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编委会
青年执行编委
编辑部简介
征稿简则
在线期刊
网络首发
优先出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23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2-12-24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论文
具有甲状腺素脱碘酶活性的抗体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孙立伟, 刘立岩, 赵大庆
2002, 23(12): 2217-2220.
摘要
(
)
PDF
(27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次以具有适当疏水性的甲状腺素衍生物O-methyl-T4为半抗原,用杂交瘤技术得到相应的抗体(6E8),又经过苯甲基磺酰氟和NaHSe的化学修饰引入了催化基团硒代半胱氨酸,制备出具有较高甲状腺素脱碘酶活力的抗体酶(Se-6E8).用SDS-PAGE电泳对Se-6E8的纯度进行了鉴定,同时研究了其解离常数、温度及pH等酶学性质.结果表明,Se-6E8活力为2010U/μmolprotein,纯度达到电泳纯,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7℃,最适pH为82.
两种四氨基锌酞菁异构体的简易合成及其表征
丛方地, 杜锡光, 赵宝中, 刘群, 陈彬
2002, 23(12): 2221-2225.
摘要
(
)
PDF
(30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从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3-硝基邻苯二甲酸酐出发,经过两步反应,不经色层分离,制得了纯净的2,9,16,23-四氨基锌酞菁和1,8,15,22-四氨基锌酞菁两种异构体.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质谱、
1
HNMR及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异构体在其DMF溶液中有二聚现象,其分子上的氨基不易氧化.前者分子上的氨基动力学稳定性强,后者分子上的氨基热力学稳定性强,且后者分子中存在分子内氢键.
导向剂法合成低硅X型沸石(LSX)
崔邑诚, 韩东成, 傅乐峰, 张爱民, 须沁华, 董家騄
2002, 23(12): 2226-2229.
摘要
(
)
PDF
(27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导向剂法(CDA)合成低硅[
n
(SiO
2
)/
n
(Al
2
O
3
)≈2.0]X型沸石,用XRD,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样品的晶相及化学组成,并利用电子衍射对导向剂在老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导向剂法合成速度快、杂晶极少.在晶化过程中的导向作用是一个持续过程,其活性不仅与配方、老化时间和温度有关,而且与其晶面的生长有关.
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萃取Au(CN)
2
-
的微观机理
姜健准, 周维金, 高宏成, 吴瑾光, 徐光宪
2002, 23(12): 2230-2233.
摘要
(
)
PDF
(16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萃取平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分峰技术研究了季铵盐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TDM-BAC)-磷酸三丁酯(TBP)-正庚烷体系萃取Au(CN)
2
-
的机理及过程.提出了萃合物的结构模型是基于氢键的超分子体系,组成为[R
4
N
+
]·[Au(CN)
2
-
]·4H
2
O·4TBP.当有机相金浓度大于3g·L
-1
时,有机相中存在聚集现象.通过激光光散射技术测定了有机相中反向胶团的大小,表明萃取过程是分散在水相中的胶团在协萃剂(或助表面活性剂)作用下溶入有机相,转型为反向胶团或微乳液(W/O型)聚集状态.
研究简报
新型二维网状双席夫碱银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欧阳兴梅, 王彦, 李一志, 刘永江, 孙为银, 唐雯霞
2002, 23(12): 2234-2236.
摘要
(
)
PDF
(14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模拟体系中草酸钙结晶的比较研究
欧阳健明, 姚秀琼, 钟玖平, 谢瑜珊, 白钰, 邝荔, 唐雯霞
2002, 23(12): 2237-2239.
摘要
(
)
PDF
(17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化合物[Ni(en)
2
V
6
O
14
]
n
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
曾庆新, 李宏飞, 李亚丰, 杨国昱, 徐吉庆
2002, 23(12): 2240-2242.
摘要
(
)
PDF
(25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聚二甲基硅氧烷基质微流控芯片封接技术的研究
叶美英, 方群, 殷学锋, 方肇伦
2002, 23(12): 2243-2246.
