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9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8-10-10
    目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第29卷第10期目次
    2008, 29(10):  0.  doi:
    摘要 ( )   PDF (115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下期目次预览
    2008, 29(10):  0.  doi:
    摘要 ( )   PDF (97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硫化镉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发光性能
    彭泽平,邓瑞平,李哲峰,张洪杰
    2008, 29(10):  1917-1920.  doi:
    摘要 ( )   PDF (40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多元醇方法制备了硫化镉纳米粒子, 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样品的微观结构、粒径大小和形貌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所得硫化镉纳米粒子粒径均一, 形貌均为球形. 光致发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 所得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蓝光发射性能.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的Ti3+/SiO2复合薄膜的发光性能
    蓝芳,曹聪蕊,肖波,蒋晓东,袁晓东,江波
    2008, 29(10):  1921-1925.  doi:
    摘要 ( )   PDF (42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先驱物, 盐酸为催化剂, 用二步水解法制备了Ti3+/SiO2薄膜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的Ti3+/SiO2复合薄膜. 采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椭偏仪、荧光光谱仪等对膜层性质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掺杂Ti3+的SiO2薄膜分别在250 nm附近有一弱的激发峰, 294 nm附近有一强的激发峰, 在393 nm附近出现一强的发射峰. IR光谱发现, MTES修饰的Ti3+/SiO2复合薄膜的Si—OH的吸收峰强度比Ti3+/SiO2薄膜的略减小, Si—O—Si的吸收峰明显增强, 表明复合薄膜硅氧网络结构更规则, 有利于Ti3+的均匀分散. Ti3+/SiO2薄膜与复合薄膜的孔隙率分别为13.64%和6.66%, 表明MTES的加入使薄膜更致密. 在空气中陈放30 d后, Ti3+/SiO2薄膜已经检测不到荧光发射峰, 而MTES修饰的Ti3+/SiO2复合薄膜荧光强度只下降了18%. 在氮气中陈放30 d后, 普通薄膜与复合薄膜的荧光强度均仅下降了10%. 表明Ti3+的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Ti3+被氧化造成的. 溶胶中加入MTES后, 薄膜表面结构得到改善, 有效地防止了Ti3+的氧化, 荧光强度更稳定.
    具有MFI骨架结构的介孔钛硅材料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性能
    邹永存, 魏士刚, 屈学俭
    2008, 29(10):  1926-1929.  doi:
    摘要 ( )   PDF (49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介孔碳作硬模板合成出具有MFI骨架结构的介孔钛硅材料. 该样品复制了类似SBA-15的介孔结构, 同时骨架含有MFI微孔结构. 透射电镜表征结果表明, 样品表面还有部分大孔结构. 催化结果证明了该样品既具有介孔材料较大孔道结构, 又保持了微孔钛硅材料的高活性.
    氯化meso-四(对烷氧基苯基)卟啉合铁(Ⅲ)的合成、表征和性能
    徐勇军,顾峥,,赵鸿斌,王励申,宁满侠,仇诗军
    2008, 29(10):  1930-1936.  doi:
    摘要 ( )   PDF (56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合成了10个氯化meso-四(对烷氧基苯基)卟啉合铁(Ⅲ)配合物, 其中7个尚未见文献报道. 用1H NMR, MS, IR, UV和元素分析等技术表征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结构.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研究结果表明8个配合物具有液晶性, 其液晶行为分别表现为升温单变液晶和升温降温互变液晶; 有1~2个中介相, 相变区间Δt最宽为128 ℃, Δt最窄为42 ℃, 液晶起始相变温度最高为80 ℃, 最低为42 ℃; 清亮点tc最高为181 ℃, 最低为110 ℃; 考察了烷氧基链长、配位金属离子及配合物分子空间结构对液晶性能的影响. 通过荧光光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氯化卟啉合铁(Ⅲ)可以转化为μ-氧-双卟啉合铁(Ⅲ).
    新颖的(4,4’-bipy){[Ag(4,4’-bipy)]3[PMo12O40]}·H2O三维超分子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王晓兰,王恩波,徐欣欣,李阳光
    2008, 29(10):  1937-1940.  doi:
    摘要 ( )   PDF (38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H3PMo12O40·4H2O, 4,4’-bipy和AgNO3反应, 在中温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颖的三维超分子多金属氧酸盐 (4,4’-bipy){[Ag(4,4’-bipy)]3[PMo12O40]}·H2O(1),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a=1.1275(2) nm, b=1.1910(2) nm, c =1.2898(3) nm, α = 112.63(3)°, β=94.63(3)°, γ=99.53(3)°, V=1.5567(5) nm3, Z=1. 该化合物具有三维超分子结构及荧光性质.
