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8-02-10
    目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第29卷第2期目次
    2008, 29(2):  0.  doi:
    摘要 ( )   PDF (130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下期目次预览
    2008, 29(2):  0.  doi:
    摘要 ( )   PDF (130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合评述
    荧光纳米晶制备及其与聚合物的复合组装
    张皓, 杨柏
    2008, 29(2):  217-229.  doi:
    摘要 ( )   PDF (108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纳米尺寸无机晶体(纳米晶)具有特殊的光、电和磁等性能, 但这类材料通常以胶体溶液或固体粉末的状态存在, 稳定性和分散性较差. 实现这类材料的应用, 需要将其与一些惰性介质复合, 从而提高稳定性和加工性. 聚合物材料作为一种有机惰性介质, 具有良好的材料兼容性和可加工性, 是稳定纳米晶材料的首选介质. 此外, 很多聚合物材料本身也具备特殊的性能, 可以对纳米晶性能进行有益的补充和调节. 因此, 功能纳米晶材料与聚合物复合, 将成为开启材料性能宝库的钥匙. 我们研究组结合自己的相关研究, 系统总结了荧光纳米晶材料与聚合物的复合组装方法, 着重阐述不同方法的优势及意义, 希望对从事这一前沿领域研究的人们有所启发.
    研究论文
    CdTe量子点在液体石蜡体系的制备
    邢滨, 李万万, 窦红静, 孙康
    2008, 29(2):  230-234.  doi:
    摘要 ( )   PDF (42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液体石蜡作为高温反应溶剂, 油酸和TOP(三正辛基膦)分别作为镉源和碲源的溶剂兼配体, 利用高温热解法一步合成了高质量的CdTe量子点. 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的性能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反应的温度、反应时间、溶液的浓度、配体的数量均对量子点的生长过程和光学性质有明显影响. 利用这种方法制得的CdTe量子点均为立方闪锌矿结构, 粒径范围为3~7 nm, 最大发射波长在570~720 nm范围内连续可调, 荧光量子产率最高达到65%, 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阴离子氨基酸表面活性剂调控碳酸钙的仿生合成
    李丽颖, 张甘, 孙平川, 陈铁红
    2008, 29(2):  235-239.  doi:
    摘要 ( )   PDF (78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室温下, 在乙醇或乙醇-水混合体系中, 利用氨基酸表面活性剂N-酰基十二烷基肌氨酸钠(Sar)调控合成碳酸钙, 采用SEM, XRD和FTIR等技术表征了反应产物. 在乙醇体系中, 首先形成多面体形状的文石, 然后逐渐转变为圆球状的无定形碳酸钙. 在乙醇-水混合体系中, 合成了花簇状多级结构碳酸钙晶体. 增加N-酰基十二烷基肌氨酸钠的用量有助于形成球霰石结构, 当n(Ca2+)∶n(Sar)=1∶1 时, 得到的花状碳酸钙为球霰石和方解石的混合物, 当n(Ca2+)∶n(Sar)=1∶2 时, 得到纯净的球霰石, 其形貌为大小较均一的单分散的球, 直径约为7 μm; 另外, 当n(Ca2+)∶n(Sar)=1∶1时, 混合溶剂中水和乙醇的体积比由1.5∶1依次增加为7∶3和3∶1时, 碳酸钙晶体的形貌由花状逐渐向球形过渡, 晶体中球霰石和方解石的含量也随之变化, 其中, 当水和醇的体积比为7∶3时, 产物主要为球霰石型晶体.
    水热法合成Bi2S3纳米管及其生长机理
    朱刚强, 刘鹏, 周剑平, 边小兵, 汪晓波, 李娇
    2008, 29(2):  240-243.  doi:
    摘要 ( )   PDF (71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硝酸铋[Bi(NO)3]和硫化钠(Na2S)为反应原料, 采用水热法在120 ℃下反应12 h, 制备出Bi2S3纳米管.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产物是结晶良好的正交相Bi2S3纳米管, 其外径为100~500 nm, 内径为50~200 nm, 长为1~5 μm.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Bi2S3纳米管的生长机理. 初步研究了反应温度和矿化剂种类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溶剂热法直接合成酞菁铜晶体
    夏道成,于书坤,马春雨,程传辉,郭振强,纪冬梅,范昭奇,杜锡光,王旭,杜国同
    2008, 29(2):  244-246.  doi:
    摘要 ( )   PDF (30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喹啉为溶剂, 在反应釜中将1,3-二异吲哚、钼酸铵和二水乙酸铜在喹啉中反应, 降至室温后得到长10.5 mm针状的酞菁铜单晶, 最佳的反应条件: 以10 mL喹啉为溶剂, 于270 ℃反应8 h, 产率为51.3%.
