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4-05-24
    研究论文
    单晶Pb纳米线及纳米粒子的溶液法制备
    徐建, 李亚栋
    2004, 25(5):  595-597. 
    摘要 ( )   PDF (3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较高长径比(~100)的铅的均匀纳米线及纳米粒子,并对产物进行了XRD,SEM和TEM表征.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及还原剂种类对产物成相及形貌的影响,初步讨论了铅钠米线的形成机制.
    水热条件对立方状Co3O4形貌的影响
    张卫民, 宋新宇, 李大枝, 俞海云, 孙思修
    2004, 25(5):  797-801. 
    摘要 ( )   PDF (6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原料浓度、溶液酸度、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陈化方式等条件对立方状Co3O4形貌和粒度的影响,采用XRD,TEM和IR等手段跟踪反应过程,并表征产物,对水热过程中的相转变和尖晶石相Co3O4的水热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单分子膜诱导下尿大分子对草酸钙晶体物相和晶面的调控作用
    欧阳健明, 邓穗平, 钟玖平
    2004, 25(5):  802-805. 
    摘要 ( )   PDF (2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SEM,XRD和FTIR手段比较研究了DPPC单分子膜诱导下尿大分子硫酸软骨素A(C4S)、硫酸软骨素C(C6S)和血清蛋白(SA)对尿石盐草酸钙晶体生长的影响.DPPC单分子膜不但优先选择一水草酸钙(COM)物相成核生长,而且优先选择COM的(101)晶面.没有添加剂时,得到的COM为三维的六棱柱和三维的菱形晶体;加入尿大分子抑制剂后,COM的(101)晶面进一步加强,其它晶面减弱,导致二维晶体的形成.COM的(101)晶面为富钙离子晶面,带有过剩的正电荷,而DPPC单分子膜头基带有负电荷,几种尿大分子在实验条件下亦带有负电荷,带负电荷的单分子膜及带负电荷的大分子共同作用于富钙离子的(101)晶面,使得COM的(101)晶面择优生长.C4S,C6S和SA的存在均能有效地抑制COM生长.
    新铌酸盐Ba5LnZnNb9O30(Ln=Y,La)的合成、结构与介电性能
    方亮, 杨俊峰, 黄涛华, 张辉, 刘韩星, 袁润章
    2004, 25(5):  806-809. 
    摘要 ( )   PDF (5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BaO-Ln2O3-ZnO-Nb2O5(Ln=Y,La)体系中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填满型钨青铜结构的新铌酸盐Ba5YZnNb9O30与Ba5LaZnNb9O30.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进行了结构分析,并进行了介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Ba5YZnNb9O30为弛豫性铁电体,10kHz时的居里温度为25℃;室温时为四方钨青铜结构铁电相,晶胞参数a=1.25255(4)nm,c=0.39530(2)nm;1MHz时陶瓷体的室温相对介电常数为456.Ba5YZnNb9O30在室温下为四方钨青铜结构顺电相,晶胞参数a=1.25731(3)nm,c=0.39812(2)nm;频率为1MHz时,其陶瓷的室温相对介电常数为316.
    溶胶-凝胶法制备LiCoO2薄膜的研究
    黄祖飞, 魏英进, 刘伟, 徐晓光, 王春忠, 孟醒, 陈岗
    2004, 25(5):  810-813. 
    摘要 ( )   PDF (6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LiNO3和Co(NO3)2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旋涂法在(111)单晶硅片上制备了LiCoO2薄膜.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涂液中Li+离子和Co2+离子的总浓度与配比可影响薄膜的成分.薄膜的最佳烧结温度与最佳烧结时间分别为600~700℃和30~60min.涂液中柠檬酸、聚乙烯乙二醇、去离子水的含量与热处理时的升温速率对薄膜的形貌有很大影响.
    研究简报
    新颖五核Mo/Cu/S簇合物[MoOS3Cu4(α-MePy)6Br2]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张文华, 李红喜, 陈金香, 徐庆锋, 郎建平
    2004, 25(5):  814-816. 
    摘要 ( )   PDF (1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二茂铁二羧酸为配体的锌配位聚合物[Zn(Py)2L]n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冷思伟, 吴刚, 辛明红, 唐璐璐, 朱广山, 范勇, 史苏华
    2004, 25(5):  817-819. 
