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串串, 庞靖祥, 贺闯闯, 李伟, 孙书涛. Sc(OTf)3催化δ⁃腈基对亚甲基苯醌的1,6⁃共轭烯丙基化: 烯丙基二芳基乙腈类化合物的合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9): 2805. |
[2] |
陈相孟, 张雅琪, 梁豪, 陈彬, 欧阳嘉盛, 和晓波, 钱旭, 普晓云, 潘本都, 邱立勤. 铱催化的MBH乙酸酯与吲哚酮类化合物的烯丙基化反应[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10): 2216. |
[3] |
方升, 王梅艳, 刘静静, 刘靖尧. 镍配合物催化N-烯丙基酰胺异构化反应机理[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7): 1475. |
[4] |
Feng WU, 李伟伦, 姚莹, 吴锋, 张存中. 应用超微电极和粉末微电极技术研究有机溶剂和正极材料对氧气还原反应和氧气生成反应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4): 642. |
[5] |
周超, 石婷, 赵一雷, 王晓雷. 喹啉加氧酶中氧气扩散的通道分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10): 1813. |
[6] |
寻艳, 曹忠, 宋天铭, 吕超志, 刘峰, 何婧琳, 杨荣华. MWCNTs-rGO/PDDA-AuNPs复合膜修饰电极对莱克多巴胺的灵敏检测[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 37(5): 835. |
[7] |
俞丁凌, 张博文, 何兴权. 三维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负载钴酞菁作为高效的氧气还原反应催化剂[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 37(12): 2176. |
[8] |
朱鹏, 段雪梅, 刘靖尧. CF2ClC(O)OCH2CH3+OH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 37(1): 79. |
[9] |
刘晓林, 王路得, 黄在银, 刘作娇, 李星星. 纳米氧化锌热力学函数的微量热法及电化学法测量[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 36(3): 539. |
[10] |
潘威, 马文广, 杨晓东, 郑昀晔, 宋碧清, 牛永志, 古吉, 胡栋宝, 杨芹, 朱华结. 轴不对称支撑的手性N-O酰胺化合物催化亚胺硅氢化反应的过渡态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 36(2): 325. |
[11] |
朱春莉, 柏海见, 耿鹏飞, 魏延泽, 鲁在君. 含烯丙基的三元酚型苯并噁嗪的合成及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4, 35(11): 2494. |
[12] |
许琼, 王睿, 张田雷, 张浩林, 王志银, 王竹青. 单个水分子对HO2+H2S反应主通道影响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4, 35(10): 2191. |
[13] |
金铜音, 王钦, 刘靖尧. CF3 CH2 CF2 CH3(HFC-365mfc)与Cl原子反应的微观机理及动力学性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3, 34(3): 641. |
[14] |
傅婧 乔锦丽 马建新. 用于燃料电池的季铵基团的PVA/PAADDA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及稳定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 32(7): 1598. |
[15] |
李宏林, 樊江莉, 刘晓健, 孙世国, 彭孝军. 罗丹明类钯离子荧光分子探针[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 31(9): 1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