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彭沁, 方业广, 张腾烁, 崔刚龙, 方维海. DNA环境中硒代胸腺嘧啶和腺嘌呤碱基对的激发态性质和光物理机理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7): 2136. |
[2] |
腾云洋, 曲泽星, 周中军, 黄旭日. 光诱导分步分态的苯型脱芳构化反应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3): 752. |
[3] |
常慧, 姚双全, 韩文佳, 康榭娜, 张力, 李新平, 张召. 三联吡啶化合物的溶剂致荧光变色及丁醇异构体鉴别[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3): 902. |
[4] |
魏馨, 邓要亮, 郑旭明, 赵彦英. 2-氨基苯并噻唑的结构及激发态质子转移动力学[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8): 1679. |
[5] |
李学颖, 陈延明, 崔娜, 张万宇, 王志明. 水杨醛衍生物激发态下的质子转移过程及在荧光探针领域的应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3): 448. |
[6] |
许宗平, 赵彦英, 王惠钢, 郑旭明. 2-乙酰基-1-甲基吡咯激发态结构动力学及溶剂效应的共振拉曼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2, 33(04): 772. |
[7] |
杨家瑜, 尹世伟, 杨永梅, 李兰兰. 叶绿素a激发态电子结构的量子化学计算[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 32(5): 1129. |
[8] |
张建坡, 金丽, 张红星, 白福全. 高效发光材料[(C^N)2IrL]+阳离子配合物的结构和光谱特征[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 32(12): 2885. |
[9] |
汪丰云, 王素凡, 黄玉成, 叶世勇, 周涛. 靛蓝锌离子络合物的结构及其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 30(6): 1168. |
[10] |
袁彦杰, 何荣幸, 王辉, 李明. 2-(2′-羟苯基)苯并噁唑氨基衍生物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 30(5): 992. |
[11] |
蒋洁, 孟素慈, 马晶. 二聚(2,5-噻吩乙烯撑)基态和激发态的电子结构: 桥基和芳环取代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 30(2): 370. |
[12] |
周欣,孟烜宇,李明霞,潘清江,张红星 . 配合物[N,N'-二(亚水杨基)-1,2-乙二胺]Pt(Ⅱ)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 29(6): 1239. |
[13] |
魏子章,李步通,潘清江,张红星 . FONO2低能激发态和光电子谱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 29(3): 611. |
[14] |
矫玉秋,潘清江,张红星 . [Au(PH3)]+修饰下苯的激发态性质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 29(2): 389. |
[15] |
魏子章, 王贵昌, 卜显和. 联吡啶Ir(Ⅲ)配合物电子结构及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 29(12): 23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