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8-04-10
    目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第29卷第4期目次
    2008, 29(4):  0.  doi:
    摘要 ( )   PDF (111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下期目次预览
    2008, 29(4):  0.  doi:
    摘要 ( )   PDF (107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合评述
    量子点标记的生物实时动态示踪成像研究进展
    王洋, 邓玉林, 庆宏, 谢海燕
    2008, 29(4):  661-668.  doi:
    摘要 ( )   PDF (61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量子点的荧光特性及其在生物标记和成像应用中的实现, 为生命体系的高灵敏原位、实时及动态成像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已成为当前生物检测和成像的最前沿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综述了量子点光物理性质、量子点标记生物荧光探针制备及其在实时动态示踪成像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研究论文
    银纳米粒子的绿色合成及其对荧光素室温磷光的增强效应
    李毓骐,朱亚先,张勇
    2008, 29(4):  669-672.  doi:
    摘要 ( )   PDF (35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β-环糊精(β-CD)作为稳定剂, 葡萄糖为还原剂, 银氨溶液为前驱体, 实现了绿色化学方法合成银纳米粒子.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红外光谱法(FT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将银纳米粒子引入滤纸表面增强室温磷光(RTP)的研究, 发现银纳米粒子对醋酸铅诱导荧光素(FL)所得的RTP具有明显的增强效应, 并且随着银纳米粒子加入量的增加具有先增强后猝灭的趋势. 对β-CD与银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机理及银纳米粒子对FL RTP增强效应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YAG∶Ce体系中稀土离子掺杂对Ce3+的光谱性能的影响
    孔丽,甘树才,洪广言,尤洪鹏,张吉林
    2008, 29(4):  673-676.  doi:
    摘要 ( )   PDF (34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的(Y0.95Ln0.01Ce0.04)3Al5O12(简称YAG∶Ce,Ln), 系统地研究了此体系中的Ln3+对Ce3+的发光强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YAG∶Ce的体系中, La3+, Gd3+, Lu3+等光学透明离子的少量掺杂对Ce3+的发光强度的影响不大; 掺入少量的Pr3+, Sm3+, Tb3+, Dy3+, Ho3+, Er3+, Tm3+等稀土离子, 由于它们的能级与Ce3+的能级有交叠, 使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吸收或能量转移, 对Ce3+的发光有较明显的变化, 其中, Pr3+和Sm3+的掺入使其在红光区有发射峰, 可以增加YAG∶Ce的红色成分以提高显色性; Nd3+, Eu3+和Yb3+对Ce3+的发光有严重的猝灭作用.
    掺钕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制备及表征
    张洪波,苏春辉,王轶敏,邵晶,许素莲,朱晓薇,张华山
    2008, 29(4):  677-680.  doi:
    摘要 ( )   PDF (38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熔融和晶化技术合成出含CaF2微晶的Nd3+离子掺杂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材料, 并通过DTA, XRD, FEG-ESEM和UV-Vis-Nir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变换荧光光谱仪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玻璃陶瓷主晶相为CaF2, 晶相粒径为15 nm; 可见光透过率为78%~87%, 近红外透过率为84%~93%; 由于Nd3+在热处理后优先富集在具有低声子能量的CaF2晶相中, 从而改变了配体场, 使荧光谱线在1060 nm处的峰值比原始玻璃强度大.
    水热法合成巯基乙胺稳定的CdTe量子点
    杨卫海, 李万万, 孙康
    2008, 29(4):  681-685.  doi:
    摘要 ( )   PDF (52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以水热法合成巯基乙胺稳定的CdTe量子点的简单制备路线. 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 产物的荧光量子效率最高达到19.7%, 接近已报道的其它方法的2倍. 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的荧光性能的影响及产物在不同pH溶液中的稳定性.
    一维链状[Mn(9-AC)2(4,4'-bpy)(H2O)2]n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赵国利,吴英,叶俊伟,叶开其
    2008, 29(4):  686-689.  doi:
    摘要 ( )   PDF (42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水热条件下(120 ℃), 将醋酸锰、4,4'-联吡啶(4,4'-bpy)与9-蒽酸(9-HAC)反应, 得到了配位聚合物[Mn(9-AC)2(4,4'-bpy)(H2O)2]n,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 并用TGA研究了该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结构解析结果表明, 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 Fdd2空间群, a=1.66772(12) nm, b=3.36471(16) nm, c=1.1687(4) nm, V=6.558(2) nm3, Z=8, Mr=689.60, Dc=1.397 Mg/m3, R=0.0356, wR2 = 0.0604. 在该配位聚合物中, 中心锰原子采取略微变形的八面体构型, 与两种配体共同构筑了一维直线形链结构, 链与链之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网络.

