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汪明芳, 付华, 付志博, 王月荣, 章弘扬, 张敏, 胡坪. 聚合物共混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空间排阻色谱在线联用分离与表征[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4): 20210865. |
[2] |
黄益, 吕玲玲, 潘小鹏, 孙广东, 李永强, 姚菊明, 邵建中. 光交联自支撑丝素蛋白水凝胶的三维快速成型[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4): 20210841. |
[3] |
曹美琦, 刘霞, 崔树勋. 不同液体环境下聚丙烯酰胺的单分子力学[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9): 2982. |
[4] |
蒲阳阳, 宁聪, 陆瑶, 刘莉莉, 李娜, 胡朝霞, 陈守文. 新型共混交联磺化聚醚醚酮/部分氟化磺化聚芳醚砜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6): 2002. |
[5] |
黄辉龙, 黄汉雄. 注压成型纳米结构PP/POE共混物表面的液滴低温冲击行为[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10): 3195. |
[6] |
方明亮,刘东,胡美韶,王雷. 高支化梳型聚芳醚砜/咪唑鎓盐功能化氧化石墨烯阴离子交换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2): 365. |
[7] |
刘垚杉,吴海林,贾智,杜博,刘大勇,周志敏. 丝素改性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多孔微球作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递送载体的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11): 2419. |
[8] |
刘子豪,肖汉,姚远,王挺,吴礼光,张雪杨. 微乳液聚合耦合共混法构建聚偏氟乙烯共混杂化膜[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10): 2248. |
[9] |
任惠成, 武营飞, 刘丹丹, 聂华荣, 贺爱华. SSBR/TPI共混体系中TPI的结晶、 成核及动力学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5): 1091. |
[10] |
吴瑞清, 来婧娟, 潘毅, 邓瑾妮, 郑朝晖, 丁小斌. “滑轮环”拓扑结构增韧聚乳酸及其形状记忆性能和机理探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12): 2797. |
[11] |
吴静, 郭静, 张森, 宫玉梅, 张鸿. 盐浓度与海藻酸钠/磷虾蛋白复合体系性能的相关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9): 1701. |
[12] |
叶莉莎亚, 黄亚江, 孔米秋, 娄方丽, 杨其, 李光宪. 剪切场下两亲性棒状粒子对聚异丁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混物相形态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8): 1470. |
[13] |
雷蓓, 罗辉, 石孟可, 张熙. 离子液体增塑改性玉米淀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 37(9): 1722. |
[14] |
陶应勇, 张虚略, 胡朝霞, 张晶晶, 耿慧, 高颖, 袁祖凤, 毕慧平, 陈守文, 王连军. 侧链型含氟磺化聚醚砜/磺化聚酰亚胺共混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 37(4): 793. |
[15] |
姚坤承, 聂华荣, 马韵升, 王日国, 王晓建, 贺爱华. 反式-/顺式-1,4-聚异戊二烯共混体系的结晶动力学[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 37(12): 2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