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9年 第2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1999-11-24
    论文
    钌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插入配体的位阻效应对键合DNA的影响
    甄启雄, 叶保辉, 刘劲刚, 计亮年, 王雷
    1999, 20(11):  1661-1666. 
    摘要 ( )   PDF (68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2,3-二甲基-1,4,8,9-四氮三联苯(dmtatp)和2,3-二苯基-1,4,8,9-四氮三联苯(dptatp)两种新配体及它们与2,2′-联吡啶和钌(Ⅱ)的混配物[Ru(bpy)2dmtatp]2+(1)和[Ru(bpy)2dptatp]2+(2),用电子吸收光谱、稳态荧光、粘度测定和圆二色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合我们以前对配合物[Ru(bpy)2tatp]2+(3)(tatp为1,4,8,9-四氮三联苯)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研究,得出配合物与DNA的键合强度顺序为:[Ru(bpy)2tatp]2+>[Ru(bpy)2dptatp]2+>[Ru(bpy)2dmtatp]2+,这与插入配体的位阻效应的减少趋势相一致。同时,还测定了配合物与DNA的键合常数。
    邻苯二酚作螯合剂合成全硅方钠石(Si-SOD)和全硅ZSM-5(Si-ZSM-5)分子筛大单晶
    邵长路, 李晓天, 裘式纶, 肖丰收, 张宗韬, 魏波, 王润伟, 岳勇
    1999, 20(11):  1667-1670. 
    摘要 ( )   PDF (26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在两个合成分子筛的体系SiO2-NaOH-EG-R和SiO2-TPABr-NaOH-H2O-R(R:邻苯二酚,EG:乙二醇)中加入邻苯二酚获得了具有较大尺寸和完美形貌的分子筛单晶。29SiNMR,IR和UV-Vis光谱表明,在反应混和物中有硅-邻苯二酚螯合物生成,这种硅的螯合物在形成分子筛大单晶过程中起到了缓释硅源的作用。
    两种具有氢键网络的Ni(Ⅱ)-咪唑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性
    牛淑云, 杨忠志, 杨清传, 侯云燕, 杨光第, 卜为民
    1999, 20(11):  1671-1676. 
    摘要 ( )   PDF (26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两种配合物晶体[Ni(im)6](NO3)(OH)(H2O)4(Ⅰ)和[Ni(im)4(H2O)2][C6H4(COO)2](Ⅱ)(im=C3H4N2).晶体结构测定表明,晶体(Ⅰ)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P63/m,a=0.8985(10)nm,c=2.1002(4)nm,V=1.4685(4)nm3,Z=2,R=0.043,Rw=0.045.晶体(Ⅱ)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2.2207(4)nm,b=0.7665(2)nm,c=1.6043(3)nm,β=120.60(3)°,V=2.3503(9)nm3,Z=4,R=0.056,Rw=0.079.两种配合物在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通过氢键形成了三维无限伸展的氢键电荷传递体系,对分子间电子传递有调节和促进作用,从而对晶体的磁性质产生了一定影响。
    腺嘌呤取代锌卟啉配合物的自组装研究
    李瑛, 阮文娟, 郭先芝, 王传忠, 朱志昂, 陈荣悌, 李贺先, 王国昌
    1999, 20(11):  1677-1681. 
    摘要 ( )   PDF (21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带有腺嘌呤取代基的锌卟啉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腺嘌呤取代基与中心金属锌的轴向配位驱动了自组装。分子量的测量及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表明,存在由自组装而产生的卟啉低聚物。
    二茂钛二甘氨酸盐酸盐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与DNA的作用研究
    张志刚, 杨频
    1999, 20(11):  1682-1684. 
    摘要 ( )   PDF (17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二茂钛二甘氨酸盐酸盐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发现该化合物对艾氏腹水癌肿瘤细胞具有很高的活性。又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该化合物与PBR322DNA的作用,发现它与PBR322DNA之间不存在任何插入键合作用,而且也不会引起DNA链的缺刻。
    研究简报
    中性介质中PbTiO3粉末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陈代荣, 焦秀玲, 徐如人
    1999, 20(11):  1685-1687. 
    摘要 ( )   PDF (40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流动注射在线固相萃取预富集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血浆中的伪麻黄碱
    陈恒武, 方肇伦
    1999, 20(11):  1688-1691. 
