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2年 第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2-12-24
    论文
    沸石分子筛的生成机理与晶体生长(Ⅲ)——八面沸石导向剂的导向作用及其动力学研究
    徐如人, 张建民
    1982, 3(4):  437-442. 
    摘要 ( )   PDF (54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两个经验方程来表示Na23-NMR谱强度同导向剂在不同温度下的陈化时间以及完全晶化所需时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导向剂存在下NaY型沸石晶体生长的动力学模型,并说明了导向剂的作用机理。
    KNO3-KCl二元熔盐体系相图的研究
    张启运, 李文化
    1982, 3(4):  443-446. 
    摘要 ( )   PDF (23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测变温法,差热分析法,配合X射线粉末相分析研究了KNO3-KCl体系的状态图。体系中有固液异组成化合物KNO3·KCl生成。它在359℃熔化分解为KCl和转熔点液相P。其组成含KCl 12.5Wt%。此化合物在124℃和271℃分别发生两次多晶转变。化合物与KNO3在含KCl 5.0%处形成低共熔点E,其温度为318℃。体系中可能存在介稳化合物4KNO3·KCl,它在342℃熔化分解。
    LaCl3-CS(NH2)2-H2O体系的研究
    唐宗薰, 郭志箴, 陈佩珩, 马晋华, 陈运生
    1982, 3(4):  447-451. 
    摘要 ( )   PDF (32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报告了以LaCl3·7H2O和LaCl3·3H2O作为原料用溶度法研完LaCl3-CS(NH2)2-H2O体系在30℃和50℃的溶度。体系30℃和50℃的等温溶度图皆为简单共饱型,其溶度曲线由两支组成,分别与CS(NH2)2和LaCL3·7H2O的结晶相对应。30℃时CS(NH2)2的溶度由纯水中的16.83%降到共饱点的6.15%,LaCl3由49.32%降到46.72%,在50℃时则分别由32.46%降到8.98%和51.72%降到48.05%。无论以LaCl3·7H2O或以LaCl3·3H2O为原料平衡所得的点均落在相同的溶度曲线和折光指数-组成(干盐)曲线上。
    Gran滴定增量法——微量氯的测定
    仰蜀薫, 孙炳耀
    1982, 3(4):  452-458. 
    摘要 ( )   PDF (43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讨论了沉淀溶解度对Gran滴定的影响。由修正的Gran函数字出误差方程:Ra=-Cs(V0+V)/C,据此方程可以进行误差分析和计算。在测Cl-时,若滴定剂(AgNO3)浓度为2×10-3M,测定的适宜范围为5×10-6M—5×10-5M。增量法的引入使5×10-6M以下Cl-的测定成为可能,测定下限浓度达1×10-6M,变动系数为20%。
    火焰原子吸收中配位体对铜原子吸光度的增感效应
    周志瑞, 王凯雄
    1982, 3(4):  459-465. 
    摘要 ( )   PDF (45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一些螯合剂在火焰原子吸收申对铜原子吸光度的增感效应,并初步探讨了螯合剂增感效应的机理。提出在标准系列溶液申加适量的螯合剂,铜原子吸光度的增感就得到弥补。
    线性变位极谱法的研究(Ⅲ)——吸附催化电流理论
    张祖训
    1982, 3(4):  466-474. 
    摘要 ( )   PDF (52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线性变位吸附催化电流方程式,井对电流的性质作了讨论,理论的结论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十分符合。
    稀土元素的电分析化学研究(Ⅵ)——钐-罗丹明B-氯化铵体系的极谱研究
    叶宪曾, 高小霞
    1982, 3(4):  475-481. 