    Ce和Dy在Cd0.5Zn0.5B4O7中的发光特性及能量双向传递
    常树岚, 祝天起
    2008, 29(2):  247-250.  doi:
    摘要 ( )   PDF (38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白蓝光双发射为一体的Cd0.5Zn0.5B4O7∶Ce/Dy系列发光材料. 由XRD测得Cd0.41Zn0.5B4O7∶Ce0.04/Dy0.02的晶胞参数: a=1.3885 nm, b=0.8020 nm, c=0.8670 nm, 属于正交晶系, Pbca空间群. 在Ce/Dy双掺的体系中存在Ce3+和Dy3+两种发光中心, 254~350 nm激发主要是Dy3+4F9/26H15/24F9/26H13/2跃迁发射, 而355—390 nm激发主要为Ce3+的5d→4f跃迁发射. 340 nm激发Ce/Dy双掺发光体的发射强度是同浓度Dy3+单掺的31倍, Ce3+是Dy3+的高效敏化剂, 而355—390 nm激发Dy3+是Ce3+的敏化剂. 体系中存在少见的Ce3+→Dy3+与Dy3+→Ce3+的能量双向传递.
    研究快报
    锆酸钡/聚合物复合中空纳米球的水热合成
    董正洪, 赵永男, 余建国, 周培, 苏皓, 庞莎
    2008, 29(2):  251-253.  doi:
    摘要 ( )   PDF (46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聚合物辅助水热合成方法, 在强碱条件下加入PAA和PVA的混合液,实现了聚合物/锆酸钡复合中空纳米球的软化学一步合成, 而且球壳为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有望用于吸附分离、催化剂载体、轻质陶瓷和涂料等方面.
    研究论文
    乙二醛诱导细胞凋亡的近红外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唐宏武,SMITH D. A.
    2008, 29(2):  254-257.  doi:
    摘要 ( )   PDF (38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60 nm金纳米粒子导入到活的人骨肉瘤细胞中, 用近红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获取细胞内化学成分的高分辨SERS信息. 对正常活性细胞和乙二醛诱导的凋亡细胞的比较研究表明, 对于正常活性的细胞, 金纳米探针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围绕细胞核), 而凋亡细胞内的金纳米探针的分布较为均匀, 在遍布凋亡细胞内的各个位置包括细胞表面均容易找到DNA片段的信息.
    光谱法研究Cu2+与肌红蛋白的相互作用
    马静,郑学仿,唐乾,杨彦杰,孙霞,高大彬
    2008, 29(2):  258-263.  doi:
    摘要 ( )   PDF (57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及圆二色(CD)谱研究了Cu2+与肌红蛋白(Mb)的相互作用. 结果发现, Cu2+使Mb的紫外吸收增强, 峰位蓝移, 说明Cu2+与Mb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 Mb的特征荧光峰猝灭, 且随着温度升高猝灭常数Ksv降低, 表明Cu2+对Mb的荧光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 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由van′t Hoff方程计算出ΔH和ΔS分别为-11.60 kJ/mol和33.77 J·(mol·K)-1, 得出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力; 并依据Fö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给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2.56 nm. 同步荧光光谱表明, Cu2+对Mb的构象产生影响, 使色氨酸残基的疏水性下降. CD光谱测得加入Cu2+后, 二级结构发生改变, 使α-螺旋含量降低.
    利用去湿现象制备具有SERS活性的银纳米粒子图案
    宋薇, 朱迪夫, 李志士, 刘慧慧, 杨柏, 赵冰
    2008, 29(2):  264-267.  doi:
    摘要 ( )   PDF (41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构建了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的二维有序环状与盘状的银纳米粒子结构, 利用CTAB包覆银纳米粒子的氯仿溶液直接在图案化的金基底上进行去湿, 当改变银纳米粒子的浓度时可以得到不同的图案.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以4-巯基吡啶作为探针分子, 采用表面增强拉曼成像技术研究了这种基底的SERS活性, 这将为SERS的研究开拓新的领域.
    以四唑为固定相配体的新型离子交换固定相的制备及色谱性能
    雷根虎,熊晓虎,霍艳敏,卫引茂,郑晓晖
    2008, 29(2):  268-272.  doi:
    摘要 ( )   PDF (30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硅胶与γ-缩水甘油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3-羟基丙腈反应, 再采用链接化学(Click chemistry)中腈与叠氮化钠进行的3+2环加成反应, 合成了以四唑基为配体的弱阳离子交换色谱固定相. 结果表明, 所制得的色谱柱(4.6 mm×50 mm, i.d.)对蛋白质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 且质量回收率大于93%. 蛋白质在该固定相上的保留符合弱阳离子交换色谱机理, 但保留值随流动相pH的变化规律与蛋白质在以羧基为交换基团的固定相上的保留值的变化规律不同, 并对此现象进行了初步解释.
