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4年 第1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1994-07-24
    论文
    杂元素冠醚的研究(Ⅵ)─7,11-二硒杂苯并-13-冠-4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硅氢化性能
    李卫平, 刘秀芳, 卢雪然, 徐汉生
    1994, 15(7):  947-950. 
    摘要 ( )   PDF (30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7,11-二硒杂苯并-13-冠-4及其铂配合物,并从底物的性质、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化学气氛四个方面考察了该配合物对烯烃与三乙氧基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特性。与单硒杂冠醚配合物相比,该配合物对某些烯烃的催化活性较高,但催化反应需要的温度也较高。
    两种不同晶形的邻羟基苯甲酸钬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马建方, 金钟声, 倪嘉缵
    1994, 15(7):  951-955. 
    摘要 ( )   PDF (30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两种不同晶形的配合物,其组成分别为[Ho2(o-HOC6H1CO2)6(H2O)4]·4H2O及[Ho(o-HOC6H4CO2)3·(H2O)2·2H2O]n,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结构:一种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属三斜晶系(Ⅰ),其中钬离子的配位数为9;另一种呈无限链状聚合结构,属单斜晶系(Ⅱ),钬离子的配位数为8.同时还研究了它们的热分解过程。
    金属卟啉催化条件下有机化合物与CO2的电羧化反应(Ⅴ)─CoTPP和VB12催化下卤代丁烷和CO2的电羧化反应
    郑国栋, 阎雁, 高赛, 佟珊玲, 高德
    1994, 15(7):  956-960. 
    摘要 ( )   PDF (36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碘化四-(4-三甲胺基苯基)卟啉钴和VB12催化CO2与卤代丁烷的电合成。该反应在-1.5V(vs.SCE)即可发生,VB12催化产物为预期的戊酸丁酯,而CoTPP催化产物为CO2直接还原的草酸二丁酯,并未发现CO2与卤代丁烷的反应产物。初步探讨了产生不同产物的原因。
    沸石微孔材料中Ce(Ⅲ)对Tb(Ⅲ)的敏化发光
    孙家跃, 杜海燕, 庞文琴, 石春山
    1994, 15(7):  961-965. 
    摘要 ( )   PDF (37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水相离子交换法合成出双掺Ce(Ⅲ)、Tb(Ⅲ)沸石材料,讨论了光谱特征和浓度猝灭。在沸石基质中观察到稀土离子间的能量传递,通过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等实验技术,系统地研究了能量传递过程,其传递机理主要是无辐射多极子近场力作用。
    四(对-硝基)苯基卟啉锰配合物的光谱电化学性质
    师同顺, 孙浩然, 曹锡章, 陶建忠
    1994, 15(7):  966-969. 
    摘要 ( )   PDF (31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循环伏安、现场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电化学技术确认了四(对-硝基)苯基卟啉锰配合物产生不同氧化态锰卟啉的电位及其电子光谱和振动光谱特征,发现卟啉周环上硝基的还原发生在Mn2+还原之后,金属价态变化敏感带出现在1597、1523、1207、825和806cm-1附近。
    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三种B族维生素的研究
    唐波, 何锡文, 沈含熙, 栗风珍, 高传喜
    1994, 15(7):  970-973. 
    摘要 ( )   PDF (33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维生素B1的氧化产物(硫色素)、维生素B2和B6混合物体系的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提出了混合物体系荧光光谱被分辨开的同时测定方法。该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合维生素片剂中维生素B1、B2及B6,其线性范围均为0~1.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5、1.5及4.0ng/mL.
    L-天冬氨酸微生物电极的研制
    王氢, 邓家祺
    1994, 15(7):  974-976. 
    摘要 ( )   PDF (25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大肠杆菌为天冬氨酸脱氨反应的酶源,采用氨气敏电极为基础电极研制成L-天冬氨酸微生物电极。对细菌培养条件、固定方法及电极工作条件等进行了研究,测定L-天冬氨酸E~1gC曲线斜率为55mV,线性范围为6.0×10-4~8.0×10-3mol/L,寿命可达10天。
    双水杨醛缩乙二胺烷基钴(Ⅲ)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及光谱电化学表征
    朱世民, 张天谊, 陈慧兰, 许国荣
    1994, 15(7):  977-981. 