    摘要 ( )   PDF (44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流动注射在线固相萃取与毛细管区带电泳联用系统(FI-SPE-CZE)应用于测定血浆中痕量盐酸伪麻黄碱的方法。通过脱线和在线试样净化、优化CZE分离条件等措施消除了血浆中共存组份的干扰;通过增加固相萃取的进样量、加大场放大电动进样量和柱上堆积的力度等,提高了联用系统的灵敏度。血浆试样沉淀蛋白后可连续进入FI-SPE-CZE系统进行自动的浓缩、分离与分析,检测限为12ng/mL,分析速度达10次/h.应用本方法成功地测定了志愿者口服正常剂量盐酸伪麻黄碱后的血药浓度,并试用于药物动力学的研究。
    空间距离在三维分子相似度计算中的应用
    杨嘉安, 许禄
    1999, 20(11):  1692-1696. 
    摘要 ( )   PDF (47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Tripos公司的MOPAC模块计算分子的空间距离,所得距离矩阵用带有约束条件的空间距离方法计算分子的相似度,同时通过4组化合物的计算,与纯空间距离方法进行比较,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锌试剂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机理的研究
    迟燕华, 庄稼, 李娜, 李克安, 童沈阳
    1999, 20(11):  1697-1702. 
    摘要 ( )   PDF (165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UV光谱法研究了锌试剂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弱酸性溶液中的结合反应,研究了溶液吸光度与BSA浓度的关系。测得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P=1.3×106L·mol-1·cm-1,最大结合数n=278,表观结合常数Kc=8×107.研究了小分子探针与蛋白质的反应机理及在蛋白质上的结合部位及结合力类型。它们之间主要是以分子间的静电引力结合反应。离子强度对结合反应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均以不同的程度和形式对反应有影响。讨论了此结合反应的模式,认为该反应基本符合Scatchard模型。
    操作式条件反射训练对大鼠脑海马区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舒鸿钧, 韩慧婉, 赵睿, 陈义, 刘国诠
    1999, 20(11):  1703-1707. 
    摘要 ( )   PDF (55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荧光检测的分析方法测定了海马区细胞外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对少至5μL的微透析液中的18种氨基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当信噪比为3时,各氨基酸的最小检出量在0.5~6.0pmol之间。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式条件反射学习训练和与之形成的巩固记忆可使海马区递质氨基酸及其它游离氨基酸的释放和/或代谢量增强。这一结果支持海马是与学习记忆有密切关系的脑神经核团的看法。
    8-羟基喹啉衍生化β-环糊精键合硅胶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与评价
    冯钰錡, 谢敏杰, 达世禄
    1999, 20(11):  1708-1713. 
    摘要 ( )   PDF (66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β-环糊精键合硅胶经对甲苯磺酰化后,与8-羟基喹啉反应得到8-羟基喹啉衍生化β-环糊精键合硅胶固定相(QCDS).采用元素分析、热分析及固体核磁波谱对键合固定相进行表征。考察了QCDS对位置异构体、丹磺酰化氨基酸异构体、苯丙酸类药物和核苷等的分离性能。
    研究简报
    末端硫醇化的甲氧基聚乙二醇分子自组装膜电极对碘离子的电化学分析研究
    侯士峰, 王洪恩, 方惠群, 陈洪渊
    1999, 20(11):  1714-1716. 
    摘要 ( )   PDF (29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双水相新体系及其对卟啉、染料的萃取
    童爱军, 董建军, 殷木省, 李隆弟
    1999, 20(11):  1717-1719. 
    摘要 ( )   PDF (31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多吡唑烷配体与(CH3CN)2Mo(Cl)(CO)3(GeCl3)取代反应的研究
    唐良富, 王志宏, 贾文利, 许育明, 王积涛
    1999, 20(11):  1720-1724. 
    摘要 ( )   PDF (23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多吡唑烷配体与(CH3CN)2Mo(Cl)(CO)3(GeCl3)中乙腈配体的取代反应,合成了含多吡唑烷配体的Mo_Ge双核金属化合物。多吡唑烷配体环上3,5位取代基的立体位阻以及4位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均影响其配位能力。通过元素分析、1HNMR、IR和MS谱表征了所有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N,N-二(邻硝基苯氨基乙基)甘氨酸糖酯的合成
    陈洪, 戴志群, 曲凡歧, 黄筱玲
    1999, 20(11):  1725-1728. 
