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2年 第1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2-04-24
    论文
    薄层光谱电化学法测定辅酶B12模型化合物的生成速率常数
    郑国栋, 孙浩然, 曹锡章
    1992, 13(4):  421-424. 
    摘要 ( )   PDF (31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薄层光谱电化学方法和单电位-计时吸收光谱法(SPS-CA),测得钴四苯基卟啉(CoTPP)分别与碘甲烷、苄基氯和氯丁烷形成含σ钴-碳键辅酶B12模型化合物的速率常数为11.09、1.62×102和6.93×10-2mol-1·L·s-1。钴卟啉与这3种卤代烷的反应是二级反应,对各自的反应物Co(Ⅰ)TPP和卤代烷都是一级反应。
    新型硅磷酸铝分子筛CHSAPO-7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赵瑞兰, 赵振华
    1992, 13(4):  425-428. 
    摘要 ( )   PDF (34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水热法在二异丙胺-Al2O3-P2O5-SiO2-H2O体系中合成了新型硅磷酸铝分子筛CHSAPO-7。所得样品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进行了表征。电子探针能谱分析表明,Si原子存在于分子筛的晶体骨架上。测定了CHSAPO-7的化学组成,研究了它的晶体形貌、吸附性能和热稳定性,同时考察了二异丙胺用量、反应混合物的初始pH值等合成条件对产物结晶相的影响。
    二空缺Dawson型钨磷酸盐K10Na2H2P2W16O60·18H2O的合成、结构和溶液的稳定性
    吴新国, 蒋安仁
    1992, 13(4):  429-432. 
    摘要 ( )   PDF (31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刚酸化的Na2WO4溶液(H+/WO42-=1.14,摩尔比)与Na2HPO4混合,酸化至pH6.5~6.9,再加入KCl固体,可制得K10Na2H2P2W16O60·18H2O晶体。经元素分析、VO2+光度滴定、31PNMR、183WNMR和紫外光谱等研究,确定为二空缺Dawson型结构;其溶液经60℃加热后,立即分解成H7PW8O336-;将K+换成Na+时,主要分解产物为PW11O397-
    冠醚配合物的研究(ⅩⅠⅤ)——2,3-苯并-11-甲基-18-冠-6液膜模拟细胞膜传输钾离子的研究
    王志林, 沈孟长, 罗勤慧
    1992, 13(4):  433-436. 
    摘要 ( )   PDF (30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2,3-苯并-11-甲基-18-冠-6(BCl-18C6)为液膜载体研究其对钾离子的传输,金属离子可以逆其浓度梯度进行跨膜传输。当源相金属离子浓度和膜相载体浓度相近时,传输为串联一级反应,传输速率正比于源相及受相阴、阳离子浓度乘积之差。同时讨论了搅拌速度对传输的影响,探讨了传输机理。
    1-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镧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魏平荣, 金天柱, 徐光宪, 金钟声
    1992, 13(4):  437-440. 
    摘要 ( )   PDF (29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1-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L)配体。在乙腈中培养了La(L)(CH3CN)-(H2O)(CF3SO3)3配合物单晶,测定了其红外光谱和质子核磁共振谱。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0.9700(2)nm,b=1.5966(2)nm,c=1.9085(1)nm,β=104.71(3)°,V=2.8588(50)nm3。配合物中镧为9配位,其配位多面体为扭曲的单帽四方反棱柱体。
    锌的平面三配位[Bu4N][Zn(SC6H2Pr3i-2,4,6)3]·PriOH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汤卡罗, 李爱群, 金祥林, 唐有祺
    1992, 13(4):  441-442. 
    摘要 ( )   PDF (15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许多重要的金属蛋白中,都存在ⅡB金属与半胱氨酸残基配位的活性中心M(Cys-S)n.锌、镉、汞与含硫配体的配位化学作为M(Cys-S)n中心的化学基础,三配位的[M(SR)3]被认为是金属蛋白中ⅡB金属的一种配位形式.而近年来,Koch报道了平面三配位的锌、镉、汞的硫酚配合物[(n-Pr)4N][Zn(SC6HMe4-2,3,5,6)3][1]和[PPh4][Cd(SC6H2Pr3i-2,3,6)3][2]及[(n-Pr)4N][Hg(SC6H2Pr3i-2,4,6)3][2]的晶体结构.他们在实验中由于晶体迅速失去溶剂而未能测定以2,4,6-三异丙基硫酚为配体的锌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最近我们合成了这个配合物,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钯铂抗癌配合物初步筛选的荧光法研究
    林辉祥, 毕琼斯, 彭桦, 李志良, 俞汝勤
    1992, 13(4):  443-446. 
