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如新, 赵忠俊, 贺飞耀, 岳寒露, 邓辅龙, 李宏, 李雯雯, 段忆翔. C1~C3正构醛、 醇在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中的产物离子特征分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12): 3632. |
[2] |
邓洁薇, 杨运云, 林里, 栾天罡. 表面修饰探针纳升电喷雾质谱脂质组学对大型溞和蚤状溞的快速鉴别[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9): 2011. |
[3] |
李肖乾, 张华, 路海健, 刘畅, 刘庆龙, 马夏禹, 方媛萍, 梁大鹏. 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对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反应机理的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9): 2003. |
[4] |
何聿, 夏倩, 王文莉, 罗芳, 陈金凤, 郭雅婷, 王建, 林振宇, 陈国南. UPLC-QTOF-MS法研究甘油三酯作为水生环境中农药污染的潜在生物标志物[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3): 431. |
[5] |
王晓群, 黄光明. 三氟乙酸增强的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用于脂质空间分布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12): 2673. |
[6] |
杨小天,耿智彬,况思良,冯守华. 电喷雾离子化技术制备FeNi(OH)x薄膜及电催化水氧化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1): 56. |
[7] |
李成, 王承健, 晋万军, 韩健利, 杨梅芳, 郜茜, 黄琳娟, 王仲孚. 银杏种子糖蛋白的SDS-PAGE分离及N-糖链的质谱分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1): 69. |
[8] |
吴芳玲, 储艳秋, 陈新, 魏王慧, 丁传凡. 电喷雾电离质谱法研究影响五肽间非共价作用的主要因素[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9): 1927. |
[9] |
赵乐凤, 焦传新, 李慧, 焦丽丽, 马悦, 吴巍, 刘淑莹. RRLC-Q-TOF-MS研究人参二醇型皂苷Rb1, Rb2和Rc的化学转化[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4): 667. |
[10] |
赵兵, 庄小禹, 刘舒, 郑重, 刘志强, 宋凤瑞. 离子淌度质谱结合荧光光谱法研究5-氟尿苷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相互作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8): 1341. |
[11] |
黄彦东, 吴若菲, 储艳秋, 丁传凡. α-氨基酸及其酯化物侧链对其β-环糊精复合物稳定常数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5): 743. |
[12] |
柯牡芳, 韩京, 朱腾高, 刘文杰, 张华, 寇伟, 梁大鹏. 牛油果中化学成分的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检测[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5): 738. |
[13] |
黄磊, 李雪, 徐萌, 黄正旭, 周振. 二次纳流电喷雾电离耦合超高分辨质谱检测人体呼出气中相对高分子量化合物[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5): 752. |
[14] |
黄玉, 谷彩云, 吴翰钟, 夏晓爽, 李新.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的缺血性脑卒中的代谢组学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10): 1742. |
[15] |
彭艺芳, 王承健, 王晶晶, 李玲梅, 晋万军, 强珊, 师红丹, 张英, 黄琳娟, 王仲孚. 花生致敏糖蛋白Ara h1糖链决定簇的质谱分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 37(9): 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