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陆地,郑春满,陈宇方,李宇杰,张红梅. 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原位合成富锂层状相/尖晶石/碳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7): 1684-1690. |
[2] |
张晨阳,文越华,赵鹏程,程杰,邱景义,孙艳芝. 有机碳源对LiTi2(PO4)3/C复合水系负极性能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6): 1352-1361. |
[3] |
陈良丹,邹伟,吴亮,夏凡杰,胡执一,李昱,苏宝连. 纳米Al2O3包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2Ni0.13Co0.13Mn0.54O2的性能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6): 1329-1336. |
[4] |
王霞, 刘彦吉, 贾永锋, 吉磊, 胡全丽, 段莉梅, 刘景海. 含氮多孔纳米碳纤维的制备及对锂硫电池容量的提高[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4): 829-837. |
[5] |
计天溢, 刘晓旭, 赵九蓬, 李垚. 三维交联石墨烯纳米纤维的合成及储锂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4): 821-828. |
[6] |
秦春萍, 王先流, 唐寒, 易兵成, 刘畅, 张彦中. 含骨脱细胞基质电纺纤维的成骨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4): 780-788. |
[7] |
卓孟宁,李飞,蒋浩,陈倩文,李鹏,王立章. SnO2/GDE阴极的制备及电催化还原CO2产甲酸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3): 530-537. |
[8] |
李向南, 王秋娴, 范涌, 于明明, 张会双, 杨书廷. 沉积法合成生物质碳磷锂离子负极材料及其高低温电化学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9): 1949-1954. |
[9] |
姚枫楠, 李瑀, 封伟. 碳包覆氟化亚铁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7): 1418-1424. |
[10] |
方亮, 丁晓丽, 宋云, 柳东明, 李永涛, 张庆安. 钙钛矿型LaCoO3电化学储锂的形貌调制效应[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7): 1456-1463. |
[11] |
杨金戈, 李宇杰, 陆地, 陈宇方, 孙巍巍, 郑春满. 微纳结构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的形貌调控与储锂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7): 1495-1500. |
[12] |
林伟国, 孙伟航, 曲宗凯, 冯晓磊, 荣峻峰, 陈旭, 杨文胜.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多孔硅/石墨/碳复合微球的制备与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6): 1216-1221. |
[13] |
王永鹏, 徐子勃, 刘梦竹, 张海博, 姜振华. 多孔泡沫状CuO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用于无酶葡萄糖传感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6): 1310-1316. |
[14] |
赵欣悦, 汪靖伦, 闫晓丹, 张灵志. 腈基功能化有机硅电解液添加剂对LiFePO4电池低温性能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6): 1258-1264. |
[15] |
蔡娇, 余琼卫, 何小梅, 许静, 丁琼, 冯钰锜. SiW11掺杂二氧化硅纳米纤维(SiW11/SiO2)的制备及对拟南芥叶中多胺的萃取分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5): 901-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