    芥子酸及其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张冬梅,周楠迪,周卉,陈亭,李根喜
    2008, 29(2):  273-276.  doi:
    摘要 ( )   PDF (32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芥子酸、芥子酸甲酯及芥子碱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结果发现, 酪氨酸酶电极对其底物邻苯二酚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 电流响应在底物1.0×10-7~6.0×10-5 mol/L的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0.93 nA·L/μmol); 芥子酸及其衍生物都对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抑制能力大小的顺序为芥子酸>芥子酸甲酯>芥子碱. 通过对这3种物质的抑制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 芥子碱是非竞争型抑制, 而芥子酸和芥子酸甲酯是混合型抑制. 这3种物质对酪氨酸酶可能的抑制机理一是抑制物与底物竞争酶的双铜活性中心; 二是抑制物具有抗氧化活性, 因而抑制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
    胃蛋白酶对CdTe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及分析应用
    陈莉华,覃事栋,李朝阳
    2008, 29(2):  277-282.  doi:
    摘要 ( )   PDF (64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和表面修饰剂, 在有机相中合成了平均粒径为3 nm左右的CdTe纳米粒子, 用胃蛋白酶改变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状态并研究其系列特性. CdTe纳米粒子在320 nm处有强的紫外吸收, 在524.8 nm处有荧光发射. 经胃蛋白酶对其表面修饰后, 紫外吸收峰位不变, 但吸光强度升高, 荧光峰位蓝移至467.2 nm, 荧光强度降低. 温度、pH值及离子强度均对表面修饰产生影响.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胃蛋白酶质量浓度在4—40 mg/L范围内与荧光降低值之间呈线性关系, 检测限(3σ)为0.28 mg/L(n=10), 该方法已被用于人体胃液胃蛋白酶的测定.
    电场耦合法芯片电泳柱上电导检测特性研究
    吴志勇, 方芳
    2008, 29(2):  283-287.  doi:
    摘要 ( )   PDF (33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电场耦合作用对毛细管电泳柱上直流电导检测原理进行了分析, 利用带有双T结构检测池的玻璃和聚合物芯片对其特性进行了研究. 在电泳分离过程中, 电泳高电场通过检测通道耦合到出口的检测电极上并产生可被检测的电势差. 当导电性与支持电解质不同的组分谱带通过分离通道上的检测池时造成该电位差的变化, 该变化与溶液电导率、检测池长度和电场强度直接相关. 检测信号与基线相除得到的信号只和检测池中溶液的物理特征参数(电导率及电阻)有关. 用自制高阻抗信号转换系统可使芯片电泳电场强度提高到450 V/cm以上, 以1 mmol/L Tris-HCl为支持电解质, 在12 s内实现了K和Na的高重现性分离检测, 检出限达到5 μmol/L, 线性范围达两个数量级(10 μmol/L~2 mmol/L).
    选择性萃取对沉积物非残渣态、粘土矿物结构及吸附特性的影响
    王晓丽,李鱼,王一喆,董德明,李绪谦
    2008, 29(2):  288-293.  doi:
    摘要 ( )   PDF (63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NH2OH·HCl, (NH4)2C2O4和H2O2对表层沉积物中非残渣态的Mn氧化物、Fe/Mn氧化物和有机质进行选择性化学萃取, 同时提取粘土矿物, 并对提取前后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比表面积、FTIR、ESEM和XRD等分析. 结果表明, 萃取后沉积物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大, 沉积物颗粒的分散度随之增大, 晶体边缘逐渐清晰, 棱角逐渐分明, 但沉积物的XRD和FTIR谱图变化不大, 原因在于XRD和FTIR谱图中的特征峰主要是由矿物组分产生的. 萃取后随着沉积物分散度的增大, 晶体颗粒表面粗糙度减弱, 沉积物的吸附能力降低, 表明颗粒表面特征对重金属的吸附起到一定作用; 而沉积物的比表面积与沉积物吸附能力之间的反比关系说明沉积物主要吸附组分对其吸附的贡献远远大于沉积物表面与孔隙结构的贡献.
    复杂电渗泵系统的输液特征
    张维冰,,尤慧艳,,张丽华,张玉奎
    2008, 29(2):  294-297.  doi:
    摘要 ( )   PDF (21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对电渗泵中压强产生原理的讨论, 对新兴的复杂串、并联电渗泵系统的流体输液特征加以研究. 在多级串联电渗泵系统中, 可以通过增加电渗泵的级数或操作电压来提高泵系统产生的压强, 但是单一流路的输液能力有限. 而在多级并联电渗泵系统中, 输液量也可以通过增加电渗泵的级数或操作电压得到提高. 在这一体系中, 尽管输液量的叠加有利于其在更为广泛的领域中应用, 但是因Joule热产生的电场强度与电渗流速度线性关系的偏离也使得其线性范围变小, 不利于操作条件的控制.
    研究快报
    光刻蚀法制备水凝胶微图案及其应用
    刘欣,沈峥,吴大朋,王琪 ,秦建华,林炳承
    2008, 29(2):  298-300.  doi:
    摘要 ( )   PDF (55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光刻技术, 通过光引发单体聚合, 在硅烷化破片表面原位制备水凝胶微图案. 该法简便易行, 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和操作过程, 且所制微图案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通过细胞微图案化和液滴微结构制备展示了该技术的实用性和潜在的应用方向.
