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冯丽, 邵兰兴, 李思骏, 全文选, 庄金亮. 超薄Sm-MOF纳米片的合成及可见光催化降解芥子气模拟剂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4): 20210867. |
[2] |
曲晓钰, 胡绍争, 李萍, 王菲, 赵艳锋, 王琼. 镍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的熔盐辅助微波法制备及光催化固氮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12): 2280. |
[3] |
李志盼, 彭迎祥, 杨士锋, 张瑞, 李凯, 左霞. 聚合酞菁铁/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氧还原催化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 36(10): 2016. |
[4] |
徐燕燕, 于书平, 韩克飞, 于景华, 朱红, 汪中明. 新型聚苯并咪唑树脂的微波合成及质子交换膜的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3, 34(6): 1547. |
[5] |
张晓萍, 郭华军, 李新海, 王志兴, 彭文杰, 伍凌. 快离子导体Li3V2(PO4)3包覆LiFePO4的结构和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2, 33(02): 236. |
[6] |
胡琳娜, 彭会芬, 何军花, 安丽媛, 高长虹. ZrOCl2掺杂对磷硅酸盐凝胶质子导电性能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2, 33(01): 32. |
[7] |
陈年友, 赵胜芳, 董甲庆, 田又平, 李早英. 系列二肽链键联的卟啉-蒽醌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微波合成及电子转移性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 32(7): 1466. |
[8] |
佟拉嘎 李巍 荣华 王慧敏 颉维. 缬氨酸阳离子型离子液体的实验与理论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 32(4): 927. |
[9] |
彭银, 刘正银, 刘述华. 微波法合成一维结构Cd(OH)2螺旋形纳米线[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 31(1): 7. |
[10] |
赵亚梅, 胡小玲, 管萍, 李大鹏. 离子液体1-仲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的微波辅助合成、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 30(9): 1814. |
[11] |
王红, 徐庆, 黄端平, 陈文, 陈旻, 金福熙. Ce0.8Sm0.2O1.9的尿素燃烧法合成与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 30(10): 1925. |
[12] |
菅文平,张大巍,王凌凌,庄家骐,杨文胜,白玉白 . 微波辅助合成发光可调ZnS∶Cu纳米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 27(12): 2340. |
[13] |
魏文平,张丹枫,赵平,袁荞龙,黄葆同 . 微波法合成2,2'-二苯-1,4-苯并噁嗪-3(4H)-酮及其结构表征[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 27(10): 1897. |
[14] |
蒋凯, 彭程, 李五聚, 王琳, 王鸿燕, 梁宏伟, 孟健. Ce1-xGdxO2-x/2的溶胶-凝胶法合成及其性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1, 22(8): 1279. |
[15] |
陈长林, 洪品杰, 戴树珊, 张承聪, 杨晓云. 微波场对固态氧离子导体上的甲烷氧化偶朕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7, 18(1): 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