摘要
(
)
PDF
(27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察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间的配比、固化温度及固化时间对PDMS芯片封接强度的影响,得出PDMS芯片封接的最佳条件基片和盖片所用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质量配比分别为10∶1与5∶1,固化温度为75℃,固化时间分别为35~50min和25~40min,封接后继续加热60min.在该条件下封接制作的微芯片历经半年50多次的分析、冲洗及抽液后未见明显损坏,足以满足一般分析任务的要求,并将芯片成功用于两种氨基酸的快速毛细管电泳分离.
研究简报
提高MALDI-MS测量溶菌酶分子量灵敏度的研究
石磊, 王勇, 刘志强, 刘淑莹
2002, 23(12): 2247-2249.
摘要
(
)
PDF
(18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分辨阿达玛变换显微荧光图像分析(Ⅰ)——系统的成像能力及其在单个肿瘤细胞分析中的应用
唐宏武, 周锦松, 吴琼水, 陈观铨
2002, 23(12): 2250-2252.
摘要
(
)
PDF
(19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DNA与苯胺红T的相互作用与荧光定量检测
叶宝芬, 朱永林, 鞠熀先
2002, 23(12): 2253-2255.
摘要
(
)
PDF
(19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吡啶气相光氯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夺氢机理过渡态和IRC解析
王万得, 杨恩翠, 郝金库, 赵小军, 曹映玉, 韩晓燕
2002, 23(12): 2256-2260.
摘要
(
)
PDF
(21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氯自由基与吡啶分子发生夺氢反应生成2-氯吡啶、3-氯吡啶和4-氯吡啶等不同产物主要由两个连续的基元反应组成.研究了生成不同氯代产物的每一个基元反应过渡态,计算比较了不同反应路径活化能的高低,结果表明,不同产物以生成2-氯吡啶的活化能最低,生成2-氯吡啶两个连续基元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8.33kJ/mol和1.51kJ/mol,反应优先生成2-氯吡啶,并对邻位反应路径进行了键级、净电荷密度和IRC解析.
3-芳氧基-6-取代哒嗪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
杨华铮, 王翔, 胡方中, 杨秀凤
2002, 23(12): 2261-2263.
摘要
(
)
PDF
(24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系列3-芳氧基-6-取代哒嗪类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
1
HNMR、元素分析、IR和MS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除草活性,讨论了其结构与除草活性的关系.
Taibaihenryiin C的构型、构象及晶体结构
李宝林, 郁开北, 潘远江
2002, 23(12): 2264-2267.
摘要
(
)
PDF
(15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太白山产的鄂西香茶菜中分离得到新骨架的二萜类化合物TaibaihenryiinC,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分析,确定其分子中各取代基的相对构型、环构象及晶体结构.研究表明,C-3位的羟基和C-11位的乙酰氧基以C-20位的甲基为参考均位于β位;分子中的A环为椅式构象,B,C环接近于船式构象,D环接近于信封式构象.特别是在D环中存在较大的扭转角,使D环中有内应力存在,这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潜在的生理活性.TaibaihenryiinC的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P2
1
2
1
2
1
空间群,晶胞参数a=0.6162(1)nm,b=1.2730(1)nm,c=2.5193(3)nm,Z=4.在晶体中分子间通过C-3位的—OH氢与C-11位的乙酰氧基上的羰基氧形成分子间氢键,使分子在晶体中沿a轴呈螺旋结构排列.
对叔丁基杯[6]-1,4-2,5-双冠醚的合成、构象及其对阳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
杨发福, 陈远荫
2002, 23(12): 2268-2271.
