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1-06-10
    目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第32卷第6期封面和目次
    2011, 32(6):  0. 
    摘要 ( )   PDF (409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快报
    新型成膜添加剂异氰酸酯的电化学行为
    向晋 陈人杰 吴锋 李丽 陈实
    2011, 32(6):  1231-1233. 
    摘要 ( )   PDF (56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对甲苯磺酰异氰酸酯(PTSI)和环丁砜(TMS)为原料制备了一类新型的二元电解液体系,并通过恒流充放电法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该电解液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球形石墨MCMB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电解液体系的电化学窗口高于5.0V,热稳定性良好,PTSI的添加可以提高电解液体系与隔膜的浸润能力,PTSI在MCMB电极表面形成的钝化膜还改善了锂离子的脱、嵌可逆性,提高了电解液体系与MCMB电极的相容性。当PTSI的体积添加量为5%时,能在MCMB电极表面形成最优的SEI膜,具有最高的容量和最佳的循环性能,50次循环后的可逆容量保持在360 mAh/g以上。PTSI还具有比TMS和VC更低的HOMO和LUMO值,表明PTSI较之TMS和VC,得电子能力更强,而且更耐氧化。
    研究论文
    羟基官能化共价有机骨架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质
    裴翠颖 曲凤玉
    2011, 32(6):  1234-1238. 
    摘要 ( )   PDF (7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具有共价有机骨架微孔结构的聚三(4-苯基)硅醇化合物。该化合物是利用乌尔曼反应,三(4-溴苯基)硅醇自聚合得到的。通过MAS NMR,FTIR,SEM,PXRD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TGA及氮气吸附表征化合物热稳定性及孔性质。该化合物具有高热稳定性(467 ℃失重5%),高化学稳定性,高BET比表面积(739 m2g-1)及很窄的孔径分布(1.27 nm)。
    2,6-吡啶二亚胺基锰(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催化性能
    范瑞清, 袁国辉, 丁晓东, 陈劼, 杨玉林
    2011, 32(6):  1239-1243. 
    摘要 ( )   PDF (3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三齿含氮配体2,6-二[1-(2,6-二甲基苯基亚胺)乙基]吡啶(L1)、2,6-二[1-(2,6-二乙基苯基亚胺)乙基]吡啶(L2)和2,6-二[1-(2,4,6-三甲基苯基亚胺)乙基]吡啶(L3)分别与MnCl2?4H2O在乙腈中反应,合成了三个新的具有较大空间位阻2,6-吡啶二亚胺基氯化锰配合物L1Mn(II)Cl2?CH3CN(Mn1), L2Mn(II)Cl2?CH3CN(Mn2)和L3Mn(II)Cl2?CH3CN(Mn3). 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Mn1–Mn3进行了结构表征.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三个配合物均为五配位扭曲三角双锥构型,属单斜晶系. 配合物Mn1属于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 = 1.3304(3) nm, b = 1.4864(3) nm, c = 1.4423(3) nm; β = 108.41(3)?, V = 2.7063(9) nm3, Z = 4, F(000) = 1116 , R1 = 0.0465. 配合物Mn2属于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 = 1.2919(1) nm, b = 1.5283(1) nm, c = 1.6362(1) nm; β = 99.27(1)?, V = 3.1883(3) nm3, Z = 4, F(000) = 1244, R1 = 0.0599. 配合物Mn3属于P21/n空间群, a = 1.4542(3) nm, b = 1.5083(3) (1) nm, c = 1.4646(3) nm; β = 112.56(3)?, V = 2.9667(10) nm3, Z = 4, F(000) = 1180, R1 = 0.0627. 并研究了配合物Mn1–Mn3在有机硼助催化剂[Ph3C]+[B(C6F5)4]-活化后对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
    两种半乳糖醇氯化钆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于雷, 华小辉, 翟延君, 杨丽敏, 赵国忠, 孟田华, 翁诗甫, 徐怡庄, 刘克新, 吴瑾光, 陈佳洱
    2011, 32(6):  1244-1249. 
    摘要 ( )   PDF (8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与羟基配位是金属离子的一种重要的存在形式. 我们得到了两种半乳糖醇氯化钆配合物, 其中一种为金属离子与配体为2:1的配合物,钆离子与半乳糖醇的三个羟基及六个水分子配位, 其它水分子以结晶水的形式存在, 氯离子不参加配位;另一种配合物根据红外, 元素分析, 差热热重, 远红外以及太赫兹光谱推测可能是钆离子与两个半乳糖醇分子的六个羟基以及三个水分子配位, 形成1:1配合物. 实验结果说明半乳糖醇与稀土离子之间可以形成多种配合物, 金属离子与糖的羟基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草酸根桥联双核配合物[Cd2(phen)2OX(NO3)2(H2O)2]合成、结构及态密度分析
    张教强 严彪 马海霞
    2011, 32(6):  1250-1254. 