    摘要 ( )   PDF (17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溴化乙锭/DNA体系荧光筛选法,对以二齿胺或氨为第一配体、硝酸根或生物大分子(小牛血清白蛋白或葡聚糖)为第二配体合成的14种钯、铂配合物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配合物的抗癌活性及其DNA的结合常数KM;发现低浓度下硝酸根配体配合物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而大分子配体配合物与DNA作用并非单一的插入方式。本法操作简便、受环境影响小,且对抗癌配合物筛选结果与其它体外法基本接近。
    浓度同倍数递减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
    罗登柏
    1992, 13(4):  447-449. 
    摘要 ( )   PDF (24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报道了试液和标液浓度同倍数递减标准加入法。该法可测定几个体积均为Vx而浓度以Cx/N方式递减的试液(1≤N≤2),每个试液加等体积标液1次,在半对数算图上,各试液加入标液后的电位对原始试液电位差ΔEN与浓度递减倍数N之间有线性关系,由交点N0解Cx=CsVs/[(N0-1)Vx+N0Vs]方程求得分析结果。该法不必测定电极的能斯特斜率。
    光化学荧光分析法研究(Ⅵ)——混合色素的光化学速差动力学荧光分析法测定
    郭祥群, 许金钩, 陈国珍
    1992, 13(4):  450-453. 
    摘要 ( )   PDF (31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光化学荧光衍生化法测定苋菜红(AM)和直接耐晒嫩黄5GL(DY)2种偶氮色素,研究了同时测定这2种色素混合物的光化学速差动力学荧光分析的原理和方法。AM和DY的浓度分别在0~220ng/mL和0~120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皆为0.999,检出限为0.64ng/mLAM和0.045ng/mLDY。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n=8)和1.8%(n=7)。该法用于人工合成混合样品的测定效果良好。
    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Ⅲ)——超微盘电极上同时受扩散和电极反应速率控制的准稳态电流理论
    吴志斌, 张祖训
    1992, 13(4):  454-458. 
    摘要 ( )   PDF (38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超微盘电极上受扩散和电极反应速率控制的线性扫描伏安法准稳态电流理论,对电流、电位曲线的性质进行了探讨,利用铂超微盘电极及Fe(Ⅱ)-1mol/LH2SO4体系进行了验证,并测定了标准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及转移系数(α)。用恒电位和线性扫描伏安法得到的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速差动力学分析法同时测定铬铁离子的研究
    陈烨璞, 张君, 彭红宇, 姚飚, 李培之
    1992, 13(4):  459-461. 
    摘要 ( )   PDF (22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速差动力学分析是利用2种性质不同的离子与显色剂反应速度不同进行测定的分析方法[1,2].目前各种废水中Fe(Ⅲ)、Cr(Ⅲ)共存的情况较为多见,测定时互有干扰.二甲酚橙与Fe3+、Cr3+作用形成的2种配合物具有相似的吸光特性,但生成速率有显著差异.铁与二甲酚橙在室温下反应迅速,而且随温度升高其吸光度几乎不变,而铬与二甲酚橙在室温下几乎不发生反应,加热才有明显反应.据此本文同时测定了铬、铁混合物.该方法快速简便,最低检出限0.1μg/mL,回收率95%~106%.利用本法可监测印染废水中的铬、铁离子.
    四(4-三甲铵苯基)卟啉荧光熄灭法测定痕量镉(Ⅱ)
    潘祖亭, 徐勉懿, 李佳
    1992, 13(4):  462-463. 
    摘要 ( )   PDF (17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TPPS4催化动力学荧光测定痕量镉(Ⅱ)已有报道[1],而利用四(4-三甲铵苯基)卟啉(TAPP)的荧光熄灭测定痕量镉(Ⅱ)的工作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室温下Cd(Ⅱ)-TAPP反应体系的荧光光谱特性,发现Cd(Ⅱ)-TAPP的形成使TAPP的荧光发生静态熄灭.利用咪唑(Imid)、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乙醇增敏、增稳,最低可检测3×10-4ppmCd(Ⅱ),灵敏度高于其它方法[2].测定了胶印锌片和人发中的镉,结果与标准值或方法对照值吻合.
