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0-02-10
    目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第32卷第2期封面和目次
    2011, 32(2):  0. 
    摘要 ( )   PDF (722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快报
    链式钴微米六方片的溶剂热合成及磁性
    刘美英 林春明 许志玲 白丹 单楠楠 李柏娜
    2011, 32(2):  201-203. 
    摘要 ( )   PDF (125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十二硫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结构导向剂、乙二醇和乙二胺为混合溶剂,利用溶剂热技术成功地制备了Co粒子,并用XRD、SEM、TEM、HRTEM及SQUID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及磁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Co粒子属hcp相,呈六方片状,直径约为2 μm,厚度约为80 nm,大量的六方片相互交叉连接成链式结构,并且六方薄片由更为细小的丝带状的纳米片(厚度约为10 nm)构成;室温下样品表现出良好的铁磁性特征,其饱和磁化强度Ms、剩余磁化强度Mr及矫顽力分别为126.6 emu/g、13.7 emu/g和163.4 Oe.  
    热聚合制备分子印迹膜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场监测方法
    魏清泉 韦天新 裴晓飞
    2011, 32(2):  204-206. 
    摘要 ( )   PDF (127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组设计了SPR现场监测MIFs热聚合成膜过程的装置, 并对所制备MIFs的吸附特性进行了检测.
    iPP/HDPE/CB复合材料制备及反常的温度-电阻效应
    郜永娟 刘正英 尹朝露 黄世琳 杨鸣波
    2011, 32(2):  207-209. 
    摘要 ( )   PDF (141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利用普通熔融挤出法制备了iPP/HDPE/CB复合材料, 分别采用注射成型及压制成型方法得到测试试样. 通过研究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 考察注塑试样和压制试样的PTC特性及复合材料形态结构与试样PTC特性之间的关系.
    研究论文
    含甲基咪唑的抗肿瘤转移NAMI-A衍生物的水解和电化学性质
    梁曜华 毕葳 梁国刚 杨滨 赵良
    2011, 32(2):  210-217. 
    摘要 ( )   PDF (83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trans-[RuCl4(DMSO)(4-MeIm)][(4-MeIm)H](4-MeIm=4-甲基咪唑)(化合物1)和trans-[RuCl4(DMSO)(N-MeIm)][(N-MeIm)H](N-MeIm=N-甲基咪唑)(化合物2). 通过UV、NMR、CV研究了配体结构(4-甲基咪唑, N-甲基咪唑)对NAMI-A衍生物的水解机理-动力学、电化学性质及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Ⅰ氯、Ⅱ氯及DMSO水解反应机理与NAMI-A相似, 但其各级水解速率皆比NAMI-A快, 即将推电子的甲基引入咪唑环(4位), 明显加快NAMI-A衍生物的Ⅰ氯、Ⅱ氯及DMSO水解反应速率. 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的稳定性高于中性溶液.
    Corrole锰-氧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刘晶晶 汪华华 应晓 王湘利 章浩 刘海洋
    2011, 32(2):  218-224. 
    摘要 ( )   PDF (107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5,10,15-三(五氟苯基)-Corrole(tpfc)Mn(V)≡O配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以二氯甲烷溶剂为参考,乙醇、正辛醇、乙醚、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甲苯能加速(tpfc)MnV≡O的衰减,而N’N二甲基甲酰胺、水、乙酸乙酯、丙酮能减缓(tpfc)MnV≡O的衰减. (tpfc)MnV≡O与盐酸、醋酸反应生成(tpfc)MnIV-Cl、(tpfc)MnIV-O2CCH3. (tpfc)MnIII能与咪唑、四甲基咪唑、吡啶形成1:1的配合物,轴向配位常数按Imidazole >4-Methylimidazole >Py顺次减弱,在这些轴向配体存在时,(tpfc)MnV≡O的稳定性显著降低. 轴向配体与(tpfc)MnIII的结合导致其MnIII/MnIV半波电位降低. XPS实验结果显示(tpfc)MnIII与轴向配体结合后,其中心金属锰的结合能Mn2p3/2减少,减少程度与轴向配体的给电子能力有关.  
    YF3:Eu3+纳米纤维/高分子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侯远 董相廷 王进贤 刘桂霞 李乐慧
    2011, 32(2):  225-230. 