    摘要 ( )   PDF (54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草酸钾(K2OX?H2O)、硝酸镉(Cd (NO3)2?4H2O)和1,10-邻菲咯啉(phen)在甲醇-水中反应合成了一种双核镉配合物[Cd2(phen)2OX(NO3)2 (H2O)2],其结构经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配合物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 a = 0.67629(14) nm, b = 1.0051(2) nm, c = 1.0527(2) nm,α = 109.19(3)°, β = 92.12(3)°, γ = 93.48(3)°, V = 0.6733(2) nm3, Z = 1, D = 2.055 g?cm-3,F(000) = 410, μ = 1.660 mm-1, R = 0.0445, wR = 0.0877。 配合物为草酸根桥联的双核镉配合物,且草酸根碳碳键中点为配合物的倒反中心,镉与OX2-、phen、 NO3-和水配位。运用晶体场理论计算其态密度, 表明NO3-和phen对配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ZnO@CeO2纳米电缆
    徐淑芝, 董相廷, 盖广清, 刘桂霞, 王进贤, 鲁统晓
    2011, 32(6):  1255-1260. 
    摘要 ( )   PDF (32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以硝酸铈、硝酸锌、聚乙烯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甘油和氯仿为原料,制备了ZnO@CeO2 同轴纳米电缆。用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能谱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到的产物为ZnO@CeO2同轴纳米电缆,以晶态CeO2为壳层,晶态ZnO为芯层,电缆直径约90 nm,芯层直径约60 nm,壳层厚度约15 nm,电缆长度>300 μm,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多路发光CdxZn1-xSe量子点的制备及防伪功能设计
    白雪莲 都基焱 曾杰 吴斌 于旭东 房凌晖
    2011, 32(6):  1261-1265. 
    摘要 ( )   PDF (14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化学输运法制备了一系列CdxZn1-xSe合金量子点。通过对量子点的调控,改变量子点中Cd与Zn的组分,可有效地调控合金量子点的吸收带边,同时可以在524―627nm之间实现对CdxZn1-xSe合金量子点发射峰位的连续调控。并且利用量子点的可调色性,讨论了基于基于CdxZn1-xSe量子点多路发光的安全识别设计原理,认为这种新型的隐形防伪技术将有望应用于超市标签,安全系统和护照等领域。
    Ti-PbO2-La电极处理硝基苯废水
    刘南, 刘淼, 焦昕倩, 刘歆, 冷粟, 陈力可
    2011, 32(6):  1266-1271. 
    摘要 ( )   PDF (169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电沉积法制备Ti-PbO2-La电极,考察了不同掺镧电极对电化学氧化反应中?OH生成的影响,结合SEM、XRD发现,电镀液中掺镧可使电极活性层发生结构改变,增大电极稳定性的同时生成更多的羟基自由基参与降解反应。实验表明当掺杂量为0.015mol/L时电极对模拟水处理效率最高。硝基苯、化学需氧量的浓度变化和电流强度、溶液pH、初始浓度有关。实际水的最佳处理条件是:I=0.9A,pH=5,d=1cm。当NB(ρ)=322.7mg\L,CODcr=1730mg/L时,反应2.5h后, NB(ρ)<0.2mg/L;反应4.5h后,CODcr<40mg/L。
    环氧树脂微流控芯片的表面功能化修饰
    王琳琳, 黄江, 金伟, 金钦汉, 牟颖
    2011, 32(6):  1272-1276. 
    摘要 ( )   PDF (46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微流控芯片进行生物医学检测,往往需要对芯片通道进行表面修饰,连接上某些特异性的活性分子。本研究对一种新型的环氧树脂材料表面进行空气等离子体前处理,然后进行丙烯酸(acrylic acid, AAc)紫外诱导接枝聚合,使这种环氧树脂材料表面引入了羧基基团.在此基础上,将这种化学惰性的环氧树脂表面连接上特异的抗体,作为微流控芯片的基底,进行免疫检测实验。用静态接触角、甲苯胺兰染色、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BCA蛋白定量检测和细胞黏附实验等检测手段对环氧树脂的表面修饰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使用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丙烯酸紫外诱导接枝聚合的方法成功地在环氧树脂表面引入了大量的羧基基团;使用EDC/NHS偶联试剂,将蛋白以共价连接的方式连接到疏水的、化学惰性的环氧树脂表面;通过细胞黏附实验表明,用这种方法修饰的环氧树脂表面可以用作生物医学的免疫检测实验。
    大黄酸铜(Ⅱ)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赵芳 梁慧 程惠 王军 赵文慧
    2011, 32(6):  1277-1283. 
