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邓洁薇, 杨运云, 林里, 栾天罡. 表面修饰探针纳升电喷雾质谱脂质组学对大型溞和蚤状溞的快速鉴别[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9): 2011. |
[2] |
薛旭玲,陈俊,张自由,王萌萌,吕梦迪,郝元元,胡炯圣,葛超,苏志,钱勇,刘红科. 基于萘普生-芳基金属配合物的抗癌及抗炎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2): 243. |
[3] |
彭艺芳, 王承健, 王晶晶, 李玲梅, 晋万军, 强珊, 师红丹, 张英, 黄琳娟, 王仲孚. 花生致敏糖蛋白Ara h1糖链决定簇的质谱分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 37(9): 1622. |
[4] |
罗泽伟, 王益民, 刘坤平, 魏福静, 李玉, 段忆翔. 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及抗癌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 37(10): 1900. |
[5] |
张法达, 刘轶, 徐京城, 李生娟, 汪秀南, 孙玥, 赵新洛. 树形大分子基药物传输系统结合强度及构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 36(6): 1156. |
[6] |
陈欢欢, 赵峡, 栾晓红, 于广利. 电喷雾质谱在寡糖序列分析中的应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 36(1): 1. |
[7] |
张卓琦, 耿浩然, 宣瑞飞, 陈敏敏, 陈辉, 刘爱辉, 曹希传. 磁性介孔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对抗癌药紫杉醇的传输[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4, 35(7): 1509. |
[8] |
徐牛生, 杨洪梅, 崔勐, 宋凤瑞, 刘志强, 刘淑莹. 电喷雾质谱法研究防己诺林碱与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2, 33(11): 2430. |
[9] |
刘振爽, 高尚, 赵外欧, 秦玉娇, 汪兵, 国新华. 类黄酮化合物对G-四链体及双链DNA选择性的电喷雾质谱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2, 33(08): 1681. |
[10] |
蔡凯 王媛媛 周鑫 亓昭鹏 王鹏 苏志 孙为银. 新型含丙腈基和咪唑基三脚架配体-银(Ⅰ)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 32(9): 2193. |
[11] |
王曦烨 皮子凤 刘文龙 宋凤瑞 刘志强 刘淑莹. 电喷雾质谱半定量方法研究制川乌配伍后的大鼠肠内菌生物转化[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 32(7): 1526. |
[12] |
吕林 邓慧敏 林中祥. ESI-MS研究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衍生物与血管紧张肽Ⅲ的相互作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 32(4): 863. |
[13] |
刘文龙 刘志强 宋凤瑞 刘淑莹. 乌头类双酯型生物碱组分转化为单酯水解型及脂型生物碱组分的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 32(3): 717. |
[14] |
秦玉娇, 魏士刚, 王晓录, 杨帆, 汪兵, 国新华. d(C4)相关序列形成四分子i-Motif结构的电喷雾质谱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 32(12): 2748. |
[15] |
叶冰 许旋. 非对称反铂抗癌药物反-异丙胺?间羟甲基吡啶?二氯铂水解机理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 31(12): 24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