    摘要 ( )   PDF (1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铼联吡啶系列光敏染料的合成
    孙世国, 彭孝军, 高云玲, 吕荣文, 孙立成
    2004, 25(5):  820-822. 
    摘要 ( )   PDF (4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一种新的光催化氧化体系用于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研究
    艾仕云, 李嘉庆, 杨娅, 柴怡浩, 孙郑冬, 金利通
    2004, 25(5):  823-826. 
    摘要 ( )   PDF (59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KMnO4能获得光生电子从而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氧化能力的原理,建立了一种用纳米ZnO-KMnO4协同体系光催化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新方法,探讨了催化氧化测定COD的机理,考察了测定COD的最佳反应条件.COD值浓度在1.5~10mg/L范围内与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5mg/L.用本方法测定实际水样,结果和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法(CODMn法)相符.
    梯度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同时分离大黄提取液中5种蒽醌类化合物
    颜流水, 王宗花, 罗国安, 王义明
    2004, 25(5):  827-830. 
    摘要 ( )   PDF (9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同时分离药用大黄提取液中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5种蒽醌类活性成分的梯度加压毛细管电色谱的新方法.实验结果显示,大黄提取液中的5种蒽醌化合物可在22min内完全分离,梯度洗脱微柱液相色谱的柱效为等度洗脱微柱液相色谱的6.63倍,梯度毛细管电色谱的柱效为梯度微柱液相色谱的4.6倍.
    膜蛋白跨膜区段的预测分析
    邱建丁, 梁汝萍, 谭学才, 邹小勇, 莫金垣
    2004, 25(5):  831-836. 
    摘要 ( )   PDF (12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连续小波变换技术的时频局部化特点和氨基酸的疏水特性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预测膜蛋白跨膜区段数目和位置的新方法,以代码为1YST的膜蛋白为例,对小波尺度和疏水值的种类进行了选择,同时描述了该法对跨膜螺旋区数目和位置的预测分析过程.从膜蛋白数据库中随机抽取36个蛋白质(含跨膜螺旋区232)作为测试集,采用该方法对其跨膜螺旋区进行预测,其中222个跨膜螺旋区能被准确预测,准确率为96.1%.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
    淫羊藿苷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窦建鹏, 刘志强, 刘淑莹
    2004, 25(5):  837-840. 
    摘要 ( )   PDF (5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淫羊藿苷的电喷雾质谱行为.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可得到较好的质谱信息,在负离子模式下,采用H/D交换方法,证明淫羊藿苷易形成加合2个水分子的准分子离子.利用电喷雾碰撞诱导解离方法,分别阐明了该化合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电喷雾质谱碎裂规律.
    研究快报
    阳极氧化铝膜修饰的杂多酸-聚吡咯纳米粒子玻碳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王胜天, 秦玉华, 翟剩勇, 周立恒, 许宏鼎, 李景虹
    2004, 25(5):  841-843. 
    摘要 ( )   PDF (4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带有可更换半自准工作电极的集成化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芯片
    孟斐, 陈恒武, 窦跃华, 方肇伦
    2004, 25(5):  844-846. 
    摘要 ( )   PDF (5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一体化微流控芯片的酶固定化技术
    田玉平, 吴会灵, 陈淑桂, 杨芃原
    2004, 25(5):  847-849. 
    摘要 ( )   PDF (3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微波辅助流动萃取槐花中的黄酮类成分
    李敏晶, 游景艳, 刘忠英, 张寒琦
    2004, 25(5):  850-852. 
    摘要 ( )   PDF (1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兽疫链球菌变异株产生的透明质酸的纯化及表征
    洪水声, 陈佳, 滕利荣, 孟庆繁, 张建国, 刘兰英
    2004, 25(5):  853-857. 
    摘要 ( )   PDF (6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TG)对兽疫链球菌进行诱变,获得高产菌株.经过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将产生的多糖经Savage法、季铵复合物沉淀法、DEAE-纤维素(DE52)离子交换层析法及SephadexG-75凝胶过滤法分离纯化.纯化的多糖结构经化学组成分析、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及圆二色谱鉴定,证明了诱变得到的高产菌株(StreptococcuszooepidemicusJ18)再经发酵,得到的多糖为透明质酸.通过刚果红实验证明了透明质酸的构象为单股螺旋结构,其平均分子量约为1.16×106.
