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昪, 周芬, 潘牧. 层级多孔碳载铂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达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2, 43(4): 20210853. |
[2] |
高晓乐, 王家信, 李志芳, 李艳春, 杨冬花. 复合材料NiOx-ZSM-5的制备及微生物电解池催化析氢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9): 2886. |
[3] |
刘家明, 傅凯林, 张泽, 郭伟, 潘牧. 织构气体扩散层表面氢氧燃料电池阴极超低Pt载量催化层的磁控溅射法制备[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3): 542. |
[4] |
张珈漪,贾梦洋,姜晓辉,张志明,于良民,王璇. 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聚吡咯在阳极-阴极交替极化下的防污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11): 2396. |
[5] |
孔艳, 王立章, 杨胜翔, 赵鹏. Ti(100-δ)Cuδ(δ=0.02, 0.28, 1.39, 5.65)阴极的制备及电催化还原NO3-机理[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1): 132. |
[6] |
康欢, 李赏, 刘畅, 郭伟, 潘牧. 自组装合成Fe-N-C-PANI有序介孔结构催化剂及其在酸性条件下的氧还原活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8): 1423. |
[7] |
刘明, 田颖, 傅杰, 徐洪峰. 改性316L不锈钢表面聚苯胺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 37(12): 2228. |
[8] |
闫海旭, 杨美妮, 曾浩, 浦鸿汀, 林瑞. 酸处理石墨化碳载体对燃料电池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 37(12): 2236. |
[9] |
李赏, 李沛, 赵伟, 康欢, 潘牧. 石墨烯负载Fe-N/C复合型氧还原催化剂[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 36(9): 1737. |
[10] |
徐恒, 汪翠萍, 王凯军. 不同碳源对产甲烷生物阴极性能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 36(2): 344. |
[11] |
孙书恒, 吴英, 周威龙, 陈友春, 李枫红. 以碱金属盐为阴极界面层的有机光电器件的制备及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 36(2): 349. |
[12] |
付融冰, 杨兰琴, 冯雷雨, 郭伟. 氮掺杂石墨烯的一步法低温合成及用作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产电特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4, 35(4): 825. |
[13] |
张娟, 朱燕峰, 郭亚, 徐璐, 漆海清, 周剑章, 杜荣归, 林昌健. 电解质对TiO2纳米管阵列膜光生阴极保护效应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3, 34(10): 2408. |
[14] |
胡清平, 潘婧, 庄林, 陆君涛. 全Pd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3, 34(1): 170. |
[15] |
李赏, 朱广文, 陈锐鑫, 王家堂, 赵伟, 潘牧. Fe-Nx/C电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及配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2, 33(08): 17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