    动态超声萃取分光光度法在线测定红花中的总红花黄色素
    胡秀丽,游景艳,张寒琦,张华蓉,孟祥哲,肖婷婷,范玉贞,王影,于爱民
    2008, 29(4):  690-693.  doi:
    摘要 ( )   PDF (30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动态超声萃取分光光度法在线测定了红花中的红花黄色素, 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 萃取与测定同时进行, 大大缩短了样品的分析时间, 简化了分析过程. 通过与静态超声萃取、振荡萃取和索式萃取进行比较, 不仅证明该方法耗时最短, 而且样品用量小, 萃取产率较高. 实际样品分析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亲和毛细管电泳法和荧光法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张黎伟, 张新祥
    2008, 29(4):  694-699.  doi:
    摘要 ( )   PDF (51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采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和荧光法对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司帕沙星、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和氟罗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考察. 结合比均为1∶1, 结合常数在104 L/mol量级, 热力学参数表明体系间的相互作用力以范德华作用力和氢键力为主. 另外, 亲和毛细管电泳实验结果表明, 缓冲溶液pH值和离子强度增大会造成结合常数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小, 使相互作用减弱. 同时, 荧光猝灭实验结合紫外光谱扫描说明体系间为静态猝灭. 所得到的数据对进一步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提高药效和开发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不同亲水性探针分子在金电极上硫醇自组装跨膜动力学研究
    陈忠, 沈丽, 谢书宝, 何莎莉, 静平, 徐晓东, 邵元华
    2008, 29(4):  700-704.  doi:
    摘要 ( )   PDF (46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测定了不同亲水性氧化还原电对在硫醇修饰的金电极表面上的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 分别选择铁氰化钾[K3Fe(CN)6]和N,N,N',N'-四甲基-1,4苯二胺(TMPD)作为氧化还原探针,根据得到的反馈曲线拟合出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 比较这些速率常数可以看出, 修饰层对疏水性的TMPD分子显示出更好的穿透性. 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可以解释TMPD的穿透过程, 在TMPD电子隧穿的前后存在着单层膜和水溶液间的快速平衡, 而隧穿作为决速步骤, 其表观速率常数也比K3Fe(CN)6的大. 通过计算得到TMPD的隧穿因子β为1.2/CH2.
    NO2-存在条件下冰相中对氯苯酚的光转化
    康春莉, 高红杰, 郭平, 唐晓剑, 张歌珊, 刘星娟, 董德明
    2008, 29(4):  705-709.  doi:
    摘要 ( )   PDF (39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125 W高压汞灯为光源, 在低温(-12—-14 ℃)条件下研究了冰相中有亚硝酸盐存在时对氯苯酚(4-CP)的光转化反应. 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冰相中4-CP光转化的影响以及冰相中4-CP光转化的动力学和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4-CP初始浓度、亚硝酸盐初始浓度、pH值和光强对冰相中4-CP光转化均有较大影响. 在180 min内, 4-CP和总有机碳(TOC)的转化率分别达到80%和32%, 在实验条件下, NO2-的存在能够改变4-CP在冰相中光转化的产物和机理.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天然黄酮醇类药物抑制剂识别机理的光谱学研究
    贾树岩,姬海涛,房学迅,吴玉清
    2008, 29(4):  710-713.  doi:
    摘要 ( )   PDF (35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riases, MMPs)是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 可以水解多种细胞内、细胞外及细胞膜上的底物, 因而影响着多种细胞的行为.当MMPs表达异常时, 很多种病理会改变甚至恶化, 因此, MMPs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类抗肿瘤药物靶标蛋白酶. 选用MMPs的几种天然黄酮醇类药物小分子抑制剂,利用荧光滴定光谱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相结合, 研究了它们与MMPs家族成员之一MMP-16之间的分子识别和作用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这几种黄酮醇化合物不但对MMP-16显示出了较强的结合能力, 而且在结合模式、结合比和抗氧化性能等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结构-性能差异.
    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水飞蓟宾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黄欣, 龚益飞, 王毅, 瞿海斌, 程翼宇
    2008, 29(4):  714-719.  doi:
    摘要 ( )   PDF (55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损及水飞蓟宾肝保护作用的机理.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CCl4及水飞蓟宾作用下的小鼠肝组织匀浆及血浆代谢物谱. 使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正常组与CCl4模型组之间的代谢物谱差异, 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选取肝组织与血浆中各12种标志性代谢物. 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水飞蓟宾预防性及治疗性给药对CCl4肝损的干预效果. 通过比较选取的标志性代谢物的含量的差异, 探讨了水飞蓟宾对CCl4致小鼠肝损的保护机理. 结果表明, CCl4作用后, 小鼠机体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及脂类代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水飞蓟宾能有效地缓解CCl4所造成的体内线粒体功能及氨基酸代谢紊乱. 采用代谢组学方法能较全面地反应生物体的生理及代谢状态, 并可应用于物质毒性和药效评价研究.