    研究论文
    有机锡二聚体对醛的选择性催化
    张正华, 徐伟箭, 熊远钦, 安德烈, 彭志鸿
    2008, 29(2):  301-304.  doi:
    摘要 ( )   PDF (27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Bu2SnO与CF3SO3H(TfOH)直接反应合成了有机锡二聚体[Bu2Sn(OH)(OTf)(H2O)]2, 以[Bu2Sn(OH)(OTf)(H2O)]2为催化剂考察了醛的硅氢化反应. 与传统的路易斯酸催化剂相比, 有机锡二聚体催化剂不仅具有合成简单、贮存容易、使用方便、易于分离、用量少和催化效率高等优点, 而且对醛基的还原催化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且不受分子内和反应体系中其它羰基化合物或可还原基团的影响.
    广东石豆兰中的噁庚英和联苄类化合物
    吴斌,陈坚波,何山,潘远江
    2008, 29(2):  305-308.  doi:
    摘要 ( )   PDF (28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兰科植物广东石豆兰(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Schlecht.)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了2个新的茋类化合物5-(2,3-二甲氧苯乙基)-6-甲基苯并[d][1,3]二氧戊环(1)和10,11-二氢-2,7-二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二苯并[b,f]噁庚英(2). 药理活性实验结果证明, 化合物2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无溶剂法合成4,6,10,12,16,18,22,24-八羟基-2,8,14,20-四-{(联三-(3-苯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基))-(4-(2-(4,6,10,12,16,18,22,24-八羟基)杯芳基)苯基)}杯芳烃螺环树形大分子化合物
    魏荣宝, 梁娅
    2008, 29(2):  309-313.  doi:
    摘要 ( )   PDF (31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对苯二甲醛、丙二腈为原料, 合成对苯二甲醛单缩醛, 再与季戊四醇反应得到了2,4,8,10-四氧杂-2,9-二(4-二氰基乙烯基苯基)螺[5.5]十一烷, 经水解, 与丙二腈反应, 制备了中间体2,4,8,10-四氧杂-2-(4-二氰基乙烯基苯基)-9-(4-甲酰基苯基)螺[5.5]十一烷(3). 用乙酸酐保护的对苯二甲醛单缩醛与间苯二酚反应, 制备了杯芳烯中间体(6). 将化合物6与过量的化合物3反应, 得到中间体7, 经水解后与过量的化合物6反应, 得到了4,6,10,12,16,18,22,24-八羟基-2,8,14,20-四-{(联三-(3-苯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基))-(4-(2-(4,6,10,12,16,18,22,24-八羟基)杯芳基)苯基)}杯芳烃螺环树形大分子化合物(9). 总收率为12.7%. 产物结构用IR, 1H NMR, 13C NMR, MS 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环腺苷二磷酸核糖类似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
    王佩, 张艳, 杨振军, 张亮仁, 张礼和
    2008, 29(2):  314-318.  doi:
    摘要 ( )   PDF (36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次黄嘌呤N1-位取代及分子内环合等反应, 合成了由带芳基支链的含氮链替代天然北区核糖结构的环腺苷二磷酸核糖(cADPR)类似物cIDPRN. 该化合物与Jurkat T淋巴细胞在37 ℃下孵育18 h后, 经毛细管电泳分析, 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 结果表明, 在有钙离子和无钙离子环境下, 该化合物胞外给药后均能引起浓度依赖性的钙离子释放. 由以上结果确定该化合物为具有膜透性的促细胞内钙释放激动剂.
    新三取代嘧啶苯磺酰脲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郭万成, 谭海忠, 刘幸海, 李永红, 王素华, 李正名
    2008, 29(2):  319-323.  doi:
    摘要 ( )   PDF (20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合成了22个具有4,5,6-三取代嘧啶磺酰脲衍生物, 其结构经1H NMR, MS和元素分析确证. 经盆栽试验测定了化合物的除草活性, 结果表明, 嘧啶环5位取代基的引入对分子除草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3,4',5-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合成、晶体结构与量子化学研究
    郝金库,申勇立,白冬花,诸葛尚琦,曹映玉,杨恩翠
    2008, 29(2):  324-327.  doi:
    摘要 ( )   PDF (34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Wittig-Horner反应制备了抗癌保健药物白藜芦醇的前体化合物3,4',5-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 单晶结构解析结果表明, 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晶胞参数: a=0.9960(12) nm, b=1.0040(12) nm, c=1.6194(19) nm, α=90.702(2)°, β=105.515(2)°, γ=111.815(2)°, V=1.6194(3) nm3, Dc=1.249 Mg/m3, 结构基元分子数Z=2. 对晶体结构的结构基元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3,4',5-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晶体结构基元与组成结构基元分子两种不同构象能量和的差值为ΔEBSSE=5.51 kJ/mol. 因此,晶体结构基元中两种构象之间存在π-π堆积相互作用.