    摘要 ( )   PDF (46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罗丹明B在氯化铵底液中(0.4M)的导数波(-1.45V,SCE)是一个吸附波,加入Sm3+能降低它的波高,二苯胍(1×10-4M)的存在使罗丹明B(8.4×10-5M)的波形稳定,Sm3+浓度为3×10-7—2×10-3M时,浓度与波峰的降低呈线性关系。在直流极谱仪上,在有二氧六圜存在的氯化铵底液中,钐(Ⅲ)-罗丹明B络合物在-1.7V(SCE)有一个吸附还原波。在最佳条件下(0.1M氯化铵,4.2×10-5M罗丹明B和10%二氧六圜,pH=5.0),在浓度为2×10-5—2×10-5M范围内,波高与Sm3+浓度有正比关系。比较了稀土-罗丹明B在二氧六圜中的极谱波,销比钐灵敏,铒最灵敏;但是罗丹明B的吸附波妨碍了在它后面的络合物波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
    乙酰氧基硅烷和1,2-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
    谢庆兰, 王素华, 王积涛
    1982, 3(4):  482-488. 
    摘要 ( )   PDF (42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5-叔丁基呋喃甲酸铬(Ⅲ)和三氯化铝作催化剂,使乙酰氧基硅烷和环氧化物,在均相或非均相条件下反应,得到了相应的开环加成产物——取代硅氧丙基乙酸酯。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的两种实验条件下,使用5-叔丁基呋喃甲酸铬(Ⅲ)作催化剂比用三氯化铝更为有效。
    二茂二芳氧基钛、锆和铪衍生物的薄层色谱分析
    谢珍珍, 陈寿山
    1982, 3(4):  489-494. 
    摘要 ( )   PDF (38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硅胶G作吸附剂,以甲苯-丙酮(30:1)或甲笨-1,4-二氧陆环作展开剂,对32个二茂二芳氧基钛、锆和铪的衍生物进行薄层色谱分离,获得较满意的分离结果。并根据化合物的Rf值及其茂环质子的δ值看它们在薄层色谱中的分离规律。
    双环戊二烯基二芳氧基钛的酸解反应
    刘以寅, 陈寿山
    1982, 3(4):  495-501. 
    摘要 ( )   PDF (45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双环戊二烯基二芳氧基钛于氢卤酸中的酸解反应。证明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因反应条件不同可得到二次酸解产物——双环戊二烯基二卤化钛或一次酸解产物——双环戊二烯基芳氧基卤化钛。对影响反应的诸因素进行了讨论。通过上述酸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双环戊二烯基芳氧基卤化钛,收率较高。由双环戊二烯基芳氧基卤化钛开始,又合成了几个新的Cp2Ti(OAr)Ar'及Cp2Ti(OAr)(OAr')类型衍生物。
    缩聚理论对铝酸盐和硼酸盐系的应用
    窦士学
    1982, 3(4):  502-508. 
    摘要 ( )   PDF (42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Folry的缩聚理论处理铝酸盐型熔体(MO-Al2O3),得到了聚合阴离子的分布函数。通过缩聚反应平衡常数可将混合自由能和组元活度表达为熔体组成的函数。预期了产生凝胶化的条件。由模型所得理论曲线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分子轨道理论在染料化学中的应用(Ⅴ)——用P.P.P.自洽场—组态相互作用分子轨道方法计算蒽醌衍生物的吸收光谱
    李宗石, 程侣柏
    1982, 3(4):  509-515. 
    摘要 ( )   PDF (40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蒽醌系染料颜色和结构的关系,本文设计了羟基蒽醌衍生物的计算模型,用自洽场P.P.P.——组态相互作用(CI)分子轨道方法对九个羟基蒽醌衍生物的键级分布、电荷密度分布和跃迁能进行了计算,均取得良好的计算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SCF-SW-Xα方法计算多原子分子的能级和电离能
    于微舟, 刘永振, 张明瑜, 冯果忱, 江元生
    1982, 3(4):  516-520. 
    摘要 ( )   PDF (42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自编的SCF-SW-Xa计算程序,计算MnO4-和CH4分子的电子能级、光谱、电离能和总能量,结果令人满意。
    异腈与羟基化合物形成氢鍵的自洽场分子轨道法研究
    郑世钧, 傅孝愿
    1982, 3(4):  521-526. 
