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许志锋 邝代治 文戈 张复兴 王剑秋 李俊华. 胆酸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在含水介质中的结合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 32(8): 1727. |
[2] |
朱建强,梁重阳,冯凯,盖晓东,孙新,孙非 . 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的纯化及其性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 29(4): 753. |
[3] |
周艳霞,张勇,谭宏伟,贾宗超,陈光巨 . 苏氨酸在昆虫抗冻蛋白抗冻活性中的作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7, 28(3): 526. |
[4] |
杨延华, 戴晓晖, 周兵, 马荣堂, 姜振华. 聚芳醚酮与液晶聚酯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5, 26(3): 589. |
[5] |
郑柯文, 俞庆森, 蒋勇军, 马国正, 赵文娜, 曾敏. 静电和疏水效应对SARS冠状病毒3CL蛋白酶二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5, 26(1): 55. |
[6] |
余若冰, 周持兴, 俞炜. TLCP/PEI共混体系的流变特性与结构关系的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4, 25(11): 2140. |
[7] |
李慧, 周宏伟, 陈春海, 吴忠文, 张榕本, 于澍燕. 甲基取代的新型聚醚醚酮及其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能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3, 24(10): 1911. |
[8] |
何可可, 张晓静, 李自法, 张淑媛, 郑世军, 杨振华, 郭凯, 周其凤. 液晶性芳香醛化合物的合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2, 23(10): 2000. |
[9] |
刘菊湘, 刘国栋, 阎虎生, 程晓辉, 何炳林, 姜根华, 杨国英. 用低交换容量聚苯乙烯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色谱分离中性氨基酸[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1, 22(12): 2100. |
[10] |
富露祥, 张善举, 张健, 刘景江, 杨德才, 孙辉, 王贵宾, 吴忠文. 热致液晶含氯侧基聚芳醚酮的单晶状条带织构[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0, 21(6): 988. |
[11] |
孙辉, 吴忠文, 郑玉斌, 张万金. 一种新型聚芳醚酮的热致液晶行为[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9, 20(12): 1985. |
[12] |
董炎明, 袁清, 肖滋兰, 汪剑炜, 梅雪峰. 氰乙基羟丙基壳聚糖的溶致和热致液晶性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9, 20(1): 140. |
[13] |
阮文红, 沈经炜, 李白千. 纤维素芳族酯热致液晶对PET结晶成核作用的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8, 19(3): 469. |
[14] |
郭立安, 朱宝泉. 高效疏水作用色谱填料的合成及其在重组人干扰素纯化中的应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7, 18(9): 1462. |
[15] |
张东, 周其凤, 马玉国, 宛新华, 冯新德. 液晶性芳香酰胺化合物的合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7, 18(6): 9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