    摘要 ( )   PDF (168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Y2O3:Eu3+纳米纤维,使用NH4HF2为氟化剂,经双坩埚法氟化和脱氨后得到YF3:Eu3+纳米纤维,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YF3:Eu3+纳米纤维/PVP复合纳米纤维. XRD分析表明,立方相的Y2O3:Eu3+氟化后,得到了正交相的YF3:Eu3+纳米纤维,空间群为Pnma;YF3:Eu3+纳米纤维/PVP复合纳米纤维具有明显的YF3:Eu3+的衍射峰. SEM分析表明,YF3:Eu3+纳米纤维与YF3:Eu3+纳米纤维/PVP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分别为91±11 nm、319±43 nm,表面光滑. 用Shapiro-Wilk方法检验,纤维直径属于正态分布. 荧光光谱分析表明,YF3:Eu3+纳米纤维和YF3:Eu3+纳米纤维/PVP复合纳米纤维的最强发射峰均位于588 nm和595 nm,属于Eu3+的5D0→7F1跃迁,表明Eu3+占据YF3基质中Y3+晶格点的C2对称格位. PVP对YF3:Eu3+发光峰位没有影响,但发光强度降低;YF3:Eu3+的含量与YF3:Eu3+纳米纤维/PVP复合纳米纤维的发光强度成线性关系.
    Ce0.8Gd0.2–xPrxO1.9固溶体的合成与表征
    林晓敏 孙嘉苓 闫石 朱丽丽 苏文辉
    2011, 32(2):  231-235. 
    摘要 ( )   PDF (102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交流阻抗谱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稀土双掺杂Ce0.8Gd0.2–xPrxO1.9 (x=0, 0.02, 0.10)固溶体的结构和导电性进行了研究. XRD结果表明经800 ℃焙烧所有样品都形成了单相立方萤石结构,平均晶粒为23–30nm之间;XPS结果表明样品中镨离子以混合价态Pr3+和Pr4+存在;Raman谱结果表明Ce0.8Gd0.2–xPrxO1.9(x=0, 0.02, 0.10)具有氧缺位的立方萤石结构,Pr离子的掺杂有利于氧缺位增加; 阻抗谱表明稀土双掺杂Ce0.8Gd0.2–xPrxO1.9 (x=0.02, 0.10)的电导率高于稀土单掺样品Ce0.8Gd0.2O1.9(σ600oc =1.62×10–3 S.cm–-1),Ce0.8Gd0.10Pr0.10O1.9的电导率最大(σ600oc = 6.15×10–3 S.cm–-1,导电活化能Ea=0.64eV (<400℃), Ea=0.82eV(>400℃),这与材料内部更多的氧离子缺位和小极化子电子导电有关.  
    HKC细胞损伤对草酸钙晶体成核和聚集的促进作用
    姚秀琼 邓穗平 欧阳健明
    2011, 32(2):  236-240. 
    摘要 ( )   PDF (337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H2O2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进行损伤. HKC损伤后,其活力降低,并表达骨桥蛋白(OPN). 损伤细胞促进草酸钙晶体的成核、聚集,并促进一水草酸钙(COM)晶体的形成,但对晶体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本文结果提示,HKC细胞损伤后增加了肾结石形成的危险性.
    黄芩类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王宁 刘忠英 胡秀丽 卜凤泉 赵学忠
    2011, 32(2):  241-245. 
    摘要 ( )   PDF (38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利用荧光猝灭技术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黄芩苷和汉黄芩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性质,由药物对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求出了其结合常数. 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结合力的性质. 并进一步研究了Zn2+, Mg2+, Al2+,和 Cu2+存在时对结合性质的影响. 不仅对于揭示体内药物动力学问题,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一定意义,而且对于进行药物分子设计、开发新药等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正常和良恶性乳腺组织
    赵瑾 刘亚奇 徐怡庄 张元福 吴瑾光 侯宽永 赵红梅 雷玉涛 周孝思 徐智 凌晓锋
    2011, 32(2):  246-251. 
    摘要 ( )   PDF (80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衰减全反射法, 检测乳腺手术中切除的四种新鲜离体乳腺组织77例,包括正常乳腺组织18例,乳腺增生13例,乳腺纤维腺瘤21例,乳腺癌25例. 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的方法比较上述四类乳腺组织红外光谱各谱带的峰位、相对峰强及半高宽结果表明:与蛋白、脂质、糖类与核酸相关的谱带在上述四种不同类型乳腺组织之间均存在高度的统计学差异(P<0.05). 因此,应用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可以区分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以及乳腺癌四种乳腺组织,这将为今后在手术中运用原位在体FTIR指导外科医生进行精准手术奠定基础.
    Ag(I)-呋塞米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二级散射和倍频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李翠侠 刘绍璞 刘忠芳 胡小莉
    2011, 32(2):  252-257. 