    [MeCl4]-型配阴离子-亚甲蓝离子缔合物的溶剂萃取和荧光法测定痕量亚甲蓝
    杨季冬,石文兵,刘绍璞
    2008, 29(4):  720-725.  doi:
    摘要 ( )   PDF (53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离子缔合物溶剂萃取的适宜条件、有机相中荧光和共振荧光光谱特征, 讨论了离子缔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考察了有关的分析化学性质. 建立了测定痕量亚甲蓝的高灵敏度的方法, 其检出限分别为0.2和0.6 ng/mL(荧光法)以及1.1和2.8 ng/mL(共振荧光法), 荧光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更宜于痕量亚甲蓝的测定. 将该方法用于人血清和尿样中痕量亚甲蓝的测定, 结果较好.
    3-氨基苯硼酸为功能单体在壳聚糖上印迹牛血清白蛋白的研究
    王华芳,何运华,何锡文,李文友,陈朗星,张玉奎
    2008, 29(4):  726-730.  doi:
    摘要 ( )   PDF (32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壳聚糖为载体, 3-氨基苯硼酸为功能单体对牛血清白蛋白进行了分子印迹的研究, 并对吸附过程进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的数据处理. 结果表明, 印迹聚合物上形成了对于模板分子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的识别位点, Langmuir等温吸附平衡常数为49.5 mL/mg, 结合位点的最大表观结合量为16.3 mg/g, 证明了该印迹聚合物对于牛血红蛋白和溶菌酶这些非模板蛋白的吸附不具有选择性.
    20(S)-原人参二醇促进CFTR氯离子通道开放
    刘军,那万里,辛伟红,刘丽丹,于波,麻彤辉,杨红
    2008, 29(4):  731-735.  doi:
    摘要 ( )   PDF (33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氯离子通道细胞荧光测定模型对386种中药单体化合物进行筛选, 发现20(S)-原人参二醇对依赖于cAMP的CFTR氯离子通道具有激活作用. 20(S)-原人参二醇能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激活野生型CFTR氯离子通道, 其激活作用通过更为可靠的氯离子通道短路电流测定系统得到证实. 20(S)-原人参二醇对CFTR氯离子通道的激活效应具有作用迅速且可逆的特点. 其在发挥激活作用时依赖于腺苷环化酶激动剂Forskolin的存在, 单独与细胞孵育不提高细胞内cAMP的水平, 表明对CFTR氯离子通道的激活作用是通过与CFTR直接结合实现的. 该化合物对ΔF508-CFTR突变氯离子通道的开放也具有特征相似的激活作用.
    研究快报
    酞菁修饰的磁性二氧化硅纳米管制备及其应用
    陈小兰, 邹健莉, 刘丽花, 陈夏琴, 赵婷婷
    2008, 29(4):  736-738.  doi:
    摘要 ( )   PDF (35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了以阳极氧化铝膜(AAO)为模板, 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合成外表面氨基功能化的磁性二氧化硅纳米管(Outer-NH2-magnetic silica nanotubes, outer-NH2-MSNs), 并将该纳米管与红区荧光染料四羧基铝酞菁(AlC4Pc)相结合, 制备出对pH敏感的磁性二氧化硅纳米管. 当将AlC4Pc共轭到磁性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外表面后, 其性质并未发生改变, 仍然保持其水溶液的荧光强度随溶液pH的增加而增强的特性, 因此可用于溶液体系中pH值的检测. 该方法制备的表面功能化的磁性二氧化硅纳米管不仅可以用于pH值的检测, 还可作为新型纳米材料的载体, 有望应用于药物运输及生物标记等多种领域中.
    研究论文
    2-甲基-1-(4-芳基噻唑-2-基)-苯并咪唑-6-甲酸乙酯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
    胡艾希,贺丽敏,董敏宇,张建宇,欧晓明
    2008, 29(4):  739-744.  doi:
    摘要 ( )   PDF (27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4-乙酰氨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4 种2-甲基-1-(4-芳基噻唑-2-基)-苯并咪唑-6-甲酸乙酯新化合物. 化合物结构经质谱、1H NMR、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确证, 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化合物5a的晶体结构. 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化合物5c(500 mg/L)对小麦白粉病菌抑制率达到95%; 化合物5e对辣椒疫霉病菌(25 mg/L)的抑制率为61.9%, 对油菜菌核病菌(500 mg/L) 抑制率高达97.2%; 化合物5k(25 mg/L) 对小麦赤霉病菌抑制率为55.1%.