    L-组氨酸手性识别印迹固定相的制备及表征
    张朝晖,张华斌,胡宇芳,刘丽,李辉,姚守拙
    2008, 29(10):  1941-1946.  doi:
    摘要 ( )   PDF (54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L-组氨酸为模板分子, 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 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在水-乙腈微乳体系中采用沉淀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手性识别L-组氨酸功能的印迹微球. 采用静态平衡吸附实验及色谱分析探讨聚合微球对模板分子的选择识别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 该印迹聚合物微球对模板分子存在两种结合位点, 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为33.04和24.16 μmol/g. 相对于常规的C18柱, 该印迹聚合物填充柱能够完全分离L-组氨酸和D-组氨酸, 分离度R为2.23, 选择因子为2.14. 利用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等技术表征聚合物微球的热性能及结构. 结果表明, 聚合物微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是一种具有部分晶体结构的聚合物.
    基于大气压下介质阻挡放电抑制LA-ICP-MS分析中元素分馏效应研究
    张路远,胡圣虹,胡兆初,胡明月,郭伟,刘勇胜
    2008, 29(10):  1947-1952.  doi:
    摘要 ( )   PDF (40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自制的大气压下介质阻挡放电装置串联在激光剥蚀池与ICP炬管之间, 对激光剥蚀产生的气溶胶进行预电离. 结果表明, 元素瞬时信号轮廓的平滑度得以改善, 元素分析信号精密度(RSD, n=3)可提高2.55%. 在ArF准分子激光(193 nm)和Nd∶YAG 固体激光(213 nm)两种不同波长的激光剥蚀系统中, 元素分馏因子均比常规模式下更接近于1, 表明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对气溶胶预电离后元素分馏效应得以有效抑制. 相比两种不同波长的激光剥蚀系统, 介质阻挡放电对213 nm固体激光的元素分馏效应改善作用明显.
    (Au)(Ag)纳米微粒光度法快速检测过氧化氢
    蒋治良,李纪顺,张南南,梁爱惠,刘庆业,黄智
    2008, 29(10):  1953-1958.  doi:
    摘要 ( )   PDF (66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粒径为10 nm的纳米金为晶种, 用柠檬酸钠还原硝酸银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0 nm的(Au)(Ag)纳米微粒, 用高速离心纯化除去过量的柠檬酸三钠获得了较纯的(Au)(Ag)纳米微粒, 其吸收峰位于393 nm处. 在pH 4.4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 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可以氧化(Au)(Ag)纳米微粒银层生成银离子, 导致393 nm处的吸光度降低. H2O2的浓度(c)在6.58~421.1 μmol/L范围内与393 nm处的吸光度降低值ΔA 393 nm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ΔA393 nm=0.00111c+0.0210, 相关系数为0.9908, 检出限为1.73 μmol/L. 本方法用于废水样品测定, 结果满意.
    游离125I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及其对血药浓度测定的影响
    吴雅卿, 钱隽, 朱建华
    2008, 29(10):  1959-1962.  doi:
    摘要 ( )   PDF (26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体内、外实验, 研究了游离125I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及其在三氯乙酸(TCA)沉淀后的沉淀百分率, 并与125I-RGD-Sak在SD大鼠中不同时间血药浓度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游离125I能与血浆蛋白结合, 并为TCA所沉淀, 且在一定范围内, 游离125I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的沉淀百分率与温育时间及游离125I的活度无关. 体内、外实验中, 游离125I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的沉淀百分率分别为(1.26±0.14)%及(1.38±0.33)%. 沉淀物中含有吸附在沉淀物表面的游离125I, 该吸附需要用TCA沉淀2~3次才能去除. 采用125I核素示踪法进行生物类制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时, 应对游离125I的影响进行校正.
    流动注射-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某些局部麻醉药物
    胡小莉,许东坡,刘忠芳,刘绍璞,何佑秋,秦明友
    2008, 29(10):  1963-1968.  doi:
    摘要 ( )   PDF (50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稀盐酸介质中, 12-钨磷酸(TP)分别与丁卡因(TC)、普鲁卡因(PC)和利多卡因(LC)等局部麻醉药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 导致溶液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 它们的最大RRS峰位于345 nm(TP-TC), 368 nm(TP-PC)和379 nm(TP-LC), 并且在一定范围内, 麻醉药的浓度与散射强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流动注射-共振瑞利散射联用技术测定丁卡因、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的新方法, 不同麻醉药的检出限在0.5~9.5 ng/mL之间. 以灵敏度最高的丁卡因为例, 试验了共存物质的影响及分析应用, 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重复性; 用于尿样中TC的测定, 加标回收率为98.8%~103.2%; 对于质量浓度为2.0 μg/mL的TC进行9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 进样频率为60 h-1. 采用量子化学AM1法计算了3种药物的电荷分布, 并从药物结构差异上讨论了反应机理.