    摘要 ( )   PDF (37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烷基钴(Ⅲ)配合物[RCo(Salen),R=CH3,C2H5,n-C4H9,i-C4H9]在热解石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RCo(Salen)的电化学氧化或还原均为可逆的单电子过程;氧化时钴的价态变化为Co→Co,还原时为Co→Co→Co,并伴有Co─C键的断裂和R·自由基的产生。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不稳定,R影响电化学性质,随着R给电子能力的增强,氧化反应的电位和还原反应的电位均负移。光谱电化学实验的结果提供了进一步的验证。
    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中金属元素的人工神经网分析
    蔡淑安, 许禄, 杨翌秋, 胡昌玉, P. C. Jors, J. W. Ball, S. L. Dixon
    1994, 15(7):  982-985. 
    摘要 ( )   PDF (29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K、Na、Ca、Mg、Fe、Cu、Zn和Mn在老年性晶状体中的含量,运用人工神经网法成功地将老年性白内障、白内障晶状体核和正常人晶状体划分为3类。同时讨论了神经网的结构(层数及每层的结点数)、初始权重等对神经网性能的影响。随机地将30个晶状体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其识别率及预测率均达到100%.
    研究简报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激光光声酶联免疫测定
    刘风华, 邓延倬, 曾云鹗
    1994, 15(7):  986-987. 
    摘要 ( )   PDF (232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相示波伏安法
    毕树平, 都思丹, 高鸿
    1994, 15(7):  988-990. 
    摘要 ( )   PDF (229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钴Schiff碱配合物为载体的PVC膜碘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究
    刘冬, 袁若, 陈文灿, 柴雅琴, 高德, 李俊忠, 俞汝勤
    1994, 15(7):  991-993. 
    摘要 ( )   PDF (30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慢扫速示波计时电位法的研究
    朱俊杰, 郑建斌, 胡娟, 高鸿
    1994, 15(7):  994-996. 
    摘要 ( )   PDF (22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辉光放电、阴极溅射/瞬变原子化原子吸收光谱中阴极材料的研究
    张必成
    1994, 15(7):  997-999. 
    摘要 ( )   PDF (21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胆红素单二元醇酯的合成及其在溶液中的结构
    徐嵘, 刘颙颙, 马金石
    1994, 15(7):  1000-1003. 
    摘要 ( )   PDF (30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二元醇的单甲苯磺酸酯同胆红素的四丁基氢氧化铵盐反应,合成出胆红素单葡萄糖醛酸酯的模型化合物─2个胆红素单乙二醇酯和2个胆红素单丙二醇酯。通过1HNMR对它们在溶液中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应用分子图形学、分子力学、量子化学及静电势研究农药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Ⅴ)─磺酰脲类分子中的化学键及电子结构
    赖城明, 袁满雪, 李正名, 贾国锋
    1994, 15(7):  1004-1008. 
    摘要 ( )   PDF (34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MNDO及CNDO/2对农药分子结构进行计算,确认磺酰脲超高效除草剂分子中存在3个原子平面,分别形成离域π键,硫原子的空d轨道参与了共轭体系的形成,静电势计算结果表明在分子两侧存在着2个明显的负电势区域,该结构与分子活性密切相关。
    芳基肟胺菊酯类化合物和1,2,4-噁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金桂玉, 赵国锋, 郑健禺
    1994, 15(7):  1009-1012. 
    摘要 ( )   PDF (36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芳基肟胺化合物与取代环丙烷羧酸酰氯在Et3N作用下室温反应得到芳基肟胺菊酯类化合物,在甲苯中回流反应则得到含取代环丙烷基的1,2,4-二唑衍生物。前者在甲苯中回流,HOAc作催化剂时发生环化反应也生成1,2,4-二唑衍生物。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的杀菌和除草活性。
    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物化性能测定
    史真, 杨卫国
    1994, 15(7):  1013-1016. 
