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威, 罗飘, 黄廉湛, 崔志明. 基于聚苯乙烯磺酸的锂金属负极界面保护层的设计[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8): 20220166. |
[2] |
矫龙, 代学民, 牟建新, 杜志军, 王汉夫, 董志鑫, 邱雪鹏. 柔性OLED用高耐热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11): 20220390. |
[3] |
赵宝东, 刘亚静, 潘永飞, 刘卫孝, 高福磊, 汪营磊. 含能增塑剂2, 2-偕二硝基丙基三氟丙酸酯的合成及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9): 2815. |
[4] |
黄聪聪, 张宝庆, 刘琛阳. 聚酰亚胺玻璃化转变温度预测: 基团贡献加和法与未知基团赋值[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8): 2617. |
[5] |
吴红枚, 李惠婷, 李永成, 王宏青, 王孟. 基于基团贡献法和分子动力学预测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1): 180. |
[6] |
石雯, 单桂晔, 陈艳伟. 金纳米棒的表面改性及与H2O2的作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4): 517. |
[7] |
路莹, 杨雪, 杨霞, 朱遂一, 范伟, 耿直. 侧链含卤素基团聚芳醚酮的合成及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 36(9): 1819. |
[8] |
麦亦勇, 周永丰, 颜德岳. 超支化聚醚的支化度对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4, 25(7): 1373. |
[9] |
张茂峰, 江玮, 杨朝晖, 曹维孝. 四(4-重氮基苯基)卟啉的合成及其与聚苯乙烯磺酸钠自组装的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4, 25(6): 1180. |
[10] |
冯先华, 柳士忠, 宋慧婷. 光散射法研究氧化胺胶束与聚苯乙烯磺酸钠的相互作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3, 24(5): 924. |
[11] |
张肇英, 黄玉惠, 廖兵, 丛广民. 对-氨基苯甲酸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表征及乳化性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2, 23(5): 974. |
[12] |
喻昕, 赵睿, 刘国诠. 十八烷基醚型高效液相反相色谱填料的制备[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0, 21(7): 1043. |
[13] |
张海潮, 潘才元. 聚甲基丙烯酸-对-甲氧基偶氮苯氧己基酯的液晶及光响应行为[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9, 20(7): 1152. |
[14] |
林权, 王一凡, 张万金, 吴忠文, 尹玖梅. 含间苯基聚醚醚酮酮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6, 17(12): 1965. |
[15] |
丁黎明, 林云青, 周子南, 王佛松. 交替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盐络合物的离子传导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4, 15(11): 1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