    摘要 ( )   PDF (41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氢氧化钠和四丁基溴化铵存在下,将N,N-二(邻硝基苯氨基乙基)甘氨酸分别与O-乙酰基溴代葡萄糖、O-乙酰基溴代半乳糖、O-乙酰基溴代乳糖和O-乙酰基溴代木糖作用,制得N,N-二取代甘氨酸的对应乙酰基糖酯。由元素分析、IR、MS和1HNMR确认了4个的糖酯的结构。关键词N,N-二(邻硝基苯氨基乙基)甘氨酸糖酯,溴代葡萄糖,溴代乳糖,溴代木糖,葡萄糖酸酯。
    普鲁兰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曹海石, 孙宏, 梁放, 郭慧云, 刘兰英
    1999, 20(11):  1729-1732. 
    摘要 ( )   PDF (45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Savage法、DEAE-纤维素(DE52)离子交换层析法及SephadexG-100凝胶过滤法提纯普鲁兰多糖。纯化的普鲁兰多糖的结构经过薄层层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光谱加以鉴定。
    1,4-二氢Hantzsch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1HNMR和荧光光谱研究
    赵炳筠, 朱晓晴, 何家骐, 夏炽中, 程津培
    1999, 20(11):  1733-1737. 
    摘要 ( )   PDF (23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了N-甲基-4-芳基-2,6-二甲基-3,5-二乙酯基-1,4-二氢吡啶(2a_2f),4-芳基-2,6-二苯基-3,5-二乙酯基-1,4-二氢吡啶(3a_3f)及其相应的N-甲基化合物(4a_4f)的合成(芳基p-RC6H4-;R=OCH3,CH3,H,Cl,CN,NO2).化合物4-芳基-2,6-二甲基-3,5-二乙酯基-1,4-二氢吡啶(1a_1f)可发射较强的荧光,化合物3呈现较弱的荧光,它们的氮甲基产物2和4没有荧光。化合物4氮甲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值比其相对应的化合物2氮甲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值向高场移动0.6~0.7.化合物3的4-位次甲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变化与同碳苯基对位取代基的σP+有相当好的关联。这些现象反映了化合物2-4的特征构象。
    花粉多肽对钙调素的拮抗作用研究
    曲泽川, 宋艳玲, 阎虎生
    1999, 20(11):  1738-1742. 
    摘要 ( )   PDF (23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在Ca2+存在下荞麦花粉肽及其类似物和丹磺酰标记的钙调素(D-CaM)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除肽BP-1外,都能与D-CaM结合而形成复合物。利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了这些复合物的解离常数Kd.在所研究的多肽中以BP-13拮抗CaM作用最强,其Kd值为4.6×10-2μmol/L,抑制钙依赖性磷酸二酯酶活性的IC50为2.2μmol/L.我们还发现,当D-丙氨酸残基取代没有亲和性的BP-1中甘氨酸残基时,其亲和性明显提高。
    研究简报
    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羧酸酯的合成、结构表征和生物活性
    张树奎, 陈学仁, 李之春, 谢庆兰, 张招贵, 邓锋杰
    1999, 20(11):  1743-1745. 
    摘要 ( )   PDF (15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藻胆体发射终端能量传递过程的研究
    王慧, 赵井泉, 蒋丽金
    1999, 20(11):  1746-1749. 
    摘要 ( )   PDF (20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超快速时间分辨光谱研究了蓝绿藻藻胆体的2个变藻蓝发射终端(APB,API)单体和三聚体内的能量传递过程,探测到APB和API单体的两组亚基αAPAP和αAPBAPAP18)间的能量传递时间常数分别为30ps和194ps.APB和API三聚体所共有的9~32ps的短寿命组分来源于同一单体内能量由αAP向βAP的传递过程。另2个短寿命组分(68ps和50ps)则可分别指认为APB内βAP→αAPB和API内αAP→β18能量传递的时间常数,所测得的长寿命组分则是几种终端基团基态恢复的平衡时间。
    卡宾与醚C-H键插入反应的理论研究--(Ⅰ)卡宾与二甲醚的插入反应
    林启君, 冯大诚, 王焕杰, 蔡政亭
    1999, 20(11):  1750-1753. 