    光聚合法快速制备甲基丙烯酸酯类毛细管整体柱
    陈娜,张裕平,张毅军,叶雄文,屈凌波,袁倬斌
    2008, 29(10):  1969-1972.  doi:
    摘要 ( )   PDF (45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为功能单体,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 正丙醇、1,4-丁二醇和水为致孔剂, Irgacure 1800为引发剂, 在毛细管内采用光引发原位聚合150 s快速制备了有机聚合物整体柱. 分别采用电色谱(CEC)、加压电色谱(p-CEC)和低压色谱(LPLC)模式对所制备的整体柱进行了性能评价, 基线分离了硫脲、甲苯、萘和联苯, 在加压电色谱(p-CEC)模式下硫脲的最低理论塔板高度达到了8.0 μm. 扫描电镜结果表明, 整体材料在毛细管柱中形成并与毛细管内壁结合紧密.
    超痕量HRP的邻苯二胺微粒瑞利散射光谱分析新方法及其应用
    蒋治良, 李建福, 梁爱惠, 李纪顺, 汤亚芳, 王素梅, 张南南
    2008, 29(10):  1973-1976.  doi:
    摘要 ( )   PDF (32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pH 4.8 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 邻苯二胺(OPD)形成粒径约380 nm的微粒, 在392, 420, 445, 484和507 nm处有5个较强的Rayleigh散射峰. 辣根过氧化酶(HRP)催化H2O2氧化邻苯二胺生成黄色的2,3-二氨基吩嗪产物, 反应体系在420, 445和484 nm处的Rayleigh散射光信号显著减弱. 在最佳条件下, HRP浓度在8.3×10-12~4.17×10-10 g/mL范围内均与445和484 nm处的Rayleigh散射强度的降低值呈线性关系, 其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3σ)分别为ΔI445 nm=2.23c+11, ΔI484 nm=1.47c+4.8; 0.9982, 0.9919; 3.6×10-12 g/mL HRP和5.4×10-12 g/mL HRP. 该法用于辣根过氧化酶(HRP)的测定, 结果满意.
    用顺序注射系统控制微流控芯片中的Edman降解
    穆金霞, 殷学锋, 陈文章
    2008, 29(10):  1977-1981.  doi:
    摘要 ( )   PDF (27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顺序注射系统控制微流控芯片中的Edman降解反应, 提高了Edman降解的自动化程度, 得到蛋白质或多肽N-端氨基酸残基结构的准确信息. 对固体吸附材料的选择、顺序注射程序的设计和优化及影响Edman降解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该控制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SMS高表达对细胞内和培养基中SM水平的影响
    石渊渊, 王玉兰, 李志强
    2008, 29(10):  1982-1985.  doi:
    摘要 ( )   PDF (35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神经鞘磷脂合成酶(SMS)活性与神经鞘磷脂(SM)代谢之间的关系,用SMS的同功酶(SMS1和SMS2)的表达载体(pCMV. sport 6- SMS1和pcDNA3.1-SMS2), 瞬时转染HEK293细胞, 通过薄层层析法测定神经鞘磷脂合成酶活性来检测SMS的表达水平, 同时测定细胞和培养基中的SM浓度. 结果显示, 用pCMV. sport 6-SMS1转染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 SMS表达水平提高65%, 细胞内和培养基中的SM水平显著性升高(58%和46%, p<0.01); 转染pCDNA3.1-SMS2后与对照组相比, SMS表达水平提高13%, 细胞内和培养基中的SM水平显著性升高(33%和 29%, p<0.05). 实验结果表明, SM水平可被SMS1和SMS2调节. 由于SM是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 因此本文研究结果有可能为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新型富勒烯α-氨基酸的合成及其纳米颗粒水悬液的制备
    张静, 王艳霞, 康峰, 彭琦云, 杨新林
    2008, 29(10):  1986-1989.  doi:
    摘要 ( )   PDF (51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中间体N-取代的3,4-富勒烯吡咯烷, 利用α-氨基与α-羧基均被保护的天冬氨酸或谷氨酸的非α-羧基与中间体N-取代的3,4-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的活化羟基进行缩合反应, 产物脱保护后得到了2种新的α-富勒烯氨基酸: 富勒烯天冬氨酸和富勒烯谷氨酸. 采用MALDI-TOF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1H NMR 等方法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 采用有机溶剂交换法, 制备富勒烯氨基酸纳米颗粒水悬液, 并进行了电镜和表面zeta-电位分析, 结果表明, 此水悬液体系稳定, 颗粒形态大小均一,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含1,2,3-噻二唑的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生物活性
    董卫莉,徐俊英,刘幸海,李正名,李宝聚,石延霞
    2008, 29(10):  1990-1994.  doi:
    摘要 ( )   PDF (32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取代邻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含1,2,3-噻二唑的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和1H NMR确证, 并且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方法测定了化合物7g的结构. 初步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化学与酶促相结合合成人生长激素基因
    赵向阳, 高朝辉, 金璐, 王曦, 孟庆繁, 滕利荣
    2008, 29(10):  1995-1998.  doi:
    摘要 ( )   PDF (38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人生长激素(hGH)的氨基酸序列和大肠杆菌密码子的偏好性, 全面优化hGH的密码子, 添加表达调控元件后合成序列的全长为1040 bp, 采用化学方法拆分成30条单链寡核苷酸. 采用改进的两步法拼接成全基因, 得到2个全序列正确的基因. DA-PCR和OE-PCR拼接产物经T7核酸内切酶Ⅰ处理, 合成基因中的碱基错误率降低了93.93%.