    摘要 ( )   PDF (41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自洽场分子轨道法(CNDO/2,abinitio)研完了异腈与羟基化合物的氢键体系(R—N≡C…H—O—R')。计算结果指出,异腈与羟基化合物之间可以形成相当强的氢键,该体系氢键键能的减弱与OH键的伸缩振动红外光谱的红移有明显的平行关系。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异腈和腈形成氢键的相对稳定性。
    糠酸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半导体性能研究
    周朝华, 吴靖嘉
    1982, 3(4):  527-532. 
    摘要 ( )   PDF (65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根据糠酸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红外吸收光谱和ESR,讨论了它的化学结构。认为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糠酸呋喃环经过开环,失羧和交联反应,生成了共轭的不饱和C=C键。由ESR发现这种树脂有未成对电子,其g因子为2.0088,树脂中未成对电子是高度共轭的非定域化的,从而确定了它具有半导体性。由树脂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发现这种树脂是一种本征半导体;它在不同的外加电压下,可见光和紫外光辐照时,有明显的光电效应。
    氯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醇共聚物及其与异氰酸酯固化体系的扭辮分析
    马德柱, 朱清仁, 邹应芳, 陈顺喜, 罗筱烈, 侯建国
    1982, 3(4):  533-539. 
    摘要 ( )   PDF (47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工作用扭辫分析法测定了氯乙烯-醋酸乙烯酯(VC-VAc)共聚物及分子量近似相同(乙烯醇含量不同)的四种氯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醇(VC-VAc-VA)三元共聚物的热力谱。同时还测定了四种(VC-VAc-VA)共聚物与等当量或非等当量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交联体系的热力谱。(VC-VAc)共聚物水解引入羟基对玻璃化温度有一定的影响;但交联对玻璃化温度影响更大。对于等当量交联体系,交联点密度与玻璃化温度呈线性关系;而对于非等当量交联体系,交联点密度与玻璃化温度的关系更为复杂。
    固定化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Ⅰ)——聚丙烯酰胺固定化尿酶的制备及性能
    何炳林, 陈长治, 童明容, 宗建超, 潘继纶
    1982, 3(4):  540-546. 
    摘要 ( )   PDF (50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交联聚丙烯酰胺对尿酶包埋进行了研究,制备出了球形固定化尿酶,其含酶量高(1份酶对1份聚合物),相对活性为50%左右,对尿素的分解活性:120m/ml(固定化尿酶,37℃,2小时),提高了稳定性,在4℃下,66天后活性降低8%,106天后活性降低22%,37℃下11天后活性降低18%,并且不泄漏酶。基于以上特点,该固定化尿酶为吸附型人工肾提供了一个较合适的活性材料。
    镁-钛系聚乙烯高效催化剂的机理研究
    卜乃瑜, 谢有畅, 白春礼, 孙茂芬, 唐有祺
    1982, 3(4):  547-554. 
    摘要 ( )   PDF (64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一种典型的反应法制聚乙烯高效催化剂的各步反应产物进行了研完:第一步氯化镁加乙醇反应,生成醇合物MgCl2·nC2H5OH,其作用是将氯化镁晶格破坏;第二步加烷基铝,第三步加四氯化钛,其作用是与醇合物中的醇反应使之溶解,重新生成高分散的氯化镁微晶,活性组份钛化合物高度分散在氯化镁微晶表面上,故催化剂具有高活性。用这种反应法制得的高效催化剂,载体分散度高,内部孔隙多,有利于传质,因而比一般研磨法制得的高效催化剂聚合收率高。X光衍射发现在其他一些聚乙烯高效催化剂中也存在微晶MgCl2,说明它们的高活性机理是类似的。
    固氮酶活性中心模型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的研究——一种具有生物组合活性的原子簇化合物
    刘喜生, 徐吉庆, 李晶, 牛淑云, 李淑芹, 孙春亭, 陈荫遗, 林永齐, 杨世忱, 赵莹
    1982, 3(4):  555-561. 