    家蝇幼虫抗菌肽MDL-1的构象分析
    宫霞,乐国伟
    2008, 29(4):  745-748.  doi:
    摘要 ( )   PDF (30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红外光谱、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家蝇幼虫抗菌肽MDL-1的结构特征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构象变化. 红外光谱检测结果显示抗菌肽MDL-1结构中含有螺旋、无规卷曲、折叠构象的吸收特征; 圆二色谱显示抗菌肽MDL-1结构相对比较稳定, 抗菌肽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构象发生改变; 荧光光谱法研究发现家蝇幼虫抗菌肽MDL-1在280 nm波长的激发光下, 荧光光谱为Tyr残基和Trp残基共同提供, 而且Trp残基不是位于抗菌肽分子的表面, 而是位于分子的内部, 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抗菌肽的抗菌机理奠定了基础.
    红树植物海杧果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中的抗菌活性成分
    韩壮,梅文莉,崔海滨,曾艳波,林海鹏,洪葵,戴好富
    2008, 29(4):  749-752.  doi:
    摘要 ( )   PDF (30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红树植物海杧果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柱层析分离, 得到3个化合物, 经MS, NMR, 1H-1H COSY, HMQC和HMBC等鉴定, 分别为4-(3-hydroxybutan-2-yl)-3,6-dimethylbenzene-1,2-diol(1), 4-(3-hydroxybutan-2-yl)-3-methyl-6-acetylbenzene-1,2-diol(2)和3,4,5-trimethyl-1,2-benzenediol(3). 其中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 化合物3为新的天然产物. 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13均具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 化合物2则未显示此活性.
    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的纯化及其性质
    朱建强,梁重阳,冯凯,盖晓东,孙新,孙非
    2008, 29(4):  753-756.  doi:
    摘要 ( )   PDF (25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超滤浓缩、强阴离子交换、疏水作用和凝胶色谱等方法, 对毕赤酵母表达的rGlip进行分离和纯化, 对离子交换色谱中rGlip与固相结合的最佳pH值进行了考察, 并对纯化产物的活性进行了鉴定. rGlip在215 nm处有强的紫外吸收, 经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鉴定其相对分子量为12722, 经反相液相色谱鉴定纯度≥97%. 设计rGlip的疏水作用色谱, 有效地去除色素. 凝血实验结果表明, rGlip可以凝集绵羊血红细胞, 但对人血A, B, AB和O型等红细胞无凝集作用, 有类似凝集素的生物学活性.
    扇贝多肽经由aSMase-JNK通路抑制UVA诱导HaCaT细胞凋亡
    邢雁霞,苏爱,杜卫,王春波
    2008, 29(4):  757-761.  doi:
    摘要 ( )   PDF (62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紫外线A(UVA)辐射损伤HaCaT细胞的病理模型, 从酸性鞘磷脂酶-JNK信号通路的角度研究扇贝多肽(Polypeptide from Chlamys farreri, PCF)抑制UVA诱导HaCaT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细胞凋亡; 用RT-PCR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胞内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 aSMase)的表达; 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内JNK及磷酸化JNK的蛋白水平. 结果表明, PCF可明显地抑制UVA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 aSMase抑制剂Desipramine和JNK抑制剂SP600125均可阻断UVA引起的细胞凋亡; PCF的浓度在1.42~5.68 mmol/L范围内可依赖性地抑制UVA辐射后细胞内aSMase的表达量以及JNK蛋白的磷酸化; 预先加入Desipramine则抑制UVA引起的JNK蛋白的磷酸化. 表明PCF通过阻断aSMase-JNK通路来抑制UVA诱导HaCaT细胞凋亡.
    荧光假单胞杆菌胞外蛋白酶的纯化及热稳定性
    母智深,白英,赵广华,胡小松
    2008, 29(4):  762-766.  doi:
    摘要 ( )   PDF (32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原料乳中分离获得一株荧光假单胞菌Rm12, 该菌株分泌的胞外蛋白酶具有很强的耐热性, 其发酵上清液经过硫酸铵沉淀、阴离子层析、疏水层析和分子排阻层析纯化得到SDS-PAGE均一蛋白酶, 经鉴定确认该酶是一种新的金属蛋白酶, 命名为Ht12, 对Ht12的基本特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此蛋白酶分子量为45000, 含有较高的脯氨酸和二硫键, N末端氨基酸残基序列为MSKVKDKAIVSAAQAS, Mn2+对蛋白酶活力有促进作用. 该蛋白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于160 ℃加热20 s, 保留活力3.8%.
    结构新颖的金属双核烯丙基试剂的合成及其芳香醛烯丙基化反应
    魏晓宁, 柳凌艳, 于磊, 常卫星, 李靖
    2008, 29(4):  767-771.  doi:
    摘要 ( )   PDF (33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了一个简捷的芳香醛的烯丙基化反应的新体系. 通过使用新型的金属双核烯丙基锡试剂(含有Sn—M键, M=Mn或Fe)与醛在二氯甲烷中反应, 无需使用任何辅助试剂, 直接得到较高产率(42%~98%)的高烯丙基醇. 实验结果证明过渡金属基团及M—Sn键具有相当高的活化锡原子上的烯丙基基团的作用.