    用特征根估计建立定量分析预测模型
    魏万之, 朱文洪, 姚守拙
    1992, 13(4):  464-466. 
    摘要 ( )   PDF (23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检测器阵列进行多组分定量分析时,体系常不同程度地受复共线关系的影响[1],致使多种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校正方法难于获得稳定的预测结果.为此,本文在文献[2,3]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每一组分分别建立预测模型的LRE(latentRootEstimator)方法.5组分药物体系的定量分析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其浓度预测结果优于最小二乘及主成分估计.
    ETV-ICP-AES联用技术的蒸发器研究
    黄敏, 江祖成, 曾云鹗
    1992, 13(4):  467-469. 
    摘要 ( )   PDF (23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ETV-ICP-AES是样品电热气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激发的联用技术[1~7],具有进样效率高并可进行微升级样品分析的特点.ETV-ICP-AES多采用石墨炉或石墨棒蒸发器.因此,蒸发器的结构、形状、升温速率以及温度分布等对分析信号有很大的影响[3,4].本文研究了蒸发器的接口、形状、结构的影响;自行设计了插入式平台,减小死体积,还研究了在载气单向连续流动的情况下,石墨炉内部温度的大致分布,讨论了平台蒸发和管壁蒸发.
    取代苯乙烯基吡啶并[1,2-a]吲哚盐的合成及1H NMR研究
    刘志杰, 李文革, 张建恒, 宫勇
    1992, 13(4):  470-473. 
    摘要 ( )   PDF (32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10,10-三甲基-10H-吡啶并[1,2-a]吲哚高氯酸盐与取代苯甲醛在六氢吡啶催化下缩合得到12种新的8-取代苯乙烯基-10,10-二甲基-10H吡啶并[1,2-a]吲哚高氯酸盐,经元素分析和波谱确定其结构。讨论了取代基对各类质子化学位移的影响,找出了δ与取代基常数间定量关系。
    冠醚化合物的合成(ⅩⅩ)——桥链冠醚的合成
    汪玉庭, 黄载福, 赵文涛, 郭斌, 王小兵
    1992, 13(4):  474-477. 
    摘要 ( )   PDF (29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不对称二苯并14-冠-4-双羟基冠醚的顺式异构体(Ⅰ、Ⅲ)和反式异构体(Ⅱ)分别与丙二酰氯、丁二酰氧和己二酰氯反应,合成了14种桥链冠醚,用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它们的结构。结果表明,顺式异构体与丁二酰氧和己二酰氧反应可生成1:1和2:2缩合物,而与丙二酰氯反应则只生成2:2缩合物;反式异构体与3种脂肪二酰氯反应都生成2:2缩合物。
    N-二茂铁甲酰基-芳基羟胺及其铜(Ⅱ)螯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张文, 边占喜, 李逢泽
    1992, 13(4):  478-480. 
    摘要 ( )   PDF (13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二茂铁甲酰羟胺衍生物分子中含有N-羟基和α-羰基,可与过渡金属形成螯合物.我们试图将该类螯合物用作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燃速调节剂,为此,研究了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性质,并使它们与铜(Ⅱ)螯合制成铜螯合物.
    马先蒿属植物苯丙素甙成分研究(Ⅰ)
    贾忠建, 刘自民, 王长增
    1992, 13(4):  481-482. 
    摘要 ( )   PDF (14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由苯丙素和糖组成的苯丙素甙由于具有药理活性而受到人们的重视[1~4].本文报道从穗花马先蒿(Pedicularis spicata)中分得的2个新苯丙素甙,马先蒿甙G(1)和H(2).
    马先蒿属植物苯丙素甙成分研究(Ⅱ)
    刘自民, 贾忠建, 王长增
    1992, 13(4):  483-484. 
    摘要 ( )   PDF (16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马先蒿属(Pedicularis)植物广泛分布于西北和西南地区[1].民间多用其根或茎入药,滋阴补肾[2].本文报道从毛颏马先蒿(P.lasiophrys)中得到的马先蒿甙E(1)和从长花马先蒿(P.longifora)中分得的马先蒿甙Ⅰ(2).