摘要
(
)
PDF
(15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分步法高产率地合成了系列新型对叔丁基杯[6]双冠醚,并得到了除杯式与1,2,3-交替式构象之外的第3种稳定构象的杯[6]衍生物:1,4-交替式杯[6]-1,4-2,5-双冠醚.研究了它们对碱金属及脂肪胺离子的两相萃取性能,发现杯[6]双冠醚具有与杯[6]单冠醚不同的识别能力.
多胺修饰β-环糊精及其铜配合物对几种模型底物的分子识别
赵焱, 李莉, 刘育
2002, 23(12): 2272-2277.
摘要
(
)
PDF
(34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滴定技术分别测定了β-环糊精(1)、单-[6-(乙二胺基)-6-脱氧]-β-环糊精(2)、单-[6-(二乙烯三胺基)-6-脱氧]-β-环糊精(3)、单-[6-(三乙烯四胺基)-6-脱氧]-β-环糊精(4)及其相应的铜配合物(5,6,7)在25℃时,pH为7.2和2.0的缓冲溶液中,与几种染料分子作为模型底物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环糊精和修饰环糊精均使客体RhB的荧光强度下降,而使其它客体分子的荧光强度增强.与母体环糊精相比,铜键合修饰β-环糊精和修饰环糊精质子化可以增强主客体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对一些底物的键合能力.从主客体间的尺寸与形状关系讨论了主体(1~7)对染料分子识别的机理.
研究快报
新疆古代居民的遗传结构分析
崔银秋, 段然慧, 周慧, 朱泓
2002, 23(12): 2278-2280.
摘要
(
)
PDF
(19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5,11,17,23-四叔丁基-25,26,27,28-四[3-(甲氧基羰基)苄氧基]杯[4]芳烃包合性能的研究
周稚仙, 石雅琳, 杜晨霞, 邢彦军, 吴养洁
2002, 23(12): 2281-2283.
摘要
(
)
PDF
(15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乙氧甲撑基腺苷5'-硫代磷酰氨基酸酯的合成和谱学分析
苗志伟, 冯玉萍, 付华, 涂光忠, 赵玉芬
2002, 23(12): 2284-2286.
摘要
(
)
PDF
(14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抗癌光敏剂ZnPcSP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及其对活性的影响
黄剑东, 刘尔生, 杨素苓, 薛金萍, 陈耐生, 黄金陵
2002, 23(12): 2287-2291.
摘要
(
)
PDF
(30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两亲性抗癌光敏剂磺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酞菁锌(ZnPcSP)单体与聚集体的可见吸收光谱特征以及溶剂组成对其聚集平衡的影响,得到了ZnPcSP在一系列溶剂中的聚集平衡常数.进而研究了存在状态对ZnPcSP的S
180
肿瘤抑瘤率的影响.ZnPcSP在生理盐水中主要以三聚体形式存在,而在CEL溶液中,则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后者对S180的抑瘤率是前者的8倍
新型非线性光学杂化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李旭华, 袁荞龙, 王得宁
2002, 23(12): 2292-2295.
摘要
(
)
PDF
(30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硅烷染料ASD与钛酸四正丁酯在酸性条件下共水解、缩合得到杂化材料,利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化溶胶粒子是由硅和钛的化合物组成的球形纳米粒子.由一维刚性取向气体模型计算杂化材料膜再极化后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χ
(2)
为1.43×10
-7
esu.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得杂化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可达469K;用紫外-可见光谱对杂化膜在极化前后的取向及取向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材料在极化过程中的结晶行为和微观结构对生色团取向稳定性的影响,初次在这种极化后的膜中观察到了介观结构.
尿素-富马酸根-水分子为主体晶格的四乙基铵离子包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张锦楠, 叶玲, 郑筱燕, 李奇
2002, 23(12): 2296-2299.