    摘要 ( )   PDF (44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pH 3.5的HAc-NaAc介质中,呋塞米(FUR)与Ag(I)形成1:1的螯合物,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显著增强,其最大RRS,SOS和FDS波长分别位于310、584和330 nm. 在一定范围内,三种散射增强(ΔIRRS, ΔISOS和ΔIFDS)均与呋塞米浓度成正比. 方法具有较高灵敏度,RRS,SOS和FDS法对FUR的检出限(3?)分别为1.3 ng/mL、3.0 ng/mL和6.9 ng/mL. 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据此,提出了简便快速、准确、高灵敏测定痕量呋塞米的光散射新方法,适用于片剂和尿样中呋塞米的测定. 文中还对反应机理和散射光谱增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去势手术对大鼠肾上腺中孕烯醇酮,17α-羟孕烯醇酮和脱氢表雄酮代谢影响
    华海茵 陈君 范雪梅 胡明球 梁琼麟 那言群 王义明 罗国安
    2011, 32(2):  258-261. 
    摘要 ( )   PDF (42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临床对于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雄激素阻断治疗,已被证明能够引起肾上腺中CYP17a1基因表达增强. 由于该基因所编码的酶为肾上腺中肾上腺雄激素合成的关键酶,那么去势后由该酶所催化的甾体激素合成途径中的孕烯醇酮、17a-孕烯醇酮以及脱氢表雄酮的含量应该也会出现相应变化. 本文建立了一种适用于生物组织样品中检测三种激素的GC-MS方法. 并通过去势大鼠模型. 对肾上腺中三种激素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检测分析. 去势后4周,17a-孕烯醇酮和脱氢表雄酮含量显著升高.  
    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数据的尺度归一化新方法
    董继扬 李伟 邓伶莉 许晶晶 Julian L. Griffin 陈忠
    2011, 32(2):  262-268. 
    摘要 ( )   PDF (66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数据预处理中,尺度归一化主要目的是提高特征代谢物信息的权重,减小噪声及无关代谢物信息的影响,从而降低后续模式识别分析的难度.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尺度归一化方法,该方法不强调各变量在尺度上的归一,而是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提高那些稳定性高、且在不同类别样本中具有显著差异性的变量的权重,以增强与特征代谢物相关的信息. 文中分别采用模拟数据和真实代谢组学数据对新归一化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估,并与单位方差法(Unit Variance)、变量稳定性(Variable Stability)和尺度缩放法(Level Scaling)等常用的尺度归一化方法做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新归一化方法能够提高多变量统计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地保留核磁共振谱的分子信息,有助于特征代谢物的识别,并使后续的数据分析结果具有更好的可解释性.
    基于漂浮有机液滴凝固液相微萃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分配系数及含量测定
    张茜 陈璇 白小红
    2011, 32(2):  269-274. 
    摘要 ( )   PDF (41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漂浮有机液滴凝固液相微萃取(SFODLPME)对中药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富集,建立SFODLPME-HPLC快速测定中药材样品中低丰度黄酮类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 并讨论了黄酮类化合物富集倍数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富集倍数与供相体积之间的关系,定义和阐述了EF1μg?mL-1及其物理意义,计算了漂浮有机液滴凝固相体积及黄酮类化合物的表观分配系数. 在SFODLPME的优化条件下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测得8种黄酮类成分的线性范围均为0.01~10.00μg/ml;检测限在1.0~0.01ng/mL;精密度RSD<7.0%;药材中分析物的回收率在96.0% ~104.2%. 当加入萃取溶剂体积为40μl 时,形成漂浮有机液滴凝固相体积为52±14μl;8种黄酮类成分的表观分配系数在44.8~243.9之间.  
    醇/盐双水相体系中α-环己基扁桃酸手性分子识别
    郭志峰 李芬芳 邢健敏
    2011, 32(2):  275-280. 
    摘要 ( )   PDF (45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含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手性识别剂的醇/盐双水相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性识别萃取体系,研究了α-环己基扁桃酸(CHMA)对映体在其中的手性识别行为.详细考察了HP-β-CD浓度、CHMA浓度、乙醇和硫酸铵质量分数、体系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CHMA对映体分配比(D)和分离因子(α)的影响.结果显示,含有手性识别剂HP-β-CD的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CHMA对映体具有很强的手性识别能力;体系中HP-β-CD浓度、乙醇质量分数、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对映体的分离度影响较大;在体系温度为40 ℃,pH值为2,乙醇质量分数为30%,硫酸铵质量分数为15%,HP-β-CD的浓度为50 g.L-1,CHMA浓度为0.5 mmol.L-1时,手性识别分离效果最佳,分离因子(α)达到了1.86.