    摘要 ( )   PDF (53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大黄酸铜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大黄酸铜配合物能显著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并以静态猝灭为主;计算了298 K和309 K温度下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根据热力学参数判断大黄酸铜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具有较强的疏水作用力;依据F?rster的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大黄酸铜在蛋白质中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3.21 nm, 表明大黄酸铜的部分片段能够插入蛋白质分子内部;用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技术探讨了大黄酸铜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荧光光谱法研究中华蜜蜂化学感受蛋白与特异配基的相互作用
    李红亮 张林雅 朱丽云 倪翠侠 商晗武
    2011, 32(6):  1284-1288. 
    摘要 ( )   PDF (48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中华蜜蜂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 CSPs)3与其特异性配基N-苯基-1-萘胺(N-Phenyl-1-naphthylamine, 1-NPN)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表明1-NPN能使CSP3在328 nm (λem)处产生猝灭,且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另外猝灭过程中ΔH0 > 0, ΔS0 > 0,表明二者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相互作用。依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得到二者的结合距离为9.3 nm,能量转移效率E = 0.054。根据同步荧光技术考察1-NPN对CSP3的构象的影响,表明CSP3荧光主要贡献者——色氨酸残基的最大发射波长略有红移,表明原处于疏水腔中的色氨酸残基由于所处环境的极性增加,而使CSP3构象产生变化。
    纳升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快速测定人参皂苷
    胡斌, 越皓, 黄科科, 姜翠翠, 刘淑莹, 费强, 陈焕文
    2011, 32(6):  1289-1294. 
    摘要 ( )   PDF (86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自行研制的纳升电喷雾萃取电离源(NanoEESI)为基础,建立了在无需色谱分离条件下快速测定人参皂苷的质谱分析方法,用NanoEESI串联质谱分析鉴定了人参中的多种人参皂苷,并将该方法用于人参、桔梗和商陆的快速鉴定。实验表明,人参中的皂苷易于在电离过程中结合钠离子,并形成[M+Na]+正离子从而被检测分析,而桔梗和商陆等样品中不含人参皂苷成份,在串联质谱中也没有相应的特征碎片离子,从而达到鉴别中药材真伪的目的。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特征性强、重现性好,对道地中药材快速鉴定提供了思路,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具有脑靶向功能的125I-AIBZM纳米脂质体
    李光慧, 沈海星, 钱隽, 司展, 朱建华
    2011, 32(6):  1295-1300. 
    摘要 ( )   PDF (13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目的是将苯甲酰胺类衍生物125I -(S)-N-(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5-碘-4-氨基-2-甲氧基苯酰胺(125I-AIBZM)包载于具有脑靶向功能的纳米脂质体载药系统中,以提高125I-AIBZM的入脑量. 本文采用硫酸铵梯度主动载药法制备了125I-AIBZM-脂质体(125I-AIBZM-L)和125I-AIBZM-Lf-脂质体(125I-AIBZM-Lf-L),脂质体形状规则、分布均匀、粒径在100 nm左右,两种脂质体的125I-AIBZM包封率分别为39%和35%. 包载荧光素DIR的DIR-脂质体(DIR-L)和DIR- Lf-脂质体(DIR-Lf-L)的小鼠的荧光活体成像研究显示DIR-Lf-L具有明显的脑靶向性,证实了Lf介导脑靶向的功能. 药动学实验显示125I-AIBZM-L与125I-AIBZM-Lf-L大鼠体内血循环时间比125I-AIBZM明显延长,各时相125I-AIBZM-Lf-L的入脑量显著高于125I-AIBZM-L(p<0.01),而125I-AIBZM-L的入脑量又显著高于125I-AIBZM(p<0.01). 结论:125I-AIBZM纳米脂质体载药系统能显著提高125I-AIBZM的入脑量.
    Mg(ClO4)2催化2-取代-4-甲酰基-1,2,3-三唑与β-环己二酮的缩合反应
    刘晨江 赵新海 王昭申
    2011, 32(6):  1301-1304. 