    产黄青霉菌中细菌血红蛋白的基因表达及工程菌的应用研究
    朱彦民, 刘晓均, 孙妍红, 张今
    2004, 25(5):  858-861. 
    摘要 ( )   PDF (59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产黄青霉HY876作受体菌,建立amds(Acetamidase)基因为选择标记的VHb表达系统.该系统构建包括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用于真菌表达VHb基因的质粒pVHbM和pVHBI的构建;pVHbM或pVHbI与选择标记质粒pUcamds的共转化;将VHb基因整合到产黄青霉HY876基因组中.结果表明,只有部分转化子整合有VHb基因,VHb蛋白的表达量与其在染色体上整合的位点和整合拷贝数有关,不同转化子产生不同效应.该菌株的摇瓶发酵实验表明,VHb可促进青霉素的合成,使青霉素效价提高39%.
    (S)-(+)-姜黄烯的立体选择性全合成
    李安排, 李洋, 杜振亭, 厍学功, 潘鑫复
    2004, 25(5):  862-865. 
    摘要 ( )   PDF (2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不对称双羟化反应和Raney镍的原位还原,高对映选择性和高产率地实现了(S)-(+)-α-姜黄烯(1)的立体选择性合成.用MsCl保护化合物7a和7b时,发现了有趣的消除和重排反应,得到对应的二烯化合物8.
    化学选择性还原21-叠氮基皮质激素法制备21-伯胺基皮质激素
    彭久合, 李秉桀, 韩翀, 李祖成, 程津培
    2004, 25(5):  866-869. 
    摘要 ( )   PDF (2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锌/氯化铵为还原剂,在含水四氢呋喃中将21-叠氮基皮质激素化学选择性地还原为21-伯氨基皮质激素.11β-羟基-21-叠氮基皮质激素比相应的11-酮基和11-去氧皮质激素容易还原,含水四氢呋喃是该反应的最适合溶剂,水的含量在还原体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多芳基取代咪唑的合成及其逆转多药耐药性研究
    阮继武, 符立梧, 黄志纾, 陈黎明, 马林, 古练权
    2004, 25(5):  870-873. 
    摘要 ( )   PDF (5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多芳基取代咪唑类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等确定,并采用MTT法测定了它们对由P-糖蛋白(P-gp)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性(MDR)的逆转效果.结果表明,化合物和具有很好的体外逆转MDR活性
    研究简报
    MK-287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史鸿鑫, 林辉, R. Bloch, G. Mandville
    2004, 25(5):  874-876. 
    摘要 ( )   PDF (1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α,α-二乙酰基二苄硫缩烯酮的碱催化脱乙酰基反应及缩合反应机理研究
    艾林, 肖幼萍, 刘群, 张前, 王芒
    2004, 25(5):  877-879. 
    摘要 ( )   PDF (51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苯甲醛肟偶极互变反应的理论研究
    徐为人, 王建武, 刘成卜
    2004, 25(5):  880-883. 
    摘要 ( )   PDF (1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苯甲醛肟Z构型和E构型两种异构体与相应偶极体的3条互变反应途径:(1)单分子内质子转移反应,质子由肟羟基转移至邻位的氮上,过渡态为三角形结构,反应能垒较高;(2)二聚体内的质子互换反应,质子分别从一个肟羟基转移到另一个肟的氮上,过渡态为六元环结构,能垒较低,理论反应速度较大,但平衡常数较小;(3)肟羟基与甲醇的质子互换反应,过渡态具有五元环结构,能垒和反应速度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结果表明,在3条反应途径上,Z构型和E构型均有类似的过渡态,Z构型有利于偶极体存在.在室温下主要通过二聚体内质子交换进行互变反应,实际体系中由于偶极体不断被消耗,反应可以持续进行.
    水溶性含钌-铂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
    周娅芬, 陈骏如, 李瑞祥, 赵松林, 李贤均
    2004, 25(5):  884-887. 