    基于点击化学反应的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张奇 王彬 黎霞 侯洁 白芳 孙丹 白钢
    2011, 32(2):  281-285. 
    摘要 ( )   PDF (102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介绍了一种新型免疫荧光标记方法及其在细胞荧光检测中的应用技术.首先,合成了两个关键的化合物6-叠氮-己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和4-乙炔基-N-乙基-1,8-萘酰亚胺,并将合成的6-叠氮-己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与抗her2抗体Anti-HP15的游离氨基偶联获得叠氮化IgG,随后通过铜离子催化4-乙炔基-N-乙基-1,8-萘酰亚胺中的炔基与标记抗体的叠氮基团进行点击化学反应,同时以NHS-FITC和NHS-Rhodamine标记的抗体为阳性对照,确认了采用该标记方法的灵敏度,其检测限可达0.1 μg,EC50与阳性对照相当.然后在细胞水平进行染色分析,结果表明,叠氮标记抗体可有效应用于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最后,采用激光共聚焦三通道复合荧光分析法对不同标记方法及其对应的免疫荧光显色方法进行研究,确认了采用本研究开发的方法标记的抗体可与其他免疫荧光技术同时使用,且结果互不干扰.本研究通过开发一种新型的抗体标记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免疫荧光抗体分析方法,并在细胞水平上进行了应用验证,丰富了免疫荧光抗体检测手段,该方法在未来的免疫研究中具备发展潜力和广泛应用前景.
    聚烯烃用新型抗氧化剂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能
    杨永冲 程杰 成昌梅 何娟 郭宝华 赵玉芬
    2011, 32(2):  286-291. 
    摘要 ( )   PDF (130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对抗氧化剂HP136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设计并合成一系列HP136衍生物, 旨在筛选出新的碳自由基捕获剂. 通过对其黄度测试和熔流指数等性能研究发现, 1,1-二芳基乙酰胺型化合物的抗氧化性和颜色变化都接近HP136, 其中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N-烯丙基-2-苯基乙酰胺(2d)具有与HP136相当的抗氧化性能,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个新的藏药臭蚤草二萜苷
    范华芳 黄圣卓 蒋思萍 汪秋安 朱华结
    2011, 32(2):  292-295. 
    摘要 ( )   PDF (24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藏药臭蚤草的95%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个二萜苷类化合物,采用IR, MS和1D, 2D NMR, ESI, HR-ESI等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2-O-(2-O-isovaleryl-?-D-glucopyranosyl) atractyligenin (1), 2-O-(2-O-isovaleryl-3-?-D-apiofuranosyl-(1→3)-?-D-glucopyranosyl) atractyligenin (2), 其中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屈螺酮分子中6β,7β-亚甲基结构的简便构建及屈螺酮的合成
    贺诗华
    2011, 32(2):  296-299. 
    摘要 ( )   PDF (34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了简便构建屈螺酮分子中6β,7β-亚甲基结构的合成路线并合成了屈螺酮. 以15β,16β-亚甲基-3-氧代-17α-孕甾-4,6-二烯-21,17-羰内酯为起始原料,依次经硼氢化钠还原、间氯过氧苯甲酸环氧化、氢化铝锂还原性开环、Simmons-Smith加成以及铬酐氧化等5步反应得到目标物屈螺酮. 中间体4β,5β-环氧-15β,16β-亚甲基-17α-孕甾6-烯-3β-醇-21,17-羰内酯经C4-O还原开环得到顺式产物15β,16β-亚甲基-17α-孕甾-6-烯-3β,5β-二醇-21,17-羰内酯,产率91.4%,没有检测到C5-O裂解产物,高效地得到了高立体选择性定位导向Simmons-Smith加成所需的5β-羟基-6-甾烯结构. 中间体和目标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证了其化学结构.
    4-氧-3-氮杂-三环[5.3.1.02.5]十一烷-9-甲酸甲酯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梁国娟 陈安齐
    2011, 32(2):  300-305. 
    摘要 ( )   PDF (57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2-金刚烷酮为起始原料,通过烯烃与氯磺酰异腈酸酯的【2+2】环加成等5步反应合成了新型双环β-内酰胺类化合物5。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IR和M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此外,还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方法进一步测定了化合物5的空间立体结构,证明烯烃3与氯磺酰异腈酸酯的【2+2】环加成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和位置选择性。
    基于四氢喹啉酸骈环戊烯骨架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
    柴茜 沈强 马兰萍 王昕 孟韬 李静雅 李佳 沈竞康
    2011, 32(2):  306-315. 