    摘要 ( )   PDF (25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脂肪酸和N-(2-羟乙基)乙二胺开始,经过咪唑啉中间体,合成了12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中3种为具有不同类型特性基团的新型两性表面活性剂、3种为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测定了它们的物化性能。
    研究简报
    具有生物活性有机硅化合物的研究(Ⅻ)─N-烃基-N-三甲硅基-5-叔丁基-2-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的研究
    廖仁安, 谢庆兰, 吴益民
    1994, 15(7):  1017-1019. 
    摘要 ( )   PDF (23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N'-二取代一硫代草酰胺的合成及其与二元胺反应的研究
    陆忠娥, 邹建平, 袁于人, 陈克潜
    1994, 15(7):  1020-1022. 
    摘要 ( )   PDF (21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硫代磷酰基磺酰脲的合成及除草活性研究
    金桂玉, 赵国锋, 郑健禺
    1994, 15(7):  1023-1025. 
    摘要 ( )   PDF (22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生物功能电极(Ⅴ)─葡萄糖氧化酶在环糊精聚合物中的固定化
    吴辉煌, 吴宝璋, 周绍民
    1994, 15(7):  1026-1029. 
    摘要 ( )   PDF (33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在α-环糊精聚合物中,而电子传递体分子被包含在环糊精腔穴中。固定化酶膜的FTIR测定表明,GOD与环糊精聚合物发生共价连接。制备了含电子传递体的不同GOD酶电极并比较了它们的性能。含四硫代富瓦烯的酶电极具有良好的电流响应特性,可望成为第二代葡萄糖酶电极的新构型。
    Hückel-Hubbard参数化法及氮叶立德[2,3]和氢[1,3]σ键迁移的研究
    何福城, 李象远
    1994, 15(7):  1030-1033. 
    摘要 ( )   PDF (31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建议一种Hückel-Hubbard参数化法,并用Hückel-Hubbard理论首次计算了氮叶立德[2,3]和氢[1,3]σ键迁移反应的基态和低激发态势能面,根据计算得到的势能面,对相应的基态和激发态反应途径进行了讨论,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含TBP的PS-EC复合膜微胶囊的制备及对Cr2O72-传输的研究
    王玉洁, 白光月, 张河哲, 吴子生, 包德才
    1994, 15(7):  1034-1037. 
    摘要 ( )   PDF (30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聚苯乙烯(PS)和乙基纤维素(EC)溶于CH2Cl2中,利用水中干燥法制备PS-EC复合膜微胶囊。当复合膜的微孔中含有磷酸三丁酯(TBP)时,微胶囊膜对Cr2O72-具有传输功能。芯材采用高浓度NaOH时,可使Cr2O72-逆浓差传输。研究了PS和EC的比例、微胶囊粒径、NaOH浓度及TBP含量对传输的影响。在适当条件下,10min内Cr2O72-的浓度由1×10-4mol/L降至1×10-7mol/L以下。
    氨及其氟取代物与氟化氢形成氢键络合物的系列理论研究
    陈丽涛, 陈光巨, 傅孝愿
    1994, 15(7):  1038-1041. 
    摘要 ( )   PDF (29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ab initio方法,在6-31G水平上,对NH3…HF、NH2F…HF、NHF2…HF、NF3…HF 4种氢键络合物的5组构型进行了一系列能量梯度法的构型优化和能量计算,取得了关于这些分子络合物的结构特征、氢键键能与键级、单体电荷迁移量等信息,分析、比较得出了在每种构型下各体系的重要物理量随氟基数的递变规律,并探讨了氟基的诱导效应对上述体系氢键作用的影响。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电化学固定化及其对H2O2的生物电催化还原作用
    杨防祖, 许书楷, 吴辉煌, 周绍民
    1994, 15(7):  1042-1046. 
