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贺进禄, 龙闰, 方维海. 非绝热分子动力学模拟A位阳离子对钙钛矿热载流子弛豫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3): 439. |
[2] |
胡薛, 孙铭骏, 张向飞, 曹泽星. 褐煤分子片段结构电子吸收光谱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 36(11): 2292. |
[3] |
宫健, 曹洪玉, 李慎敏, 唐乾, 杨彦杰, 郑学仿. 氮混杂金属卟啉吸收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4, 35(6): 1267. |
[4] |
夏喜泉, 张辉, 张桂玲. N-杂环卡宾-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4, 35(5): 1000. |
[5] |
张建坡, 金丽, 张红星, 白福全. 高效发光材料[(C^N)2IrL]+阳离子配合物的结构和光谱特征[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 32(12): 2885. |
[6] |
仇毅翔 王曙光. 钼、钨四重键化合物电子光谱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 32(1): 161. |
[7] |
吴清秀, 史丽丽, 赵姗姗, 吴水星, 廖奕, 苏忠民. 2-苯基吡啶铱(Ⅲ)配合物及其衍生物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 31(4): 777. |
[8] |
黄双, 任爱民, 李卓, 赵杨, 闵春刚. 大环炔基噻吩衍生物的结构和UV-Vis光谱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 31(3): 553. |
[9] |
王会萍, 白福全, 郑清川, 赵增霞, 张红星. 双咔唑间连接方式不同引起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 30(12): 2434. |
[10] |
李明霞, 周欣, 张红星, 付宏刚, 孙家锺. [M(N)X2]-(M=Ru, Os; X=S2C6H4, mnt)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 30(11): 2284. |
[11] |
李志锋, 朱元成, 吕玲玲, 李红玉, 康敬万. 5,7′-(亚甲胺基)-二-8-羟基喹啉及其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密度泛函和自然键轨道及电子密度拓扑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 30(10): 2065. |
[12] |
夏树伟, 沙鹏艳, 于良民, 范玉华, 毕彩丰, 杨立荣. 8-羟基喹啉锰配合物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 29(6): 1234. |
[13] |
魏子章, 王贵昌, 卜显和. 联吡啶Ir(Ⅲ)配合物电子结构及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 29(12): 2393. |
[14] |
赵树魁,孙秀云,方亮,朱玉兰 . 双核金属茂合物Zn2(η5-E5)2(E=N, P, As, Sb)电子结构和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7, 28(9): 1731. |
[15] |
周欣,潘清江,李明霞,张红星,唐敖庆 . 三联吡啶Pt(Ⅱ)配合物的基态和激发态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7, 28(5): 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