    厚体液膜动力学拆分普萘洛尔外消旋体
    胡卫国, 焦飞鹏, 黄可龙, 王蔚玲
    2008, 29(2):  328-331.  doi:
    摘要 ( )   PDF (31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S-酒石酸正十二酯和H3BO生成的配合物为手性载体, 通过量热分析结果初步证明该配合物的存在, 采用厚体液膜拆分了普萘洛尔外消旋体. 考察了S,S-酒石酸十二酯浓度和水相pH值对拆分性能的影响, 优化了其拆分操作条件, 同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得出厚体液膜拆分的一般规律, 即其拆分属于动力学拆分过程, 适当提高手性载体的浓度有利于提高对映单体流量和拆分的立体选择性, 水相pH值对于拆分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拆分过程中萃取反应过程为控速步骤, 对映单体的跨膜传递可以用两个串联的准一级不可逆过程进行描述.
    对可见光有良好吸收的新型烷基芴共聚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
    吴江勇, 霍二福, 吴志兵, 李瑛, 谢明贵, 蒋青
    2008, 29(2):  332-335.  doi:
    摘要 ( )   PDF (28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芴为起始原料, 合成了两种主链含有芴酮及二腈基亚甲基芴结构单元的聚烷基芴光伏材料, 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目标共聚物P1和P2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461.2和448.1 ℃, 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为122.4和146.6 ℃,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在300~700 nm范围内, 该种材料对太阳光的吸收基本覆盖了整个可见光区域, 电化学分析得出其具有较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 并且具有1.94和1.86 eV的相对较窄的能带宽度.
    273 K下Na2CO3-Na2SO4-Na2B4O7-H2O四元体系介稳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郑志远,曾英,陈俊,林晓锋
    2008, 29(2):  336-340.  doi:
    摘要 ( )   PDF (34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等温蒸发法研究了四元体系Na2CO3-Na2SO4-Na2B4O7-H2O在273 K时的介稳相平衡及平衡液相的密度. 利用溶解度数据绘制了该四元体系273 K下的相图. 研究结果表明, 该四元体系有异成分复盐2Na2SO4·Na2CO3形成. 相图中有2个共饱点、5条单变量曲线和4个结晶相区. 4个结晶相区分别为盐Na2CO3·10H2O, Na2SO4·10H2O, Na2B4O7·10H2O和2Na2SO4·Na2CO3的结晶区. 复盐2Na2SO4·Na2CO3同时存在于包含Na2CO3-Na2SO4-H2O三元体系的其它四元体系或高元体系中. 在273 K介稳平衡相图中, 碳酸钠以Na2CO3·10H2O形式析出; 硫酸钠以Na2SO4·10H2O的形式析出; 硼酸钠的完整分子式为Na2B4O5(OH)4·8H2O. Na2CO3对Na2B4O7有盐析作用.
    Ni-V-O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性能
    徐爱菊,林勤,照日格图,贾美林
    2008, 29(2):  341-345.  doi:
    摘要 ( )   PDF (59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备了Ni3V2O8, Ni2V2O7, NiV2O6催化剂, 进行了XRD, BET, H2-TPR, XPS和电导等表征, 并测试了这三种结构催化剂对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反应的催化性能, 分析了影响催化性能的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 当丙烷的转化率为10%时, 在p-型半导体Ni3V2O8和Ni2V2O7催化剂上丙烯的选择性为69.13%和70.21%, 而在n-型半导体NiV2O6上, 丙烯的选择性为64.41%, 表明p-型半导体Ni3V2O8和Ni2V2O7的催化性能优于n-型半导体NiV2O6的催化性能. XPS实验结果表明, 这可能与p-型半导体正钒酸镍(Ni3V2O8)和焦钒酸镍(Ni2V2O7)催化剂表面含较多O-氧物种和V4+有关.
    利用强度调制光电流谱研究TiO2薄膜中染料不均匀分布现象
    刘伟庆,戴松元,胡林华,戴俊,方霞琴,徐炜炜
    2008, 29(2):  346-349.  doi:
    摘要 ( )   PDF (40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强度调制光电流谱(IMPS)研究了不同微结构的TiO2薄膜在不同的浸泡时间条件下的染料分布情况, 分析了染料分布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TiO2薄膜中确实存在染料的不均匀分布现象, 染料不均匀分布对太阳电池的光伏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自组装金团簇电极库仑台阶现象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文莉,林仲华,翁少煌,周剑章
    2008, 29(2):  350-355.  doi:
    摘要 ( )   PDF (55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了自组装单层保护金纳米团簇(C8AuMPC)在常温下二氯甲烷溶液中的量子化电容充电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 该团簇在-0.8~0.8 V 电位范围内有4 对明显的量子化电容充电峰. 同时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对C8AuMPC修饰金电极体系的界面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MPC自组装层存在两个界面, 即金电极-MPC层界面和MPC层-溶液界面; 这两个界面的界面电容在MPC的零电荷电位(ca.-0.2 V)附近均基本保持不变, 随着电位正移或负移到一定程度, 界面电容发生变化. 进一步利用双隧道结金属岛库仑阻塞效应理论讨论了已有报道中对MPC量子化电容充电的理论分析结果, 并证明电化学阻抗谱也是研究MPC量子化电容充电效应的有效方法. 另外, 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及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电活性物种二茂铁对C8AuMPC量子化电容充电的影响, 发现溶液中的电活性物种对MPC层-溶液界面的电子传递的贡献可以忽略, 表明该界面的电子传递主要发生在纳米粒子之间.
