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仇心声, 吴芹, 史大昕, 张耀远, 陈康成, 黎汉生. 离子型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高温燃料电池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8): 20220140. |
[2] |
王学斌, 薛源, 茆华女, 项艳鑫, 包春燕. 光/还原双重响应水凝胶微球的制备及在细胞三维(3D)培养中的应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8): 20220116. |
[3] |
谭彦, 余申, 吕佳敏, 刘湛, 孙明慧, 陈丽华, 苏宝连. 介孔γ-Al2O3微球的高效制备及负载Pd催化剂的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8): 20220133. |
[4] |
赵君禹, 王春博, 王成杨, 张克, 丛冰, 杨岚, 赵晓刚, 陈春海. 导热膨胀石墨/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4): 20210800. |
[5] |
王寿柏, 吴修明, 束辰, 钟敏, 黄卫, 颜德岳. 含叔丁基聚酰亚胺均质膜的气体分离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11): 20220357. |
[6] |
王寿柏, 吴修明, 吴锦明, 汤艳峰, 束辰, 钟敏, 黄卫, 颜德岳. 含叔丁基/异丁基二胺的可溶性透明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9): 2944. |
[7] |
黄聪聪, 张宝庆, 刘琛阳. 聚酰亚胺玻璃化转变温度预测: 基团贡献加和法与未知基团赋值[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8): 2617. |
[8] |
朱德帅, 赵剑英, 杨正慧, 郭海泉, 高连勋. 基于多层结构设计的高储能密度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8): 2694. |
[9] |
刘晓锦, 李婷, 汪洋, 东为富. 具有广谱紫外屏蔽性能的三元共聚物微球的制备[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6): 1965. |
[10] |
吴涛, 方玉婷, 董杰, 赵昕, 张清华. 基于乙炔基-苯并噁嗪单元双重交联反应的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与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6): 1978. |
[11] |
王献伟, 柯红军, 袁航, 鲁戈舞, 李丽英, 孟祥胜, 宋书林, 王震. 耐高温可溶性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6): 2041. |
[12] |
樊晔, 韩慧慧, 方云, 冯瑞沁, 夏咏梅. 简易合成纳米多层级镍中空亚微球及其催化苯酚加氢的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6): 1801. |
[13] |
许晓洲, 刘仪, 何民辉, 莫松, 蓝邦伟, 翟磊, 范琳. 共聚结构和分子量对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熔融与耐热性能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3): 919. |
[14] |
李博鑫, 杨隽阁, 尹德忠, 高成乾, 张秋禹. 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稳定Pickering乳液法制备大粒径微胶囊相变材料[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9): 2085. |
[15] |
王蕊,徐梅,谢家文,叶盛英,宋贤良. 水热反应条件对多孔球状Bi2WO6光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6): 1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