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论文 • 上一篇
杜敏1,郭子龙1,3,马骁楠1,杨文胜1,2
1. 天津大学分子+研究院
2. 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3. 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DU Min1, GUO Zilong1,3, MA Xiaonan1, YANG Wensheng1,2
1. Institute of Molecular Plus, Tianjin University
2.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Nanomaterials, Henan University 3.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要: 在热激活延迟荧光敏化荧光(TSF)体系中,受体跃迁偶极矩(TDM)对激发态弛豫路径的影响尚不明确. 本研究通过构建受体TDM差异显著的TSF薄膜(DMAC-DPS/TMePh-BDP与AQ(PhDPA)2/DiEA-SQ),利用稳态/瞬态荧光技术系统探究了模型体系的激发态弛豫路径. 实验表明,TDM较大的DiEA-SQ通过增强光谱重叠积分扩大F?rster共振能量转移(FRET)半径(R0),从而有效抑制Dexter能量转移(DET). 值得注意的是,高TDM受体虽可抑制DET导致的无辐射弛豫,但其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因自吸收(SA)效应而显著降低. 本研究指出,提升受体TDM是增强FRET效率并抑制DET的有效策略,但需设计具有更大斯托克斯位移的受体分子或结合光学结构以抑制SA效应. 这种机理层面的理解为TSF发光器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中图分类号:
Trend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