    铝锡合金制氢技术研究
    范美强,刘颖雅,杨黎妮,曹朝霞,孙立贤,徐芬
    2008, 29(2):  356-359.  doi:
    摘要 ( )   PDF (29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铝锡系列合金. 水解制氢曲线和XRD结果表明, 添加剂(锌和氢化物)的加入和球磨时间的延长, 有利于金属铝和金属锡的均匀混合和活性一致. 常温下该系列合金与水反应迅速, 氢气产量高. 尤其是球磨10 h的Al-10%Sn-5%Zn-5%MgH2(质量分数)合金, 在10 min内水解反应结束, 氢气产量为785 mL/g, 水解速率为78.5 mL/(min·g).
    298.16 K时Na+, Mg2+//Cl-, SO42-, NO3-, H2O体系中NaCl饱和区域相平衡
    黄雪莉, 马凤云, 孙红梅
    2008, 29(2):  360-364.  doi:
    摘要 ( )   PDF (30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五元体系Na+, Mg2+//Cl-, SO42-, NO3-, H2O在298.16 K下氯化钠饱和平衡体系的溶解度, 获得了相应的投影干盐图、氯图和水图. 研究结果表明, 在298.16 K下氯化钠饱和时, 该五元体系投影干盐图由8个二盐共饱和的双变面、13条三盐共饱的单变线和6个四盐共饱的零变点构成, 存在两种复盐, 8个二盐共饱双变面分别对应于NaCl+NaNO3, NaCl+Na2SO4, NaCl+MgCl2·6H2O, NaCl+MgSO4·Na2SO4·4H2O, NaCl+Mg(NO3)2·6H2O, NaCl+NaNO3·Na2SO4·2H2O, NaCl+MgSO4·7H2O 和NaCl+MgSO4·(1—6)H2O. 讨论了该相图在新疆硝酸盐矿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应用.
    H+HCNO反应势能面的理论研究
    王嵩 ,于健康 ,丁大军 ,孙家锺
    2008, 29(2):  365-368.  doi:
    摘要 ( )   PDF (33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CCSD(T)/6-311G(d,p)//B3LYP/6-311G(d,p)+ZPVE水平下, 对反应H+HCNO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反应势能面, 揭示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 通过H迁移、N—O键或C—N键断裂等多步反应, 得到4种产物, 其中最主要产物为P1(HCN+OH).
    丙酮分子nπ*跃迁光谱的平均溶剂静电势/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
    杜涛,朱权,单敏华,李象远
    2008, 29(2):  369-373.  doi:
    摘要 ( )   PDF (31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量子力学/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具体溶剂分子结构对溶质光谱行为的静电影响. 通过拟合溶质所处外电场和引入溶剂分子极化率, 考虑了溶质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极化效应, 得到合理的溶质和溶剂分子的电荷分布. 经过严格推导发现, 在传统的显溶剂模型中, 平衡和非平衡溶剂化能表达式均未考虑溶剂分子永久偶极弹簧能的贡献. 因此, 在正确计算永久偶极弹簧能的基础上, 重新建立了溶剂化能的表达式和新的吸收/发射光谱移动公式. 采用修改后的ASEP/MD程序, 计算得到了与实验值比较吻合的丙酮在水溶液中nπ*跃迁的光谱移动值, 验证了新公式的合理性.
    非金属氢化物pKa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研究
    张运陶, 李莉
    2008, 29(2):  374-379.  doi:
    摘要 ( )   PDF (50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Tomasi的极化统一模型对非金属氢化物HmA在水相条件下进行从头算, 选取与A原子电子密度相关的7个量子化学参数对氢化物pKa进行多元回归和逐步回归, 建立的QSPR方程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4和0.9947, 标准偏差s分别为1.7349和2.3618, 留一法交叉验证的结果则为R=0.9689和0.9895, s=7.5985和3.3118, 表明由逐步回归建立的方程具有更高的预测可靠性, 同时也表明逐步回归分析引入的原子净电荷数NC、电荷布居数TP和最低未占分子轨道能级ELUMO 3个参数是影响HmA酸强度的关键参数. 对NC, TP和ELUMO的物理意义及其对HmA pKa影响的深入分析表明, 这3个参数是决定A原子电子密度大小的主要因素, ELUMO和TP则分别是同主族氢化物和同周期氢化物酸性强弱递变的决定因素.
