):  630-632. 
    摘要 ( )   PDF (29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氢键缔合体的分子力场和振动光谱的研究
    孙泽民, 王丰, 唐作华, 鄢国森
    1996, 17(4):  633-634. 
    摘要 ( )   PDF (229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冲击波处理结晶MgO的ESR研究及对丁烯异构化的影响
    张菊, 郑小明, 倪哲民, 徐康, 杨廷录, 刘建军
    1996, 17(4):  635-637. 
    摘要 ( )   PDF (24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Langmuir-Blodgett复合膜及其在光电导体中的应用
    张诚, 徐又一
    1996, 17(4):  638-641. 
    摘要 ( )   PDF (30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LB复合膜,将其作为阻挡层首次应用于机能分离型光电导体领域。从π-A曲线发现PMMA单分子膜具有表面压力的各向异性和松弛特性。TEM照片显示,PMMA分子链在复合膜中有序排列。转移比、UV和XPS研究表明,复合膜沉积均匀。以PMMA-LB复合膜作为阻挡层的光电导体表面充电电位V0=1518V,光照1s后的光衰百分率△V1a=50.16%,半衰期t1/2=0.93s.
    聚苯乙烯-g-聚氧乙烯接枝共聚物表面阻抗蛋白质吸附的研究
    孙永红, 邱永兴, 俞小洁, 封麟先
    1996, 17(4):  642-645. 
    摘要 ( )   PDF (45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放射性碘标记技术研究了血浆蛋白质-缓冲溶液体系在聚苯乙烯-g-聚氧乙烯接枝共聚物表面的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材料表面蛋白质等温吸附量或平衡吸附量随表面PEO含量增加而下降;吸附量最低值小于0.25μg,cm-2;同时探讨了材料表面”梳状“结构对材料表面PEO侧链阻抗蛋白质性能的影响。
    双流体高聚物配位溶液理论──纯物质的状态方程及其应用
    蒋文华, 李浩然, 韩世钧
    1996, 17(4):  646-650. 
    摘要 ( )   PDF (38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Flory局部组成型囚胞理论为雏形,引进空穴数,建立了更符合流体特性的双流体高聚物配位统计模型。以配位分数和局部配位分数替代原局部组成中面积接触分数和局部面积接触分数概念,用拟化学近似处理局部配位分数,导出纯物质的状态方程,并应用于聚丙烯(PP)、聚丁烯-1(PBT)、聚苯乙烯(PS)三个体系的关联,取得了良好的关联精度。根据PP和PBT的链节结构与空穴数的关系,预言了高聚物的链节结构和空穴数与聚合物流动性的定性关系。
    再生丝素和聚乙烯醇混合膜的结构、性能及其葡萄糖传感器的应用
    于同隐, 邵正中, 刘永成, 钱江红, 刘海鹰, 邓家祺, 胡德珍, 赵慧玲
    1996, 17(4):  651-654. 
    摘要 ( )   PDF (30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再生丝素(RSF)和聚乙烯醇(PVA)混合膜的形貌结构,并测定了其吸水性和机械强度,用RSF和PVA的混合材料把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制成电流型葡萄糖传感器,以1,4-苯醌为电子传递体,酶电极对葡萄糖有灵敏的响应,峰电流的增加与葡萄糖的浓度在10-5~10-2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用此方法制成的葡萄糖传感器物理性能好,其有效寿命长达2个月以上。该酶电极对葡萄糖的响应时间小于20s.
    聚环氧乙烷与聚2-乙烯基吡啶混物的导电率及高氯酸锂的增容作用
    崔敏慧, 过俊石, 谢洪泉
    1996, 17(4):  655-658. 
    摘要 ( )   PDF (32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聚环氧乙烷(PEO)/聚2-乙烯基吡啶(P2VP)的共混物分别经LiCLO4、四氰基代苯醌二甲烷(TCNQ)及两者共同掺杂后其共混物的离子、电子及混合导电率。当PEO与P2VP的重量比分别为6/4、5/5及4/6时,共混物的混合导电率大于相应的离子及电子导电率的总和,呈现协同效应。从共混物外观的研究发现LiCLO4能作为PEO/P2VP共混体系的增容剂。
    顺丁橡胶/酯-醚液晶复合膜的富氧性能研究
    张子勇, 林尚安
    1996, 17(4):  659-662. 
    摘要 ( )   PDF (31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次制成顺丁橡胶(PB)与具有二重液晶相转变(近晶相,向列相)的液晶化合物双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一缩乙二醇酯(DEBEB)的复合膜并研究了其富氧性能。PB/DEBEB复合膜在液晶含量10%时,室温下具有比基质聚合物PB膜大几倍的氧透过系数(po2).透过系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呈现”N“型特征。这些现象与液晶的二重相变行为和膜的形态结构有关。
    研究简报
    正十二烷醇与环氧乙烷的加成反应动力学研究──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张仁权, 张维冰, 李葵英, 王万兴
    1996, 17(4):  663-665. 
    摘要 ( )   PDF (19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