    W544F定点突变提高苏云金杆菌Cry1Ac蛋白的稳定性
    王发祥,夏立秋,丁学知,赵新民,单世平,莫湘涛,张友明,喻子牛
    2008, 29(10):  1999-2002.  doi:
    摘要 ( )   PDF (49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W544是Cry1Ac蛋白上独特于其它Cry类蛋白的一个氨基酸, 它与F578和F604一起组成一个“螺旋桨状”的疏水簇, 通过疏水相互作用维持蛋白的三维结构稳定. 本研究通过定点突变将W544保守地替换为苯丙氨酸, 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其纯化的原毒素对紫外照射、胰蛋白酶处理和室温存贮的稳定性相对于野生Cry1Ac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经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发现W544F产生的晶体两个顶点间的垂直距离比野生型Cry1Ac约长0.6 μm, 且晶体表面不及野生型光滑; 此外, W544F与野生Cry1Ac的杀虫活性相似, 但经过紫外光照射9 h后, 其保留的杀虫活性比野生型高4倍以上. W544F突变较好地解决了Cry1Ac毒素蛋白田间应用不持久的问题,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新型荧光素类细胞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Cl的设计、合成及表征
    韩洁, 李剑利, 贺怀贞, 武祥龙, 史真
    2008, 29(10):  2003-2006.  doi:
    摘要 ( )   PDF (33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素类细胞钙离子荧光探针, 并对其结构及光谱特性进行了表征.
    新型PEG双子温控离子液体中的缩醛反应
    职慧珍, 罗军, 马伟, 吕春绪
    2008, 29(10):  2007-2010.  doi:
    摘要 ( )   PDF (27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备了具备温控功能的新型PEG双子离子液体(IL200, IL400, IL1000), 考察了该离子液体和甲苯形成“高温均相, 低温两相”体系, 对芳香醛与乙二醇缩合反应的影响, 当离子液体3 mL, 甲苯5 mL, 对甲苯磺酸6 mmol, 苯甲醛5 mmol, 乙二醇15 mmol, 反应时间4 h, 温度80 ℃时, 产率达到92%. 该体系对芳香醛与乙二醇缩合反应有广泛的适用性, 且不经任何处理可多次循环使用.

    胆固醇修饰的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接枝化聚[L-天冬酰胺-co-L-赖氨酸]作为基因载体的性能研究
    王燕铭, 张振方, 于琦, 王连永, 孔德领, 俞耀庭
    2008, 29(10):  2011-2014.  doi:
    摘要 ( )   PDF (45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将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600)及其胆固醇衍生物与聚(L-天冬酰胺-co-L-赖氨酸)(PSL)进行开环反应, 合成了一类新型的肿瘤靶向基因载体, 研究了这类载体与DNA形成复合物的性质以及介导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C1转染不同细胞的性能. 结果表明, 在复合质量比大于5∶1时, 各载体均能与DNA形成结构稳定的复合物. 同时转染实验结果证明, 通过在侧链引入一定数目的胆固醇, 可以明显提高载体对于癌细胞HepG2和Hela的转染效率. 这类新型的载体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较高的转染效率以及易于进行靶向修饰等特点, 在基因治疗研究领域中将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手性环蕃单膦配体在脱氢氨基酸衍生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
    张唐志, 陈娣, 侯雪龙, 戴立信
    2008, 29(10):  2015-2019.  doi:
    摘要 ( )   PDF (35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两个手性环蕃亚磷酸酯配体, 将其与手性环蕃单膦配体应用于脱氢氨基酸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 以中等的对映选择性得到氢化产物, 其结果表明了环蕃中平面手性的作用.

