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袁博, 祁超超, 张相挺, 栾国颜, 邹海峰. 基于能量传递可调光色荧光粉Ca2LaTaO6∶ Dy3+, Sm3+的发光性质及其发光二极管器件应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9): 2717. |
[2] |
王梦雨, 曹思敏, 李昊阳, 张梦婕, 李栋, 赵泽楠, 徐建华. 辅酶NADH与色氨酸共振能量转移的荧光动力学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11): 2473. |
[3] |
梁东磊, 宋秋生, 姚玉田, 刘贲. 上转换荧光响应性复合纳米凝胶的制备及荧光能量传递行为[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3): 583. |
[4] |
张寒冰, 李成仁, 李淑凤, 高心宇, 洪远志, 李志超, 孙景昌. Y2O3∶Eu3+,Dy3+纳米荧光粉的白光发射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2): 193. |
[5] |
唐可云, 李萝园, 付立民, 艾希成, 张建平. 晶体基质对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中能量转换机理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10): 2136. |
[6] |
苏越, 雷朋朋, 冯婧, 张洪杰. Mn2+掺杂NaBiF4∶Yb/Er体系的可调控上转换发光[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12): 2135. |
[7] |
吴静, 张吉林, 周文理, 荣春英, 余丽萍, 李承志, 廉世勋. Ce3+,Tb3+,Eu3+共掺杂Sr2MgSi2O7体系的白色发光和能量传递机理[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3, 34(2): 306. |
[8] |
曹熙杰, 谢文兵, 潘利华, 常宇, 崔善子, 张洪杰, 党丹丹. 4,4'-二(对氨基苯乙炔基)-6,6'-二[N,N-二(乙氧基羰甲基)氨甲基]-2,2'-联吡啶的合成与表征[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2, 33(07): 1462. |
[9] |
牛效迪, 刘静波, 王嵩, 王虹苏, 年桂君. 以膦酸酯聚芴作为阴极界面修饰层的高效聚合物红光电致发光器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 31(9): 1874. |
[10] |
金佳, 武永刚, 巴信武, 薄志山. 9位芳香基取代超支化聚芴的合成与表征[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 31(5): 1023. |
[11] |
李友芬 李杰 杨建龙. β-SiAlON:Eu2+蓝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光谱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 31(12): 2334. |
[12] |
吴忠联, 王磊, 刘金成, 应磊, 杨伟, 曹镛. 烷基芴与三苯胺取代-3,6-芴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 29(4): 827. |
[13] |
吴江勇, 霍二福, 吴志兵, 李瑛, 谢明贵, 蒋青. 对可见光有良好吸收的新型烷基芴共聚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 29(2): 332. |
[14] |
赵晓辉,,梁俊,马菲,苏文杰,王鹏,付立民,艾希成,张建平 . HL-LH2中色素分子间的单重激发态能量传递[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 29(1): 149. |
[15] |
莫凤珊,刘晓瑭,石春山 . 掺杂铕和铽的卤硼酸盐荧光体的制备及光谱特征[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7, 28(8): 1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