    摘要 ( )   PDF (2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Mg(ClO4)2催化下, 2-取代-4-甲酰基-1,2,3-三唑代替传统的芳香醛与β-环己二酮在乙腈介质中进行缩合反应生成氧杂蒽. 而在没有催化剂的体系中,反应生成的是氧杂蒽开环产物.
    3-茂铁基-5-芳基-1-苯磺酰基二氢吡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李春艳, 卓继斌, 谢莉莉, 李恒东, 王文峰, 袁耀锋
    2011, 32(6):  1305-1311. 
    摘要 ( )   PDF (164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α,β-不饱和酮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2种二茂铁取代的4,5-二氢吡唑化合物,用IR、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后确认化合物3a、3b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化合物3a(C25H22FeN2SO2)属于正交晶系(Orthorhombic),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a = 0.59466(12) nm,b = 1.9402(8) nm,c = 3.1274(6) nm,α = 90.00°,β = 90.00°,γ = 90.00°,Z = 4,F(000) = 1280,DC = 1.442 g/cm3,μ = 0.817 nm-1.该化合物通过分子间的氢键沿a轴延伸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3b(C25H21FeN2SO2Br)属于单斜晶系(Monoclinic),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 = 1.3087(3) nm,b = 0.9844(2) nm,c = 1.7752(4) nm,α = 90.00°,β = 99.42(3)°,γ = 90.00°,Z = 4,F(000) = 1112.0,DC = 1.617 g/cm3,μ = 2.558 nm-1.该化合物中每一个分子与其邻近的3个分子连接,以氢键的作用缔合在一起,以此延伸,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化合物.
    3,6-二苯氧甲基-1,2,4-三唑并[3,4-b]- 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孙晓红, 白燕, 刘源发, 陈邦, 贾婴琦
    2011, 32(6):  1312-1317. 
    摘要 ( )   PDF (31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4-氨基-5-苯氧甲基-3-巯基-1,2,4-三唑与取代苯氧乙酸为原料,三氯氧磷为溶剂,回流反应, 合成了3,6-二苯氧甲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衍生物。通过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各化合物分子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室内毒力测试,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杀菌、抑菌活性。
    甘西鼠尾草中三个新的萜类化合物
    杨阳 陈万生 吴志军 杨颖博 来威 孙连娜 陈万生
    2011, 32(6):  1318-1322. 
    摘要 ( )   PDF (31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反复硅胶、葡聚糖凝胶、反相硅胶、MCI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甘西鼠尾草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由甘西鼠尾草根和根茎的50%乙醇提取物中得到了两个新的二萜化合物,命名为甘西鼠尾三醇A(1)、甘西鼠尾三醇B(2),得到了一个新的单萜苷化合物,命名为甘西鼠尾甲苷(3).
    三维有序大孔复合材料AgZnO-TiO2的制备及微波辅助光催化性能
    李莉, 赵月红, 李恩帅, 禚娜, 马慧媛, 刘波
    2011, 32(6):  1323-1329. 
    摘要 ( )   PDF (139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聚苯乙烯(PS)微球作为模板剂,经溶胶-凝胶及煅烧后处理等方法制备了三维有序大孔复合材料Ag/ZnO-TiO2. 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 射线衍射(XRD)、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N2吸附-脱附测定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合X 射线能量色谱仪(SEM-EDS)等测试手段对其组成、结构及形貌等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经PS微球处理后的Ag/ZnO-TiO2具有锐钛矿晶型结构,其Ag以单质形式存在. 该复合材料的孔结构排列整齐有序,孔壁为介孔结构,粒子堆积致密,平均孔直径约150 nm,属于三维有序大孔材料(3DOM). 在微波辅助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等染料的实验研究中,该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其活性明显高于P25等单体以及二元体系ZnO-TiO2
    LiAlH4与LiNH2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储氢特性
    任晓 王新华 李寿权 葛红卫
    2011, 32(6):  1330-1333. 
    摘要 ( )   PDF (32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LiAlH4和LiNH2按摩尔比1:2进行球磨复合,随后将复合物进行加热放氢特性研究,然后对其完全放氢后的产物进行再吸氢特性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分析(DSC)和红外 (FTIR)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其反应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LiAlH4/2LiNH2加热放氢分为3个反应阶段,放氢后生成Li3AlN2,总放氢量达到8.65wt%。放氢生成的Li3AlN2在10MPaH2压力和400℃条件下,可以可逆吸氢5.0wt%,吸氢后的产物为 LiNH2 、AlN和LiH,而不能再生成LiAlH4。本文对LiAlH4/2LiNH2复合物放氢/再氢化过程机理进行了分析。
    双杂原子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催化应用
    姜艳秋 林凯峰 刘洁 孙建敏 许宪祝 肖丰收
    2011, 32(6):  1334-1338. 