    单质铁纳米颗粒的液相还原制备
    朱燕超,赵敬哲,周兵,赵旭,王子忱
    2008, 29(10):  2020-2024.  doi:
    摘要 ( )   PDF (41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水合肼作还原剂, 在有柠檬酸存在的情况下, 以FeCl2为铁源, 通过液相化学还原制备粒径为15~50 nm的单质铁纳米颗粒. 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仪(EDS)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制备的Fe纳米粒子的结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并使用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对制备的Fe纳米粒子的磁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在柠檬酸存在下, 可以用肼在常温常压下液相还原亚铁离子制备出单质铁纳米颗粒, 改变络合剂后还原无法进行, 并对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一维纳米结构MnO2的微波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张卫新, 王强, 任祥斌, 杨则恒, 王华
    2008, 29(10):  2025-2028.  doi:
    摘要 ( )   PDF (42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在水热条件下合成的纳米结构γ-MnOOH为前驱物, 以K2S2O8为氧化剂, 采用单模式微波加热法制备出一维纳米结构MnO2. 采用XRD和T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以在100 ℃下水热合成的γ-MnOOH纳米纤维为前驱物时, 制得α-MnO2纳米纤维; 以在150 ℃下水热合成的γ-MnOOH纳米棒为前驱物时, 制得β-MnO2纳米棒. 分别用α-MnO2纳米纤维和β-MnO2纳米棒作为Li/MnO2电池的正极材料进行恒电流放电实验, 研究结果显示, α-MnO2纳米纤维的放电容量为270.23 mA·h/g, β-MnO2纳米棒的放电容量为186.66 mA·h/g.
    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诱导囊泡结构改变机理研究
    黄贝蓓, 徐晓明, 李东华, 蓝琴, 韩国彬
    2008, 29(10):  2029-2034.  doi:
    摘要 ( )   PDF (58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动态光散射技术以及荧光探针方法, 研究了不同连接基长度的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对卵磷脂囊泡结构改变的影响, 并借助理论模型和临界堆积参数理论探索了Gemini表面活性剂诱导囊泡结构改变的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表面活性剂诱导囊泡结构改变的主要原因是表面活性剂嵌入到囊泡的双分子层中, 从而改变了囊泡的表面电荷强度以及嵌入后的表面活性剂在囊泡双分子层中分布的不均匀性. 此外,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不同连接基长度的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对囊泡结构改变的影响不完全相同, 但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肼在金属表面上分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张俊, 谢励, 夏文生, 万惠霖
    2008, 29(10):  2035-2039.  doi:
    摘要 ( )   PDF (35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键指数归一-二次指数势(Unity Bond Index-Quadratic Exponential Potential, UBI-QEP)法被用于研究肼在Fe, Ru, Pt和Cu表面上的分解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肼在金属上优先发生N—N键断裂, 金属活性顺序是Ru~Fe>Pt>Cu, 但不同金属上呈现出不同的产物选择性. 在Fe, Ru上产物主要为N2和H2, 其通过N2Hx物种形成的可能性较低, 金属活性顺序为Ru>Fe; 而在Cu, Pt上最终产物为NH3, N2和H2, 其中H2和N2的形成可能部分源于中间体物种N2H的转化, 金属的活性顺序为Pt>Cu.
    修饰LB膜法制备的PEDOT薄膜对HCl气体气敏性的影响
    郑华靖, 蒋亚东, 徐建华, 杨亚杰
    2008, 29(10):  2040-2043.  doi:
    摘要 ( )   PDF (27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二十烷酸(AA)LB膜为模板, 通过3,4-乙烯二氧噻吩(EDOT)单体在LB膜亲水基团间聚合, 采用垂直拉膜方式在叉指电极上制备了不同层数的AA/PEDOT膜, 并对HCl气体在AA/PEDOT复合LB膜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膜厚、处理温度、拉膜膜压对AA/PEDOT复合LB膜的HCl气体敏感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较小气体体积分数范围(20~60 μL/L)内, AA/PEDOT多层有序膜对气体表现出非线性响应特性, 而在较高浓度范围内则表现出线性响应特性. AA/PEDOT复合LB膜对30 μL/L HCl气体的响应时间约为20 s, 远快于普通PEDOT旋涂膜(约为80 s), 同时在膜压达到45 mN/m时, AA/PEDOT膜的敏感性能反而下降. 敏感机理解释为电子在PEDOT共轭系统和氧化性气体间的转移.