    研究快报
    PEG型酸性温控离子液体中芳香酸和醇的酯化反应
    职慧珍, 罗军, 马伟, 吕春绪
    2008, 29(4):  772-774.  doi:
    摘要 ( )   PDF (27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了该催化体系在芳香酸和醇酯化反应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 该离子液体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 产品易分离, 催化剂可循环使用且活性不降低, 催化剂不易流失, 实现了均相催化剂的高效回收和再利用.
    研究论文
    氢同位素吸附容量与吸附剂比表面积的关系
    褚效中, 徐继明
    2008, 29(4):  775-778.  doi:
    摘要 ( )   PDF (33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容积法测量了77 K下氢气与氘气在不同微孔与介孔分子筛吸附剂上的吸附容量与比表面积. 结果表明, 同类吸附剂上氢同位素的吸附容量与其比表面积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 这有力地证明了超临界温度下氢同位素吸附遵循单分子层吸附机理. 在相同的温度、压力和比表面积条件下, 氢同位素气体在微孔分子筛上的吸附容量比介孔分子筛上的大, 这是由于在吸附剂微孔内吸附势场叠加所致, 并通过构建的吸附势模型, 较好地解释了该实验结果.
    FcBAK/钼磷酸电荷转移型杂化分子的合成及性能
    吴莹,李正,鞠金梅,闻荻江
    2008, 29(4):  779-782.  doi:
    摘要 ( )   PDF (35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二茂铁衍生物l-二茂铁基3-苯基丙-2-烯-1-酮(FcBAK)与钼磷酸盐Na2HPMo12O40·xH2O经室温固相合成得到有机-无机杂化分子, 通过元素分析、IR、ICP、AAS和TG等表征手段确证产物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为(FcBAK)3HPMo12O40·2H2O. 固体电子光谱及ESR谱表明, FcBAK与钼磷酸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作用, 生成电荷转移型有机-无机分子复合物, 该复合物的磁学行为表现出较强的铁磁性质, 粉末样品的室温饱和磁化强度为0.41 A·m2/kg, 矫顽力为0.0105 T, 属于软磁性有机-无机分子复合材料.
    纳米铂微粒修饰电极上甲醛电催化氧化的电位振荡和电流振荡
    唐轶婷, 赵国华, 陈蕊, 耿榕, 胡惠康
    2008, 29(4):  783-787.  doi:
    摘要 ( )   PDF (46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阴极还原-阳极氧化法制备了钛基纳米铂微粒修饰电极, 扫描电镜观察发现, 分布于钛基体表面的氧化钛膜三维网状孔道中的纳米铂微粒具有高度分散状态. 采用多种电化学手段在该电极上不仅观察到甲醛在恒电流条件下产生的电位振荡, 而且在循环伏安和恒电位两种条件下均观察到强烈的电流振荡, 这进一步证明高度分散的纳米铂微粒使电极的催化活性大大提高, 促进了甲醛及其毒化中间产物的电催化氧化过程, 从而有利于电极上电化学振荡的产生. 研究结果还表明, 甲醛底物浓度、硫酸介质浓度、恒电位或恒电流大小等多种因素对振荡强度、范围或类型会产生规律性的影响.
    不同形貌ZnSe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能
    郝彦忠,酆云
    2008, 29(4):  788-792.  doi:
    摘要 ( )   PDF (85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nSe纳米棒和微球, 用XRD, TGA-DTA和SEM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 提出了解释ZnSe微球的形成新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纳米棒直径为50~100 nm, 棒长约为200~300 nm, ZnSe微球直径为3~10 μm.; 纳米棒在反应温度为240 ℃时具有闪锌矿和纤维锌矿型混晶结构, 微球在反应温度为210 ℃时具有闪锌矿结构; 将ZnSe纳米棒和微球均匀地涂在导电玻璃的导电面上, 于380 ℃煅烧40 min后制成膜电极, 并进行了光电化学研究, 纳米棒膜结构电极最高单色光的光电转换效率(IPCE)可达到9.09%.
    微管中的酸化反应: 沉淀及界面效应
    赵仁保, 岳湘安, 吴亚红, 侯吉瑞
    2008, 29(4):  793-798.  doi:
    摘要 ( )   PDF (63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玻璃微管模拟孔隙性油藏, 研究了微乳酸(O/W)、土酸(即HCl/HF混合物)在不同内径的玻璃微管中的反应. 结果表明, 土酸对微管内表面的溶蚀速率较快, 且在反应过程中发现有氟硅酸钾/钠沉淀析出; 而微乳酸的反应速度较慢, 反应过程中只发现一些蚀斑. 微管内径越小, 则反应产生的气泡越易发生聚并, 形成气液环状分布. 土酸在管内不同位置处的反应速率不同, 液气界面处的反应明显较快. 在相同压力梯度下, 50及25 μm微管经两种酸液体系酸蚀后蒸馏水在其中的流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管中反应 24 h), 即其流动能力明显增大; 蒸馏水在经微乳酸酸化后的微管中流动能力增加得更明显. 这不仅直观地证明了土酸在砂岩储层中酸化引起的二次沉淀反应, 而且土酸在微管中反应的界面效应也制约了酸化效果, 微乳酸在反应过程中不产生沉淀并能消除界面效应, 因而是一种较理想的酸化体系.
