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永辉, 李尧, 吴雨轩, 田晶, 徐龙权, 费旭. 一种新型光致发光自愈合水凝胶的合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2): 20210606. |
[2] |
周永慧, 黄如军, 严健洋, 李亚军, 邱欢欢, 杨进轩, 郑佑轩. 两种基于氮杂环结构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有机电致发光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1): 20210415. |
[3] |
魏闯宇, 陈艳丽, 姜建壮. 基于乙硫基取代的三层酞菁铕二聚体修饰ITO电极构筑电化学多巴胺和尿酸传感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1): 20210582. |
[4] |
张慧东, 谷盼盼, 张芳, 都明旭, 叶开其, 刘宇. 窄光谱磷光配合物的设计及电致发光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12): 3571. |
[5] |
吴春晓, 艾心, 陈英鑫, 崔志远, 李峰. 卤素原子的引入对二苯甲基自由基光稳定性、光物理性质及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5): 972. |
[6] |
梁龙琪, 陈彩玲, 于影, 李雨昕, 李春光, 施展. 氨基酸包覆的YVO4∶Eu纳米粒子的合成、 发光及细胞成像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3): 425. |
[7] |
李冰, 王学敏, 白凤英, 刘淑清. 稀土氮杂环配合物的合成、 结构及抑菌活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4): 632. |
[8] |
魏良晨, 胡伟康, 周世雄, 束俊, 周会东, 胡旭成, 姜毅, 童碧海, 张千峰. 含亚磷酸酯和联吡啶羧酸酯配体的铱配合物及其聚集诱导发光增强和电致发光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7): 1371. |
[9] |
嵇天浩, 田颜清. 卤化钙钛矿型纳米晶的光学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6): 1113. |
[10] |
孙日勇, 陈泽宇, 叶艳春, 陈明先, 唐怀军, 王凯民, 汪正良. 六氟磷酸二(2-苯基吡啶)(2,2'-联噻唑)合铱(Ⅲ)的合成及在中性/暖白光二极管中的应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5): 869. |
[11] |
张丹, 于金海, 李冬泽, 周淼, 张颖. 近红外Ag2S量子点的合成及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4): 623. |
[12] |
张德春, 许奇炜, 李夏. 由2,2'-联苯醚二甲酸和1H-咪唑并[4,5-f][1,10]-邻菲罗啉构筑的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及对氨的荧光传感[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12): 2611. |
[13] |
刘豫龙, 路芳, 路萍. 基于芘并咪唑的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与表征[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4): 583. |
[14] |
董高云, 李睿, 樊婷婷, 李佳佳, 李夏. (2-羧基苯氧基)苯-1,2-二羧酸构筑的镧系配合物对苯甲醛和阳离子的荧光传感[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 37(8): 1421. |
[15] |
陈栋, 张学强, 张晶莹, 王悦. 二苯胺取代吖啶衍生物发光材料的合成、 表征及电致发光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 36(3): 4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