    摘要 ( )   PDF (51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集中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有限目标,选择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家族这一生物体系中有代表性的PTP家族成员PTP1B、SHP-1、SHP-2、LAR、CDC25B及PRL-3进行研究.通过综合高通量筛选获得的“苗头”化合物结构信息,分析得到四氢喹啉骈环戊烯骨架,初步的构效关系确认四氢喹啉酸骈环戊烯母核结构可作为PTPs抑制剂的基本骨架用于下一步的化学修饰。通过34个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发现四氢喹啉酸骈环戊烯的苯环8-位含有较大疏水取代基的化合物显示对PTP1B较强的抑制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其中,化合物31和35对PTP1B的抑制活性分别达到0.4 μmol/L和0.6 μmol/L(IC50),并且对CDC25B及SHP1、SHP2显示出30倍以上的选择性.
    具有新型核心结构的肽类BACE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门秀峰 何军林 徐亮 程军平 周金武 程肖蕊 周文霞 张永祥 刘克良
    2011, 32(2):  316-321. 
    摘要 ( )   PDF (197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KMI-008为先导化合物,4-羟基或氨基取代的脯氨酸模拟其Pns,设计并合成了19条肽序列,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目标肽体外对BACE1的抑制作用. 所合成化合物对BACE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两个化合物(LK-MX-41、LK-MX-42)与先导化合物活性相近,其核心结构由L-Phe-D-Pro组成,可以模拟BACE1的催化中心与底物相互作用的过渡态;含有该结构的肽序列,有可能成为研究肽类BACE1抑制剂的另一途径. 应用Autodock 4将所合成化合物与BACE1进行对接,结合体外活性测试结果对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先导化合物及目标肽用固相法合成,经RP-HPLC测定纯度、ESI-MS确定相对分子量.  
    亚微米级免疫磁球及其在细菌分离中的应用
    牛牧 杜美红 邓奕 高明远
    2011, 32(2):  322-326. 
    摘要 ( )   PDF (53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亚微米级的单分散磁性微球为基础,制备出了表面包被有沙门氏菌抗体的免疫磁球. 利用表面电位、荧光和ELISA等方法研究了抗体在磁性微球表面的吸附行为. 在沙门氏菌磁分离实验中,通过调节投料抗体的浓度,研究了免疫磁球表面抗体浓度和磁分离效率的相关性,与微米级商品化免疫磁球的对比中,亚微米级的免疫磁球表现出了更高的磁分离效率.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评价人类VDAC通道蛋白晶体结构的生物活性
    孙铁东 赵熹 黄旭日
    2011, 32(2):  327-331. 
    摘要 ( )   PDF (242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压依赖阴离子选择性通道(Voltage dependent anion-selective channel, VDAC)是线粒体外膜上重要的通道蛋白,转运线粒体和细胞质之间的代谢物,对于线粒体发挥生理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为研究VDAC分子的调控机制,在电场存在和不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对I型人类VDAC分子(hVDAC1)分别进行了分子模拟研究. 比较结果显示:外加电场的有无与方向变化对hVDAC1分子的运动模式和离子通过过程影响不明显,hVDAC1分子仍然保持以N端α螺旋在β桶内横向运动为主的运动模式. 综合模拟结果和相关的实验结果,我们推测,发表的hVDAC1晶体结构可能不是其发挥生理功能的结构状态.  
    乙烯和丙烯自由基共聚反应的多尺度模拟模型
    刘玉华 刘鸿 刘靖尧 吕中元
    2011, 32(2):  332-338. 
    摘要 ( )   PDF (112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量子化学和传统过渡态理论计算了乙烯和丙烯自由基聚合反应的速率常数. 利用速率常数定义了聚合反应几率(Pijl),构造了乙烯丙烯共聚合反应的粗粒化动力学模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不同组成比例的乙烯丙烯共聚合反应. 发现反应速率常数和链端自由基周围的单体浓度都影响链上组分的序列分布.
    CuO+氧化苯直接形成苯酚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谢均 李桂英 胡常伟
    2011, 32(2):  339-343. 