    摘要 ( )   PDF (92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强酸性条件下,采用沸石前驱体溶液与表面活性剂自组装的方法,合成双杂原子掺杂的介孔催化材料Sn/Ti-MS-1. 表征结果显示,Sn/Ti-MS-1具有典型的介孔结构,骨架中含有TS-1沸石的结构单元. 在苯酚和2,3,6-三甲基苯酚的双氧水氧化反应中,焙烧前后的Sn/Ti-MS-1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反应活性,表明其钛物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并且在大分子氧化反应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同时,这种Sn/Ti双杂原子介孔材料显示了较快的催化反应速率.
    精氨酸酶Ⅰ的手性选择性
    李帅, 李兆龙, 胡玉琳, 高雪峰, 黄旭日
    2011, 32(6):  1339-1342. 
    摘要 ( )   PDF (179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运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精氨酸酶进行手性选择性研究。通过对精氨酸酶Ⅰ与L,D型精氨酸复合物结构的比较,发现精氨酸酶Ⅰ与L型精氨酸结合得更紧密,进一步的复合物分子动力学轨迹比较分析显示,精氨酸酶Ⅰ与L型精氨酸分子的复合物RMSD曲线的震荡较小,并且酶与底物的结合能也是L型的高于D型的复合物。总之,在精氨酸酶Ⅰ在催化精氨酸脱胍基的反应中,只选择L型精氨酸分子是基于酶的手性选择性,手性选择性是由酶的活性口袋的形状决定的。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具有不同电子给体的吩噻嗪类有机光敏染料的理论研究
    张吉 李海斌 吴勇 耿允 段雨爱 廖奕 苏忠民
    2011, 32(6):  1343-1348. 
    摘要 ( )   PDF (111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中,染料影响着TiO2/染料/电解质等界面处的诸多重要的电子转移过程,从而影响电池总的能量转换效率. 为阐明D-π-A类光敏染料中,电子给体的不同所引起的能量转换效率的差异,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了两个最近合成的吩噻嗪类染料及其吸附到TiO2上后分子的基态和激发态光物理性质与热力学参数. 结果表明,电子给体的改变虽然没有明显的改变染料的光谱性质(垂直跃迁能和振子强度),却可以改变分子的前线轨道能级,进而影响染料分子的激子结合能Eb及激发态电子注入到半导体TiO2中的驱动力ΔGint的大小,并最终影响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因而本文指出了在今后有机光敏染料的合成设计上,除了关注重要的光谱性质外,也可以通过对染料分子结构的修饰来降低染料的激子结合能,同时提高染料激发态电子注入到半导体TiO2中的驱动力来改善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炭载Pd-Ni合金纳米粒子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
    奚彩明, 施毅, 赵佳越, 周益明, 唐亚文, 陈煜, 陆天虹
    2011, 32(6):  1349-1353. 
    摘要 ( )   PDF (13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原子比例的Pd-Ni/C催化剂,并且使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总结了Ni的掺杂对Pd-Ni合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及晶体结构的影响。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适量的Ni的掺杂不但能够增强催化剂对甲酸催化氧化的活性,而且还能够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因此,Pd-Ni/C催化剂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直接甲酸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
    手性修饰的介孔碳材料MPC-61负载铂催化剂上α-酮酸酯的不对称氢化反应
    李凯翔 李晓红 宋丽英 吴鹏
    2011, 32(6):  1354-1359. 
    摘要 ( )   PDF (26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氯铂酸乙醇溶液和水溶液为前体通过浸渍法分别制备了介孔碳材料MPC-61负载的质量分数为4%和10%的催化剂Pt/MPC-61,并利用XRD、TEM、N2气吸脱附和CO化学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经过手性分子辛可尼定修饰后的Pt/MPC-61催化剂在丙酮酸乙酯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对于担载量4%的催化剂,以氯铂酸乙醇溶液为前体制备的催化剂因其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较高的分散度而表现出较高的活性,而以氯铂酸水溶液为前体制备的催化剂则具有较强的手性诱导能力. 前体经150 oC真空焙烧的催化剂上无论是转化率还是光学选择性均有所提高,水溶剂中的TOF值高达8820 h-1. 对于担载量10%的催化剂,在乙酸溶剂中对(R)-(+)-乳酸乙酯的光学选择性可以达到66% e.e..值得指出的是,担载量为4%的Pt/MPC-61催化剂表现出比商品化5 wt% Pt/C更高的催化活性. 还将担载量为4%的催化剂用于手性药物依那普利前体的不对称合成中,前体经150 oC真空焙烧的催化剂在乙酸溶剂中可以取得61% e.e.的光学选择性.