    烟酸钠Na(C6H4NO2)(s)的低温热容和热化学
    杨伟伟,孔玉霞,邸友莹,史全,谭志诚
    2008, 29(4):  799-804.  doi:
    摘要 ( )   PDF (48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分析纯烟酸和无水醋酸钠作为反应物, 用室温固相合成方法合成了无水烟酸钠. 利用FTIR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进行了表征, 利用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Na(C6H4NO2). 用精密自动绝热热量计测量其在78~400 K温度区间的低温热容. 研究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在此温度区间无热异常现象发生. 用最小二乘法将实验摩尔热容对温度进行拟合, 得到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 用此方程进行数值积分, 得到在此温度区间每隔5 K的舒平热容值和相对于298.15 K时的热力学函数值. 在此基础上, 通过设计合理的热化学循环, 选用1 mol/L NaOH溶液作为量热溶剂, 利用等温环境溶解-反应热量计分别测得固相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焓, 得到固相反应的反应焓. 最后, 计算出无水烟酸钠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ΔfHm0[Na(C6H4NO2), s]=-(548.96±1.11) kJ/mol.
    一种研究Aa型缩聚反应体系的新方法
    赵昨非,王海军
    2008, 29(4):  805-808.  doi:
    摘要 ( )   PDF (35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统计力学基本原理, 从两种不同角度构造了Aa型缩聚反应的正则配分函数, 得到了体系的平衡自由能以及质量作用定律的解析表达式, 提出了获得数量分布函数的两种新方法. 进一步基于数量分布函数的不变性, 给出临界点后溶胶相和凝胶相的平衡自由能, 证明溶胶-凝胶相变是一类几何相变, 而非热力学相变.
    NCO自由基与O和N反应的理论研究
    赵晓雷, 姬越蒙, 刘靖尧, 李泽生
    2008, 29(4):  809-811.  doi:
    摘要 ( )   PDF (25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密度泛函和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 对NCO自由基和O, N原子反应的势能面进行了理论研究, 讨论了主要的反应通道. 这两种自由基反应的机理比较类似, 初始都有两种进攻方式. NCO与O的主反应通道是O原子从N端无势垒加合, 经过一低垒过渡态, 得到稳定产物P1(CO+NO), 而对NCO与N反应得到了一完整反应通道和无垒加合产物.
    CH3CH2S自由基H迁移异构化及裂解反应的理论研究
    史朝辉,王文亮,王渭娜,李春迎,吕剑
    2008, 29(4):  812-818.  doi:
    摘要 ( )   PDF (62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H3CH2S自由基H迁移异构化以及裂解反应的微观动力学机理. 在QCISD(T)/6-311++G(d,p)//B3LYP/6-311+G(d,p)+ZPE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校正. 利用经典过渡态理论(TST)与变分过渡态理论(CVT)分别计算了在200~2000 K温度区间内的速率常数kTSTkCVT, 同时获得了经小曲率隧道效应模型(SCT)校正后的速率常数kCVT/SCT. 研究结果表明, CH3CH2S自由基1,2-H迁移、1,3-H迁移、C—C键断裂和β-C—H键断裂反应的势垒ΔE分别为149.74, 144.34, 168.79和198.29 kJ/mol. 当温度低于800 K时, 主要发生1,2-H迁移反应, 高于1800 K时, 主要表现为C—C键断裂反应, 在1300—1800 K范围内, 1,3-H迁移反应是优势通道, 在计算的整个温度段内, β-C—H键断裂反应可以忽略.
    分子动力学研究亚铁血红素激活蛋白转录激活机理
    赵熹, 黄旭日, 孙家锺
    2008, 29(4):  819-823.  doi:
    摘要 ( )   PDF (38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3种亚铁血红素激活蛋白(Heme activator protein, HAP)-DNA 复合物(野生型HAP1-wt, Ser63/Arg63突变HAP1-18 和 Ser63/Gly63突变HAP1-PC7)为对象对亚铁血红素激活蛋白的转录激活机理进行了分子动力学研究. 对3个复合物分子动力学轨迹的比较性分析显示, 涉及到上游活化序列(Upstream activation sequences, UAS)识别的蛋白质-DNA 相互作用分布与实验观测到的3种蛋白转录活性一致. 进一步对3个复合物进行柔性分析显示, 3个DNA分子具有相似的柔性, 而又有所不同, 特别在涉及UAS识别的N-端和Zn2Cys6结构域前部有明显的柔性差异. 蛋白质柔性的差别导致不同的蛋白质-DNA相互作用. 因此亚铁血红素激活蛋白的N-端和Zn2Cys6结构域前部的柔性大小能够调节亚铁血红素激活蛋白转录激活功能.