    摘要 ( )   PDF (87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UB3LYP/6-31G(d,p) 水平下研究了CuO+氧化苯形成苯酚反应的详细机理,同时计算了单重态和三重态势能面。计算结果表明,苯与CuO+间相互作用主要为?配键,反馈?键较弱. CuO+氧化苯形成苯酚反应通过非自由基氢摘取机理完成,主要包括C-H键活化和苯基与羟基耦合两步反应. C-H键活化为整个反应的决速步骤. C-H键活化步骤涉及势能面交叉,且自旋交叉与动力学相关。CuO+氧化苯形成苯酚反应在气相中很容易进行.
    高温热裂解Ketjen Black EC 300J碳黑负载钴卟啉的氧还原性能
    章虹 任奇志 何盛一 王庆宇 蒋宗润
    2011, 32(2):  344-349. 
    摘要 ( )   PDF (116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具有高介孔面积和导电性能的碳黑Ketjen Black EC 300J (简称KB) 作为载体,制备了碳黑负载钴卟啉(CoTMPP/KB),经过900 ℃热处理后得到电催化剂,用于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 利用循环伏安法 (CV) 研究了碳载体不同预处理方法以及高温热处理对催化剂的氧还原催化性能影响. 结果表明,6 mol?L-1 HNO3 预处理步骤可以很好地改善KB性能,碳黑负载钴卟啉经过900 ℃ 热处理后,虽然钴卟啉的结构发生了裂解,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氧还原催化性能,阴极峰值电位 (Ep) 及最大电容电流 (Ip) 均为最佳. 采用IR、XRD、TEM和氮吸附/脱附等物理测试手段对KB碳黑以及电催化剂表面性质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经6 mol?L-1 HNO3 预处理的KB碳黑表面羟基 (-OH) 等含氧基团增多,团聚不明显, 平均粒径约30 nm;孔结构主要由孔径分布较窄的中孔组成,是一种较好的电催化剂载体;经900℃ 热处理后,电催化剂结构中有 CoC3 (101) 和金属态 Co(111) 结构出现,钴离子在碳黑表面的分散较好,平均孔径 8.2 nm,比表面积为463.4 m2?g-1.
    钌钛复合氧化物载Pd催化剂的制备及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孔祥峰 沈娟章 陆天虹 芦永红 王伟 范新庄 徐海波
    2011, 32(2):  350-354. 
    摘要 ( )   PDF (185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TiN浸渍热分解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钌钛复合氧化物(RuxTi1-xO2)纳米粉体,并以此做负载,用微波还原法制备了用作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阳极催化剂的钯催化剂(Pd/RuxTi1-xO2, Pd质量分数20%). 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测试表明,Pd纳米颗粒分散在棒状、具有金红石结构的RuxTi1-xO2表面. 用电化学方法测试Pd/RuxTi1-xO2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RuxTi1-xO2中Ru含量会影响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当x为0.3时,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性最高,稳定性也最好.
    Pt含量及活化温度对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异构化性能的影响
    宋华 董鹏飞 石洋
    2011, 32(2):  355-360. 
    摘要 ( )   PDF (50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制备了固体超强酸Pt- S2O82-/ZrO2-Al2O3催化剂,采用XRD、TPR、TG-DTA 、FT-IR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高压微反-色谱联合装置上,考察了Pt质量分数和活化温度对催化剂正戊烷异构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Pt能使催化剂的还原温度降低;增强载体表面氢气的溢流效应,提高酸强度;Pt质量分数0.10%、活化温度300℃的催化剂异构化活性最高,在反应温度220℃、压力2.0MPa、氢烃摩尔比4:1、质量空速1.0h-1时,异戊烷产率达62.3%. 在100h内异戊烷收率可稳定在55%左右,选择性在98.0%以上.  
    氯离子对苯酚电化学氧化降解过程的影响
    王璇 黄卫民 刘小波 陆海彦 林海波
    2011, 32(2):  361-365. 
    摘要 ( )   PDF (37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用Ti/SnO2-Sb2O5/PbO2和Ti/Ru-Ti-Sn氧化物涂层阳极研究了氯离子对苯酚电化学氧化降解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中加入氯离子能提高苯酚的去除效率并完全降解. 在无氯离子存在下,有机物电化学降解主要以直接电氧化方式进行;在氯离子存在下,不仅可发生间接电化学氧化,而且也同时发生直接电氧化. 对于析氯阳极体系,如Ti/Ru-Ti-Sn阳极,主要发生有机物的间接电氧化;对于高氧超阳极体系,如Ti/PbO2阳极,有机物的间接电氧化和直接电氧化可能同时发生. 氯离子对于有机物的间接电氧化起到类似催化剂的作用,这种催化作用主要是由于氯离子在有机物氧化过程中阳极表面层和溶液本体电生成了Cl-/活性氯的氧化还原媒介.