    完全液相法与溶胶-凝胶法制备Cu-Zn-Al双功能催化剂对浆态床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催化性能比较
    樊金串 黄伟 吉鹏
    2011, 32(6):  1360-1365. 
    摘要 ( )   PDF (52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完全液相法和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组成完全相同的Cu-Zn-Al双功能催化剂,用XRD、N2吸附、XP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浆态床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Cu基催化剂中Cu组分的物相和表面Cu含量明显不同,而催化剂的织构性质基本相同。完全液相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好的选择性,没有失活现象;反应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增大,表面Cu含量增加、Cu/Zn比增大。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有明显的失活现象,平均失活率为1.62 %/d;反应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减小,表面Cu含量降低、Cu/Zn比减小,这些可能是导致其失活的原因。
    高活性甲醇氧化羰基化CuY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活性中心
    李忠, 付廷俊, 王瑞玉, 牛燕燕, 郑华艳
    2011, 32(6):  1366-1372. 
    摘要 ( )   PDF (61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硝酸铜溶液和NaY分子筛溶液离子交换制备了CuY催化剂,通过加入氨水提高交换溶液的pH值以及高温焙烧活化,显著提高了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活性,与固相离子交换、沉积和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虽负载的铜量较低,但催化活性较高. 通过元素分析、XRD、H2-TPR、XPS和AES等对CuY催化剂微观结构的表征表明,在Cu(NO3)2离子交换溶液中加入氨水,促进了Cu2+离子交换的进行,提高了CuY催化剂的Cu交换量,并且交换的Cu2+主要落位于分子筛的超笼中. 在惰性气氛中焙烧活化CuY催化剂,Cu2+自还原为Cu+,氨促进了自还原过程的进行,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焙烧活化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超笼中Cu2+→Cu+的自还原过程,使超笼中Cu+的含量增加, CuY催化活性增加. 进一步研究表明Y分子筛超笼中的Cu+是主要的催化活性中心.
    用乙二胺四乙酸和Pt(NO3)2制备Pt/C催化剂及其形成机理
    谢国芳, 陆天虹, 杨改秀, 陈煜, 周益明, 唐亚文
    2011, 32(6):  1373-1377. 
    摘要 ( )   PDF (98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用Pt(NO3)2作前驱体制备Pt/C催化剂时,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存在能有效地降低Pt粒子粒径并改善其分散度。发现加入EDTA不能与Pt2+配位形成络合物,而是通过静电作用将Pt2+包裹起来,使生成的Pt粒子不易团聚,得到的Pt/C催化剂中Pt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 nm,而且分布均匀,因此,得到的Pt/C催化剂对甲醇氧化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25  ℃下Na+, K+, Mg2+//Cl-, SO2-4, NO-3, H2O体系液固相平衡
    黄雪莉 王雪枫 陈丽娟
    2011, 32(6):  1378-1383. 
    摘要 ( )   PDF (47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应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Na+, K+, Mg2+//Cl-, SO42-, NO3-, H2O六元体系在25℃、氯化钠饱和时的相平衡关系,测定了溶解度数据,并绘制出相应的相图. 研究表明: 25℃时,该体系在氯化钠饱和的区域里存在8种复盐,有15个两盐结晶区,25个零变量点;零变量点中只有一个共结点,为Mg(NO3)2?6H2O、NaCl、MgCl2?6H2O、MgSO4?(1~6)H2O、KCl?MgCl2?6H2O五盐共饱点,其余为反应点.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新疆硝酸盐卤水矿蒸发析盐规律.
    甲酸Pt电极电化学氧化体系中时间自组织导致的可利用功耗失
    林风 罗久里
    2011, 32(6):  1384-1388. 