    摘要 ( )   PDF (2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察了水溶性Ru/Pt-TPPTS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的加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Ru-TPPTS中添加铂或钯后,反应活性明显提高,尤其是Ru/Pt-TPPTS双金属催化剂更表现出显著的双金属协同效应.在pH2=1.0MPa,70℃,反应2h的条件下,双金属催化剂0.50Ru/0.50Pt-TPPTS催化对-氯硝基苯加氢生成对-氯苯胺的反应转化率达到100%.对于取代基和取代位置不同的一些卤代硝基苯加氢,该双金属催化剂也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和生成卤代苯胺的选择性,脱卤反应的程度很小.
    水溶性非离子大分子与烷基硫酸钠同系物团簇化的比饱和簇集量
    方云, 蔡琨, 宗李燕, 刘雪锋, 何沫沙
    2004, 25(5):  888-891. 
    摘要 ( )   PDF (3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烷基硫酸钠同系物(ROSO3Na)与聚乙二醇(PEG)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γ-lgc曲线的双拐点特征,根据拟双平台现象求得烷基硫酸钠同系物对大分子的饱和簇集量Γ(mmol/L)和比饱和簇集量[Γ].由Γ-cP回归方程的斜率得到ROSO3Na-PEG及ROSO3Na-PVP体系的[Γ]reg分别为0.394和0.415m/n.[Γ]随表面活性剂疏水基链长、大分子分子量及浓度的变化均很小,t检验结果表明回归值[Γ]reg与实验值[Γ]exp之间无明显差异,因此超分子相互作用参数[Γ]可以被视为不变量.烷基硫酸钠同系物的类胶束与大分子形成软物质团簇的作用方式为静电超分子自组装.
    微过氧化物酶-8与Eu3+相互作用的机理
    陈婷婷, 黄晓华, 杜江燕, 冯玉英, 刘长鹏, 邢巍, 陆天虹
    2004, 25(5):  892-895. 
    摘要 ( )   PDF (4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Eu3+与微过氧化物酶-8(MP-8)相互作用的机理,发现Eu3+优先与MP-8中血红素基团的2个丙酸基的羧基氧发生强的配位作用,导致MP-8分子中血红素基团的非平面性、暴露程度和电化学可逆性的增加.过剩的Eu3+与MP-8分子中肽链上的含氧基团发生弱的相互作用,对血红素基团结构的影响较小.
    基于遗传算法的手性毛细管电泳分离中多指标同时优化
    熊建辉, 张普敦, 石先哲, 张玉奎, 许国旺
    2004, 25(5):  896-899. 
    摘要 ( )   PDF (83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功效函数法结合遗传算法用于碱性药物肾上腺素的手性毛细管电泳的多指标同时优化.以均匀设计安排了4因素(电解质浓度、pH值、手性试剂浓度和分离电压)6水平实验,建立了峰分离度、迁移时间和灵敏度与实验因素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获得毛细管电泳评价指标的同时优化,采用Derringer功效函数法,建立了总功效函数与实验因素的定量关系.采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搜寻总功效函数的最大值,获得了多个优化分离条件,在这些分离条件下得到的总功效函数与均匀试验设计中最佳条件相比,平均提高了10.4%,获得了三指标同时优化的结果.
    微孔中简单流体扩散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刘迎春, 王琦, 吕玲红
    2004, 25(5):  900-903. 
    摘要 ( )   PDF (8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受限在微孔中的简单流体氩的扩散行为,考察了微孔类型、孔径、温度和密度对微孔中流体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微孔中流体的扩散系数均小于体相流体,并且随孔径的减小而减小,同时沿孔道或狭缝方向的扩散系数分量远大于沿孔径方向的分量,并且流体在通道型微孔中的扩散系数小于在狭缝型微孔中的扩散系数,温度和密度也是影响微孔中扩散的重要因素.
    钒氧化物纳米管的合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能
    陈文, 麦立强, 徐庆, 彭俊锋, 朱泉峣
    2004, 25(5):  904-907. 
    摘要 ( )   PDF (5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流变相-纳米自组装新方法合成了钒氧化物纳米管(VOx-NTs),并通过XRD,SEM,TEM,Raman,ESR,TG-DTA,XPS及模拟电池等技术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产物主要由钒氧化物纳米管组成,纳米管长为1~10μm,直径为30~100nm.纳米管壁由3~10个VOx层构成,层间距为3.53nm.Raman光谱反映了V—O的伸缩或弯曲振动,层状微结构的晶格振动及模板剂的有机基团振动.无明显精细结构的室温ESR谱证明了V4+的存在,根据TGA和XPS求得产物中V的平均化合价约为+4.30.VOx-NTs正极材料初始充电容量达到404mA.h/g,放电容量为383mA.h/g,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衰减至180mA.h/g,可归因于充放电过程中VOx-NTs正极材料在电解液中的溶蚀作用及复合电极中“孤岛效应”的产生.