    摘要 ( )   PDF (59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报道了一种具有生物组合活性的固氮酶活性中心模型化合物的合成、光谱性质、催化活性和生物组合性质。以KBH4为还原剂,该化合物的乙炔还原活性达11.11nM产物/nM·Mo·分钟,对乙烯的选择性为74.8%。15N标记实验表明,它具有一定周氮活性。与柱分离的缺辅基钼铁蛋白组合加铁蛋白,乙炔还原活性高达38.21nM乙烯/nMMo分钟,相当于天然FeMo-co活性的9%。缺辅基钼铁蛋白与模型化合物组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迁移率比组合前更加接近正常钼铁蛋白的电泳迁移率。
    棕色固氮菌变种UW45缺辅基钼铁蛋白的分离及性质研究(Ⅰ)
    崔铁军, 周慧, 林永齐, 杨世忱, 陶慰荪
    1982, 3(4):  562-566. 
    摘要 ( )   PDF (39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DEAE-11#纤维素柱层析,结合无氧制备电泳从棕色固氮菌变种uw45无细胞抽提液中分离得到了一种电泳纯蛋白质,回收率为18.4%。该蛋白与FeMoco重组可以催化乙炔还原成乙烯,比活可达5.85nM乙烯/分·毫克蛋白,比其无细胞抽提液活性提高22.7倍。该蛋白与FeMoco重组之后,电泳迁移率明显变慢,更接近棕色固氮菌钼铁蛋白,含铁量增加一倍,井含钼,分子量22万,可见光谱与棕色固氮菌钼铁蛋白的相同。因此,我们认为uw45缺辅基铜铁蛋白与FeMoco重组之后形成了类似棕色固氮菌钼铁蛋白的活性蛋白。
    研究快报
    Fe(OH)2水悬浮液放氢机理的研究
    张经坤, 鲜于玉琼, 仉音海
    1982, 3(4):  567-569. 
    摘要 ( )   PDF (20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从G.Schikorr提出了3Fe(OH)2=Fe3O4+2H2O+H4反应之后,相继又有不少作者对该反应进行了研究。但都认为放氢的机理是不清楚的。G.N.Schrauzer认为该反应放氢一定和Fe(OH)2在歧化过程中产生的Fe°有关,但作者并没给出任何实验证明。本文从各种不同条件对这个反应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们的放氢机理。
    水溶液中稳定四价镧系化合物的研究(Ⅰ)——在六偏磷酸钠水溶液中稳定Tb(Ⅳ)
    杨汝栋, 孙晓菲
    1982, 3(4):  570-572. 
    摘要 ( )   PDF (22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已知镧系元素中铈、镨、钕、铽及镝可形成四价化合物[1]。然而除铈以外,其余的四价化合物多数是用干法或由非水介质中获得的。
    在水溶液中用原碲酸根阴离子稳定铽(Ⅳ)的研究
    华苏明, 杨汝栋
    1982, 3(4):  573-576. 
    摘要 ( )   PDF (27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镧系元素中,除铈以外镨和铽也可以以正四价氧化态存在这一事实早已为人们所熟知。
    硼-硅Pentasil型沸石的晶化相区与导向剂
    庞文琴, 景晓燕, 张密林
    1982, 3(4):  577-579. 
    摘要 ( )   PDF (28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沸石分子筛的开发是国际上分子筛化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为了开拓含杂原子骨架结构的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工作,系统地进行了硼硅Pentasil型沸石的研究。
    储氢材料新合成方法的研究——置换-扩散法合成Mg2Cu
    申泮文, 张允什, 袁华堂, 陈声昌
    1982, 3(4):  580-582. 
    摘要 ( )   PDF (37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国外普遍采用高温熔炼法制备Mg2Cu,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工艺比较简单,缺点是产物表面性能较差,吸、放氢速度较慢,且使用前必须经过粉碎。
    论文
    对称群表的系统校验
    金钟声, 金松春, 刘永盛, 郭东耀
    1982, 3(4):  583-585. 
    摘要 ( )   PDF (25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应用结构因子类型定理[1,2],对《X-光晶体学国际表,第一卷》进行了系统较验,其中包括系统消光条件,相角类型及其表达式(一般型、实型、虚型及±π/4型和±3/4π型)对于有错误或不完善的15个空间群,其正误对照列于下表,其它空间群都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