    2-(p-十二烷氧基苯乙炔基)吡嗪-5-羧酸的合成及成膜性
    赵修太
    1992, 13(4):  485-486. 
    摘要 ( )   PDF (16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含有吡嗪环的对位双环羧酸化合物中,2-(p-十二烷氧基苯基)吡嗪-5-羧酸具有良好的成膜性[1,2].在苯环和吡嗪环间引入不饱和键,合成的2-(p-十二烷氧基苯乙炔基)吡嗪-5-羧酸,由于其具有较长的共轭体系,因而分子排列的取向性更好,形成的LB膜更致密.该化合物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成膜的初步结果.
    3-甲基-5-苯砜基-3E-戊烯-1-醇的立体专一性合成
    毛建民, 李卫东, 李瀛, 李裕林, 梁晓天
    1992, 13(4):  487-489. 
    摘要 ( )   PDF (23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过硼酸钠选择氧化苯硫基乙酸酯的研究
    徐小青, 周卫清, 张正
    1992, 13(4):  490-492. 
    摘要 ( )   PDF (21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碲氢化钠与胺烷基化苯并三氮唑的反应
    王瑾, 周洵钧, 杜少斌
    1992, 13(4):  493-494. 
    摘要 ( )   PDF (13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碲氢化钠是一个用途广泛的磁试剂,自作为有用的去溴试剂以来,日益受到化学工作者的关注,不断有文献报道它的合成及应用.
    5-氢-1,4,6,9-四氧-5-膦螺环[4.4]壬烷的制备及其硅烷基化反应
    刘纶祖, 李国炜, 黄明智
    1992, 13(4):  495-497. 
    摘要 ( )   PDF (19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氮吲哚二体激发态双质子转移的量子化学研究
    滕启文, 封继康, 徐文国, 李志儒
    1992, 13(4):  498-501. 
    摘要 ( )   PDF (30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AMl和INDO/CI方法研究了7-氮吲哚二体激发态双质子转移反应的位能面和机理,异构二体虽存在较强的分子内氢键,但基态时正常二体的能量仍比异构二体低,光照时正常二体可通过激发态质子转移变为异构二体,这是其荧光产生反常Stokes位移的原因。
    BPR树脂对Au(Ⅰ)、Ag(Ⅰ)等氰合离子的离子交换与吸附研究(Ⅰ)——吸附、解吸动力学
    甘尉棠, 刘彦明, 张毓凡
    1992, 13(4):  502-505. 
    摘要 ( )   PDF (29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察了BPR树脂在碱性条件下对金的吸附性能。研究了BPR提取Au(Ⅰ)、Ag(Ⅰ)及其它金属氰合离子的单、双组分动力学传质过程。结果表明,树脂相上氰合离子的传质速率和摩尔比与其结构类型有密切的关系,对Au(Ⅰ)等氰合离子的NH4SCN解吸动力学作了系统的考察。
    卤化铈的化学键性质
    王义
    1992, 13(4):  506-508. 
    摘要 ( )   PDF (28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Ziegler的过渡态方法和Xα-SW方法,从能量上分析了CeF4、CeF3、CeCl3、CeBr3的离子键和共价键性质。结果表明,Ce-X(X为卤素)共价键主要由Ce的5d和4f轨道与卤素构成;未成对电子基本分布在Ce的4f轨道上;在成对占据的轨道中有一定程度的Ce4f成分,对Ce-X共价键有相当程度的贡献;CeF3中离子键起主要作用,其它化合中离子键的程度与共价键接近。
    四苯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的研究(Ⅲ)——摩尔标准升华焓、摩尔标准生成焓、张力焓及共振能
    李良超, 罗明道, 屈松生, 黄素秋, 颜肖慈
    1992, 13(4):  509-512. 
    摘要 ( )   PDF (31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分析四苯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结构基础上确定了标准反应焓  和超共振能ΔS-R  Phy-X,求出了它们的摩尔标准升华焓和气态摩尔标准生成焓,并结合HMO方法求出了这类化合物的张力焓、共振能及扭曲角。讨论了气态摩尔标准生成焓与取代基常数间的线性关系。
    硫杂环丁烷热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陈光巨, 傅孝愿, 唐敖庆
    1992, 13(4):  513-516. 
