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罗仪, 翁约约, 黄旭慧, 王朝杰. 车前草中黄酮类成分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9): 2752. |
[2] |
李聪聪, 刘明皓, 韩佳睿, 朱镜璇, 韩葳葳, 李婉南.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VmoLac非特异性底物催化活性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8): 2518. |
[3] |
苗伟俊, 吴锋, 王勇, 王宗宝. 高剪切速率对PCL/RGO附生结晶行为影响的原位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3): 910. |
[4] |
胡学一, 韩璐璐, 方云, 夏咏梅. 氧化铝-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胶束及其吸附增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3): 843. |
[5] |
高崇,于凤丽,解从霞,于世涛. 氨基醇杂多酸类离子液体催化环酮的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5): 1101. |
[6] |
张因, 郭健健, 王杰, 李海涛, 赵永祥. 以NiAl-NO3-LDH为前驱体制备Ni-Al2O3催化剂及其催化乙酰丙酸加氢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8): 1686. |
[7] |
毛龙, 刘跃军, 范淑红. 聚吡咯改性层状黏土/聚己内酯抗菌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8): 1726. |
[8] |
周羽婷, 汤玉娇, 邵爽, 戴诗岩, 程圭芳, 何品刚, 方禹之. 构象转换型传感器对汞、 铅、 锶离子的同时检测[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8): 1621. |
[9] |
张丹, 侯胜男, 刘友, 范霞. 具有串/并联复合离子输运特性的仿生纳米通道的构筑与整流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5): 1019. |
[10] |
朱镜璇, 于正飞, 刘野, 詹冬玲, 韩佳睿, 田晓翩, 韩葳葳.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提高嗜热磷酸三酯酶样内酯酶非特异性底物活力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1): 138. |
[11] |
李文红, 王丹阳, 曹津津, 魏永巨. 黄豆黄素与黄豆黄苷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比较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1): 47. |
[12] |
李娟, 杜凡凡, 冯锐, 胡倩, 介素云, 李伯耿. 锌配合物催化ε-己内酯/L-丙交酯共聚制备环状和线形嵌段共聚酯[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6): 1297. |
[13] |
丘秀珍, 华永标, 郭会时, 卢文贯. 分子印迹纳米管膜的制备及对人体尿液中儿茶酚胺类药物的检测[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4): 653. |
[14] |
徐蔚青, 管树霖, 王祎, 王馨楠, 陶艳春, 徐抒平. 一种保护层可揭除的新鲜多级银SERS活性基底[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12): 2752. |
[15] |
刘蓓, 高培, 李慎慎, 肖运钦, 肖继军. 黏结剂PLA, PCL及其共聚物与CL-20/TNT共晶黏结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11): 2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