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彭与煜,王煜,于鑫垚,曾巨澜,肖忠良,曹忠. 基于单(6-巯基-6-去氧)-β-环糊精修饰金电极对L-半胱氨酸的快速灵敏检测[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2): 268-276. |
[2] |
马玉聪, 樊保民, 郝华, 吕金玉, 冯云皓, 杨彪. 十八胺基分子组装体在碳钢表面的作用机理与模拟[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1): 96-107. |
[3] |
沈晓琴, 李智, 王刚林, 王莉, 孙权洪, 罗序成, 马楠. 基于氧化石墨烯和DNA量子点组装体的DNA二元逻辑检测及循环可逆设计[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12): 2176-2184. |
[4] |
李蕾, 黄翠英, 姜笑楠, 高希婵, 王长生. 精氨酸侧链和核酸碱基间离子氢键作用强度分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 37(8): 1460-1467. |
[5] |
宋春霞, 羊小海, 王柯敏, 王青, 刘剑波, 黄晋, 李文山, 黄海花, 刘卫. 聚合物在荧光检测领域的应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 37(2): 201-212. |
[6] |
周婷, 曹忠, 戴云林, 曹婷婷, 何婧琳, 徐雷涛, 龙姝. 基于氢键作用的杯芳烃超分子识别乙醇的传感机理及分析应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3, 34(6): 1339-1346. |
[7] |
顾金英, 朱明莉, 施宪法. 治疗铜中毒的新型高效络合剂对叔丁基硫杂杯[4]芳烃[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2, 33(10): 2229-2234. |
[8] |
王凯, 杨英威, 张晓安. 柱芳烃的合成及主客体化学研究进展[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2, 33(01): 1-13. |
[9] |
李广全 于景生 李国文. 基于硼酸/二醇识别的新型糖囊泡荧光传感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 32(3): 793-796. |
[10] |
张瑀健, 何振峰, 李国文. 含氮杂冠醚和核酸碱基双亲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 31(7): 1456-1460. |
[11] |
张铁莉, 刘锋, 李克安. 模板分子中作用基团的数目及位置对印迹聚合物印迹效应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 31(6): 1126-1130. |
[12] |
刘星辰1, 李洪伟1, 王烨2, 蒋坤2, 房学迅2, 吴玉清1. 双膦酸化合物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抑制效应及机理[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 31(1): 88-93. |
[13] |
李广全, 张瑀健, 张笑, 何振峰, 陈云霞, 李国文. 新型含苯硼酸和萘双亲化合物的合成与囊泡荧光传感器的制备[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 30(9): 1809-1813. |
[14] |
谢朝阳, 欧阳勤, 朱义州, 黄薇薇, 郑健禺. 咪唑修饰的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卤素离子的选择性识别[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 30(7): 1332-1336. |
[15] |
田威, 范晓东, 刘涛, 刘郁杨, 孙乐, 姜敏, 黄怡. 壳层悬挂β-环糊精单元的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包合与识别行为 [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 30(3): 632-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