    新型手性酪氨酸卟啉锌对咪唑类客体的分子识别研究
    王树军, 阮文娟, 赵小菁, 南晶, 朱志昂
    2004, 25(5):  908-912. 
    摘要 ( )   PDF (53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两种新型手性锌卟啉Zn(o-BocTyr)TAPP和Zn(p-BocTyr)TAPP.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及核磁共振谱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这两种锌卟啉对咪唑类的分子识别行为,识别的缔合常数顺序均为K(2-MeIm)>K(Im)>K(N-MeIm)>K(2-Et-4-MeIm).同时,采用理论计算和圆二色谱研究了咪唑类小分子在与锌卟啉分子识别时进攻主体位置的变化,这对于研究卟啉分子识别起到一定的作用.
    构象对同位乙烯双自由基体系基态自旋多重度及其稳定性影响的理论研究
    王立敏, 张景萍, 玄玉实, 王荣顺
    2004, 25(5):  913-916. 
    摘要 ( )   PDF (5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DFT,CASSCF和QCISD(T)方法6-31G*基组计算了构象对同位二取代乙烯双自由基体系基态自旋多重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DFT或CASSCF方法计算的单、三重态的能量差随自由基与乙烯间的二面角增加成不规则变化;用QCISD(T)方法计算的单、三重态的能量差随二面角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呈规律性变化,说明QCISD(T)方法用于计算分子的磁性是可信的.对于同位二取代乙烯双自由基体系,无论双自由基旋转,还是单自由基旋转,高自旋基态稳定性随自由基与乙烯间二面角的增加而降低,只是降低的幅度不同,当二面角接近90°时,同位乙烯由具有平面或近似平面构象时强的铁磁耦合单元变成接近垂直平面构象时弱的反铁磁耦合单元或弱的铁磁耦合单元.
    Sm3+对甲醇电化学氧化反应的助催化作用
    杜秉忱, 刘晶华, 薛新忠, 徐维林, 邢巍, 陆天虹, 桑革
    2004, 25(5):  917-921. 
    摘要 ( )   PDF (8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以相同面积的光滑Pt电极和吸附了Sm3+的铂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在酸性介质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甲醇氧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吸附了Sm3+的Pt电极上产生了更大的氧化电流,表明Sm3+的加入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阳极催化剂研制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以水作相分离造孔剂制备P(VDF-HFP)/PMMA聚合物电解质膜
    赵毅, 王涛, 徐帆, 江志裕
    2004, 25(5):  922-925. 
    摘要 ( )   PDF (4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一种以水代替常用的有机物质作为相分离造孔剂制备混合型聚合物电解质的新方法.所研究的混合型聚合物为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扫描电镜SEM图表明这种混合型聚合物膜具有蜂窝状结构,有利于膜电导率的增加.利用FTIR,XRD和DSC等方法研究了混合型聚合物电解质中两种聚合物间的相互作用.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方法测得在30℃下P(VDF-HFP)/PMMA摩尔比为1:1的混合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为0.804×10-3S/cm.对照其它方法,本方法具有制备容易、成本较低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
    紫外光照下尿嘧啶在磷酸盐水溶液中的新型光化学反应研究
    林峰, 王智敏, 王一菲
    2004, 25(5):  926-929. 
    摘要 ( )   PDF (2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中压汞灯光照下,无机磷酸盐能促进尿嘧啶水溶液(pH=8)的光解作用(磷酸盐效应),发生嘧啶碱基的光解取代反应,主要光解产物为6-磷酸基尿嘧啶(C4H5N2O6P).通过元素分析,UV,IR,EIMS,1HNMR,13CNMR,31PNMR等测试手段和方法,确定了光解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实验表明,在中压汞灯的发射光谱(连续光谱)中,对磷酸盐效应起作用的波长为190~220nm.