摘要
(
)
PDF
(16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一种新的尿素-阴离子复合主体晶格包合物,(C
2
H
5
)
4
N
+
[C
4
H
2
O
4
2-
]1/2·CO(NH
2
)
2
·H
2
O,并进行了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晶体为单斜晶系,C
2
/
c
(No.15)空间群,a=1.7909(5)nm,b=1.4431(4)nm,c=1.4443(3)nm,β=126.76(2)°,V=2.9905(13)nm
3
,Z=4,R
1
=0.0647,
w
R=0.0735.包合物中,两个尿素分子通过一对N—H…O氢键以通常的“肩并肩”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二聚体.这些二聚体沿c轴方向依次排列,每两个相邻二聚体间生成的氢键将它们连接成一个沿(001)方向延伸的锯齿形扭带.由c滑移面相关连的富马酸阴离子以水分子为桥,由O(W)—H…O氢键连成一条宽带,沿c轴方向延伸.这些富马酸根-水分子复合氢键宽带与尿素纽带交替平行排列,由此形成了一个平行于ac面的氢键层.四乙基铵离子层填充在b=1/4和b=3/4处的主体晶格的层间空隙处,构成“三明治”式夹层结构的包合物.
溶液浓度对拉曼光谱线宽和频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尹建华, 高淑琴, 徐欣锋, 里佐威
2002, 23(12): 2300-2302.
摘要
(
)
PDF
(18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液芯光纤技术用于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测量中,提高拉曼光谱强度10
2
~10
4
倍.应用该技术,在实验上研究了溶液浓度变化对β-carotene,rhodamine在CS
2
中的CC键π-π
*
跃迁拉曼线频移和线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浓度降低(1×10
-7
~1×10
-12
mol/L),拉曼光谱线峰值发生红移,线宽变窄.
自组装DNA吸附取向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研究
董丽琴, 周剑章, 吴玲玲, 董平, 林仲华
2002, 23(12): 2303-2308.
摘要
(
)
PDF
(34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金基体上自组装寡聚核苷酸探针杂交前后进行电化学非现场及现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非现场SERS研究表明,杂交形成的dsDNA在基体表面以A型和B型两种构象同时存在,杂交过程可能伴随DNA链在基体表面吸附取向的变化.根据现场SERS研究结果可知,ssDNA及dsDNA的大多数SERS谱带强度随电极电位正移而降低,尤其是归属于碱基A的两种面外振动模式,谱带变化更为明显.利用SERS表面选择定则判断出随着电极电位由负向正变化,ssDNA及dsDNA螺旋吸附取向由垂直吸附向平躺吸附于金基体表面变化.
超临界条件下碳酸乙烯酯的均相催化合成
吕小兵, 张华, 何仁
2002, 23(12): 2309-2312.
摘要
(
)
PDF
(27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几种四齿Schiff碱铝配合物,并用其在超临界条件下均相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反应合成碳酸乙烯酯.其中,以轴向为乙氧基链的Schiff碱铝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最高.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环氧乙烷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混溶性,使得环加成反应在超临界条件下比非临界条件下进行得更快.反应温度对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碱性配体如1-甲基咪唑的存在能有效地提高这些铝配合物的催化性能.同时,基于低温下的一些光谱数据,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正十六烷光催化降解的羟自由基测定及其反应速率常数
钟萍, 孔令仁, 刘光明, 眭云霞
2002, 23(12): 2313-2316.
摘要
(
)
PDF
(16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DMPO)为自旋捕集剂,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方法,在光照的TiO
2
磷酸缓冲水溶液(pH=7.4)中检测到羟自由基的自旋加合物(DMPO-OH),其强度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加大.在1min时达到稳态,此时DMPO-OH的产生和猝灭达到平衡.根据已知的羟自由基(HO·)与DMPO结合的速率常数k0,推导出纳米级TiO
2
光催化生成羟自由基氧化正十六烷(n-C
16H
34)的速率常数k=5.0×10
11
mol
-1
·L·s
-1
.
水热法制备掺杂铁离子的TiO
2
纳米粒子及其光催化反应研究
闫鹏飞, 周德瑞, 王建强, 杨立斌, 张迪, 傅宏刚
2002, 23(12): 2317-2321.