    摘要 ( )   PDF (46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电化学固定化方法制备了聚吡咯/辣根过氧化物酶(PP/HRP)膜电极,并研究了其电化学行为。在除氧的磷酸盐缓冲液介质中,PP/HRP电极加速H2O2的还原,归因于酶加成物的直接电子传递。探索HRP与电子传递体K4Fe(CN)6在聚吡咯(PP)膜中的同时固定化条件及其膜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证实,K4Fe(CN)6在酶膜中的存在使得H2O2的还原电位强烈正移,在-0.05V的工作电位下能对H2O2进行检测,相应的电极过程可用间接氧化还原催化机理解释。
    本征态和高掺杂态聚乙炔电子的离域性
    黄宗浩, 王荣顺, 苏忠民
    1994, 15(7):  1047-1049. 
    摘要 ( )   PDF (23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引入外电场微扰的量子化学方法,对具有A型和B型碳链结构聚乙炔电子的极化率进行了推算。其中,A型为碳─-碳单双键交替结构,B型为碳-碳键长均一型结构。结果表明,B型聚乙炔电子的极化率明显大于A型,或B型电子的离域性要明显高于A型,其原因在于B型结构碳链的核对电子的吸引势能小于A型。
    AM1半经验方法研究苯环在PEEK模型分子内的运动
    沈良骏, 叶世勇, 李前树
    1994, 15(7):  1050-1054. 
    摘要 ( )   PDF (33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使用AM1半经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苯环在PEEK链内的运动。结果表明,不论以醚桥相连的苯环或以酮桥相连的苯环均优先取与骨架面成30°的倾斜位置。晶态PEEK中苯环的取向主要是链内相互作用的结果。求得了3种可能的大幅度苯环运动及其相应的活化能,并与γ-松驰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C60B24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张勋高, 朱绫, 刘英, 盛蓉生
    1994, 15(7):  1055-1058. 
    摘要 ( )   PDF (30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C60的溴化、溴化产物C60B24与甲醇的取代反应、C60B24的TG-DTA行为及其热分解机理,讨论了溴化产物、甲氧基衍生物的红外光谱、质谱特征。
    双核铁原子簇体系的CI计算
    王晓朋, 李志儒, 孙家锺
    1994, 15(7):  1059-1062. 
    摘要 ( )   PDF (28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INDO/CI方法研究了含有Fe-Fe键的原子簇体系[Fe2S2X4]2-(X=Cl,Br,I)的电子光谱及电子结构。对于这些多谱带体系,谱带波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在谱带的指认分析中,发现了πd*→πd等新的跃迁方式,对跃迁方式作了解释和分类,并讨论了谱带的电荷转移性质。此外,还对体系的化学键等性质进行了分析。
    共沉法制备PbTiO3微粉控制晶粒大小方法的研究
    赵振国, 程虎民, 马季铭
    1994, 15(7):  1063-1067. 
    摘要 ( )   PDF (37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超声分散作用和共沉物陈化条件对共沉法制备PbTiO3微粉晶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分散作用下进行共沉反应可使晶粒明显减小,并可降低PbTiO3的晶化温度;共沉物在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陈化效果不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其混合物可使陈化物粒子及PbTiO3晶粒明显减小。
    Ga3+的新萃取体系的界面特性和胶团化作用研究
    於静芬, 刘涤非
    1994, 15(7):  1068-1070. 
    摘要 ( )   PDF (231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Ga3+协萃体系(Ga3+-D2EHPA-H2MPA-正十二烷-H2SO4)的界面吸附和胶团形成热力学,发现该萃取体系中[H2MPA]影响D2EHPA和H2MPA的界面吸附性质。在中、高[H2MPA]范围内D2EHPA与H2MPA的界面吸附行为相反,D2EHPA的存在也影响H2MPA的界面吸附行为。研究了界面张力与各因素关系的数学模型,并获得某些胶团形成和界面吸附特性的物化参数。
    研究快报
    CeO2纳米晶的光电量子尺寸效应
    王德军, 崔毅, 李铁津, 董相廷, 洪广言
    1994, 15(7):  1071-1072. 
    摘要 ( )   PDF (15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第二载体ZrO2、TiO2、γ-Al2O3对燃烧催化剂耐热性的影响
    周仁贤, 郑小明, 朱波, 仲逸芬, 陈敏
    1994, 15(7):  1073-1075. 
