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 苏刚, 严曼明, 蔡文斌, 江志裕
收稿日期:
2006-02-09
修回日期:
1900-01-01
出版日期:
2007-01-10
发布日期:
2007-01-10
通讯作者:
江志裕
WANG Guan, SU Gang, YAN Man-Ming, CAI Wen-Bin, JIANG Zhi-Yu
Received:
2006-02-09
Revised:
1900-01-01
Online:
2007-01-10
Published:
2007-01-10
Contact:
JIANG Zhi-Yu
摘要: 以Fe2O3为铁源原料, 利用热还原法成功地制备了LiFePO4/C复合材料. 用XRD以及SEM对材料的晶体结构以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 通过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于700 ℃下制备的LiFePO4/C复合材料在0.1C的倍率下可以得到放电容量144.8 mA·h/g, 在循环160次后, 容量仍保持在141.4 mA·h/g. 这种以廉价的Fe2O3代替目前常用的二价铁盐原料方法, 具有减少LiFePO4合成成本的优点.
中图分类号:
TrendMD:
[1] | 孙竹梅 傅杰 李鑫 王海芳 卢静 童天星 朱明飞 王云燕. 电吸附除氯过程电化学阻抗谱及动力学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0, (): 20220528. |
[2] | 陈佳琪 程晚亭 温秋慧 韩静茹 马福秋 颜永得 薛云. 活性炭电极的改性及其对Co2+、Mn2+、Ni2+的电吸附性能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0, (): 20220598. |
[3] | 刘杰, 李金晟, 柏景森, 金钊, 葛君杰, 刘长鹏, 邢巍. 降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浓差极化的含磺化碳管阻水夹层的构建[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11): 20220420. |
[4] | 刘坤, 尹远, 耿文强, 夏昊天, 李华. 不同组分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介质阻挡放电固氮的影响机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11): 20220278. |
[5] | 丁钦, 张梓轩, 徐培程, 李晓宇, 段莉梅, 王寅, 刘景海. Cu, Ni, Co掺杂对Fe碳纳米管的结构及电催化性能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11): 20220421. |
[6] | 何宇婧, 李佳乐, 王东洋, 王福玲, 肖作旭, 陈艳丽. 锌活化Fe/Co/N掺杂的生物质碳基高效氧还原催化剂[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11): 20220475. |
[7] | 胡平澳 张琪 张会茹. 锂硫电池中硒缺陷WSe2催化性能理论预测[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0, (): 20220595. |
[8] | 吴钰洁 黄文治 潘俊达 石凯祥 刘全兵. “蛋黄-蛋壳”结构纳米反应器的设计、调控及其在锂硫电池正极中的应用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0, (): 20220619. |
[9] | 张玲玲 董欢欢 何祥喜 李丽 李林 吴星樵 侴术雷. 中空碳材料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进展[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0, (): 20220620. |
[10] | 侯从聪, 王惠颖, 李婷婷, 张志明, 常春蕊, 安立宝. N-CNTs/NiCo-LDH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10): 20220351. |
[11] | 姜宝正, 黄文婷, 刘文宝, 郭荣胜, 徐成俊, 康飞宇. 纳米铜修饰三维锌网电极的制备及锌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10): 20220257. |
[12] | 刘坤, 左杰, 李华, 项红甫, 冉从福, 杨明昊, 耿文强. 电子能量对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化学产物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10): 20220249. |
[13] | 王鹏飞, 富文豪, 孙少妮, 曹学飞, 袁同琦. 纤维素纳米晶模板法制备多级孔炭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0, (): 20220497. |
[14] | 胡诗颖 沈佳艳 韩峻山 郝婷婷 李星. CoO纳米颗粒/石墨烯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0, (): 20220462. |
[15] | 王茹玥, 魏呵呵, 黄凯, 伍晖. 单原子材料的冷冻合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9): 2022042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