    以喹啉衍生物和乙酰丙酮为配体的Ir配合物的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李晓娜,,封继康,,任爱民
    2008, 29(2):  380-384.  doi:
    摘要 ( )   PDF (28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以喹啉衍生物(C∧N)及乙酰丙酮(acac)为配体的金属Ir(Ⅲ)的三个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当喹啉上的取代基(sub)由苯变为联苯或萘时, 电离能变小, 电子亲和势变大, 尤其是分子3, 可预测其能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和空穴传输材料. 同时, HOMO和 LUMO之间的能隙变窄, 导致光谱红移. T1态主要为HOMO→LUMO 的跃迁. T1→S0 的磷光发射过程为MLCT和LLCT的混合.
    2-(2-甲基烯丙基)-3-(3-甲基-1,2-丁二烯基)环己-2-烯酮重排生成八元环化合物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朱元强,郭勇,谢代前
    2008, 29(2):  385-388.  doi:
    摘要 ( )   PDF (34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方法研究了2-(2-甲基丙烯基)-3-(3-甲基-1,2-丁二烯基)环己-2-烯酮重排生成八元环化合物在气相中的反应机理. 考虑了两条可能的反应途径: 途径1包含5个过程, 途径2包含两个过程. 从能量上看, 两条途径的决定速度步均是[1,5]氢迁移. 采用自洽反应场极化连续模型(PCM模型)和极化导体模型(CPCM模型)研究了反应体系在甲苯溶液中的溶剂效应. 结果表明, 气相和溶液中途径2均是较优途径, 并且甲苯对该反应的溶剂化效应不明显. 理论研究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一致, 并很好地解释了有关实验现象.
    [Au(PH3)]+修饰下苯的激发态性质的理论研究
    矫玉秋,潘清江,张红星
    2008, 29(2):  389-395.  doi:
    摘要 ( )   PDF (52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MP2和CIS方法分别优化了H3PAuPh(a)、对位(H3PAu)2C6H4(b)和间位(H3PAu)3C6H3(c)的基态和激发态结构. 计算结果表明, [Au(PH3)]+的引入使Au(Ⅰ)配合物的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 削弱了苯基内C—C键的成键作用. 计算得到配合物a~c的最低能量磷光发射分别为443, 461和429 nm, 均属于苯基为π*→π跃迁本质, 并伴有Au(6p)→π(Ph)和Au(6p)→Au(5d)电荷转移性质. 与苯的最低能量磷光发射(413 nm)相比揭示了配合物a~c的发光过程是[Au(PH3)]+修饰的π*→π发光机制.
    研究快报
    一些密度泛函方法预测电子亲和势
    丁秀丽, 吴剑鸣, 徐昕
    2008, 29(2):  396-398.  doi:
    摘要 ( )   PDF (22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了杂化泛函B3LYP, B3PW91, O3LYP, PBE0, 以及与之相对应的GGA泛函BLYP, BPW91, OLYP和PBE, 还选取了能更好地兼顾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X3LYP泛函和在预测NMR的化学位移有较好表现的OPBE泛函, 以及两种meta-GGA泛函VSXC和TPSS, 共12种泛函, 详细地考察了这些泛函在预测EA方面的准确性.
    研究论文
    带羧基单分散彩色微球的制备
    李倩, 陈新福, 张政朴
    2008, 29(2):  399-403.  doi:
    摘要 ( )   PDF (99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两步活性溶胀种子聚合法, 制备了可用于免疫检测的3种不同颜色的表面带有羧基功能基的粒径在400—800 nm之间的彩色单分散微球. 先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单分散聚苯乙烯种子, 然后用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作为溶胀剂对微球进行溶胀, 溶涨后的种子模板再用混溶的苯乙烯、二乙烯苯、丙烯酸、双键彩色染料以及引发剂(BPO)溶胀, 升温聚合后得到理想的单分散微球. 考察了DBP和单体用量、各单体配比及染料对微球的形貌和单分散性的影响.