    苯基脲与甲醇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的研究
    王军威, 李其峰, 董文生, 亢茂青, 王心葵, 彭少逸
    2004, 25(5):  930-933. 
    摘要 ( )   PDF (6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苯基脲与甲醇反应合成了苯氨基甲酸甲酯,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原料配比及反应工艺条件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合成条件,并根据产物分布对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以PbO为催化剂,于140℃反应4h后,苯基脲转化率为95.2%,苯氨基甲酸甲酯收率为80.6%.
    不同取代基卟啉衍生物敏化纳米TiO2多孔膜电极的光电性质研究
    潘凯, 刘兆阅, 徐金杰, 于苗, 王德军, 白玉白, 李铁津
    2004, 25(5):  934-937. 
    摘要 ( )   PDF (7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含有不同取代基的卟啉衍生物四羟基苯基卟啉(THPP)和四羧基苯基卟啉(TCPP)分别对纳米TiO2多孔膜电极进行敏化.对两种敏化电极进行了UV-Vis光谱、FTIR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结果表明,TiO2与TCPP的作用比与THPP的作用强.在相同浸泡条件下,TiO2电极吸附TCPP的量大于吸附THPP的量.将两种敏化电极分别组装成光电化学电池,从正背两个方向照射光电池,研究它们在不同照射方向下的光电流响应.从光电化学电池的I-V曲线计算TCPP敏化的光电化学池的总光电转换效率(η)为0.13%,而THPP敏化的光电化学电池的η为0.06%.
    萃取精馏过程的非平衡态热力学分析
    雷志刚, 李成岳, 陈标华
    2004, 25(5):  938-941. 
    摘要 ( )   PDF (2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萃取精馏过程进行了非平衡热力学分析,提出了分离过程得以进行的判据.推导出了熵产生的数学表达式,并可将其用于萃取精馏过程的节能分析.此项研究结果只适用于萃取精馏板式塔,且在非平衡热力学的线性区域内
    研究快报
    ZSM-5分子筛光催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颜桂炀, 王绪绪, 付贤智
    2004, 25(5):  942-944. 
    摘要 ( )   PDF (3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纳米Co(OH)2/HY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
    曹林, 梁彦瑜, 孔令斌, 力虎林
    2004, 25(5):  945-947. 
    摘要 ( )   PDF (5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改性聚乙二醇修饰高交联度不饱和聚酯网络结构的动态力学分析
    朱立新, 许家瑞
    2004, 25(5):  948-951. 
    摘要 ( )   PDF (5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反应活性端基的改性聚乙二醇,并用其对BMC(团状模塑料)专用的高交联度不饱和聚酯进行增韧.结果表明,含有反应性马来酸酐端基的聚乙二醇参与了不饱和聚酯的固化反应,可在交联网络中构成不同长度的柔性链段,在显著提高不饱和聚酯的韧性的同时,基本保持了材料的模量及其它力学性能.用动态力学分析(DMA)对不饱和聚酯交联网络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
    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二元胶束的杂化作用
    张望清, 史林启, 安英丽, 高立超, 刘珍, 沈旭东, 张邦华, 何炳林
    2004, 25(5):  952-956. 
    摘要 ( )   PDF (6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光散射技术和透射电镜研究了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胶束在水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壳层带有氨基和羟基的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二醇酯胶束和壳层带有羧基的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胶束在水中可以通过胶束之间的链交换形成壳层结构致密的杂化胶束,温度的升高有助于胶束之间链交换的进行,并提出了形成杂化胶束的链交换机理.
    离子-电子导电中呈现协同效应的互穿网络聚合物
    谢洪泉, 黄旭东, 过俊石
    2004, 25(5):  957-960. 
    摘要 ( )   PDF (6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2,4-甲苯二异氰酸酯将蓖麻油及聚乙二醇(PEG)偶联成聚氨酯,同时通过自由基聚合使2-乙烯基吡啶(VP)与蓖麻油的双键共聚,生成互穿网络聚合物(IPN),其产率及凝胶含量大多超过93%,力学性能很好.当IPN与LiClO4络合后呈现离子导电现象;与TCNE或TCNQ络合后产生电子导电,与LiClO4及TCNE(TCNQ)络合后,呈现比上述两种导电率更大且具有协同效应的混合导电率,在25℃混合电导率可达到10-3~10-2S/cm.
    pH值对丝素蛋白构象转变的影响
    谢栒, 周平, 邓风, 武培怡, 宗小红, 姚文华
    2004, 25(5):  961-965. 