    单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胶质气体泡沫的稳定性
    燕永利,何飞,张家明,屈撑囤,张宁生
    2008, 29(10):  2044-2048.  doi:
    摘要 ( )   PDF (72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单一的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C12EOn)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了稳定的胶质气体泡沫(CGA). 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流变仪对其表面活性剂溶液相态和泡沫体系的微观结构及流变行为进行研究, 以探索CGA的稳定化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分别由C12EO3和C12EO5制备的CGA分散体系中均存在层状液晶相, 层状液晶吸附在气泡的界面上. CGA稳定性可达20 h以上, 没有明显的相分离发生. 而分别由C12EO7和C12EO9制备的CGA呈现由胶束组成的连续相, 不存在液晶相结构, 因而其稳定性较差, 仅能维持数分钟. 实验结果表明, 层状液晶相结构可以显著提高CGA的稳定性. 其稳定作用的机理是通过影响泡沫排液过程, 增强Gibbs-Marangoni效应, 从而提高气泡液膜强度和减缓气相扩散速率.
    MgSO4-K2SO4-H2O三元体系在75 ℃沸腾蒸发非平衡态的成盐特征
    周桓, 崔世广, 沙作良, 袁建军, 钟建江, 胡冰
    2008, 29(10):  2049-2054.  doi:
    摘要 ( )   PDF (39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105 ℃恒温热源, 75 ℃恒温沸腾, 蒸发强度为240~260 g/(h·L)等控制条件, 对MgSO4-K2SO4-H2O体系进行蒸发结晶实验, 研究了该体系在沸腾蒸发条件下的成盐规律, 根据实验现象, 定义并确定了实验条件下的初级成盐区, 扩展成盐区和条件成盐区. 实验结果表明: (1)该体系K2SO4, Leonite, langbenite和MgSO4·H2O等盐能够形成初级晶核的初级成盐区与溶解平衡相区存在明显偏离, 其中K2SO4成盐区域缩小, 而Leonite和MgSO4·H2O结晶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2) 在蒸发结晶过程中, 成盐晶种的存在使该盐的成盐区比初级成盐区有所扩展; (3) 由于成盐区的扩展, 使成盐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错. 在交错区域成盐的种类取决于晶种的种类, 即存在条件成盐区, 这是非平衡态成盐相关系区别于平衡相图和介稳相图的特征区域.
    二甲基亚砜防冻机理的拉曼光谱分析
    欧阳顺利, 周密, 曹彪, 陆国会, 高淑琴, 里佐威
    2008, 29(10):  2055-2058.  doi:
    摘要 ( )   PDF (27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拉曼光谱对不同体积比的二甲基亚砜(DMSO)水溶液进行测量, 并利用Origin 7.5对水的光谱带进行分峰, 求得拉曼光谱峰面积比值. 应用混合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防冻剂二甲基亚砜与水混合时, 其SO基团与水分子的OH基团形成氢键(SO…H—O), 有效地阻止了四面体结构冰的生成, 并证实了二甲基亚砜与水的体积比为1∶1时, 防冻效果最佳.
    离子液体BMIMBF4-H2O中邻氯硝基苯的电化学还原性能
    柳英姿, 肖丽平, 张凯, 赵淑凤, 张静波, 陆嘉星
    2008, 29(10):  2059-2064.  doi:
    摘要 ( )   PDF (61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离子液体BMIMBF4为溶剂和支持电解质, H2O为氢源, 采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研究邻氯硝基苯在Cu微盘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邻氯硝基苯在离子液体中是一个受扩散控制的反应; 由不同极化电位下的电化学阻抗谱可看出, 在高频区主要是以电化学极化控制为主, 在低频区出现直线表明电化学反应受反应物质扩散控制, 表明该电化学反应是受电化学极化和反应物扩散联合控制, 随电位负移, 电极表面电荷传质的容抗弧逐渐减小, 反应更易进行; 在电解合成实验中, 在最优条件下(E=-0.9 V, c=74.4 mmol/L, Q=517.6 C)得到的产率(86.2%)最高, 比同类反应中电化学合成文献报道值高.

    聚乙烯在羟基化β-石英(100)表面上的有序吸附
    牟丹,吕中元,黄旭日,孙家锺
    2008, 29(10):  2065-2069.  doi:
    摘要 ( )   PDF (35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聚乙烯链在羟基化β-石英(100)表面上的吸附. 结果表明, 吸附基底上的规则图案起到模板的作用, 无论是真空还是溶液环境, 都会引导聚乙烯链在表面形成二维沿着[110]方向取向的折叠构型. 为了与聚乙烯的吸附相比较, 进一步研究了聚氧化乙烯链在相同表面上的吸附情况. 结果表明, 极性链与非极性链在极性表面上的吸附情况完全不同.
