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占峰, 刘本学, 刘晓婵, 王新强, 张晶, 于诗摩, 赵新富, 张新恩, 伊希斌. 氧化锆湿凝胶中乙酰丙酮配体的脱除机理及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9): 2904. |
[2] |
韩延东, 韩明勇, 杨文胜. 溶胶-凝胶法构筑介孔二氧化硅纳微结构[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4): 965. |
[3] |
童诚, 吴文韬, 王挺. 具有不对称孔道结构的小介孔二氧化硅粒子的合成及其高分子杂化膜的构建[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3): 946. |
[4] |
宋文尧, 周张浪, 杨鑫莉, 陈岚, 葛广路. 介孔二氧化硅对映选择性吸附的手性印迹调控[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1, 42(10): 3144. |
[5] |
王欢, 所金泉, 王春艳, 王润伟. 氨基化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固定葡萄糖氧化酶用于检测葡萄糖[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8): 1731. |
[6] |
王星火,汤钧,杨英威. 由聚合物门控的介孔二氧化硅基刺激响应性药物递送系统[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 41(1): 28. |
[7] |
余琼卫, 郑凤, 方凯敏, 冯钰锜. 纳米氧化锆沉积硅胶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亲水作用色谱行为[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9): 1857. |
[8] |
宋艺超, 胡满成, 李淑妮, 翟全国, 蒋育澄. 基于中心辐射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构筑CPO固定化酶反应器及应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9): 1805. |
[9] |
王晓慧, 王可心, 刘俊平, 洪霞. 介孔结构增强的Fe3O4超粒子@介孔SiO2的光热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8): 1586. |
[10] |
张辰,吴畅,韩伟豪,宫玉梅,石强. 多形貌中空介孔SiO2的可控合成及复合物对Cu 2+的吸附还原[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 40(11): 2412. |
[11] |
肖珊珊, 欧阳逸挺, 李小云, 王朝, 吴攀, 邓兆, 陈丽华, 苏宝连. 介孔SiO2包覆Ag/ZIF-8核壳型催化材料的合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 39(6): 1235. |
[12] |
高蕾, 王青, 羊小海, 王柯敏, 邓鹏, 张华, 李志平. 核酸适配体封盖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用于肌红蛋白的检测[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2): 187. |
[13] |
宋大雷, 刘思奇, 李丰, 王艳力, 张涛, 颜永得, 张萌, 王君. 硅烷改性纳米ZrO2对镁锂合金表面环氧树脂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1): 77. |
[14] |
李苗苗, 宫玉梅, 郭静, 于跃, 张森, 赵秒.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锚固聚偕胺肟吸附Cr(Ⅵ)[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1): 159. |
[15] |
金新天, 刘刚, 李君哲, 孙丽丽, 王俊荣, 李俊锋, 李沛, 陈文庆, 王强, 佟倜. 透明质酸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棒的制备及在肿瘤化疗-热疗联合治疗中的应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 37(2): 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