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纳米TiN/h-BN纤维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光热海水淡化性能
姜杭, 谷昊辉, 梁峰, 何冈骏, 田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4, 45 (12): 20240403-.   DOI:10.7503/cjcu20240403
摘要   (328 HTML13 PDF(pc) (7531KB)(85)  

以三聚氰胺(C3H6N6)、 硼酸(H3BO3)、 乙醇(C2H5OH)、 尿素[CO(NH2)2]和四氯化钛(TiCl4)为原料, 通过真空浸渍法和原位反应制备了纳米氮化钛/六方氮化硼纤维复合气凝胶新型光热转换材料(TiN/h-BN), 并用于太阳能海水淡化. 研究了复合气凝胶的光热蒸发性能以及对海水中阳离子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 纳米氮化钛颗粒原位生长在氮化硼纤维表面, 显著提高了气凝胶的光吸收性、 水润湿性和光热转换性能. 在模拟1个太阳光(1 kW/m2)照射下, 复合气凝胶在100 s内表面温度上升至平衡温度66.8 ℃, 对光辐射具有较高的吸收和转换能力, 其水蒸发速率为2.88 kg·m‒2·h‒1, 蒸发效率为93%, 并展现出优异的循环使用性能, 对人工海水中阳离子的去除率高达99.9%, 在海水淡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View image in article
Fig.6 UV⁃Vis⁃NIR absorption spectra of different samples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由图6可见, 单相h-BN气凝胶仅在紫外光区有吸收, 其吸收边为210 nm, 带隙宽度约为6 eV. 复合气凝胶具有广泛的太阳光吸收能力, 吸收波段覆盖整个太阳光谱范围(200~2500 nm). 随着氮化钛含量的增加, 复合气凝胶对光的吸收强度先增加后降低, 其中, T3对可见光的吸收强度最强. T4对光的吸收强度降低, 可能是由于氮化钛含量的增加导致样品中孔结构减少、 体积密度增加、 样品接触光照的面积减小、 光线接触到光响应材料氮化钛的相对几率变小, 从而降低了样品对光的利用率, 导致T4的光吸收能力减弱. 复合气凝胶在约750 nm处有显著的吸收峰, 纳米氮化钛颗粒表面电子与光子相互作用, 电子的振荡与光子达到共振, 光子能量有效地被电子的共振吸收, 产生了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28]. 该吸收峰随着氮化钛含量的增加逐渐蓝移, 单相TiN粉体吸收峰约在450 nm处, 可能由于样品中氮化钛含量和晶粒尺寸增加所致, 样品中含自由电子的Ti—N键增多, 使物体颗粒表面导电电子数增加, 导致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蓝移[29].
在1 kW/m2模拟太阳光照射下, 不同气凝胶的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7所示. 由图7(A)可知, h-BN气凝胶的表面温度上升缓慢, 在200 s内温度从18.4 ℃增至33.4 ℃, 而后达到平衡, 温 度升高了15 ℃. 纳米TiN/h-BN纤维复合气凝胶的平衡温度均高于单相h-BN气凝胶, 其中, T3的表面温度在100 s内增加到平衡温度66.8 ℃, 升高了48.4 ℃, 是单相h-BN气凝胶的3.2倍. 该结果表明, 纳米TiN粉体的等离子体共振特性显著提高了单相h-BN气凝胶的光热转换效率. 随着复合气凝胶中TiN含量的增加, 气凝胶表面的平衡温度先增加后下降, 在h-BN纤维表面原位生成纳米TiN粉体提高了样品对光的吸收, 从而使气凝胶表面的平衡温度升高. 然而, T4的表面温度低于T3, 可能是由于 大量的TiN颗粒集聚堵塞了气凝胶的气孔. 光线照射到气孔中会发生反射与折射, 进而增加光线在样品中的传输路径, 孔结构的减少会导致样品接触光照的有效面积减小, 降低了样品的光吸收能力, 结合UV-Vis-NIR的测试结果(图6)可佐证. 在降温阶段, 所制备的气凝胶材料均能在200 s内降低到 室温, 表明h-BN纤维与纳米TiN/h-BN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 纳米TiN具有较高的热导率 (29 W·m?1·K?1), 将其与h-BN纤维复合可以改善样品的热导率[32], 进而使热量在气凝胶骨架中快速传递, 实现整体样品的快速加热, 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在不同的太阳光辐射强度下, T3表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7(B)所示. T3表面的升温速率随太阳光辐射强度的增加而提高, 太阳光辐射强度为5 kW/m2时, 升温速率为1.12 ℃/s, 是1 kW/m2时的2.1倍, 复合气凝胶表面温度上升速率随光辐射强度的增加而提高, 表明样品对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在1 kW/m2模拟太阳光下, 采用红外相机捕捉了T3表面温度的变化[图7(C)], 表明复合气凝胶可有效捕获光辐射并转化为热能, 使气凝胶表面迅速升温, 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