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编委会
青年执行编委
编辑部简介
征稿简则
在线期刊
网络首发
优先出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1985年 第6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1985-12-24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论文
流洗法研究阳离子和羧酸配位剂对UO
2
2+
在离子交换树脂中的加速传质作用
贾东方, 邱陵, 温志兴, 裘尧位
1985, 6(12): 1045-1050.
摘要
(
)
PDF
(44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流洗曲线解析法研究了UO
2
2+
在大孔离子交换树脂中的加速传质问题。比较了Ca
2+
、Mg
2+
、Mn
2+
、Co
2+
、Zn
2+
、Sc
3+
、Y
3+
和La
3+
八种阳离子和羟基羧酸、双配基羧酸和氨基酸的加速作用。
苯并-15-冠-5的配位性能研究
金祥林, 唐有祺, 吴养洁, 安浩云, 胡宏纹
1985, 6(12): 1051-1055.
摘要
(
)
PDF
(34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苯并-15-冠-5苦味酸钠配合物单晶由丙酮-乙醇(1:1)溶液中得到,晶体属单斜空间群C
2h
5
-P
2
1
/n,晶体学数据:a=11.134(3)Å,6=13.541(3)Å,c=14.927(4)Å,β=93.41(2)°Å,V=2246.4Å
3
,Z=4,晶体结构由直接法解出,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与苯环共轭的芳醚氧原子上的电子密度可通过苯环而转移。
研究简报
硫酸软骨素A的解离常数及其金属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
邰子厚, 吴铁军, 袁玉荪
1985, 6(12): 1056-1058.
摘要
(
)
PDF
(21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硫酸软骨素A(ChSA)是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胺通过β-1,3糖苷键所形成的二糖为基本单位的大分子酸性粘多糖。它广泛存在于人及脊椎动物血管及其它脏器结缔组织之中,有关它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医药等领域中的用途,文献亦有报导。我们曾以镇江肉联厂生产的硫酸软骨素粗品为原料,精制得到纯度较高的硫酸软骨素A制品,并经阳离子交换树脂转化为氢型,测定了它与Cu
2+
、Ca
2+
离子的结合度。
研究论文
交流示波极谱滴定的研究(ⅩⅩⅤ)——亚硝酸钠示波极谱滴定法
徐伟建, 高鸿
1985, 6(12): 1059-1062.
摘要
(
)
PDF
(21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报导了亚硝酸钠示波极谱滴定法在一系列无机、有机和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滴定了十八种物质,本法具有终点直观、简便快速和干扰较少等特点。
炭化树脂色谱性能的理论探讨
云希勤, 张尊训, 寇登民, 李艳红
1985, 6(12): 1063-1069.
摘要
(
)
PDF
(36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探讨二十一种炭化树脂不同分离性能的理论基础。
阳极溶出催化伏安法测定微量钯的研究
许宏鼎, 郭英兰, 刘再新
1985, 6(12): 1070-1074.
摘要
(
)
PDF
(32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用阳极溶出催化伏安法测定微量钯的方法,找到了灵敏度较高的富集底液和催化体系,钯在3×10
10
—1×10
-7
M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最低检出浓度为1.2×10
-10
M。
闪蒸-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中草药的挥发性成分
陈耀祖, 李兆林, 薛敦渊, 韩辉, 杨玉成
1985, 6(12): 1075-1079.
摘要
(
)
PDF
(26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采用闪蒸-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姜黄、茅苍术、小茴香、肉桂的主要挥发性组分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与常规分析相符,对中草药闪蒸分析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证明,闪蒸分析法是研究中草药挥发性成分的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微量分析方法。
研究简报
在铍试剂Ⅱ存在下以meso-四-(4-三甲铵苯基)卟啉吸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铁
张传铀, 姚兴东, 程介克
1985, 6(12): 1080-1082.
摘要
(
)
PDF
(21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野村俊明等曾研究过四苯卟啉三磺酸(TPPS
5
)与Fe(Ⅱ)的显色反应。由于反应速度太慢,需在沸水浴上加热150分钟以上,且共存离子严重影响测定,故未能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研究论文
经钛杂环合成立体选择的三取代乙烯
刘以寅, 陈美文, 李岩, 王积涛
1985, 6(12): 1083-1088.
摘要
(
)
PDF
(34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连续法改进了Masai-Rausch合成钛杂环及烯烃的反应,提高了烯烃收率及Cp
2
TiCl
2
回收率,以不对称炔烃为底物合成了十二组烯烃,其中两组为单一构型的烯,其余为异构体混合物,除常规分析外,还分离分析了钛杂环中间物、分析核磁谱等,确定了烯烃的结构及异构体相对量。
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NA中鸟嘌呤加胞嘧啶的百分含量
都恒华, 张剑荣
1985, 6(12): 1089-1093.
摘要
(
)
PDF
(34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脱氧核糖核酸(DNA)在88%甲酸水解产物中鸟嘌呤加胞嘧啶的摩尔百分含量的方法,用阶式梯度技术分离五种碱基。
研究简报
五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与光谱特征
金长春, 刘举正
1985, 6(12): 1094-1096.