    摘要 ( )   PDF (45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不可逆电极过程中因出现电化学振荡之耗散-涨落引起的可利用功耗,对拓展应用电化学具有特殊重要性。本文在电极化学反应步骤为控制步骤的条件下,对甲酸阳极氧化系出现电化学振荡的阈值,及跨越阈值后状态演化的极限环路径进行了系统动力学计算:同时,根据非平衡电极过程的耗散- 涨落理论,进一步对跨越振荡阈值前后的临界区与电化学震荡区之极化曲线及功耗谱加以了随机热力学分析计算。研究结果发现,跨越临界区后单位电化反应功耗谱出现突降;随着时间自组织的出现虽然周期平均单位反应功耗亦随电流密度增大,但在较大的范围内保持在低于阈值前小电流恒稳电极过程功耗的程度。
    用于纳米载药系统的两亲性聚乙二醇-药物分子偶联体的合成及胶束化性质
    梁海岩, 吴学, 金慧娟
    2011, 32(6):  1389-1395. 
    摘要 ( )   PDF (119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和合成了两亲性树枝状药物载体化合物6-Arm MPEG-Drug Conjugate,其中所使用的模型药物分子为苯甲酸.用1H NMR和13C NMR测试对结构进行了表征. 1H NMR谱图表明载体化合物在有机溶剂和水中表现不同的聚集行为,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纳米微粒.利用荧光探针技术、动态激光光散射和扫描电镜研究其在水中的胶束化行为.结果显示,该药物载体化合物具有很低的临界胶束浓度,2.5×10-2 mg/mL (5.3×10-6 mol/L);在水溶液中浓度为1.0 mg/mL时的流体力学直径为67.4 nm,多分散指数为0.106;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初始浓度不同形成的聚集体形态也不同,得到了管状和方形结构胶束,而且随着不同水量的加入,聚集态从管状转变为囊泡状结构.
    同轴电纺超细纤维膜构建人工血管材料
    曹文轩 张红 袁晓燕
    2011, 32(6):  1396-1400. 
    摘要 ( )   PDF (200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右旋糖酐(DEX)为芯、聚乙二醇-b-聚(L-丙交酯-co-ε-己内酯)(PELCL)为壳,经同轴电纺制备DEX/PELCL超细纤维膜。在该电纺纤维内芯分别负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并以此构建双层超细纤维膜人工血管支架。4 w的释放结果表明,VEGF和PDGF-bb均表现出突释现象,含有肝素的VEGF样品释放量有所下降。大鼠腹主动脉移植实验表明,载有VEGF和PDGF-bb的超细纤维膜可以用于构建双层人工血管。
    预聚物复合助稳定剂条件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细乳液聚合
    姚宁宁 倪刚 赵炜珍 许美茹 杜鹃
    2011, 32(6):  1401-1406. 
    摘要 ( )   PDF (46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MA)、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共聚单体,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磺酸盐型阴离子氟表面活性剂(S100)/异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组成的乳化体系下,采用预聚物和十六醇(HDL)共同组成的复合助稳定剂,对细乳液聚合制备St/BA/TFMA三元共聚物的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FT-IR、1H-NMR、DSC、TGA、GPC等对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表征和确认。研究了影响细乳液聚合转化率和凝聚率的各种因素,确定了复合乳化剂的配比为m(OP):m(SDS):m(S100)=2.5:1:0.3、预聚物和助乳化剂HDL的用量分别为单体总量的0.5%和2%的条件下可以制备出稳定性较好的细乳液体系,制备的乳胶膜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耐候性。
    丙烯酸酯/液晶复合体系的光聚合动力学
    史小靖, 彭海炎, 廖永贵, 解孝林
    2011, 32(6):  1407-1411. 
    摘要 ( )   PDF (38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光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研究了以2, 4, 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为光引发剂、丙烯酸异辛酯(EHA)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A)为单体、液晶为P0616A的丙烯酸酯/液晶复合体系在-40~80℃的光聚合动力学。研究表明:丙烯酸酯/液晶复合体系光聚合的自动加速现象非常显著,聚合反应速率和表观动力学常数在聚合过程中均存在最大值。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体系的最终转化率、最大聚合反应速率(Rpmax)均明显提高,当反应温度高于20℃后,其增长均趋于平缓。随着体系中液晶含量的增加,体系的Rpmax呈下降趋势,体系的聚合反应转化率随时间的增长速率较慢,但是最终转化率差别不大,均接近80%。随着UV光强的增高,体系的Rpmax和最终转化率均明显提高, 体系的阈值光强约为4 mw/cm2。而随着体系平均官能度的增加,体系的Rpmax和最终转化率则呈下降的趋势。
    131I标记海藻酸钠包裹明胶微球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骆东辉 刘安妮 李明芳 马宇 李林 陈晓理 刘黎 夏传琴
    2011, 32(6):  1412-1417. 