摘要
(
)
PDF
(21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TiCl
4
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掺杂铁离子的TiO
2
纳米粒子,利用XRD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反应温度、胶体溶液pH值和反应时间对水热反应的影响.考察了所制备的Fe
3+
-TiO
2
纳米粒子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催化性能,实验发现,制备的掺杂0.1%Fe
3+
-TiO
2
纳米粒子与纯TiO
2
相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Al掺杂对尖晶石型Li[Mn(Al)]
2
O
4
结构的影响
宫杰, 杨景海, 王春忠, 魏英进, 宗占国, 陈岗
2002, 23(12): 2322-2324.
摘要
(
)
PDF
(12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共沉淀法按不同Al掺杂比例x[x=n(Al)∶n(Mn+Al)=0,0.025,0.050,0.100,0.150,0.200]制得了Al(OH)
3
和Mn
3
O
4
混合物,将其与LiNO
3
按一定比例混合,在空气中于700℃烧结得Li[Mn(Al)]
2
O
4
样品.X射线衍射和Raman光谱结果表明,在0≤x≤0.20范围内均得到了单相的尖晶石型样品,随着x的增加,晶胞参数减小,晶格振动能量增加,Mn(Al)—O的结合增强,结构稳定性增强.
褐煤中水分的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李东涛, 李文, 李保庆
2002, 23(12): 2325-2328.
摘要
(
)
PDF
(28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漫反射红外光谱(DRIFT)法,以140℃时褐煤的单光束图为背景研究了两种褐煤中的水分.结果表明,褐煤中水分的含量与光谱图相应区域的积分面积呈线性关系;在计算煤中水分形成的氢键键能的基础上,讨论了水分与煤表面间的氢键相互作用;根据DRIFT谱,将煤中的水分分为游离态的水与以弱氢键与煤表面结合的水和与煤形成强氢键的水.低于80℃时主要脱除前者,而高于80℃则主要脱除后者.
甲醇在CeO
2
担载Pd催化剂上分解机理的研究
杨成, 董庆年, 任杰, 孙予罕
2002, 23(12): 2329-2331.
摘要
(
)
PDF
(2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原位红外(in-situFTIR)技术对甲醇在CeO
2
和Pd/CeO
2
催化剂上的吸附和反应进行了研究,提出一个新的甲醇分解反应机理模型.甲醇在CeO
2
上容易吸附并结合其晶格氧生成甲酸盐物种,而甲醇分解的产物氢被Pd活化后,溢流到CeO
2
上促进了甲酸盐物种的分解.Cl
-
的存在加强了Pd/CeO
2
催化剂与氢的相互作用,Pd和CeO
2
通过对氢和氧物种的作用对甲醇分解反应的过程表现出协同效应.
表面含磺酸基的介孔分子筛催化剂SBA-15-SO
3
H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袁兴东, 沈健, 李国辉, 周敬来, 金知晚, 朴尚颜
2002, 23(12): 2332-2335.
摘要
(
)
PDF
(20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直接和后合成两种方法制备出含磺酸基的介孔分子筛SBA-15-SO
3
H,用XRD和红外光谱分析制备过程中催化剂结构和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出的含磺酸基的催化剂都保持了SBA-15分子筛的完整晶体结构,并含有质子酸中心—SO
3
H;固体核磁共振表征结果证明,两种方法都使MPTMS存在于分子筛的表面;用N
2
吸附-脱附测定了它们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TGA分析认为,MPTMS在分子筛表面的热稳定性大于300℃,酸碱滴定结果说明,直接法获得的催化剂的酸中心多于后合成法.酯化反应结果表明,直接法合成的催化剂比后合成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且简便、快捷、高效.
AB_g型超支化高分子反应的统计力学和反应动力学研究
洪晓钟, 王海军, 赵宝辉, 赵敏, 巴信武
2002, 23(12): 2336-2339.