    摘要 ( )   PDF (18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MP2/6-31G(d)水平上计算了单重态的CH2与二甲醚中C-H键插入反应的过程,并在MP4/6-31G(d)水平上计算了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能量。反应仅具有一个8.1kJ/mol的早期势垒,反应过程是卡宾的一个亲电-亲核过程,在插入过程中,卡宾空的p轨道和占有一对孤电子的σ轨道分别指向C-H键的H原子和C原子。
    取代吡啶系列分子的光谱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张锁秦, 封继康, 任爱民, 苏忠民
    1999, 20(11):  1754-1758. 
    摘要 ( )   PDF (131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AM1方法优化分子构型,用ZINDO方法研究了氨基、硝基取代的吡啶系列分子的电子光谱,并在此基础上用自编程序计算了这些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对取代吡啶系列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在微观上给予了解释。
    水溶性C60衍生物的电化学合成及表征
    郑宁, 玉占君, 李林松, 周誓红, 韩力, 李铁津
    1999, 20(11):  1759-1762. 
    摘要 ( )   PDF (52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电化学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良好水溶性并能在水及空气中长期稳定存在的C60衍生物,经电泳实验证实该衍生物带负电荷。红外光谱及近红外光谱显示该水溶物有稳定键合的CO和OH基,所以表现出强亲水性。在可见区(从420nm到700nm)有非常宽的发光谱带,这是由于Jahn-Teller效应以及C60和OH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用渗流理论计算高分子溶液中溶剂的自扩散系数
    刘华, 蒋文华, 韩世钧
    1999, 20(11):  1763-1766. 
    摘要 ( )   PDF (52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微观渗流理论建立了溶剂小分子在高分子溶液中的自扩散模型,并据此模型对不同温度和浓度下的聚苯乙烯(PS)-苯、PS-甲苯、PS-乙苯和PS-四氢呋喃4个体系中小分子的自扩散系数进行了关联,计算出在不同温度下溶剂分子扩散所需的临界浓度。结果表明,在PS玻璃化温度以下,本模型对于温度和浓度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关联精度。
    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氧化四氢糠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宋文玉, 李文魁, 贾春平
    1999, 20(11):  1767-1771. 
    摘要 ( )   PDF (23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于27~42℃区间氧化四氢糠醇(THFA)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Ag(Ⅲ)及四氢糠醇均为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增大而增大,随[IO4-]增加而减小,并有微弱的正盐效应。在氮气保护下,反应体系不能引发丙烯腈或丙烯酰胺聚合。提出了含有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求出了平衡常数、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用GC-MS和GC-IR研究环己烯分子氧氧化的络合催化反应
    王荣民, 俞天智, 何玉凤, 王云普, 谢宝汉, 夏春谷, 索继栓
    1999, 20(11):  1772-1775. 
    摘要 ( )   PDF (110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GC-IR和GC-MS方法确认了环己烯在高分子氨基酸Schiff碱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存在下分子氧氧化环己烯的产物,提出了自由基机理。
    ASP复合驱油体系瞬时界面张力的研究
    牟建海, 李干佐, 李英, 曹绪龙, 曾胜文
    1999, 20(11):  1776-1780. 
    摘要 ( )   PDF (23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胜利油田孤岛试验区原油为油相,用正交试验筛选了碱/天然混合羧酸盐/聚合物驱油体系,讨论了各组分对ASP复合驱油体系油水瞬时界面张力的影响,并探讨了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在油水界面的吸附机理。
    研究快报
    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中的σπ模型及应用
    杨忠志, 丛尧, 王长生
    1999, 20(11):  1781-1783. 
    摘要 ( )   PDF (18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3-X-2(1H)-吡啶酮互变异构体系的理论计算
    邹建卫, 李江波, 朱龙观, 俞庆森, 林瑞森
    1999, 20(11):  1784-1786. 
    摘要 ( )   PDF (24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TiO2纳米粒子膜的表面态性质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曹亚安, 丁兰, 马颖, 管自生, 谢腾峰, 张昕彤, 吴志芸, 白玉白, 李铁津, 姚建年, 吴越
    1999, 20(11):  1787-1789. 