    摘要 ( )   PDF (4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从头算取极小基STO-3G*和扩展基3-21G*分别研究了硫杂环丁烷热分解反应的机理。对某些驻点进行了MP2/3-21G*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能以两种可能的分步过程发生,其中首先断裂碳硫键的分步过程比首先断裂成碳键的过程容易进行,而且这两种分步过程均以产生双自由基中间体为基本特征。
    镓取代皂石的合成与交联的研究
    刘子阳, 黄东律, 孙铁, 蒋大振, 闵恩泽, 何鸣元
    1992, 13(4):  517-520. 
    摘要 ( )   PDF (233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XRD、MASNMR、IR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镓取代皂石及其羟基铝低聚物交联物。结果表明,Ga占据骨架四面体位置,影响四面体层电荷及Al柱的交联密度。交联物经焙烧后,Al柱与层形成Ga—O—Alp键,实现了层与柱的交联,而Al13基本结构不变。
    甲醇-乙醇-水-盐体系的等压气液平衡
    刘文彬, 王键吉, 白同春, 王彩兰, 卢锦梭
    1992, 13(4):  521-524. 
    摘要 ( )   PDF (29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木文采用CPⅡ型沸点仪测定了在93.33kPa下甲醇-乙醇-水-盐(NaCl,NaBr,Nal,LiCl,CaCl2)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实验证明,当三元混合溶剂的相对组成固定时,体系的沸点与加入的盐量呈线性关系,用热力学理论导出了该线性方程,用Gibbs相律探讨了该线性关系的起因。
    液滴在不互溶液体表面上的相对界面自由能曲面及Neumann三角形的导出
    王正烈
    1992, 13(4):  525-528. 
    摘要 ( )   PDF (29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系统的界面Helmholtz自由能自发地趋于最低的热力学原理,以浮在不互溶液体(2)表面上透镜状液滴(3)在气(1)、液2、液3三相交界处,气-液3、液2-液3界面各自和气-液2界面通过液滴内部的夹角θ1、θ2为变量(0°≤θ1≤180°,0°≤θ2≤180°),证明出3个界面张力γ12、γ13、γ23各种可能组合情况下液体3稳定时的θ1、θ2值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导出Neumann三角形;并按照计算数据绘出几种类型相对于气相中圆球形液滴的界面自由能曲面图。
    亚砜萃取有机酸机理的研究
    金寄春, 吴万年, 杨小龙
    1992, 13(4):  529-532. 
    摘要 ( )   PDF (26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双对数法测出酒石酸石油亚砜萃合物的在观结构,并用红外光谱证明酸与亚砜以氢键相连。利用场解吸质谱可直接观察到有机酸亚砜萃合物的分子离子和准分子离子,比较多种有机酸纸层析的Rf值发现,亚砜萃取有机酸的机理中空腔效应起着重要作用。
    有机污染物水解速度常数与腐殖质浓度定量关系的建立及验证
    韩朔睽, 蒋里强, 王连生
    1992, 13(4):  533-534. 
    摘要 ( )   PDF (15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解是有机污染物转化降解的重要途径.天然水体中的腐殖质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水解速度常数,使之与蒸馏水缓冲系统中的测定值有较大差别.本文推导并验证了腐殖质浓度与水解速度常数的定量关系,测定了腐殖质与有机化合物的缔合系数.
    天然高分子壳聚糖作为吸附剂的吸附特性研究
    黄金明, 金鑫荣
    1992, 13(4):  535-536. 
    摘要 ( )   PDF (16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甲壳素经化学改性制得的壳聚糖吸附Cu2+、Ni2+、Zn2+、Ca2+、Rb+、Cs+、Cd2+、Pb2+等离子的研究已有报道[1],但吸附Pd2+等贵金属离子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报道了壳聚糖及其交联产物的造粒方法,并测定了该糖吸附Hg2+、Cu2+、Ag+、Pd2+等离子的特性.结果表明,化学交联后的颗粒(作吸附剂)在酸性条件下仍保持相当好的刚性,对Pd2+离子的吸附容量较大,在Pd2+、Cu2+共存时可选择性吸附Pd2+.
