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宏, 方群, 殷学锋, 方肇伦. 重力驱动多相层流分离离子选择性电极检测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系统[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4, 25(8): 1428. |
[2] |
史生华, 郭艳丽, 索志荣. 氯离子选择电极瞬时电位分析法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1, 22(4): 556. |
[3] |
李志强, 沈国励, 俞汝勤. 新型中性载体硫氰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0, 21(3): 373. |
[4] |
李志强, 宋小平, 袁若, 应敏, 沈国励, 俞汝勤. 有机锡化合物为中性载体的高选择性硫氰酸根离子电极[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9, 20(1): 47. |
[5] |
史生华, 刘鹏, 郝彩丽, 冯彬, 王彦, 李伟. 用银和铅标记人白蛋白的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法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4, 15(9): 1309. |
[6] |
倪永年, 谢素雯. 校正计算-催化动力学方法同时测定钨(Ⅵ)和钼(Ⅵ)[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4, 15(6): 819. |
[7] |
肖丹, 俞汝勤, 李军, 袁孔铨. 一种新的磷酸根离子敏感电极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4, 15(2): 193. |
[8] |
郭斌, 徐伟, 刘冬, 黄载福, 谌了蓉, 罗宝生. 冠醚化合物的合成(ⅩⅪ)——开链酰胺型冠醚的合成及其钙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3, 14(5): 630. |
[9] |
张增荣, 俞汝勤. 锂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3, 14(12): 1658. |
[10] |
李习纯, 曾斌礼. 乙醇-水介质中氟-铝沉淀电位滴定体系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2, 13(6): 756. |
[11] |
罗登柏. 浓度同倍数递减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2, 13(4): 447. |
[12] |
袁若, 吴海龙, 俞汝勤, 章咏华, 吴金兰. 异菸酸十六烷酯作中性载体的镍离子选择电极[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2, 13(1): 27. |
[13] |
杨云慧, 奚治文, 田保民, 黄枢. 冠醚载体离子电极的选择特性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1, 12(6): 742. |
[14] |
朱德民, 赵国玺.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胶团的反离子结合度[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0, 11(7): 774. |
[15] |
张正, 朱春生, 曹建国, 王志林. Schiff碱型和仲胺型双冠醚的合成和配位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0, 11(6): 595. |