    摘要 ( )   PDF (40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阳离子聚电解质对油污泥的絮凝作用机理
    黎钢, 许涛, 张松梅, 于翠艳
    1999, 20(11):  1790-1792. 
    摘要 ( )   PDF (92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具有不同层间距、比表面和孔径大小的氧化硅柱层状铌酸的制备
    侯文华, 汪学广, 颜其洁, 陈静
    1999, 20(11):  1793-1794. 
    摘要 ( )   PDF (16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MMA/BA无皂乳液聚合机理研究──三阶段成粒机理
    张茂根, 翁志学, 黄志明, 潘祖仁
    1999, 20(11):  1795-1799. 
    摘要 ( )   PDF (62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CoulterLS230激光粒径分析仪研究MMA/BA无皂乳液共聚合中单分散粒子的成粒机理。根据理论和实验数据分析,其成核过程为均相成核机理。根据粒径分布和粒子数变化情况,把无皂乳液聚合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成核-凝聚阶段,体系粒子数密度迅速增加,而粒径变化较小;第二阶段为成核-凝聚、增长-聚并共存阶段,当粒子数密度开始快速减少时,标志着第一阶段结束,第二阶段开始,当初级粒子开始消失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结束;第三阶段为增长-聚并阶段。成核过程结束后,粒子迅速增长,较小粒子在增长过程中的优先聚并,导致粒径逐渐趋向均一,最终生成单分散性乳液。
    MMA/BA/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钠盐无皂乳液聚合的成粒机理
    张茂根, 翁志学, 黄志明, 潘祖仁
    1999, 20(11):  1800-1803. 
    摘要 ( )   PDF (19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在少量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钠盐存在下,MMA/BA无皂乳液聚合成粒过程,发现聚合初期产生的初级粒子消失后,两次周期性地产生小粒子。经分析,是新的成核作用产生的,表明在聚合的中晚期,成核过程并未真正结束,而是处于成核-聚并的动态平衡之中。
    可乳化共聚单体AGES用于无皂乳液聚合的研究
    唐广粮, 郝广杰, 宋谋道, 张邦华
    1999, 20(11):  1804-1807. 
    摘要 ( )   PDF (65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一种新型可共聚单体烯烃基甘油醚磺酸盐(AGES),不仅含有具有反应活性的烯键,而且带有起乳化作用的磺酸离子基团及羟基,可用于MMA/BA无皂乳液聚合体系。对乳胶粒大小、乳液的流体力学行为及共聚物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AGES的引入,可获得直径为0.5μm左右的分布均匀的乳胶粒,乳液含固量高(60%),粘度低,是稳定的塑性非牛顿流体乳液,共聚物为典型的无规共聚。
    研究快报
    含C60的苯乙烯和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陶征洪, 汪长春, 杨武利, 府寿宽
    1999, 20(11):  1808-1810. 
    摘要 ( )   PDF (25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子辐照对聚反式1,4-丁二烯晶型转变的影响
    蔡佳利, 李杲, 杨小牛, 苏峰育, 董为民, 周恩乐
    1999, 20(11):  1811-1812. 
    摘要 ( )   PDF (34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双功能光折变模型分子的光电导性质
    李峰, 王静媛, 杨庆鑫, 魏振乾, 汤心颐
    1999, 20(11):  1813-1814. 
    摘要 ( )   PDF (11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甲基-3-氧杂丁环甲醇的阳离子型开环聚合
    侯健, 颜德岳, 朱新远, 方亚鹏
    1999, 20(11):  1815-1816. 
    摘要 ( )   PDF (11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主链"甲壳型"高分子的合成及其液晶性研究
    糜七定, 张海良, 周其凤
    1999, 20(11):  1817-1819. 
    摘要 ( )   PDF (44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两亲性含糖嵌段共聚物在水中分子聚集形态的转变
    梁玉增, 李子臣, 李福绵
    1999, 20(11):  1820-1822. 
    摘要 ( )   PDF (4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多孔二氧化硅对聚环氧乙烷结晶行为的影响
    王莉玮, 黄丽, 王贵宾, 王子忱, 姜振华, 马荣堂
    1999, 20(11):  1823-1825. 
    摘要 ( )   PDF (77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