    二氧化钛(TiO2)表面能的理论研究
    魏志钢,张红星,李前树,Lewis James P.
    2008, 29(4):  824-826.  doi:
    摘要 ( )   PDF (25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密度泛函理论和虚拟原子轨道方法对二氧化钛-金红石(TiO2)(110)表面的表面能进行了理论计算. 结果表明, 二氧化钛的表面能与表面缺陷的百分率相关. 完整的表面具有最低的表面能, 表面能随着表面缺陷百分率的增大而升高, 这与自然环境下二氧化钛-金红石(TiO2)具有规整的(110)表面一致. 在光催化实验中利用二氧化钛表面的缺陷作催化剂需要考虑到表面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 在完整的表面五配位Ti4+上填加氧原子与表面作用时, 表面能起初变化很小, 直到50%的五配位Ti4+被填充后表面能才开始升高.
    烷基芴与三苯胺取代-3,6-芴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吴忠联, 王磊, 刘金成, 应磊, 杨伟, 曹镛
    2008, 29(4):  827-831.  doi:
    摘要 ( )   PDF (38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Suzuki偶联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9,9-二辛基-2,7-芴(DOF)与9,9-二(4-二苯胺基苯基)-3,6-芴(36FT)的共聚物. 所有的聚合物均可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如THF, CHCl3和甲苯等), 分子量在47000~189000之间. 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所有聚合物的HOMO能级都高于均聚烷基芴, 并且随着36FT含量的增加, HOMO值逐渐上升. 以该类聚合物为发光层制作了结构为ITO/PEDOT/PVK/polymer/Ba/Al的器件, 获得了稳定的蓝光发射, 其中以36PFT10为发光层的器件获得了0.52%的最大外量子效率.
    与基板间相互作用对聚乙烯醇水凝胶摩擦行为的影响
    杜淼, 胡新亮, 郑强
    2008, 29(4):  832-836.  doi:
    摘要 ( )   PDF (45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分别与聚乙烯醇(PVA)水凝胶具有较强和较弱相互作用的基板, 研究水介质中PVA水凝胶在其表面的摩擦行为. 结果表明, 与具有弱相互作用的凝胶-玻璃板体系相比, 具有强相互作用的凝胶-铝板体系的摩擦力(f)较高, 且其粘弹-流体润滑转变速率(vf)较大, 用吸附-排斥模型对其进行了分析. 当滑动速率v<vf时, f 对正压力的敏感性与凝胶-基板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显著. 但对于存在弱相互作用的摩擦体系, 其vf随正压力的增加而向高速移动. 对具有强相互作用的摩擦体系而言, 其vf对正压力不敏感.
    生物素化高分子涂层的制备与评价
    卢天成,邓超,孙静,陈学思,章培标,景遐斌
    2008, 29(4):  837-841.  doi:
    摘要 ( )   PDF (55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备了一种能固载目标蛋白质, 却没有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的高分子涂层. 该涂层是可生物降解的油水两亲性的三嵌段聚合物, 即生物素偶联的聚乙二醇-聚丙交酯-聚赖氨酸共聚物. 将高分子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 并涂布在预先包被了聚赖氨酸的脱脂玻片基质上, 形成高分子涂层, 在其表面包被一层由明胶和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组成的封闭剂. 使用酶标免疫分析法, 对高分子涂层表面的生物活性进行评价. 依次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亲和素和生物素偶联的小鼠球蛋白抗原和碱性磷酸酯酶标记的马抗小鼠抗体固载在高分子涂层表面上, 通过标记酶与底物作用生色. 分析结果表明, 经过封闭以后, 生物素化的高分子涂层表面能够排斥非特异性的蛋白质; 同时特异性蛋白质之间(如生物素和链亲和素之间、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依然保留, 并且固定在表面的蛋白质依然保留其生物活性. 因此生物素化的聚乙二醇-聚丙交酯-聚赖氨酸三嵌段高分子可以作为生物活性材料, 用于蛋白质固载和蛋白质分离及分析.
    剪切对玻璃珠填充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
    赵桂艳,王颖,门永峰,姜伟
    2008, 29(4):  842-846.  doi:
    摘要 ( )   PDF (63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Linkam CSS450剪切仪、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和小角X射线散射仪(SAXS)等研究了剪切对玻璃珠填充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纯聚丙烯相比, 填加玻璃珠的聚丙烯体系中, 玻璃珠起到成核剂的作用, 不利于β晶的生成. 玻璃珠直径较小(4 μm)时, 剪切对聚丙烯β晶的生成影响较小; 当玻璃珠直径增加到35 μm时, 剪切速率为20 s-1左右最有利于β晶生成; 剪切速率和玻璃珠直径的增加, 有利于聚丙烯片晶的取向, 而且玻璃珠含量越高, 片晶的取向程度越大.