    通过RAFT聚合制备SiO2/接枝共聚物纳米杂化粒子
    刘春华,潘才元
    2008, 29(2):  404-408.  doi:
    摘要 ( )   PDF (58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二氧化硅(SiO2)纳米粒子表面键接的二硫代苯甲酸酯作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反应的链转移剂, 在室温下引发苯乙烯和马来酸酐进行表面RAFT交替共聚反应, 制得了SiO2/苯乙烯-alt-马来酸酐杂化材料. 通过聚氧化乙烯(PEO)的羟基与马来酸酐的酯化反应, 将PEO接枝到SiO2纳米粒子的表面, 增加了硅粒子的生物相容性. 用FTIR, TGA和TEM对杂化材料的结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温度和pH双敏性PVME/CMCS水凝胶辐射交联制备及其性能
    郁杨,尹静波,罗坤,谢勇涛,颜世峰,马嘉,陈学思
    2008, 29(2):  409-414.  doi:
    摘要 ( )   PDF (39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聚甲基乙烯基醚(PVME)和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原料, 采用电子束辐照交联方法制备聚甲基乙烯基醚/羧甲基壳聚糖(PVME/CMCS)水凝胶, 研究了温度、pH值、CMCS含量等对PVME/CMCS水凝胶溶胀度的影响, 同时以5-氟尿嘧啶(5-Fu)作模型药物, 初步探讨了凝胶药物释放性能. 结果表明, 辐射剂量在20—40 kGy时, 凝胶分数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加, 辐射40 kGy以后趋于平衡. 在相同辐射剂量下, 随着体系中CMCS含量的增加, 凝胶分数反而减少. 该水凝胶具有一定的温度和pH敏感性, 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在35 ℃左右, 并且在相同时间内和25及37 ℃下的溶胀反复可逆, 表现出较快的响应性. pH<3.0和pH>5.0时, 溶胀度较大; pH值为3.0~5.0时, 凝胶网络由于静电力收缩, 溶胀度较小. CMCS含量的增加和辐射剂量的减小均可提高凝胶载药量. 药物释放时间可通过改变体系中CMCS的含量和辐射剂量来调节.
    界面聚合法制备PANI/TiO2纳米复合纤维材料
    佟永纯,胡常林,王清云,白洁,雷自强,苏碧桃
    2008, 29(2):  415-418.  doi:
    摘要 ( )   PDF (44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界面自组装聚合的方法, 成功地制备出PANI/TiO2纳米复合纤维材料, 采用TEM, FTIR, XRD及TG等技术对其形貌、结构及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苯胺单体浓度、TiO2的活化与否对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 TiO2的活化处理是影响该复合材料形貌的主要因素, 活化处理后的TiO2能进入PANI纳米纤维的内部, 且分散得更加均匀; PANI/TiO2纳米复合纤维的直径随着苯胺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同时, TiO2的加入改善了PANI的耐热性能. 采用该法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合成条件温和、易于控制、纯化简单、省去了使用模板/消除模板的过程及能够一步得到大量产品等许多优点.
    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自聚集现象
    王征, 涂春玲
    2008, 29(2):  419-424.  doi:
    摘要 ( )   PDF (66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壳聚糖为主链, 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亲水性链段, 癸二酸为疏水链段, 合成了一系列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 通过FTIR, 1H NMR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壳聚糖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由元素分析方法计算出衍生物的取代度. 采用直接溶解法制备了壳聚糖衍生物的空白胶束,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胶束的形态. 由动态光散射(DLS)测定了胶束的粒径及分布, 并以芘为分子探针, 通过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壳聚糖衍生物的临界聚集浓度(CAC). 研究结果表明, 壳聚糖主链上疏水链段的取代度越大, 其衍生物的临界聚集浓度越低, 相同浓度下的胶束的粒径也越小.
    新型X光显影含糖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王湘, 耿雪, 叶霖, 张爱英, 冯增国
    2008, 29(2):  425-429.  doi:
    摘要 ( )   PDF (45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自由基本体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X光显影含糖三元共聚物P(2-IEMA-AcGEMA-MMA). 探讨了单体配比和链转移剂用量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并用FTIR, 1H NMR和GP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改变单体配比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几乎不产生影响, 但减少链转移剂用量时, 可明显增加三元共聚物的分子量. 聚合物分子量分布一般在2~3之间, 符合自由基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显影性, 显影效果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强.
    研究快报
    β-二酮锆/AlEt2Cl/MAO催化乙烯原位共聚合成支化聚乙烯
    胡文艳,杨敏,赵辛,刘宾元,郝小宇,闫卫东
    2008, 29(2):  430-432.  doi:
    摘要 ( )   PDF (24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β-二酮锆为唯一主催化剂, 以AlEt2Cl和MAO为助催化剂, 使之分别与主催化剂作用形成两种不同功能的催化活性中心, 考察乙烯原位共聚合成支化聚乙烯.
    新型含悬挂羧基聚乳酸的制备及其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粘附性
    王蔚,贾小华,刘媛,王亮,袁直,汤石明,刘民,汤华
    2008, 29(2):  433-435.  doi:
    摘要 ( )   PDF (29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备了乳酸-苹果酸共聚物(PLMA), 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制备了悬挂羧基聚乳酸(PLMACA), 考察了手臂长度及端功能基团对改善聚乳酸的血液相容性及细胞粘附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PLMACA同时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细胞亲和性, 极有可能成为新一代血管(修复)材料.
    用氧化偶联聚合法合成新型电活性聚酰胺及其结构表征
    崔丽莉, 晁单明, 茆卉, 张万金
    2008, 29(2):  436-438.  doi:
    摘要 ( )   PDF (26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使用氧化偶联聚合的方法, 合成了一种新的电活性聚酰胺, 使其同时具有聚酰胺和聚苯胺性质. 该反应操作简便易行, 室温下即可进行. 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紫外-可见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氧化还原性质和电活性, 并测试了导电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