    氧化石墨掺杂的电化学活性自支撑聚苯胺膜
    王光 刘红缨 朱英 万梅香 江雷
    2011, 32(2):  366-371. 
    摘要 ( )   PDF (129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氧化石墨(GO)为掺杂剂和模板,采用化学原位聚合法并通过调节苯胺单体和氧化石墨的质量比,合成了层状结构的聚苯胺/氧化石墨(PANI/GO)层状结构的自支撑膜。SEM和XRD研究表明,当苯胺单体与GO的质量比为67:1时,PANI/GO复合材料具有层间距~1.36 nm的层状结构,证实 GO的模板功能。XPS和FTIR研究表明PANI/GO复合材料中的典型的聚苯胺的掺杂态,进一步证实GO的掺杂功能。此外,电化学和热失重测量表明PANI/GO层状结构的自支撑膜呈现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高电化学活性.
    热致相分离制备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
    刘淑琼 肖秀峰 刘榕芳 林月红 钟章裕 焦简金
    2011, 32(2):  372-378. 
    摘要 ( )   PDF (425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以二氧六环/叔丁醇为溶剂体系,采用热致相分离方法制备出具有多级孔径的三维连通的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 探讨了陈化、陈化温度、聚合物浓度、二氧六环/叔丁醇 (溶剂/非溶剂)比例对纳米纤维支架的结构和纤维直径大小的影响. 结果表明,陈化对较低聚合物浓度下(≤7%)纳米纤维结构的形成影响明显,而在较高聚合物浓度时(>10%),只要控制在一定温度下相分离即可形成纳米纤维结构的支架;较低的陈化温度(≤5℃)有利于纳米纤维状网络结构(直径约20-300nm)的形成,且随着陈化温度的下降,纤维网络结构分布更加均匀;聚乳酸浓度增加, 纤维细化,网络结构分布更均匀,所形成的孔结构也更致密;叔丁醇含量≤12%时,纤维直径变化不大;当叔丁醇含量>12%时,纤维直径明显增加(约500 nm).
    两种聚磷腈的合成及溶液性质
    陈轩 刘桂华 姬相玲 薄淑琴
    2011, 32(2):  379-382. 
    摘要 ( )   PDF (89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六氯环三磷腈高温开环聚合得到聚二氯磷腈,再与不同种类的醇钠和酚钠取代反应合成了两种分子量高于3×106g/mol的聚双苯氧基磷腈(PDPP)与聚双乙氧基磷腈(PDEP). 利用GPC与三检测器(包括示差、粘度、多角度静态激光光散射MALLS)联用的方法研究了其在THF(含有0.1%的四正丁基溴化铵)中分子链的构象和形态,得到这些样品的重均分子量Mw,特性粘数[η],Z均回转半径(简写为Rg,Z),以及[η]与重均分子量Mw、 Rg,Z与Mw之间的单分散标度关系. PDPP与PDEP的标度关系分别为 [η]=1.71×10-2Mw0.64,Rg,Z=0.80×10-2Mw0.60; [η]=9.10×10-2Mw0.58,Rg,Z=1.62×10-2Mw0.58. 这些结果表明这两种聚磷腈在THF中都具有线性柔性链无规线团的构象.  
    含硅乙烯基醚单体的合成及光聚合反应
    肖时卓 邹应全
    2011, 32(2):  383-388. 
    摘要 ( )   PDF (37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采用含氯硅烷或硅氧烷与含羟基的单乙烯基醚的取代反应合成了8种含硅乙烯基醚单体,并研究了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光聚合反应过程. 该合成反应过程简单、产率高,是合成含硅乙烯基醚单体的有效方法. 性质研究表明6种单体黏度合适,6种单体热稳定性好;光聚合反应研究表明,随着引发剂浓度(< 2.4wt %时)增加,单体聚合反应速率随之增大. 双官能度的单体在聚合速率和诱导期上表现整体优于单官能度单体. 含硅乙烯基醚单体的固化速率非常快,可以通过增加产酸剂浓度或光强来提高双键转化率.
    Monte Carlo模拟研究高分子单链在基体中扩散的拓扑效应
    杨永彪 孙昭艳
    2011, 32(2):  389-394. 