摘要
(
)
PDF
(18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AB
g
型超支化高分子反应为例,对该反应体系的反应动力学和统计力学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给出反应体系的反应程度与体系的Gibbs自由能等热力学量间的解析表达式以及反应程度与浓度和时间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给/吸电子基团取代对PPV类电致发光聚合物光电特性的影响
黄宗浩, 段雪梅, 阚玉和, 康博南, 苏忠民, 唐前林, 杜国同
2002, 23(12): 2340-2343.
摘要
(
)
PDF
(28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量子化学的AM1和EHMACC/CO方法计算PPV,MEH-PPV和CN-PPV的电子和能带结构,讨论了烷氧基(—OR)和氰基(—CN)侧基取代对PPV类电致发光聚合物光电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给电子基团(—OR)取代使聚合物的HOCO(最高占据晶体轨道)能级升高,电离势减小,而吸电子基团(—CN)取代使LUCO(最低未占据晶体轨道)能级降低,电子亲和势增大,两者都使聚合物能隙降低,同时使聚合物的导电类型由PPV的p型转变成CN-PPV的n和p兼容型.该结果解释了MEH-PPV和CN-PPV光谱的红移及CN-PPV高的电致发光效率,为设计新型高效的PPV类电致发光聚合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NH
2
(X
2
B
1
)与CH
4
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孙仁安, 靳菲, 孙延波, 陶占良, 韩克利
2002, 23(12): 2344-2347.
摘要
(
)
PDF
(18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
*
水平下,研究了NH
2
与CH
4
的反应机理.通过振动频率和内禀反应坐标(IRC)分析,对反应过渡态进行了确认.在QCISD(T)/6-311G
*
水平下进行了单点能计算,并进行了零点能校正,结果表明,反应NH
2
+CH
4
→NH
3
+CH
3
是主要的反应通道.
反应Si+HCl→SiCl+H的直接动力学研究
刘靖尧, 孙延波, 黄旭日
2002, 23(12): 2348-2350.
摘要
(
)
PDF
(12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从头算直接动力学方法,研究反应Si+HCl→SiCl+H的动力学性质.在QCISD/6-311+G(d,p)和CCSD(T)/aug-cc-pvtz(单点)水平上,得到体系的势能面信息,进而利用变分过渡态理论计算了反应的速率常数及其与温度的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综合评述
微波场助光催化氧化及其应用
李旦振, 郑宜, 付贤智
2002, 23(12): 2351-2356.
摘要
(
)
PDF
(33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半导体光催化机理、微波制备光催化剂和微波场助光催化反应等几个方面,简述微波在光催化领域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探讨了微波-紫外光的耦合对提高光催化量子效率的作用.
研究简报
Au/Ag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SERS效应
纪小会, 王连英, 张昕彤, 白玉白, 李铁津, 支壮志, 孔祥贵, 刘益春
2002, 23(12): 2357-2359.
摘要
(
)
PDF
(20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真空沉积酞菁铅和酞菁氧钒层状纳米复合膜的吸收光谱研究
芮祥新, 季振国, 王龙成, 汪茫, 上田裕清
2002, 23(12): 2360-2362.
摘要
(
)
PDF
(25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TBAB修饰的负载型Wacker催化剂催化甲醇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
王少成, 曹勇, 杨平, 胡建国, 吴东, 孙予罕, 邓景发
2002, 23(12): 2363-2365.
摘要
(
)
PDF
(19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二价金属离子对鲑鱼精DNA热稳定性的影响
邬瑞光, 尉志武, 陈琳, 周蕊
2002, 23(12): 2366-2368.
摘要
(
)
PDF
(25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白蛋白原位复合的生物医用功能材料的研究(Ⅱ)──白蛋白的选择性吸附和血液相容性研究
计剑, 封麟先, 沈家骢
2002, 23(12): 2369-2374.