    含少量共聚组分聚乙烯熔体拉伸薄膜的形态结构
    佟翠艳,陈勇,陈晔,杨德才,张景萍
    2008, 29(4):  847-850.  doi:
    摘要 ( )   PDF (62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学(TEM)和示差扫描量热学(DSC)等方法研究了含少量丁烯-1组分(摩尔分数为0.64%)的聚乙烯共聚物(PE100)熔体拉伸高取向薄膜的形态结构. 结果表明, 在PE100熔体拉伸薄膜中, 除存在高取向片晶结构外, 还含有大量的纤维晶, 纤维晶平行于拉伸方向, 穿过几个片晶区, 平均直径约为12 nm. 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纤维晶的生成源于聚乙烯共聚物中的超高分子量组分, 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伸直链纤维晶, 其形态特征应为晶桥结构. 由此提出了晶桥结构纤维晶模型, 该模型不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认识聚合物取向结晶机理, 同时也为该材料的高性能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壳聚糖/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子的性质及体外释药性
    王鑫,毋中明,张新歌,郑超,王镇,李朝兴
    2008, 29(4):  851-857.  doi:
    摘要 ( )   PDF (55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备了一种基于壳聚糖/乙酰半胱氨酸偶合物(CS-NAC)的新型巯基纳米粒子并进行了结构表征, 同时对纳米粒子的黏附性、溶胀性和药物释放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 纳米粒子具有较小的粒径(140~210 nm)和正的表面电位(19.5~31.7 mV), 胰岛素的载药量达到13%~42%. 这些性质随着巯基含量的变化而变化. 与壳聚糖纳米粒子相比, 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子表现出了更强更快的黏附性质. 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 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子的胰岛素释放具有pH响应性. 在pH=6.8时, 15 min即能释放58.6 %的胰岛素; 而在pH=5.4时, 24 h内仅有不到40%的胰岛素被释放. 因此, CS-NAC纳米粒子用于胰岛素的黏膜给药体系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载药磁性阳离子高聚物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梁晓飞, 王汉杰, 田惠, 罗浩, 成靖, 郝丽娟, 常津
    2008, 29(4):  858-861.  doi:
    摘要 ( )   PDF (48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羧甲基壳聚糖接枝二甲基十八烷基环氧丙基氯化铵, 合成了水油两溶性的羧甲基壳聚糖十八烷基季铵盐(QACMC), 并用其代替合成磷脂与胆固醇反应, 制备阳离子高聚物脂质体(CPL). 利用阳离子高聚物脂质体包覆水溶性Fe3O4磁流体, 构建磁性阳离子高聚物(MCPL)体系. 用TEM, DLS, VSM, FTIR及Zeta电位仪等对所制样品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磁性阳离子高聚物脂质体在水相中可稳定存在, 粒径可达到15.3 nm, 分散性较好, Zeta电位可达到+38.22 mV, 比饱和磁化强度为27.9 A·m2/kg, 具有超顺磁性; MCPL对药物长春新碱的包封率可达到93.1%, 在Tris-HCl(pH=7.4)缓冲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缓控释功能.
    研究快报
    表面阳离子化纳米SiO2与端官能化聚苯乙烯的静电组装行为
    史博,章永化,石耀刚,王建华
    2008, 29(4):  862-864.  doi:
    摘要 ( )   PDF (40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静电组装方法在表面阳离子化的二氧化硅(SiO2-CBAFS)表面构筑高分子刷, 获得具有较高组装密度的高分子刷, 通过研究聚合物的分子量、溶液浓度及外界环境对组装体系表面水接触角的影响揭示组装规律及条件.
    新型可溶性含氟聚芳醚酮的合成、表征及性能
    张鹏, 刘新才, 李鹏, 周宏伟, 陈春海
    2008, 29(4):  865-867.  doi:
    摘要 ( )   PDF (29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备了新型可溶性含氟聚芳醚酮高性能材料, 使该材料结合了含氟聚合物与聚芳醚酮两种材料的优点, 既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溶解性和阻燃性, 又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吸湿性[5,9,10]. 对于提高聚芳醚酮类材料的性能, 拓展其使用范围和加工方法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和实用价值.
    离子液体中AM/AMPS/N8AM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溶液性能
    丁伟,刘海燕,于涛,曲广淼
    2008, 29(4):  868-870.  doi:
    摘要 ( )   PDF (23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亲水单体, 以N-辛基丙烯酰胺(N8AM)为疏水单体, 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实现了疏水缔合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