    摘要 ( )   PDF (134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中描述了明胶微球和海藻酸钠(SA)包裹微球的制备方法并通过试验比较明胶微球和包裹明胶微球的各种特性,最后用氯胺T法将碘-131标记在微球上。结果表明, 包裹明胶微球对碘有更好的负载量和稳定性;在相同条件下,包裹微球的降解时间比明胶微球的降解时间长;标记后的明胶微球通过直接注射介入到新西兰大白兔的肝脏,使用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ECT)显像表明,在大白兔体内包裹明胶微球标记的131I比明胶微球更稳定。
    AB2型聚合物流体的表面结构性质
    宋建民, 姚宁, 朱玲欣
    2011, 32(6):  1418-1423. 
    摘要 ( )   PDF (49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密度泛函理论(DFT)框架下, 应用改进的基本度量理论(MFMT)表达硬球作用对自由能泛函的贡献, 根据统计力学理论结合加权密度近似(WDA)表达聚合作用对自由能泛函的贡献, 建立了描述AB2型聚合物流体的化学势, 得到了聚合物流体在硬球颗粒表面的密度分布表达式, 计算了聚合物流体在硬球颗粒表面附近的密度分布, 并探讨了体积分数、聚合程度和硬球颗粒尺度对体系密度分布的影响. 此外, 通过体系密度分布, 进一步分析了体积分数、聚合程度和硬球颗粒尺度与剩余吸附的关系.
    凝固浴温度对PVDF-g-PNIPAAm温度敏感膜成膜过程与性能影响
    冯霞, 郭艳芬, 赵义平, 李建新, 陈熙, 贺晓凌, 陈莉
    2011, 32(6):  1424-1430. 
    摘要 ( )   PDF (171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自由基共聚的方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g-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VDF-g-PNIPAAm)共聚物,进而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PVDF-g-PNIPAAm共聚膜。采用超声时域反射法研究了不同凝固浴温度下PVDF-g-PNIPAAm的成膜动力学。结合PVDF-g-PNIPAAm的成膜动力学,研究了凝固浴温度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凝固浴温度下,PVDF-g-PNIPAAm的成膜过程均由液液分相来控制,凝固浴温度为30℃时成膜时间最长,40℃时成膜时间最短;不同凝固浴温度下制备的 PVDF-g-PNIPAAm共聚膜保持了PVDF的结晶特性,随着凝固浴温度的升高,结晶度降低。同PVDF-g-PNIPAAm共聚物相比,PNIPAAm在PVDF-g-PNIPAAm膜表面的含量更高,其中,30℃时所成膜表面的PNIPAAm含量最高。不同凝固浴温度下所成的膜均呈指状孔结构,其中,30℃下所成的膜指状孔最大,孔隙率最高。25℃下制备的PVDF-g-PNIPAAm膜具有明显的温度响应性能,其水通量在30℃附近有显著增加。
    乙酸乙酯在D3F阴离子开环聚合中的促进作用
    杨鹏, 高亚娟, 管涌, 郑安呐
    2011, 32(6):  1431-1435. 
    摘要 ( )   PDF (47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硅醇钠为引发剂,乙酸乙酯(EA)为极性调节剂,在HAKKE转矩流变仪中聚合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PMTFPS),并探讨了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3F)聚合过程中EA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在120℃下,EA极性调节剂浓度为0.30mol/ L,反应4 min时,PMTFPS的数均分子量( )达到最大,为2.45×105,产率为89.2 wt%。通过激光飞行质谱(MALDI-TOF-MS)分析可知此反应条件下环状硅氧烷副产物含量较低,仅为0.75 wt%,说明此条件下链反咬等副反应得到很好地抑制。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失重分析(TGA)表明PMTFPS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壳聚糖微球负载的己二胺型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制备及对胆红素的吸附
    吴丽平, 张政朴, 郭义, 王勇, 陆伟
    2011, 32(6):  1436-1444. 
    摘要 ( )   PDF (186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反相悬浮反应制备了戊二醛交联的壳聚糖微球。以所制备的壳聚糖微球为载体,合成了己二胺型低代数聚酰胺-胺(Polyamidoamine,简称PAMAM)树枝状大分子(Genaration≤3)。考察了该微球在生理条件下对水溶液中胆红素的吸附行为,以及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温度,胆红素初始浓度,牛血清白蛋白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对胆红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CS-G2.0,CS-G3.0,CS-G1.0,CS-G0和CS微球的平衡吸附率分别为94.61%,93.44%,92.97%,86.47%,52.38%,CS-G1.0-G3.0微球在0.5h吸附率已经超过70%,1h基本接近平衡,对胆红素的吸附量高达42.78m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