    摘要 ( )   PDF (23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
    RIM聚氨酯脲的微相分离的DSC研究─硬段结构和含量对微相分离的影响
    罗宁, 王得宁, 应圣康, 钱义祥, 朱支蔷
    1994, 15(7):  1076-1080. 
    摘要 ( )   PDF (45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DSC法研究了二乙基甲苯二胺和4,4'-氨基二苯基甲烷(MDA)扩链的硬段含量为27%~60%的两个系列的反应注射成型(RIM)聚氨酯脲(PUU)弹性体的微相分离。聚合反应动力学对RIMPUU的微相分离有很大影响。随着硬段浓度的增加微相分离程度下降,MDA扩链系列聚合总反应速度快,微相分离驱动力弱,在硬段生成反应比软段生成反应快的条件下,该系列的微相分离程度较低。聚合总反应快,且硬段间氢键化作用很强的性质造成RIMPUU非平衡的形态。聚合总反应速度的增加相当于微相分离驱动力的下降。
    改性壳聚糖膜用于醇水混合液分离的研究(Ⅱ)─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共混物膜
    张富尧, 张一烽, 沈之荃
    1994, 15(7):  1081-1084. 
    摘要 ( )   PDF (24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备了壳聚糖(CS)─羧甲基纤维素(CMC)共混物膜(I-2),对其成膜反应、溶胀度、交联度及拉伸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与羧甲基纤维素共混物在成膜的同时还发生交联反应;当CS/CMC=1时,交联度最大,此时共混物膜不溶于稀醋酸水溶液。首次将此共混物膜用于乙醇/水混合液的分离,该膜具有优良的醇水分离性能,当CS/CMC=1时,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皆达到最大值[J=0.9kg/(m2·h),a=800,90wt%乙醇,45℃],且该膜的分离因子基本上不随温度变化,醇水透过I-2膜的表现活化能△E为32.6kJ/mol.对CS/CMC2+2+2+2+次序递增,分离因子变化次序则刚好相反。
    胆甾液晶/聚合物多组分体系的结构与性能研究(Ⅲ)─ChN/poly(MMA-CO-BMA)混合体系的形态结构
    李安东, 宋襄玉, 周恩乐
    1994, 15(7):  1085-1089. 
    摘要 ( )   PDF (37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胆甾液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无规共聚物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研究了体系的结晶态及液晶态的行为和共聚物含量及组成对光学织构的影响。
    含己烷雌酚的聚磷酸酯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罗毅, 卓仁禧, 范昌烈
    1994, 15(7):  1090-1092. 
    摘要 ( )   PDF (22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3种主链含己烷雌酚的生物可降解的聚用酸酯,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鉴定。通过水接触角的测定研究了聚合物的亲水─疏水性能。以pH值变化表征了聚合物的体外水解速率。初步的体外实验表明,此类聚磷酸酯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艾氏腹水癌活性。
    研究快报
    一种不含介晶基团的两亲性高分子的热致液晶行为
    张希, 张瑞丰, 沈家骢, 赵晓光, 周恩乐
    1994, 15(7):  1093-1094. 
    摘要 ( )   PDF (14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等离子体聚萘薄膜作发光层的蓝色发光二极管
    马於光, 唐建国, 张海峰, 沈家骢, 刘式墉, 刘晓东
    1994, 15(7):  1095-1096. 
    摘要 ( )   PDF (16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红外光谱法研究离聚体中离子聚集状态
    冯克, 高洪涛, 李卓美, 阎荣江
    1994, 15(7):  1097-1098. 
    摘要 ( )   PDF (15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分子熔体结晶的两维计算机模拟
    胡文兵, 于同隐, 卜海山
    1994, 15(7):  1099-1101. 
    摘要 ( )   PDF (18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对甲基酚醛树脂热裂解产物的固体13CNMR
    谢德民, 张建国, 王存国, 王荣顺
    1994, 15(7):  1102-1103. 
    摘要 ( )   PDF (24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