    PMMA纳米球的制备及其银膜包覆技术
    陈志华,吴政,张其清,包建军,,王连洲,,逯高清,,朱贤方,
    2008, 29(10):  2070-2073.  doi:
    摘要 ( )   PDF (71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直径为170 nm左右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纳米球, 然后利用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TS)和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对PMMA纳米球进行表面改性, 在其表面包覆一层均匀的巯基, 通过巯基与银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银在PMMA纳米球表面成核长大, 从而合成PMMA/Ag纳米球壳粒子.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投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技术对产物性能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制备的PMMA/Ag纳米球壳粒子的分散性好、包覆均匀.
    Matrimid®5218/PSf双层非对称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丁晓莉,曹义鸣,赵红永,王丽娜,袁权
    2008, 29(10):  2074-2078.  doi:
    摘要 ( )   PDF (58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商业化聚酰亚胺Matrimid®5218作为功能层材料, 聚砜作为支撑层材料, 采用共挤出法制备双层非对称中空纤维气体分离膜. 所制备的双层非对称中空纤维膜具有致密无缺陷的超薄皮层, 致密皮层厚度约为0.21 μm. 在25 ℃, 0.5 MPa下, CO2/CH4的选择性系数达51.39, CO2的渗透系数为46.29 GPU, O2/N2的选择性系数达到7.13, O2的渗透速率为6.38 GPU. 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膜的渗透系数和选择性系数的影响, 并考察了物理老化对膜性能的影响.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覆厚度可控的纳米核-壳二氧化硅微球
    方建勇, 刘晓丽, 路子阳, 赵春山, 高歌, 杨文胜, 刘凤岐
    2008, 29(10):  2079-2082.  doi:
    摘要 ( )   PDF (55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改进的Stöber法和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窄分布的二氧化硅/PMMA核-壳纳米微球. 用改进的Stöber法将3-乙氧基甲基丙烯酸丙基硅烷(MPS)修饰在纳米的二氧化硅表面后, 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核-壳纳米微球. 该法简单有效且得到厚度均匀的聚合物包覆层. 随着单体MMA用量的增加, 用动态光散射法测量, PMMA壳层的厚度从6.4 nm增加到96.3 nm. 热重分析表明, PMMA的含量从22.25%增加到93.41%.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 得到的是包覆良好、表面光滑的核-壳无机/聚合物纳米微球.
    PMMA型非线性光学膜的制备及其极化取向
    张韬, 王世伟, 赵莉莎, 赵冰, 崔占臣
    2008, 29(10):  2083-2085.  doi:
    摘要 ( )   PDF (29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封管反应, 以较高产率(80%以上)合成了一种PMMA型的极化非线性光学聚合物材料. 该材料具有很好的成膜性, 用电晕极化的方法使其旋涂膜中的生色团极化取向, 并利用偏振红外光谱和偏振紫外光谱等方法, 对膜中生色团极化前后的取向进行了研究.
    交联壳聚糖水凝胶填充层状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
    范国强, 仝维鋆, 胡小红, 高长有
    2008, 29(10):  2086-2090.  doi:
    摘要 ( )   PDF (72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甲基丙烯酸和乳酸接枝修饰的水溶性壳聚糖(CML)存在下, 合成了尺寸均匀的球形CML杂化碳酸钙微粒. 通过层层组装(LBL)技术在该微粒表面形成了聚苯乙烯磺酸钠(PSS)/聚烯丙基胺盐酸盐(PAH)多层膜, 去除碳酸钙微粒后得到内部含有CML的聚电解质微胶囊. 进一步采用紫外光引发CML聚合, 将CML转化为CML微凝胶, 得到内部填充凝胶的微胶囊. 通过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等技术表征了微胶囊的结构. 与传统的LBL微胶囊不同, 凝胶填充的微胶囊干燥时尺寸收缩, 但仍可保持球形; 再次水化后, 能够膨胀恢复其原有尺寸和形态. 各种具有不同电荷性质、分子量和亲疏水性的染料分子及蛋白质均可有效地装载到微胶囊内.
    聚酰亚胺的微球化
    蒋远媛, 阙正波, 王晓东, 黄培
    2008, 29(10):  2091-2095.  doi:
    摘要 ( )   PDF (74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据缩聚反应的特点, 提出了一条聚酰亚胺微球的有效制备路线, 通过在缩聚溶液和沉淀剂中加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改变体系特性. 探讨了PVP及沉淀剂对微球形貌、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二胺与二酐缩聚溶液中加入PVP可以得到较好的球形聚合物颗粒; 增加PVP含量, 微球粒径减小且分布均匀, 而分子量有所降低; 以水为沉淀剂所得微球的形貌优于乙醇沉淀剂, 并且随着PVP用量的增加, 微球粒径减小, 均匀性亦随之提高. PVP在制备过程中分别呈现出成核、成球及分散稳定的作用, 从而实现了聚酰亚胺材料在微米尺度上的微球化.