摘要
(
)
PDF
(35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
125
I放射标记技术研究了血浆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十八烷基聚氧乙烯(PMMA-g-SPE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乙基聚氧乙烯(PMMA-g-EPEO)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共聚物(PMMA-co-SMA)表面的竞争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十八烷基聚氧乙烯复合修饰的PMMA-g-SPEO可高选择性地形成白蛋白可逆吸附层,有效地阻抗血小板的粘附,延长材料的凝血时间,是一种理想的白蛋白原位复合的生物医用功能材料.
以脲和硫氰酸盐为主体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的研究
王志银, 何云华
2002, 23(12): 2375-2377.
摘要
(
)
PDF
(13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熔盐体系相图指导下研制出以脲和硫氰酸铵(钾)为主体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PSE),其室温电导率分别为1.20×10
-2
和2.65×10
-3
S/cm.考察了影响该PSE电导率的因素,讨论了PSE的导电机理.结果表明,所研制的PSE为无定形固熔体,主要通过硫氰酸盐的电离导电,电导率-温度关系服从VTF方程.
高低温处理对乙基纤维素稀溶液特性的影响
李利, 杨琥, 程时, 王治流
2002, 23(12): 2378-2381.
摘要
(
)
PDF
(16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自行设计的封闭式粘度计以及体积排除色谱(SEC)研究了循环冷冻及加热处理对四氢呋喃(THF)稀溶液中乙基纤维素(EC)分子流体力学性质的影响,探讨了处理前后溶液中EC分子组成及构象变化,发现对EC的THF稀溶液进行循环冷冻后溶液的粘度有所减小,但样品的SEC保留体积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溶质分子的流体力学体积略有下降,这种下降主要是冷冻处理促使溶质分子结晶所致.加热处理可使溶液中EC分子的流体力学体积下降更为明显,溶液的粘度有较大的减小.这说明加热可能会引起EC分子发生侧基脱除,增大了分子形成氢键的能力,导致溶质分子发生团聚.
含磺酸钠基的杂萘联苯聚芳醚砜酮的合成与表征
张守海, 杨大令, 蹇锡高
2002, 23(12): 2382-2385.
摘要
(
)
PDF
(2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4,4'-二氯二苯砜进行磺化改性制得磺化二氯二苯砜,不同比例的4,4'-二氯二苯砜和磺化二氯二苯砜与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类双酚单体(DHPZ)及4,4'-二氟二苯酮共聚合制得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醚砜酮.对磺化单体及聚合物进行了IR和
1
HNMR表征,并研究了聚合物的溶解性和成膜性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分子膜的静、动态弹性
方堃, 邹纲, 何平笙
2002, 23(12): 2386-2389.
摘要
(
)
PDF
(16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测量分析两个不同分子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单分子膜的π-A等温线及其微分曲线,讨论了PMMA单分子膜成膜过程和分子量对膜相变状态的影响,并用动态膜障振动法测量了PMMA单分子膜的动态弹性.结果表明,分子链的相互作用(如扭曲和缠绕)在膜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影响膜的静、动态性质.单分子膜的静、动态弹性都有两相特性,且前者比后者小.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膜的凝聚性和稳定性都增强,静、动态弹性都增大.
研究快报
利用去湿现象制备图案化的离子刻蚀聚合物保护层
陆广, 曹召良, 卢振武, 李伟, 姚计敏, 张刚, 杨柏, 沈家骢
2002, 23(12): 2390-2392.
摘要
(
)
PDF
(26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血液相溶材料的合成研究(Ⅶ)──一类新的抗血小板粘附高分子材料
周静, 沈健, 林思聪
2002, 23(12): 2393-2395.
摘要
(
)
PDF
(15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特刊专辑
更多...
相关下载
稿件模板
投稿流程
版权转让协议
中图分类号
投稿须知
更多...
友情链接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更多...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