摘要
(
)
PDF
(19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五甲基环戊二烯C
5
(CH
3
)
5
H,在金属有机化学中是一重要配位体,它和d、f过渡金属生成的夹心和半夹心化合物,大多数有很好的催化活性。η
5
-C
5
(CH
3
)
5
又是很好的NMR探针,它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易结晶,这些对于研究这类化合物的结构是极有利的。
研究论文
PTSO萃取金(Ⅲ)的性能和机理的研究
李玲颖, 孙元明, 任洪吉, 邸平
1985, 6(12): 1097-1101.
摘要
(
)
PDF
(41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PTSO革取金的性能和机理,得出分配比随水相酸度和盐效应的增加而增加,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计算了苹取反应热△H,测定了萃合物组成比为Au:H:Cl:PTSO=1:1:4:3.通过萃合物电导率测定以及萃合物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的研究,推断出萃合物的结构和萃取反应机理。
电沉积CdTe多晶薄膜光电化学电池的初步研究
沈岳年, 黄文德, 元涛, 吴伊军
1985, 6(12): 1102-1106.
摘要
(
)
PDF
(39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电沉积工艺,在黄铜衬底上阴极电沉积多晶CdTe薄膜,并用它作为光电极,Cu
2
S作为对电极,多硫氧化还原体系Na
2
S+NaOH+S溶液为电解液制作光电化学电池,测量电池的J
sc
、V
oc
和I~V特性曲线并计算了效率和填充因子F
F
,对影响电池效率的几种因素作了关联和讨论。
H
2
在Cu/ZnO/Al
2
O
3
型低变催化剂上的TPD研究
段雪, 高正中, 王琪
1985, 6(12): 1107-1111.
摘要
(
)
PDF
(33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TPD法研究了H
2
在Cu/ZnO/Al
2
O
3
上的脱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350℃以内,Cu/ZnO/Al
2
O
3
对H
2
显示出具有不同能量特征的两个活泼部位(Ⅰ)、(Ⅱ),借助于脱附速率等温线法对(Ⅰ)、(Ⅱ)进行解析,建立了相应的脱附速率方程,并发现Cu/ZnO/Al
2
O
3
对H
2
的有效表面为非理想表面,(Ⅰ)、(Ⅱ)对有效表面积的贡献分别为27.6%及72.4%。
汽化热量热计的建立及物质汽化潜热的测定
李祥生, 严文兴
1985, 6(12): 1112-1116.
摘要
(
)
PDF
(45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J.H.Mathews仪器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进,本文建立了一种等温绝热型汽化热量热计,经对甲醇、乙醇、苯、甲苯和水等物质的测定,精度可达0.1—0.2%,与文献值对比,准确度在0.3%以内,在纯物质测定的基础上,对水+乙醇、苯+甲醇两个二元物系进行了等压积分汽化潜热的测定,文中对采用“差分-积分图”方法反映汽化过程中体系的焓变作了一些探讨,另外,本文还就我国石油轻馏分汽化热的测定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研究简报
以键矩矢量和法计算分子偶极矩
李鸿图, 王宁东, 董春风
1985, 6(12): 1117-1119.
摘要
(
)
PDF
(29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们以键矩矢量和法编制了分子偶极矩的计算程序VSBD,并对多种类型的有机分子共一百多个进行了计算。
分子探针法研究邻二甲苯氧化反应助催化剂在载体表面的分布
唐新硕, 舒歌平, 胡西城, 吕国建, 王俐, 叶晓梅
1985, 6(12): 1120-1122.
摘要
(
)
PDF
(22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用分子探针法测定SiO
2
、1-Al
2
O
5
·SiO
2
和2-Al
2
O
3
·SiO
2
三种载体的表面结构,进一步研究、分析活性组分的分布,从而推出催化性能发生明显变化的可能原因。
研究论文
β-氯乙基乙烯基醚与柠康酸酐的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巫拱生, G. B. 巴特勒
1985, 6(12): 1123-1126.
摘要
(
)
PDF
(23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衣文报导了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苯或甲苯为反应介质,β-氯乙基乙烯基醚与柠康酸酐共聚合反应的研究.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证明反应产物为共聚物,较详细地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单体转化率、产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六氟代戊二酮合镍/二异丁基氢化铝催化丙烯线性齐聚的研究
高占先, 刘志广, 王红, 周科衍
1985, 6(12): 1127-1133.
摘要
(
)
PDF
(53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1,1,1,5,5,5-六氟代戊二酮合镍(简称Ni(Hfacac)
2
)和二异丁基氢化铝(简称(i-Bu)
2
AlH)为催化剂使丙烯齐聚,丙烯二聚物的线性率为75—80%,研究了A
1
/Ni[(i-Bu)
2
AlH/Ni(Hfacac)
2
摩尔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的活性、二聚物的线性率和二聚物的组成分布的影响,讨论了本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特刊专辑
更多...
相关下载
稿件模板
投稿流程
版权转让协议
中图分类号
投稿须知
更多...
友情链接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更多...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