    摘要 ( )   PDF (141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分子流体的性质同高分子的链结构及其动力学行为密切相关. 在高分子共混物中,共混组分的性质不仅依赖于自身的拓扑结构,还受到其它组分分子拓扑的影响. 本文中采用基于格子模型的Monte Carlo模拟方法研究了在高分子基体中扩散的4种不同拓扑组合(环形或线形高分子链)体系中目标单链的静态和动态性质. 结果发现,环形目标单链的性质受基体分子拓扑结构的影响要大于线形目标单链;其中环/线这一拓扑组合中目标单链的扩散机理相比其本体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链末端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对引起这一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做了分析.  
    梳型聚合物在固液界面吸附形态的Monte Carlo模拟
    韩兆让 左琳 朱建民 张淑芬 张立军
    2011, 32(2):  395-401. 
    摘要 ( )   PDF (145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对PAA/PEO梳型聚合物在固液界面吸附形态进行了模拟,得到了聚合物在液相中聚集形态以及在固液界面上吸附形态的瞬时构型,同时获得了聚合物的吸附层厚度、均方回转半径和吸附在固液界面的各种链段数等微观信息. 结果证实:随着聚合物的接枝数Np增大,聚合物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逐渐降低、相对粘度逐渐增大;当Np≥6时,羧基阴离子基团置于吸附层最外围,吸附层厚度近似等于PEO侧链长度,聚合物在固体表面形成空间排斥为主、静电排斥为辅的吸附状态;吸附聚合物分子密度过低或过高均不能起到良好的空间屏蔽或阻隔效应;吸附在固体粒子表面聚合物应该具有适宜的吸附-脱附自平衡能力.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等离子体处理PEGDA基凝胶表面黏附和增殖
    谭帼馨 王迎军 张姝江 陈荣 宁成云 刘旭建
    2011, 32(2):  402-406. 
    摘要 ( )   PDF (317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低温等离子处理技术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为细胞模型,考察了细胞在等离子表面改性前后的水凝胶材料的黏附和增值行为. 材料的表面性能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仪和扫描电镜进行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表面经氩等离子处理后,材料的亲水性得到较大的改善,表面自由能由45.9 mJ?m-2增加到70.3 mJ?m-2;体外实验证明,BMSc在等离子处理材料表面培养1天后出现明显细胞核,7天细胞融合成片,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方法有利于细胞在水凝胶材料表面的黏附和增殖.
    新型芳基硫醇的合成及在聚芳醚砜紫外交联中的应用
    曾智 关绍巍 祝世洋 代中明 姜振华
    2011, 32(2):  407-410. 
    摘要 ( )   PDF (39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假高稀反应和芳香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合成制备了一种新型芳基三硫醇,并将其与烯丙基聚醚砜(c-PAES)混合得到的混合体系在光引发剂TPO的作用下能极大的增强聚醚砜体系的紫外交联速度. 研究结果表明,按官能团的摩尔比1:1的比例添加芳基三硫醇的聚醚砜体系在紫外交联情况下,其最终双键转化率提高了一倍左右,而且体系的光反应速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交联后的聚合物的Tg升高了约20度,TGA数据表明聚合物的仍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作为耐高温材料使用.  
    苯胺四聚体-PEG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自组装行为
    郎乐 庄秀丽 刘亚栋 章培标 陈学思 危岩
    2011, 32(2):  411-415. 
    摘要 ( )   PDF (223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缩合剂与聚乙二醇单甲基醚(mPEG)反应的产物再与苯胺四聚体(AT)反应得到了两嵌段共聚物. 采用1H-NMR和FTIR分析方法确认了共聚物的结构,UV-Vis及CV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电活性特征. 用扫描电镜与光散射的方法对粒径大小进行了测量,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可形成直径125 nm左右的均匀球形组装体,并通过透射电镜确定了组装体的实心结构. 当嵌段共聚物处于中间氧化态时,组装体的尺寸会随着溶液pH值的不同而变化. 对组装体的形成及pH敏感性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甘草次酸修饰PEG-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与肝癌细胞亲和性
    黄微 王平 王蔚 张玥 张闯年 田秦 王秀华 刘媛 袁直
    2011, 32(2):  416-420. 
    摘要 ( )   PDF (101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肝靶向药物载体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肝靶向分子甘草次酸偶联至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嵌段共聚物上. 以聚乙二醇维生素E (TPGS)为稳定剂,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肝靶向纳米粒,通过核磁、红外、激光光散射、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共聚物及纳米粒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运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评价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的安全性,并通过荧光显微镜初步考察了纳米粒与肝癌细胞的亲和能力.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粒径128.2 nm,电势-16.2 mV,在电解质溶液中具有较高稳定性. 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该纳米粒无明显细胞毒性,且甘草次酸的引入能显著增加肝癌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几率,显示出其作为肝靶向药物载体的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