    均分散氧化铜胶体粒子制备的研究
    韩恩山, 王泽新, 成世逵, 陈宗淇, 朱令之
    1992, 13(4):  537-539. 
    摘要 ( )   PDF (224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对均分散体系即分散相粒子大小形状均一体系[1]的研究有了飞速发展[2].本文报道用几种铜盐制备均匀的氧化铜胶体微粒所需的条件,并对胶体粒子生成过程进行了探讨[3~7].
    三氧化铬超微粒的制备与表征
    张岩, 邹炳锁, 李守田, 肖良质, 鲍新努, 史苏华
    1992, 13(4):  540-541. 
    摘要 ( )   PDF (22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们曾首次报道了Fe2O3超微粒溶胶具有大的三阶光学非线性响应,其X(3)值与商品用的掺杂CdS1-xSe玻璃相近,并对其产生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1].本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和硬脂酸(ST)表面修饰的Cr2O3超微粒,并用TEM、IR、XPS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了表征.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超微球在溶液中的扩散行为
    殷锐, 李峻柏, 沈家骢
    1992, 13(4):  542-545. 
    摘要 ( )   PDF (39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光子相关光谱测定了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t-DVB)共聚超微粒在良溶剂(甲苯)与θ溶剂(环己烷)中不同温度下的分子扩散系数,与流体力学方程结合给出了该微粒在无限稀时的等效流体力学半径。微粒分子扩散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不同温度的测试结果表明,St-DVB共聚超微粒的微交联网络结构使其分子形态不易改变。在θ溶剂中,T<θ时,微粒发生聚集,表现出大分子的协同扩散;T>θ时,在较高浓度,扩散系数偏离与浓度的线性关系。流体力学作用和热运动决定了微粒分子的扩散行为。
    咪唑盐聚合物与环氧树脂复合的研究
    薛奇, 马敏, 张峻峰, 戴庆平, 周翠薇
    1992, 13(4):  546-549. 
    摘要 ( )   PDF (29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咪唑与金属铜的反应,证明反应生成了咪唑铜盐聚合物,此聚合物能在铜表面形成极薄的保护层,并能引发环氧树脂开环聚合固化,用DSC对咪唑铜盐聚合物引发苯基缩水甘油醚的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测定了界面复合的剪切强度。
    (苯乙烯-丁二烯-氧乙烯)多嵌段共聚物的某些特性
    陶绪泉, 谢洪泉, 过(亻隽)石
    1992, 13(4):  550-553. 
    摘要 ( )   PDF (32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苯乙烯-丁二烯-氧乙烯)多嵌段共聚物的相转移催化能力和与LiClO4形成络合物的导电性能以及在高分子共混时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对Williamson固-液相反应具有良好的相转移催化作用;在氯醇橡胶与ABS共混中可作为增容剂,添加3%左右,即可显著地改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与LiClO4形成的络合物在35℃的导电率可达4×10-4S·cm-1
    辐射聚合固定化α-淀粉酶的研究
    颜文礼, 冯真泰, 陈国华, 刘毅灵
    1992, 13(4):  554-557. 
    摘要 ( )   PDF (35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低温辐射聚合法将α-淀粉酶固定到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载体上。研究了低温辐射聚合固定化的条件;讨论了不同固定化酶对淀粉转化成还原糖的相对活性及其重复使用的稳定性;探索了载体微孔结构与固定化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真空体系内,酶用量≥250μg/mL、单体浓度在30%~40%之间,于-50℃~-55℃范围内进行5.6×105rad剂量的辐射聚合,所得固定化酶重复使用10多次其相对活性仍可保持在30%以上。
    带溴端基的聚氧化乙烯与聚乙烯亚胺的交联反应及阳离子型高吸水树脂
    刘启溶
    1992, 13(4):  558-560. 
    摘要 ( )   PDF (22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聚氧化乙烯(PEO)和聚乙烯亚胺(PEI)都是广泛应用的水溶性高分子.将PEO二端的羟基转化成活泼的溴端基,再与PEI交联,可以形成亲水性网络.使这种网络转化成季铵盐,便制得了一种新颖的阳离子型高吸水树脂.这种高吸水树脂文献中迄今未见报道.由于网络中存在的是N+,它不会与水中Ca2+、Mg2+及其它重金属离子结合而丧失吸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