    摘要 ( )   PDF (25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模仿家蚕吐丝过程中伴随丝素蛋白自然脱水的纤维化过程,研究了再生丝素蛋白在各种pH值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体系中自然干燥脱水成膜后的构象转变.利用激光拉曼散射光谱及其二维相关光谱,定性分析了丝素蛋白酰胺区(1600~1700cm-1)散射峰的相关组成及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13CCP-MAS固体核磁共振谱对丝素蛋白丙氨酸Cβ峰(δ14.5~22)进行了解析拟合.从而确定了体系中与Silk及Silk构象相关的组成含量与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pH=5.2的酸性溶液有利于蚕丝丝素蛋白从Silk向Silk构象转变,而中性与碱性溶液(pH=6.9和8.0)则对丝素蛋白的构象转变影响甚小.
    胶原接枝改性用于制备红外低发射率涂层的研究
    周钰明, 单云, 曹勇, 徐群华, 鞠熀先, 吴宗汉
    2004, 25(5):  966-970. 
    摘要 ( )   PDF (6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硝酸铈铵和偶氮二异丁腈的联合引发下对胶原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并用制得的胶原接枝共聚物颗粒与氧化铟纳米粒子复合制成涂层.研究了接枝反应温度及萃取剂对胶原接枝共聚物及其复合物涂层的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同时对复合物涂层红外发射率的降低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0~55℃时,先后用丙酮和水作为萃取剂,可制得粒径为40~80nm的胶原接枝共聚物颗粒,该颗粒与氧化铟纳米粒子复合后,涂层的红外发射率(8~14μm)较单一的胶原接枝共聚物和氧化铟纳米粒子的红外发射率明显降低,胶原接枝共聚物纳米颗粒和氧化铟纳米粒子之间显示出较强的复合协同效应.
    端基结构对超支化聚合物静电吸附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邱藤, 唐黎明, 庹新林, 由虎, 王晓工, 刘德山
    2004, 25(5):  971-974. 
    摘要 ( )   PDF (5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3种具有相同骨架结构、不同端基的超支化聚合物与线型聚阳离子(PDAC)的静电吸附自组装.结果表明,超支化聚合物的组装过程与线型弱酸聚合物相似,都受溶液pH值与无机盐浓度的影响,但影响程度随端基结构不同而变化.此外,对以超支化聚合物为最外层的不同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及接触角进行了表征,其表面形貌及亲水性随端基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单分子链穿插进入双链凝聚线团的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
    张竹青, 杨小震
    2004, 25(5):  975-978. 
    摘要 ( )   PDF (5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聚乙烯(含300个CH2单元)单链凝聚线团与一个双链处于平衡态的凝聚线团相互穿插的融合过程,考察分析了体系结构演变的能量信息及第三个链的引入对原来两链穿插状态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两部分线团凝聚成一体后,各分子链一方面在表面势能各向异性的作用下试图挤入体系内部,另一方面在构象熵的驱动下又尽可能地占据体系的空间,线团的穿插是在两者共同作用下逐步完成的.第三个链的融入使得原来两个链的质心距离有所增加,链段的邻接程度减弱.
    研究快报
    丙烯酸化超支化聚异酞酸酯制作微透镜
    寇会光, 张文泉, 王克逸, 施文芳
    2004, 25(5):  979-981. 
    摘要 ( )   PDF (1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量子点荧光标记在重组噬菌体表面展示肽与胰岛素受体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李鸿梅, 刘含智, 张皓, 朱贵宾, 王丽萍, 杨柏, 李惟
    2004, 25(5):  982-984. 
    摘要 ( )   PDF (18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超细SiO2填充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的动态流变特性
    胡洪国, 郑强, 陶小乐
    2004, 25(5):  985-987. 
    摘要 ( )   PDF (1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端基含36个4-硝基偶氮苯介晶基元的二代树状碳硅烷的液晶性研究
    张其震, 盛昕, 殷晓颖, 李光, 季怡萍
    2004, 25(5):  988-990. 
    摘要 ( )   PDF (3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