    改性纳米炭黑/聚氨酯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刘新海,,赵莹,刘智,王笃金,吴瑾光,徐端夫
    2008, 29(10):  2096-2100.  doi:
    摘要 ( )   PDF (58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有机硅偶联剂改性的纳米炭黑和聚氨酯制备了纳米炭黑/聚氨酯复合物. 采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流变学及力学性能等测试方法对纳米粒子及其聚氨酯复合物进行了表征. 红外光谱表明, 纳米粒子的存在使聚氨酯的氢键结构发生了改变. 适量改性纳米炭黑粒子明显提高了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 流变学测试结果表明, 溶液中改性纳米炭黑粒子与聚氨酯分子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
    嵌段共聚物OSM1-PCLA-PEG-PCLA-OSM1的合成及其pH和温度敏感性
    郝堂娜, 乔明曦, 古建春, 李镇, 胡海洋, 赵秀丽, 陈大为
    2008, 29(10):  2101-2106.  doi:
    摘要 ( )   PDF (61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开环聚合法和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生物可降解嵌段共聚物OSM1-PCLA-PEG-PCLA-OSM1, 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激光粒度仪对共聚物溶液临界胶束浓度(CMC)和粒径大小及分布进行了考察, 研究了温度和pH对共聚物胶束形成的影响. 相转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共聚物溶液具有pH和温度双重敏感性. 共聚物溶液在一定温度和pH条件下可发生溶液-凝胶相转变.
    聚己内酯/聚缩水甘油醚两亲性超枝状大分子的合成及表征
    李晓慧, 王亮, 杨菁, 宋存先
    2008, 29(10):  2107-2110.  doi:
    摘要 ( )   PDF (25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简单的两步反应, 合成出新型超枝状聚己内酯/聚缩水甘油醚嵌段共聚物. 以月桂醇为引发剂, 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合成羟基封端的聚己内酯; 将聚己内酯进一步和萘钾反应, 得到基于己内酯的大分子引发剂; 引发缩水甘油醚的聚合, 最终形成聚己内酯/聚缩水甘油醚嵌段共聚物.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葡聚糖凝胶色谱对聚合物进行定性表征. 结果表明, 所得到的聚合物既具有聚己内酯的特征峰, 又有聚缩水甘油醚的特征峰,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计算出二者在嵌段共聚物中的比例. 在这些聚合物骨架上存在大量的羟基末端基团, 葡聚糖凝胶色谱表征得到单峰, 进一步证明聚合物为嵌段共聚物. 相对于单纯的聚己内酯, 这种聚合物结构的突出优势在于其具有大量可修饰的高活性端基基团, 通过对端基基团的后修饰, 可实现各类配体及多种药物的偶联, 使这种新型材料有可能应用于多功能靶向药物传递.
    预辐射接枝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湿敏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付群, 王德庆, 焦正, 吴明红
    2008, 29(10):  2111-2114.  doi:
    摘要 ( )   PDF (35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2 MeV电子加速器, 在常温下采用预辐照引发接枝的方法, 在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TFE)上接枝丙烯酸(AA)和对苯乙烯磺酸钠(SSS), 制备了一种含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的接枝膜.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证明了磺酸基团和羧酸基团的成功引入, 并对接枝膜的热力学和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接枝率的增加, 接枝膜的结晶度逐渐降低, 接触角逐渐减小, 接枝膜的亲水性逐渐增强. 利用制备的接枝膜构建了电阻型湿度传感器, 并测定了传感器的电学特性. 在相对湿度(RH)从5%变化到98%时, 传感器电阻线性变化范围接近4个数量级, 具有响应速度快(吸附<1 min, 解吸<2 min), 湿滞小(<2%RH)的特点.
    研究快报
    低取代醋酸纤维素的均相合成及其水溶性
    曹妍,李会泉,张懿,张军,何嘉松
    2008, 29(10):  2115-2117.  doi:
    摘要 ( )   PDF (27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离子液体中进行低取代度CA的均相合成, 得到了一系列CMA, 部分合成的CMA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ATRP与点击化学结合制备树状星型聚合物
    段明, 张烈辉, 李娟
    2008, 29(10):  2118-2120.  doi:
    摘要 ( )   PDF (25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将ATRP技术和点击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制备树状星型聚合物[(PMMA)2PSt]4. 首先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对ATRP的核预聚物进行端基修饰, 得到后继ATRP反应的大分子引发剂, 进而引发第二单体的ATRP聚合生成树状星型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