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程前, 杨博龙, 吴文依, 向中华. S掺杂Fe-N-C高活性氧还原反应催化剂[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9): 20220341. |
[2] |
楚宇逸, 兰畅, 罗二桂, 刘长鹏, 葛君杰, 邢巍. 单原子铈对弱芬顿效应活性位点氧还原稳定性的提升[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9): 20220294. |
[3] |
谷雨, 奚宝娟, 李江潇, 熊胜林. 单原子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中的分子级调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5): 20220036. |
[4] |
张小玉, 薛冬萍, 杜宇, 蒋粟, 魏一帆, 闫文付, 夏会聪, 张佳楠. MOF衍生碳基电催化剂限域催化O2还原和CO2还原反应[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3): 20210689. |
[5] |
邓红日, 曹晓梅, 王静波, 李象远. 多环芳烃与不饱和自由基氢提取反应类的动力学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2): 20210563. |
[6] |
周颖, 贺培楠, 丰海松, 张欣. 双原子位点M-N-C电催化剂在CO2还原反应中活性位点的最佳分布[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2): 20210640. |
[7] |
何宇婧, 李佳乐, 王东洋, 王福玲, 肖作旭, 陈艳丽. 锌活化Fe/Co/N掺杂的生物质碳基高效氧还原催化剂[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11): 20220475. |
[8] |
吴季, 张浩, 骆昱晖, 耿吴越, 兰亚乾. 一种具有荧光性质的阳离子Ga⁃MOF用于Fe3+和硝基化合物识别[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1): 20210617. |
[9] |
卓增庆, 潘锋. 基于软X射线光谱的锂电池材料的电子结构与演变的研究进展[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8): 2332. |
[10] |
许晓娜, 史成乾, 丁小海, 薛俊红, 王冬, 田丽贤, 李柏力, 朱艳英, 于曦. 基于电化学重氮还原的碳膜电极表面修饰及功函调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6): 1908. |
[11] |
杨涛, 姚会影, 李青, 郝伟, 迟力峰, 朱嘉. 高催化活性M-BHT(M=Co, Cu)电催化还原CO2为CH4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4): 1268. |
[12] |
马骏, 钟洋, 张珊珊, 黄仪珺, 张利鹏, 李亚平, 孙晓明, 夏振海. 高效催化氧还原及氧析出反应的掺杂石墨炔的设计与理论计算[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2): 624. |
[13] |
杨举, 苏丽娇, 李灿花, 鲁佳佳, 杨俊丽, 古捷, 杨丽, 杨丽娟. 甘松新酮/磷酸盐柱[6]芳烃主客体络合行为[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10): 3099. |
[14] |
孙涛, 王一波. 柱芳烃与烷烃间C―H…π和C―H…O的作用本质及协同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9): 2046. |
[15] |
周华, 栗振华, 孔祥贵, 段昊泓. 生物质平台化合物电催化制备高值燃料与化学品研究进展[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7): 1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